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908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指机槭或电子产品运作所产生废热部份机件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查以往机械或电子产品运作所产生的废热部份机件所使用的散热装置,部份是采用高导热的纯铝制成多片式或多针柱式导热板与产生废热部份机件接触,用以导入产生废热部份机件运作所产生的热量,再在该导热板中设风扇装置,将导热板中热量由气流源源不断带入外界空气中散发,避免产生废热部份机件工作温度过高影响其效能。但前述习用散热装置不论其结构如何,终难达到理想的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解决前述的困难,而提供一种散热装置,是利用产生废热部份机件所产生热量,加热密闭微管路中液态溶液蒸发为气体而带走热量,气体再凝成液体而散发出热量,如此在密闭微管路中不断循环变化形成致冷的效果,使产生废热部份机件所产生热量降至理想工作温度。


图1为本发明结构分解状态示意2为本发明密闭微管路结构示意图1散热装置2基座3密闭微管路结构4产生废热部机件5微液体间6液体7加热段管路8冷凝段管路9第一微回管路10 气体11 蒸发段管路12 第二微回管路13 第三微回管路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结构及功能,将参照实施例的图式详细地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1,是由基座2与密闭微管路结构3所结合而成,其中,基座2的长宽配合产生废热部份机件4用以与产生废热部份机件4密接成一体,由基座2中结合的密闭微管路结构3管路内溶液的液态与气态相互循环变化产生致冷的效应,使产生废热部份机件4获得冷却的效果。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密闭微管路结构3,为一密闭循环微管路网,其中,微液体间5中容纳有低于大气压力的微量液体6通往加热段管路7,该加热后管路7中液体经产生废热部份机件4散发热量加热至沸腾状态,使液体局部气化为气体10进入冷凝段管路8,其中未气化的液体6经由第一微回管路9流回微液体间5中再循环使用。前述进入冷凝管路8的气体10冷凝为液体6释出热量散发于空气中,同时液体6进入蒸发段管路11蒸发带走热量产生致冷效果,再以气体10状态分别由第二、三微回管路12、13回至微液体间,如此不断循环运作,达到产生废热部份机件4散热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装置是由基座与密闭微管路结构所结合而成;所述基座的长度与宽度配合产生废热部份机件,用以与所述产生废热部份机件密接成一体,由所述基座内结合的密闭微管路结构管路内溶液的液态与气态相互循环变化产生致冷的效应,使产生废热部份机件获致冷却的效果。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是由基座与密闭微管路结构所结合而成。由基座内的密闭微管路结构管路内溶液的液态与气态相互循环变化产生致冷的效应,使机械或电子产品运作产生废热部分机件获致冷却的效果。
文档编号H01L23/34GK1619801SQ20031010387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8日
发明者徐荣彦 申请人:徐荣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