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探针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702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探针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的探针构造,尤指一种可方便组装作业的导电探针构造。
背景技术
在印刷电路板或特定的电路板上均设有金属探针,以作为电接触或测试使用,为确保接触确实,并防止探针与电路板间的过度挤压,故令探针具伸缩弹性,以兼顾接触确实与过度挤压防止。如图7所示,是公告第545758号「探针式连接器」新型专利案中所揭示的探针构造,主要是于一中空的金属套壳80一端形成一延伸片81,经弯折后将金属套壳80一端开口封闭,仅留下另端形成的开口,该开口内设有一弹簧82,弹簧82套设一探针83,探针83上端并外露于金属套壳80以外。其使用时是如图8所示,于连接器90上形成有安装槽91,安装槽91底端为开放状,供前述探针组件装入,其顶端则形成一孔径收束的安装孔92,供探针83对应穿出,而该安装孔92孔径恒小于前述金属套壳80的外径,用以对探针83构成限制,并因而使该探针83具相当的伸缩弹性。
由上述可看出公知探针的详细构造,以前述设计虽令探针为可适度伸缩,但其构造在日后的组装作业上并不方便,原因在于如图7所示,该探针组件未组装至载体亦即连接器90上时,探针83是可由金属套壳80上端开口自由出入,亦即探针83并未被固定,其本身与内侧的弹簧82随时都有可能与金属套壳80分开,如此势必造成组装作业上的困扰,故有待进一步研究,并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的探针构造,是自成单体而可方便组装作业的探针构造,由于探针的组成组件已互相牵制而构成单体,故不会相互分离,而可方便组装。
为实现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探针包括有一套筒底座,是于一端形成开口;一弹簧,是设于前述套筒底座内;一探针端子,是穿置于前述套筒底座内并受弹簧顶掣,又探针端子底端形成有一扩大径部,其外径等于或略小于套筒底座的内径;其中该套筒底座的开口于弹簧、探针端子装入后即加工形成一缩颈部,由于其内径恒小于探针端子的扩大径部,所以能够将探针端子限制于套筒底座内,使其不会任意脱离,以方便组装。
前述套筒底座的底部具有一定厚度,其底面并形成有一作业孔。
前述套筒底座底面的作业孔具多角孔壁。
前述套筒底座底面的作业孔是一螺孔。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图7是公告第545758号专利案的剖视图;图8是公告第545758号专利案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套筒底座10,其为中空状,并于一端形成开口11,另端则呈封闭状;一弹簧20,是设于前述套筒底座10内,其未压缩前的原始长度大于套筒底座10的深度;一探针端子30,是穿置于前述套筒底座10内并受其间的弹簧20所顶掣,又探针端子30底端形成有一扩大径部31,其外径等于或略小于套筒底座10的内径。
前述组件于弹簧20、探针端子30一一装入套筒底座10后,随即于套筒底座10的开口11处加工形成一缩颈部12,如图2、图3所示,其内径恒小于探针端子30的扩大径部31,对探针端子30的扩大径部31构成了限制,如此一来,探针端子30即不会任意脱离套筒底座10,并构成一单体式零件,其进行组装作业时将十分便利。
又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其构造与前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仍包括有一套筒底座40,其为中空状,并于一端形成开口41,另端则呈封闭状;一弹簧20,是设于前述套筒底座40内,其未压缩前的原始长度大于套筒底座40的深度;一探针端子30,是穿置于前述套筒底座40内并受其间的弹簧20所顶掣,又探针端子30底端形成有一扩大径部31,其外径等于或略小于套筒底座40的内径。
前述组件于弹簧20、探针端子30一一装入套筒底座40后,仍将于套筒底座40的开口41处加工形成一缩颈部42如图5、图6所示,以便对探针端子30的扩大径部31构成限制。
与前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套筒底座40具有较厚度的底部,以便在其底面形成有一具适当深度的作业孔43,供作为日后的固定或结合使用,基于这项特性,前述套筒底座40底面的作业孔43可具有多角孔壁,以供对应形状的零件或工具插入。于本实施例中,前述套筒底座40底面的作业孔43是一螺孔形式,可供螺入螺丝,以便将探针固定至电路板或其它载体上。
经上述说明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各种可行实施例的具体构造,以这些设计可使探针自成单体,其未组装前,本身的组成组件即已构成一单体,不会随意分离,故可使组装作业更臻便利,而有效解决公知探针的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探针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套筒底座,是于一端形成开口;一弹簧,是设于前述套筒底座内;一探针端子,是穿置于前述套筒底座内并受弹簧顶掣,又探针端子底端形成有一扩大径部,其外径等于或略小于套筒底座的内径;其中该套筒底座的开口于弹簧、探针端子装入后即加工形成一缩颈部,其内径恒小于探针端子的扩大径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探针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底座的底部具有一定厚度,其底面并形成有一作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探针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底座底面的作业孔具多角孔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探针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底座底面的作业孔是一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的探针构造,其包括一于一端形成开口的套筒底座、一设于套筒底座内的弹簧及一穿置于套筒底座内并受弹簧顶掣的探针端子;其中该探针端子底端形成有一扩大径部,又套筒底座的开口则形成一缩颈部,其内径恒小于探针端子的扩大径部,通过以将探针端子限制于套筒底座内,不会任意脱离,以方便组装。
文档编号H01R12/57GK2657220SQ20032010087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4日
发明者陈育钦 申请人:陈育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