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060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齿轮组进行调整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天线接收卫星电视节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卫星天线收集微弱的卫星信号,并将该卫星信号反射至装设在抛物面天线(dish)焦点处的低噪声降频器(low noise block down converter,LNB)。接着,低噪声降频器将该集中的信号放大,并将其频率降至1GHz左右的中频,然后经由电缆传送至室内的选台器。选台器将信号中所要收看的频道选定,经放大解调还原成图像及语音信号后,就可输入电视而播放节目。
抛物面天线是一种高指向性的接收天线,它需要精确的将抛物面天线的正中央对准远在三万六千公里上空的卫星。以一个直径为一百八十公分的卫星信号抛物面天线为例,若抛物面天线的位置左右移开至原位置的两公分或将仰角调离原点上下三公分时,信号就将变弱甚至消失。当抛物面天线使用Ka波段(26-40 GHz)时,其方位的精度必须可调整至0.1度的规格,且其误差不得超过0.02度,以精确地对准发射卫星。
目前应用于Ka波段的抛物面天线主要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伺服马达进行调整。但其成本昂贵,因而大幅限制其普及化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可依三个轴向来调整抛物面天线的指向角度,并可符合Ka波段的精度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齿轮组取代已知的PLC控制器及伺服马达,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齿轮组,包含调整该抛物面天线的抛物面角度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齿轮组,包含一调整该抛物面天线仰角的第二旋转轴,该第二旋转轴垂直于该第一旋转轴;以及一第三齿轮组,包含一调整该抛物面天线旋转角的第三旋转轴,该第三旋转轴垂直于该第二旋转轴。
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还可以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第一齿轮组可借助一锅面固定座连接该抛物面天线。
所述第三齿轮组是连接一支架。
所述第一、二、三齿轮组可分别另包含一精度为1度的粗调齿轮组;及一精度为0.1度的微调齿轮组。
所述粗调齿轮组的速比可为1∶360。
所述微调齿轮组的速比可为1∶3600。
所述粗调齿轮组可包含一第一蜗杆蜗轮组,包含第一蜗轮及第一蜗杆,其速比为1∶120;一正齿轮组,包含第一及第二正齿轮,其速比为20∶60,该第二正齿轮是由该第一蜗轮同轴带动,该第一正齿轮同轴带动该第一、第二或第三旋转轴一旋转带动该第一蜗杆的粗调杆。
所述微调齿轮组可包含一第二蜗杆蜗轮组,包含第二蜗轮及第二蜗杆,其速比为1∶60;一第三蜗杆蜗轮组,包含第三蜗轮及第三蜗杆,其速比为1∶60,且该第三蜗杆是由该第二蜗轮同轴带动,该第三蜗轮是同轴带动该第一、第二或第三旋转轴;及一旋转带动该第二蜗杆的微调杆。
所述粗调杆可设有一固定环。
所述微调杆也可设有一个固定环。
该抛物面天线是Ka波段的抛物面天线。
上述各齿轮组包含一粗调齿轮组及一微调齿轮组,可分别达到1及0.1度的调整精度。在实际应用上,组成该粗调齿轮组及微调齿轮组的齿轮构件并未加以限定,以下的实施例将以正齿轮(spur gear)组及蜗轮蜗杆(wheel-worm)组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可依三个轴向来调整抛物面天线的指向角度,并可符合Ka波段的精度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齿轮组取代已知的PLC控制器及伺服马达,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将依照附图加以说明,其中图1及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图3及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的齿轮组的示意图;图5及6示例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的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其另一角度的视图。一抛物面天线装置10包含一抛物面天线11、一降频器支撑杆12、一锅面固定座13、一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14及一支架15。该抛物面天线11及降频器支撑杆12固定于该抛物面固定座13。该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14连接该抛物面固定座13及支架15,用于调整该抛物面天线11的指向角度。
该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14是由一第一齿轮组16、一第二齿轮组17及一第三齿轮组18构成。该第一齿轮组16包含一第一旋转轴31,用于连接该锅面固定座13并调整该抛物面天线11的抛物面角度,即依图1所示的x轴旋转调整。该第二齿轮组17连接该第一齿轮组16及第三齿轮组18,且利用其所包含的一第二旋转轴32调整该抛物面天线11的仰角,即依y轴旋转调整。该第三齿轮组18连接该第二齿轮组17及支架15,可驱动其所包含的一第三旋转轴33,通过调整该抛物面天线11的旋转角,即依z轴旋转调整。该第一、第二及第三齿轮组16、17及18实质上为相同的结构,但其在空间上装设的角度相差约90度,即第一、第二及第三旋转轴31、32及33的轴向相差约90度,使得该抛物面天线11具有沿x、y、z轴旋转调整的功能。
图3是该第一齿轮组16的放大示意图,图4则为其在另一角度的视图。该第一齿轮组16除了包含该第一旋转轴31外,另包含一粗调齿轮组21及一微调齿轮组22。
图5及图6示例该粗调齿轮组21及微调齿轮组22在不同角度的内部构造。该粗调齿轮组21包含一第一蜗杆蜗轮组24、一正齿轮组25及一粗调杆26。该第一蜗杆蜗轮组24包含一第一蜗轮242及一第一蜗杆241,且其速比(speedratio)为1∶120。该正齿轮组25包含一第一正齿轮251及一第二正齿轮252,且其速比为20∶60(在本实施例中两者的齿数为60齿及20齿)。该第二正齿轮252是与第一蜗轮242同轴旋转,而该第一正齿轮251是带动该第一旋转轴31同轴转动。该粗调杆26的一端连接该蜗杆241,以带动该蜗杆241旋转。根据上述的配置,该粗调齿轮组21的速比为1∶360(可由(20/60)×(1/120)=1/360求得)。因此,当该粗调杆26旋转一圈(360度)时,该第一旋转轴31相当于转动1度,故该粗调齿轮组21可提供1度的调整精度。
该微调齿轮组22包含一第二蜗杆蜗轮组27、一第三蜗杆蜗轮组28及一微调杆29。该第二蜗杆蜗轮组27包含一第二蜗轮272及一第二蜗杆271,且其速比为1∶60。该第三蜗杆蜗轮组28包含一第三蜗轮282及一第三蜗杆281,且其速比亦为1∶60。该微调杆29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蜗杆271,以带动该第二蜗杆271旋转,进而驱动该第二蜗轮272转动。该第二蜗轮272是与该第三蜗杆281同轴旋转,藉此即可推动该第三蜗轮282转动,而该第三蜗轮282则带动第一旋转轴31同轴旋转。根据上述的配置,该微调齿轮组22的速比为1∶3600(可由(1/60)×(1/60)=1/3600求得)。因此,当微调杆29旋转一圈(360度)时,该第一旋转轴31相当于转动0.1度,故该微调齿轮组22可提供0.1度的调整精度。
该粗调杆26及微调杆29分别设有固定环34及35,其在调整后可旋紧以固定该粗调杆26及微调杆29,以防止发生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第三齿轮组17、18的基本结构在实质上均与第一齿轮组16相同,其差异仅在装设的方向(即其旋转轴31、32、33的轴向),故关于第二及第三齿轮组17、18的细部构造描述,在此加以省略。
本实施例是利用三组实质结构相同的齿轮组进行说明,以突出本实用新型利用三齿轮组针对抛物面天线在三轴向进行调整的技术特征,并可借助相同的齿轮组规格以降低制造成本。然而,实际上各齿轮组的速比及内部构造并不加以限定,凡是不同速比的齿轮组、或如斜齿轮(bevel gear)、齿杆(rack)及螺旋齿轮(helical gear)等其它齿轮件所组成的结构也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加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
权利要求1.一种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齿轮组,包含调整该抛物面天线的抛物面角度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齿轮组,包含一调整该抛物面天线仰角的第二旋转轴,该第二旋转轴垂直于该第一旋转轴;以及一第三齿轮组,包含一调整该抛物面天线旋转角的第三旋转轴,该第三旋转轴垂直于该第二旋转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借助一锅面固定座连接该抛物面天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组是连接一支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三齿轮组分别另包含一精度为1度的粗调齿轮组;及一精度为0.1度的微调齿轮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调齿轮组的速比为1∶36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齿轮组的速比为1∶360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调齿轮组包含一第一蜗杆蜗轮组,包含第一蜗轮及第一蜗杆,其速比为1∶120;一正齿轮组,包含第一及第二正齿轮,其速比为20∶60,该第二正齿轮是由该第一蜗轮同轴带动,该第一正齿轮同轴带动该第一、第二或第三旋转轴;一旋转带动该第一蜗杆的粗调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齿轮组包含一第二蜗杆蜗轮组,包含第二蜗轮及第二蜗杆,其速比为1∶60;一第三蜗杆蜗轮组,包含第三蜗轮及第三蜗杆,其速比为1∶60,且该第三蜗杆是由该第二蜗轮同轴带动,该第三蜗轮是同轴带动该第一、第二或第三旋转轴;及一旋转带动该第二蜗杆的微调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调杆设有一固定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杆设有一个固定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抛物面天线是Ka波段的抛物面天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其包含第一、第二及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含调整该抛物面天线的抛物面角度一第一旋转轴;第二齿轮组包含一调整该抛物面天线仰角的第二旋转轴,该第二旋转轴垂直于该第一旋转轴;第三齿轮组包含一调整该抛物面天线旋转角的第三旋转轴,该第三旋转轴垂直于该第二旋转轴。所述各齿轮组包含一粗调齿轮组及一微调齿轮组,其可分别达到1及0.1度的调整精度。本实用新型的抛物面天线调整装置,可依三个轴向来调整抛物面天线的指向角度,并可符合Ka波段的精度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齿轮组取代已知的PLC控制器及伺服马达,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1Q3/08GK2678153SQ200320128539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7日
发明者周文宾, 杨兰淳 申请人:台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