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n型和p型金属栅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798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n型和p型金属栅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的制造。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在单个CMOS器件中集成N型和P型金属栅晶体管。
背景技术
用现有技术半导体工艺制造的现有技术CMOS器件一般具有多晶硅栅结构。然而,多晶硅可能易受耗尽效应影响,而耗尽效应可能增加CMOS器件中总的栅电介质厚度。此外,随着有效的物理栅电介质厚度减小,多晶硅耗尽成比例地影响总的电介质厚度。因此,为了测算(scale)栅氧化物厚度,希望消除多晶硅耗尽。
另一方面,金属栅不像多晶硅那样容易受耗尽的影响,从很多方面来说都比多晶硅更适于形成栅结构。然而,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工艺没有将n型和p型金属栅合并在同一器件或集成电路中。这部分是由于开发这样的半导体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所述工艺能够可靠地将不同类型的金属栅结构沉积到同一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中。


在附图中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似的元素,在附图中图1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沉积ILD0后的状态。
图2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ILD0回抛(polish-back)后的状态,以露出多晶硅栅结构。
图3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选择性的n型多晶(poly)蚀刻后的状态。
图4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沉积n型金属后的状态。
图5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抛光所述n型金属后的状态。
图6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选择性地蚀刻p型多晶硅后的状态。
图7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沉积p型金属后的状态。
图8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抛光所述p型金属后的状态。
图9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完成后的晶体管。
图10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晶体管在可选的注入(implant)图案形成(patterning)后的状态图11图示了晶体管在n型注入和可选的灰化(ash)后的状态。
图12图示了晶体管在第二次选择性的n型多晶硅蚀刻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这里所描述的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半导体制造。更具体地说,所描述的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将n型和p型金属栅晶体管集成在同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或集成电路内。
为了制造可以避免栅耗尽效应的CMOS器件和集成电路,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n型和p型金属栅合并到同一CMOS器件或集成电路中。
图1图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案,在沉积了ILD0(“层间电介质”)后的、包含p型晶体管和n型晶体管的CMOS器件的横截面。在图1中,使用标准CMOS工艺技术来制造多晶硅栅晶体管105、110,以防止在多晶硅栅电极上形成硅化物。氮化物硬掩模115在硅化物生成期间用来保护栅结构,并且ILD0120被沉积在所述结构上。
在图2中,ILD0被回抛,以露出掺杂后的多晶硅栅。ILD0抛光也去除氮化物掩模层附近的残余硅化物。在多晶硅栅205、210露出后,使用氢氧化铵蚀刻来有选择地蚀刻掉305n型多晶硅。氢氧化铵蚀刻是低温的(例如,<40摄氏度),使用超声处理(sonication),并且具有大约2-29%的浓度。多晶硅蚀刻的结果如图3所示。
去除了栅电介质上的p型多晶硅后就产生了镶嵌状(damascene-like)的“沟槽”,它被n型金属405(例如Hf、Zr、Ti、Ta或Al)填充,如图4所示。可替换地,可以使用PVD(“物理气相沉积”)、CVD(“化学气相沉积”)或ALD(“原子层沉积”),用包含n型成分的合金来填充所述沟槽。CVD和ALD可以使用有机金属或卤素前体(precursor)以及还原气氛。此外,n型金属或合金的厚度可以使得所述沟槽仅部分被填充。例如,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n型金属或合金的厚度可以从大约50埃变化到大约1000埃。如果沟槽没有被完全填充,它们可以用容易抛光的金属,例如W(“钨”)或Al(“铝”)来填充。
n型金属被回抛,以产生n型金属栅505并且露出p型多晶硅栅510,如图5所示。
图6图示了执行了选择性的干蚀刻,以去除p型多晶硅而不去除n型金属栅后的晶体管。可以使用平行板或ECR(“电子回旋谐振”)蚀刻器和SF6(“六氟化硫”)、HBr(“溴化氢”)、HI(“碘化氢”)、Cl2(“氯”)、Ar(“氩”)和/或He(“氦”)来进行选择性的干蚀刻。可替换地,也可以使用湿蚀刻来去除p型多晶硅栅,湿蚀刻例如在或不在超声处理的条件下,在大约60-90摄氏度下以大约20-30%TMAH(“氢氧化四甲铵”)来进行。
p型金属,例如Ru(“钌”)、Pd(“钯”)、Pt(“铂”)、Co(“钴”)、Ni(“镍”)、TiAlN(“氮化铝钛(Titanium Aluminum Nitride)”)或WCN(“氮化碳钨(Tungsten CarbonNitride)”)可被用来填充由蚀刻p型多晶硅栅605产生的栅沟槽。可替换地,使用有机金属前体以及还原气氛来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可以将使用p型金属的合金沉积在沟槽中。此外,p型金属或合金的厚度可以使得沟槽仅部分被填充。图7图示了在p型金属或合金已沉积在栅沟槽710中后的晶体管。
如图8所示,p型金属或合金被回抛,以产生p型栅结构805、810,并且ILD0被再次沉积,从而为接触体(contact)层提供空间。
如图9所示,接触体903被蚀刻并沉积,产生了最终的晶体管结构。
不如上所述地使用干蚀刻来去除p型多晶硅,可以将p型多晶硅栅转换成n型,以允许用更温和的湿蚀刻来去除多晶硅,而不是用干蚀刻。例如,在p型多晶硅1010已露出后,不使用选择性的干蚀刻去除多晶硅,而是执行n型注入1015以改变所述多晶硅的掺杂,从而允许进行氢氧化铵蚀刻,如图10所示。
注入和灰化(如果需要的话)的结果如图11所示。氢氧化铵蚀刻去除了剩余的多晶硅栅结构1210,形成了图12中所示的结构。然后可以将p型金属或合金沉积在通过如上所述地去除p型多晶硅栅而留下的沟槽中。
虽然参考示意性的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这些描述不想被理解为限制性的。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那些对示意性实施方案以及其他实施方案的不同修改都被视为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在一个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中形成晶体管的侧壁和电介质;在由所述侧壁和电介质形成的沟槽内形成n型和p型金属栅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对与所述n型和p型金属栅结构中的一种结构相对应的多晶硅栅结构的第一蚀刻而形成沟槽,所述第一蚀刻基本未蚀刻与所述n型和p型金属栅结构中的另一种结构相对应的多晶硅栅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一类型的金属沉积在通过所述第一蚀刻形成的沟槽中,并且对与所述n型和p型金属栅结构中的另一种结构相对应的多晶硅栅结构执行第二蚀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类型的金属沉积在通过所述第二蚀刻形成的沟槽中,所述第二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金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蚀刻是干蚀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蚀刻是湿蚀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将n型材料和p型材料分别注入到所述n型和p型金属栅结构中,而形成所述n型和p型金属栅结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金属是n型金属,并且所述第二类型的金属是p型金属。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金属是p型金属,并且所述第二类型的金属是n型金属。
10.一种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n型和p型晶体管,所述n型和p型晶体管分别包括n型和p型多晶硅栅,从所述多晶硅栅的顶部去除ILD0层;蚀刻所述n型多晶硅栅,以形成部分地由基本垂直的横向侧壁隔离物为界而成的第一沟槽,并且在所述第一沟槽的底部形成栅电介质;将n型金属沉积到所述第一沟槽中;去除多余的n型栅材料,以露出所述n型金属栅和所述p型多晶硅栅的项部;蚀刻所述p型多晶硅栅,以形成部分地由基本垂直的横向侧壁隔离物为界而成的第二沟槽,并且在所述第二沟槽的底部形成栅电介质;在所述第二沟槽内沉积p型金属栅;去除多余的n型栅材料,以露出所述n型金属栅和所述p型金属栅的顶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n型和p型晶体管的顶部形成ILD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n型和p型晶体管形成源极、栅极和漏极接触体。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n型金属栅选自由Hf、Zr、Ti、Ta和Al组成的组。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型金属栅选自由Ru、Pd、Pt、Co、Ni、TiAlN和WCN组成的组。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型金属栅和所述n型金属栅至少有50埃厚,但不超过1000埃厚。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蚀刻所述n型和p型多晶硅栅是氢氧化铵蚀刻。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蚀刻所述n型和p型多晶硅栅是通过使用湿蚀刻来完成的。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n型金属栅已被沉积到所述第一沟槽中后,通过注入n型材料来掺杂所述n型金属栅。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p型金属栅已被沉积到所述第二沟槽中后,通过用p型材料注入所述金属栅来掺杂所述p型金属栅。
全文摘要
至少一个p型和n型半导体器件被沉积在包含金属栅或金属合金栅的半导体晶片上。更具体地,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被形成在具有n型和p型金属栅的半导体晶片上。
文档编号H01L21/3213GK1729565SQ200380107027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0日
发明者马克·多克兹, 史蒂文·基廷, 杰克·卡瓦莱厄斯, 布赖恩·多伊尔, 克里斯·巴恩斯, 约翰·巴纳克, 迈克尔·麦克斯威尼, 贾斯廷·布拉斯克 申请人:英特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