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857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存储卡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承载多种存储卡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如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PDA)、数码相机(Digital Still Camera,DSC)、多媒体播放器(Multi-media Player,MP3)等。这些消费性电子产品通常需要存储卡作为资料储存媒介,由于存储卡满足即插即用及容易携带的特性,因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现今市场上存在很多不同规格的存储卡,如SM卡(Smart MediaCards),MMC卡(Multi-Media Cards),MS卡(Memory Stick Cards),SD卡(Secure Digital Cards)等。由于不同规格的存储卡采用的标准不同,因而存储卡的电气特性与尺寸规格各不相同,因而不便于消费者的使用。为获得不同规格的存储卡内的数据,可承载多种存储卡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因应而生。传统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分别覆盖于绝缘本体上、下两侧的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其中绝缘本体上利用空间形成数个依次叠置的存储卡槽,以对应容纳不同规格的存储卡;第一及第二电路板上分别固设有数个与不同规格存储卡对应电性连接的接触端子,且其中一电路板直接与外部主设备电性连接;另于第一与第二电路板的间设有数个共享端子,以在两电路板间传输数据。当不同规格的存储卡分别插入该传统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存储卡槽时,存储卡将通过对应接触端子将数据传送至相应的第一或第二电路板上,再通过共享端子或直接将讯号传递至外部主设备,从而实现存储卡与外部主设备间的数据传输。相关现有技术可参考2001年11月11日公告的台湾专利公告第464110号。由于此类传统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通过将数个接触端子分设于两块电路板上以及共享端子在两电路板间传输数据的设计达成承载不同类型的存储卡并实现数据传输,故存在元件数量较多,结构复杂,组装过程繁琐,且组装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再者,由于电路板具有一定体积且成本较高,因此这类传统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还存在体积较大,产品成本较高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组装简单、成本低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开设有数个依次叠置的存储卡槽,以容纳不同类型的存储卡,绝缘本体在该等存储卡槽周缘附近进一步设有数个引导孔;一电路板,固设绝缘本体一侧,该电路板在与绝缘本体的引导孔对应位置处贯穿开设有对应数量的固定孔;一盖体,置于与电路板相对的绝缘本体另一侧;数个导电端子组,分别用以与上述不同类型的存储卡对应电性连接,其中至少一组导电端子直接电性固接于电路板上,其余导电端子组则置于邻近盖体且与电路板相对的绝缘本体另一侧,并分别对应穿过绝缘本体的部分引导孔后固定于电路板的对应固定孔内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数个转接端子,该等转接端子一端分别对应穿过绝缘本体的其余引导孔后固定于电路板的对应固定孔内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则与一外接主设备电性连接,以实现存储卡与主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此外,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电路板可依实际需求选择采用固定于绝缘本体上侧或下侧而盖体则相对该电路板固定于绝缘本体另一侧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置于绝缘本体一侧的单块电路板电性连接绝缘本体两侧所有导电端子的设计,以实现使传输不同类型存储卡的数据,从而减少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所需的元件数量,进而使其体积减小,结构更为紧凑且组装简单,成本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第三导电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未组装电路板时的立体组合图。
图中,100.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110.绝缘本体,111.第一存储卡槽,112.第二存储卡槽,113.第三存储卡槽,114、115.引导孔,120.电路板,121.收容孔,123、124.固定孔,130.第一导电端子组,131、141、151.接触部,133、143、153.固定部,140.第二导电端子组,142、152.转接部,144、154.限位孔,150.第三导电端子组,160.转接端子,170.盖体,171、172.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100用以承载不同类型的存储卡并可实现存储卡与外接主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其主要包括绝缘本体110、置于绝缘本体110上侧的电路板120、置于绝缘本体110下侧的盖体170、分别用于与不同类型的存储卡对应电性接触的第一导电端子组130、第二导电端子组140与第三导电端子组150,以及数个用以将电路板与外接主设备电性连接的转接端子160。
绝缘本体110利用空间依次叠置的方式形成有三个不同尺寸的存储卡槽,以对应容纳三种不同类型的存储卡,在本实施例中,该三个存储卡槽分别为第一存储卡槽111、第二存储卡槽112及第三存储卡槽113。另外,该绝缘本体110顶面在两侧缘以及远离存储卡插入口的尾端附近还分别贯穿开设有数个引导孔114、115,以引导对应的导电端子140、150及转接端子160与电路板120电性固接。
电路板120对应覆盖并固定于绝缘本体110顶面,其中央贯穿开设有数个收容孔121,用以对应收容定位第一导电端子组130。该第一导电端子组130包含数个呈组状排列的第一导电端子,各第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接触部131及固定部133。其中,接触部131穿过电路板120的对应收容孔121,并与插入第一存储卡槽111的存储卡电性接触;固定部133则由接触部131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用以与电路板120电性固接。另于该电路板120的两侧缘以及远离存储卡插入口的尾端附近分别贯穿开设有数个固定孔123、124,以与绝缘本体110的引导孔114、115一一对应,用以电性固接相应的导电端子140、150及转接端子160。
请同时参阅图5,盖体170固设于与电路板120相对的绝缘本体110下侧,盖体170顶面凸设有数个限位柱171、172,分别用以将第二及第三导电端子组140、150定位于盖体上。其中有关第二导电端子组140及第三导电端子组150的具体设计可分别对应参阅图3及图4。如图3所示,该第二导电端子组140的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转接部142以及分别自该转接部142两自由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141与固定部143;其中,转接部142上开设有数个限位孔144,以与盖体170的对应限位柱171定位配合,从而防止第二导电端子组140沿存储卡插入方向移动,接触部141与插入第二存储卡槽112的存储卡电性接触,固定部143则穿过绝缘本体110顶面两侧缘附近的对应引导孔114后与电路板120的对应固定孔123固接,藉此,第二导电端子组140的导电端子与电路板120达成电性连接。又如图4所示,该第三导电端子组150的结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140类似,其中各导电端子均包括接触部151、转接部152及固定部153,转接部152上开设有数个限位孔154,以与盖体170的对应限位柱172定位配合,从而防止第三导电端子组150沿存储卡插入方向移动,接触部151与插入第三存储卡槽113的存储卡电性接触,固定部153亦穿过绝缘本体110的对应引导孔114后与电路板120的对应固定孔123固接,从而使第三导电端子组150与电路板120达成电性连接。
另外,各转接端子160大致成“L”形,其一端对应穿过绝缘本体110尾端附近的引导孔115后固定于电路板120尾端附近的对应固定孔124内,并与电路板120电性连接,另一端则用于与一外接主设备(图中未示)电性连接。因此,该等转接端子160可通过电路板120将第一导电端子组130、第二导电端子组140及第三导电端子组150接收的存储卡内的数据传送至外接主设备上,从而实现存储卡与主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因此,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100,通过置于绝缘本体110上侧的单块电路板120电性连接位于绝缘本体110上、下两侧所有导电端子的设计,以实现不同类型存储卡的数据均可经对应导电端子传输至同一电路板120再经共用的转接端子160传输至主设备,从而减少设计所需的元件数量,进而使体积减小、结构更为紧凑且组装简单、成本低廉。
此外,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的电路板亦可依实际需求设计于绝缘本体的下侧,而盖体则相对位于绝缘本体的上侧。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用以将存储卡的讯号传送至主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开设有数个叠置成形的存储卡槽,以容纳不同类型的存储卡,且该绝缘本体在存储卡槽周缘附近进一步设有数个引导孔;一电路板,固设于绝缘本体一侧,该电路板在与绝缘本体的引导孔对应位置处贯穿开设有对应数量的固定孔;一盖体,置于与电路板相对的绝缘本体另一侧;数个导电端子组,该等导电端子组分别与上述不同类型的存储卡对应电性连接,其中至少一组导电端子直接与电路板电性固接,其余导电端子组则置于邻近盖体且与电路板相对的绝缘本体另一侧,并分别对应穿过绝缘本体部分引导孔后固定于电路板的对应固定孔内,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及数个转接端子,该等转接端子一端分别对应穿过绝缘本体的其余引导孔后固定于电路板的对应固定孔内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则与上述外接主设备电性连接,以实现存储卡与主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固设于绝缘本体的上侧,而盖体则相对固定于绝缘本体的下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固设于绝缘本体的下侧,而盖体则相对固定于绝缘本体的上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中央贯穿开设有数个收容孔,以分别收容对应的导电端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穿过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组的导电端子均包括转接部以及分别自该转接部两自由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与固定部,其中接触部用以与相应的存储卡电性接触,固定部则穿过绝缘本体上的对应引导孔后于与电路板的对应固定孔电性固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转接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而盖体上则对应凸设有限位柱,以分别与导电端子转接部的限位孔定位配合而使导电端子定位于盖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存储卡连接器,包括一可容纳不同类型存储卡的绝缘本体,分设于绝缘本体两侧的电路板与盖体以及分别用以与上述存储卡电性连接的数个导电端子组。其中,该绝缘本体中部开设有依次叠置的数个存储卡槽,用于容纳不同类型的存储卡;其侧缘开设有数个引导孔。电路板上开设有与绝缘本体上的引导孔的数量对应相等的固定孔。至少一组导电端子直接电性固接于电路板上,其余导电端子组则分别穿过绝缘本体的对应引导孔后电性固接于电路板的对应固定孔内,以实现电路板的共享,从而使其体积减小,结构紧凑、组装简单、成本低廉等。
文档编号H01R12/00GK2699501SQ20042004593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4日
发明者赖明骏, 苏家生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