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37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用于将料带冲压出连接器的端子形状的成型模具,尤指一种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一般习知用以冲压成型出连接器端子的模具,如图5所示,主要包括一下模50及一上模60,其中该下模50设于冲床的工作机台上,且该下模的顶面仅设有一个供料带1置设的第一模区51,而该上模60设于冲床的活动冲头上,且于该上模60的底面也设有一个第二模区61,该第二模区61可配合第一模区51而将经过其间的料带1冲压成型出一连结片20一侧间隔排列有复数端子21的端子带2,如图5所示。
然而,该习用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由于其上模60及下模50上仅设有一组相对应的第二模区61及第一模区51,所以其一次仅能将一条料带1冲压成型成端子带2,但是由于一般的端子尺寸非常的小,而一般模具又为配合冲床当会远大于端子,因此该大面积的模具仅能冲压出一条端子带2的结构设计,非常的不符合经济效益,而且产能也非常的低,而使成本无法降低。
于是,本发明人即针对上述习知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于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该模具可大幅增加生产的效率及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下模,设于一冲床的工作机台上,且于该下模上设有一第一模面,于该第一模面上并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一模区;一上模,设于冲床的活动冲头上,且于该上模上设有一第二模面可供随冲头位移而冲压至第一模面上,于该第二模面上也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二模区;其中,该第二模区可配合第一模区而将经过其间的料带冲压成型出一连结片一侧间隔排列有复数端子的形状。
如此,便可由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一模区及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二模区的配合,以供冲床可一次将二条以上的料带冲压成型出端子的形状,进而大幅增加生产的效率。


图1为端子带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习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料带2端子带20连结片 21端子3模具30下模31第一模面 32第一模区33下模块
40上模 41第二模面42第二模区 43上模块50下模 51第一模区60上模 61第二模区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为一种可将料带1冲压成型成端子带2的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3,其中该端子带2,包括一连结片20一侧间隔排列有复数端子21。
该模具3,包括一下模30,设于一冲床的工作机台上,且于该下模30的顶面上设有一第一模面31,于该第一模面31上并又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一模区32;一上模40,设于冲床的活动冲头上,且于该上模40底面设有一第二模面41可供随冲头位移而冲压至下模30的第一模面31上,于该第二模面41上也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二模区42;其中,该二个以上的第二模区42可配合该二个以上的第一模区32而将经过其间的料带1冲压成型出端子带2。
另外,该下模30上的各第一模区32可设成不同的形状,以供其可配合上模40的第一模区42一次于一模具上冲压出数种不同形状的端子带2。
而上述的实施例中,当该下模30的第一模区32为公模时,则该上模40的第二模区42为母模;反之,当该下模30的第一模区32为母模时,则该上模40的第二模区42为公模。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各第一模区32可分别设置于一下模块33上,而各下模块33则固设于下模30上,而各第二模区42则也分别设于一上模块43上,且各上模块43对应下模块33而设置于上模40上,如此当欲冲压成型不同的端子带2时,则仅需依需选择于上模40及下模30上组装适当的上模块43及下模块33即可,而无需更换整组模具,所以可大幅降低模具的成本,而且模具的更换组装也较为方便。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由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一模区32及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二模区42的配合,以供冲床可一次将二条以上的料带1冲压成型成端子带2,所以可因此使该较大面的模具受到充分的利用,而较为符合经济成本,而且也可大幅增加生产的效率,而使成本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模,设于一冲床的工作机台上,且于该下模上设有一第一模面,于该第一模面上并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一模区;一上模,设于冲床的活动冲头上,且于该上模上设有一可供随冲头位移而冲压至第一模面上的第二模面,于该第二模面上也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二模区;该第二模区配合第一模区将经过其间的料带冲压成型出一连结片一侧间隔排列有复数端子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区为公模,而该第二模区为母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区为母模,而该第二模区为公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各个第一模区的形状各异,其可配合下模的各个对应的第二模区,一次冲压出不同形状的端子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模区分别各设于一下模块上,而该下模块以可分离的方式组装于下模上,而各个第二模区也分别各设于一上模块上,且该上模块以可分离的方式组装于下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包括一下模设于一冲床的工作机台上,且于该下模上设有一第一模面,于该第一模面上并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一模区;一上模设于冲床的活动冲头上,且于该上模上设有一第二模面可供随冲头位移而冲压至第一模面上,于该第二模面上也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二模区;其中该第二模区可配合第一模区而将经过其间的料带冲压成型出一连结片,该连结片一侧间隔排列有复数端子;如此,便可由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一模区及至少二个以上的第二模区的配合,以供冲床可一次将二条以上的料带冲压成型出端子的形状,进而大幅增加生产的效率。
文档编号H01R43/16GK2728047SQ200420059209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镜清 申请人:富佳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