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一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37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合一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记忆卡连接器的结构,旨在提供一做为SD、MMC、RSMMC、miniSD型式的记忆卡与电气装置构成电路联结的四合一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快闪记忆卡(或称记忆卡)形式的储存载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储存容量、耐震、可多次重复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广泛的运用于信息家电、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式数字产品(以下统称电气装置)上。
又,一般利用记忆卡做为储存载体的电气装置(如数字像机、PDA、数字随身听等)基本上仍是以特定形式的记忆卡做为资料储存载体,目前常见的记忆卡形式包括有CF(Compact Flash Card)、SM(Smart Media Card)、MS(Memory Stick Card),SD(Secure Digital Card)、MMC(Multi-Media Card)、RSMMC(Reduced-Size Multi-Media Card)等记忆卡,甚至于坊间也有专为移动电话所开发的miniSD记忆卡。
因此对大消费族群来说,势必造成记忆卡在可携式数字产品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外设等电气装置V3间,无法达成有效的流通,甚而造成消费者在选购产品上的限制;以致于,部分的记忆卡厂家开发与既有记忆卡规格兼容但尺寸略小的记忆卡,以符合体积较小的可携式数字电气装置使用,例如SD(Secure Digital Card)、MMC(Multi-Media Card)为外型尺寸相同的记忆卡,而RSMMC(Reduced-Size Multi-Media Card)记忆卡的芯片、电路规格与MMC记忆卡相同,但外型尺寸略小于MMC记忆卡,同样的miniSD记忆卡的芯片、电路规格与SD记忆卡相同,但外型尺寸略小于SD记忆卡。
由于RSMMC、miniSD记忆卡的外形与前述MMC、SD两种记忆卡略有不同,以目前的既有技术而言,并未见有可同时供做SD、MMC、RSMMC、miniSD四种形式的记忆卡共享的连接器,因此原本仅适用SD、MMC记忆卡的连接器,必须通过转接卡的使用方能与RSMMC、miniSD记忆卡相插套联结,使得RSMMC、miniSD记忆卡的推广,仍然具有兼容性的条件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合一连接器,能够为SD、MMC、RSMMC、miniSD型式的记忆卡与电气装置构成电路联结。
本实用新型的四合一连接器,其连接器是在一本体上设有供记忆卡插套的插槽,于插槽中布设有复数组衔接端子,用以构成各形式记忆卡与电气电路的联结。
其中,插槽的内缘设有用以将SD、MMC型式的记忆卡定位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用以将RSMMC、miniSD形式的记忆卡定位的第二定位部;另外,分别在第一、第二定位部的位置设有用以将SD、MMC记忆卡扣持的第一定位弹片,以及用以将RSMMC、miniSD记忆卡扣持的第二定位弹片,以构成一可供做SD、MMC、RSMMC以及miniSD型式的记忆卡与电气装置构成电路联结的四合一连接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合一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合一连接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SD记忆卡与连接器的插套状态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SD记忆卡定位状态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miniSD记忆卡与连接器的插套状态外观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miniSD记忆卡定位状态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miniSD记忆卡与衔接端子接触状态剖视图。
10··连接器 11··本体12··插槽 121··第一定位部122··第二定位部 131··第一组衔接端子132··第二组衔接端子 141··第一定位弹片142··第二定位弹片143··弯弧部15··连接片 16··导引弹片21··SD记忆卡 22··miniSD记忆卡23··定位凹部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四合一连接器,整体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连接器10具一呈匣状的本体11,本体11上设有插槽12供记忆卡的插套定位,并在插槽12中布设有复数组衔接端子用以构成记忆卡与电气电路的联结。又,本体11的底部设有连接片15,使本体11得以通过连接片15以焊接或胶粘的方式与电气装置(图中未标示)构成结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四合一连接器,主要是做为SD(Secure Digital Card)、MMC(Multi-Media Card)、RSMMC(Reduced-Size Multi-Media Card)以及miniSD形式的记忆卡与电气装置的电路构成联结;因此,整体连接器10在插槽12的内缘设有用以将SD、MMC记忆卡定位的第一定位部121,以及用以将RSMMC、miniSD记忆卡定位的第二定位部122,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1设有沿着插槽12底部延伸的第一组衔接端子131,以及沿着插槽12顶部延伸的第二组衔接端子132,由第一组衔接端子131构成SD、MMC记忆卡与连接器10的电路接续,由第二组衔接端子132构成RSMMC、miniSD记忆卡与连接器10的电路接续。
另外,插槽12内缘设有用以扣持SD、MMC记忆卡的第一定位弹片141,以及用以扣持RSMMC以及miniSD记忆卡的第二定位弹片142,,且第一、第二定位弹片141、142分别设有一弯弧部143,各别由弯弧部143扣入SD、MMC记忆卡或RSMMC、miniSD记忆卡侧缘的定位凹部;又,本体11上另外设有一伸入插槽12的导引弹片16,由导引弹片16辅助引导miniSD记忆卡22(包括RSMMC记忆卡)确实插套至定位。
如图3及图4所示,是以SD记忆卡21用以表示SD、MMC型式的记忆卡与连接器10的插套使用状态,其SD记忆卡21(包括具相同外型的MMC记忆卡)由连接器10的正面插入本体11的插槽12中,此时导引弹片16可向本体10上方略为翘起,而不致于影响SD记忆卡21的插拔动作,其SD记忆卡21即由插槽12内缘的第一定位部121的框限/引导作用,令SD记忆卡21(包括具相同外型的MMC记忆卡)的电路接点确实与所属的第一组衔接端子131构成接触,并由第一定位弹片141的弯弧部143扣入SD记忆卡21侧缘的定位凹部23,避免SD记忆卡21任意移动,以维持电路联结的稳定。
当整体连接器供做RSMMC或minisD记忆卡的插套使用时,如图5及图6所示,仅以miniSD记忆卡22表示RSMMC及miniSD记忆卡与本体11的插套定位状态,其miniSD记忆卡22同样是由连接器10的正面插入本体11的插槽12中,而由插槽12内缘的第二定位部122以及导引片16的框限/引导作用,令miniSD记忆卡22得以确实插套至定位,使其电路接点确实与所属的第二组衔接端子132构成接触(如图7所示),并由第二定位弹片142的弯弧部143扣入miniSD记忆卡22侧缘的定位凹部23中,避免miniSD记忆卡22任意移动,以维持电路联结的稳定。
据以,构成一可供SD、MMC、RSMMMC以及miniSD型式的记忆卡与电气装置构成电路联结的四合一连接器,于实施时,不但可直接内建于电气装置的电路,更可做为电气装置外接使用的接读卡机,大幅增加电气装置与SD、MMC、RSMMC以及miniSD记忆卡的储存载体联结的适用性与便利性,进而提升整体电气装置的附加功能。
尤其,透过在单一插槽12内部设置第一、第二定位部121、122的方式,使SD、MMC、RSMMC、miniSD形式的记忆卡得以利用相同的插槽12空间与连接器10相插套联结,不但大幅缩减整体连接器10的高度,适合所内建的电气装置朝向微型化发展以外,更可避免造成习用多功连接器必须选择插槽使用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可供SD、MMC、RSMMC、miniSD型式的记忆卡与电气装置构成电路联结的四合一连接器,于实施时,可直接内建于电气装置的电路,或是做为电气装置外接使用的接读卡机,大幅增加电气装置与储存载体联结的适用性与便利性。
权利要求1.一种四合一连接器,其连接器是在一本体上设有供记忆卡插套的插槽,于插槽中布设有复数组用以构成各形式记忆卡与电气电路联结的衔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插槽的内缘设有用以将SD、MMC记忆卡定位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用以将RSMMC、miniSD记忆卡定位的第二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槽的内缘设有用以扣持SD、MMC记忆卡的第一定位弹片,该第一定位弹片设有一弯弧部,该弯弧部扣入SD、MMC记忆卡侧缘的定位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槽的内缘设有用以扣持RSMMC、miniSD记忆卡的第二定位弹片,该第二定位弹片设有一弯弧部,该弯弧部扣入RSMMC、miniSD记忆卡侧缘的定位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底部设有连接片,由该连接片构成连接器的本体与电气装置的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设有一伸入插槽的导引弹片,由该导引弹片引导RSMMC、miniSD记忆卡确实插套至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设有沿着插槽底部延伸的第一组衔接端子,以及沿着插槽顶部延伸的第二组衔接端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合一连接器,是在本体上设有供记忆卡插套的单一插槽,于插槽中布设有用以构成各形式记忆卡与电气电路联结的复数组衔接端子;其中,插槽的内缘设有用以将SD、MMC型式的记忆卡定位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用以将RSMMC、miniSD形式的记忆卡定位的第二定位部,以构成一可供做SD、MMC、RSMMC、miniSD型式的记忆卡与电气装置构成电路联结的四合一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27/00GK2718855SQ200420059210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5日
发明者萧文祥 申请人:南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