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及其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152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及其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其连接器组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可导引组装的连接器 的固定方法。背景技术
带有线缆的连接器主要用于两个电子系统间以导接电子信号,其为相互对 接并以其末端的信号传输线来连接,例如液晶屏幕信号线一端有连接端子以连 接液晶屏幕,另-一端则连接至主机,以用在液晶屏幕与主机之间的信号传输, 而为了防范液晶屏幕信号线的松脱,通常会再设置有锁固构件,以在插置各设 备的对接端口,通过与对接端口上相应的结构配合锁固,因而使得液晶屏幕信 号线能固定在对接端口 ,并保持两者对接时的稳固性而有利于信号稳定地传输。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4,645,278号专利案,提出一种可耐高温的黏固胶, 并配合导电丙烯酸涂料,以共同达成连接器在对接端口的稳固,但采用胶黏方 式必将耗费产在线的作业时间与增添组装程序的难度,也无法让连接器可以准 确地对接。也有螺杆、具凸起的塑料弹性臂等锁固构件被提出,如美国专利公告第 US5,518,416号专利案。就对接端的装设位置而言,上述是适于各系统装置外与 其它装置间的连接,对于将连接器组接在系统装置内部的情形,可通过挠曲性 的信号传输线与连接器而电连接至电路板,但是此种连接器便无法适用在前述 设计,而须更改锁固构件来加以配合。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5, 316, 500号与第US5, 540, 598号专利案所揭露的-一 种锁固构件,是单独成型后再组装至连接器上,但是结构复杂并不利于组接。 由于现有的锁固机制大多仅通过锁固构件具凸起状的扣脚与扣孔间的摩擦干涉 力而使对接后不致脱落,倘若在时常受振动和冲击的状态下,仅靠单向的扣持 力作用是难以保证对接的稳固性,而容易产生松脱,进而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 定或中断,甚至造成装置的功能不良。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及其连接器组件, 可导引组装连接器,并且提高连接器于对接端的稳固性,有效提升组装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包含有下列 步骤;提供第一连接器,装设于电子装置,且第一连接器在平行于连接方向上 设有抵止部,抵止部并具有预定间距,以及相对于抵止部的法线方向上设有扣 设部;提供具有模塑件的第二连接器,并在模塑件上设有导引部与卡扣部,以 与抵止部与扣设部相互匹配;使第二连接器沿连接方向移动,直至导引部抵接于抵止部;然后使第二连接器朝扣设部方向移动,直至卡扣部扣接于扣设部, 以导引第二连接器至正确的组装位置,而能与第一连接器建立电连接关系并固定第一连接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有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含有第一连接器 与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设有抵止部,以及相对于抵止部法线方向的扣 设部,且抵止部与扣设部是凸伸于第一连接器,而第二连接器设有信号传输件 与连结于信号传输件的模塑件,模塑件相应抵止部与扣设部的位置则分设有导 引部与卡扣部,又导引部呈开口状,卡扣部则为缺槽;以在第二连接器沿连接 方向压入第一连接器时,用以相互接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有一种信号传输件,其包含有线体与模塑 件,线体一端设有连接器,另一端则设有模塑件,且模塑件设有导引部,以及 相对于导引部法线方向的卡扣部,且导引部呈幵口状,卡扣部则为缺槽。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是通过在信号传输线增设一具有 卡合结构的模塑件,并以电子装置相应的结构来达成卡合机制,因此其不限于 单一固定方向的固定机制,可做为组装作业时的导引组装设计,以防被插置在 不相匹配的对接端口位置,进而确保连接器不致损坏、信号传输线也不致松脱, 使得信号传输正常稳定,同时能够降低产在线的组接错误,以提升产在线的组 装效率,另外,卡合机制的简化也节省了开模成本。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 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 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 的目的及优点。
图l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发明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导引部示意图; 图3为图1 2B — 2B剖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卡扣部示意图; 图5为图1 2D — 2D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之连接器组件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上,其中, 此连接器为带有线缆的连接器,然而并不限定带有线缆的连接器,诸如延伸有 信号传输的接口以外接其它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也可应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 在以下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将以线缆连接器作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电子装置10须通过一信号传输接口而能传输电信号至外 界,如电子装置的接口设备或电源等,但是在组装前,电子装置10与信号传输
接口互为独立,电子装置10无法发挥功效,须待组装之后,电子装置io才能通过此信号传输接口来传送图像信号,并通过卡合机制以直接稳固扣接此信号 传输接口。请参阅图l所示,且同时结合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在本发明连接 器的连接固定方法中,首先提供有第一连接器ll,第一连接器ll是应用在电子 装置10上,第一连接器11可为具有若干个导电端子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而 电子装置IO可为液晶屏幕、数据输出设备与储存设备等插置有线缆连接器的设 备,且第一连接器11设有抵止部12与扣设部13,而抵止部12与扣设部13是 凸伸于第一连接器ll,且抵止部12平行于连接方向上设置且具有预定间距,扣 设部13则相对于抵止部12法线方向上设置。接着,提供第二连接器20,第二 连接器20为线缆连接器,其包含有线体21与位于线体21 —端的模塑件22,模 塑件22的径长小于抵止部12的预定间距,以使第一连接器11恰能容置模塑件 22,另外线体21另一端设有连接端子211,且第二连接器20于模塑件22上并 设有一匹配于抵止部12的导引部23,以及一匹配于扣设部13的卡扣部24。使 第二连接器20沿连接方向移动(如图2所示),直至导引部23与抵止部12相互 抵接(如图3所示)。然后使第二连接器20朝扣设部13的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 而令卡扣部24与扣设部13相互扣接(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器20便能通过连 接端子211与第一连接器11达成电性连接,并确实固定第二连接器20。请参阅图3,且同时结合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其中第二连接器20 是连接于第一连接器11,使得电子装置10可通过设置于内的第一连接器11, 再通过第二连接器20传递电信号。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二连接器20以连接 端子211与第一连接器11连接时,在第二连接器20中的模塑件22上设计有用 以防呆的卡合机制,由于模塑件22材质选自弹性以及塑性材质所成的群组组合, 因此,在第二连接器20以模塑件22与第一连接器11产生卡合时,模塑件22 而能在卡合过程中产生微小变形以因应卡合时的压迫力。例如当第二连接器20 沿连接方向以朝第一连接器11靠近时,是先以导引部23抵接于抵止部12,其 中导引部23可呈开口状并具有导引面231,因弹性或塑性材质的作用,使得导 引部23能通过导引面231而顺利地抵接于抵止部12,抵接效果更加稳固,并且 限制住第二连接器20在连接方向的运动自由。由于第二连接器20在连接方向的运动自由被限制后,第二连接器20相对 于第一连接器11的扣设部13仍有运动自由,依然不能达到固定的效果而造成 松脱,同时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端子211也无法达成与第一连接器11的连接, 甚而造成电信号的传输不良。所以再利用模塑件22的卡扣部24以匹配第--连 接器11的扣设部13,其中卡扣部24为缺槽,在卡扣部24与扣设部13达成扣 接后,即限制住了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扣设部13的运动自由,模塑件22因而 达到完全的固定状态 请再次参阅图3所示,由于产生卡合的机制在模塑件22上,而模塑件22 又是设在线体21上,所以可因应第二连接器20与第一连接器11的连接位置而 选定所要卡合的位置。另外,抵止部12与导引部23的先行匹配,能够使得第 二连接器20的连接端子211与第一连接器11的连接到位,再通过后续的扣设 部13与卡扣部24的匹配,让连接位置更加精准以达到电连接,除了连接位置 的精准,也可以在三个维度上固定第二连接器20而不致松脱,在进行组装时, 此两段式的组装方式可提供导引组装的功能, 一旦组装错误而导致连接位置不 匹配,即能马上发现并进行更正,因而降低组装的步骤错误,同时模塑件22的 弹塑性材质的特性,可以使得模塑件22的卡合更加稳固。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连接器,装设于一电子装置,且该第一连接器在平行于连接方向上设有一具预定间距的抵止部,以及相对于该抵止部法线方向上设有一扣设部;提供一第二连接器,并设有一匹配于该抵止部的导引部,以及一匹配于该扣设部的卡扣部;使该第二连接器沿连接方向移动,直至该导引部与该抵止部相互抵接;以及使该第二连接器朝该扣设部方向移动,而令该卡扣部与该扣设部相互扣接,通过与该第一连接器达成电性连接并固定该第二连接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部 与该扣设部凸伸于该第一连接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 接器更设有一模塑件,以供设置该导引部与该卡扣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件的材质选自弹性以及塑性材质所成的群组组合。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件的径长小于预定间距,使该第一连接器恰能容置该模塑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 呈开口状,并具有一导引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导引部 与该抵止部相互抵接时,是限制该第二连接器在连接方向的运动自由。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
9. 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组件包含有一第一连接器,设有一抵止部与一相对于该抵止部法线方向的扣设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设有一信号传输件与一连结于该信号传输件的模塑件,该 模塑件相应该抵止部与该扣设部的位置分设有一导引部与一卡扣部,是在该第 二连接器沿连接方向而压入该第一连接器时,用以相互接合。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部具有一预定 间距。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部与该扣设部凸伸于该第一连接器。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件的材质选自 弹性以及塑性材质所成的群组组合。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件的径长小于 该预定间距,以容置该模塑件。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呈开口状,并具有一导引面。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该导引部与该抵止部 相互抵接时,限制该第二连接器于连接方向的运动自由。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为一缺槽。
17. —种信号传输件,其特征在于该信号传输件包含有 --线体, 一端设有一连接端子;以及一模塑件,设于该线体的另一端,且该模塑件设有一导引部与一相对于该 导引部法线方向的卡扣部。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传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件的材质选自弹性以及塑性材质所成的群组组合。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传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件的径长大于该线体的径长。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传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呈开口状,并具有一导引面。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传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为一缺槽。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器的连接固定方法及其连接器组件,其步骤包含有,提供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装设于电子装置,而第二连接器包含有模塑件,通过模塑件与第一连接器之间有相匹配的卡合结构,使得第二连接器于连接时,第一连接器可导引模塑件至预定的连接位置,并固定住第二连接器,以保持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电性连接关系。
文档编号H01R13/631GK101132092SQ20061003721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5日
发明者林益生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