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压接接触件的导线的电连接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213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具有压接接触件的导线的电连接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压接接触件的导线的电连接器单元。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电连接器通常由一对连接器单元构成。每个连接器单元包括绝缘体(一般被称为连接器本体),其中设置有对应的接触件(凸式或者凹式),其通过各种可用的电连接技术,如螺丝、弹簧、绝缘穿孔以及压接连接到电缆上。
在压接连接技术中,接触件的顶部通过适当的压接工具而与电缆的端部的导线压接,从而形成最佳的电气插头。压接在专业以及军事应用中是优选的连接技术,其中连接必须经受得住很强的机械应力(撞击和震动)以及大气的腐蚀。一旦接触件与电缆压接,就会插入其在连接器本体中的壳中。
由此,对于具有压接接触件的连接器,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是,在与其它电连接器单元连接的过程中,以及如果电缆上发生传递到接触件的应力(牵拉和/或旋转)时,接触件在连接器本体中的保持力。
在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单元中,压接接触件的锁定通过设置在连接器本体中的弹簧(通常是钢或者是塑料的)来实现。该弹簧在接触件插入过程中弹性地变形,然后回复到其原始形状,将接触件保持在其壳中。该接触件锁定系统存在有以下缺陷弹簧的弹力变化与材料的耐受性以及制造工艺相关。
为了能够将接触件从连接器本体上拆下,需要特殊的分离工具,一旦其插入接触件的壳中,就压挤弹簧充足的量以容许接触件的分离。
为了能够将接触件稳固地保持在壳中,需要随着弹簧的尺寸的增加,而增加弹簧的强度和刚性。这样,在大尺寸的接触件的情况下,需要特大型的弹簧,并且施加更大的压力以松开(分离)接触件。结果绝缘连接器本体必须制成具有更大的机械强度,以避免在分离工具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压接接触件的导线的电连接器单元,其确保了用于接触件的高效的、有效的以及安全的锁定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用于具有压接接触件的导线的连接器单元,其成本低廉、易于制造且易于装配。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所列举的特征而实现。
从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单元包括连接器本体,其中形成有接触件壳体,设置以容纳与各电缆压接的电接触件。本发明的主要特征通过该连接器单元包括闭锁装置的结构而体现出来,其中在接触件插入后,闭锁装置被固定在连接器本体中。该闭锁装置包括限位器,其伸入接触件壳体从而防止接触件从其座部中出来。
该闭锁装置容许接触件锁定弹簧的使用,从而消除了所有涉及到弹簧的这些缺陷。


通过参见下面示于附图中仅为例示性而非限定性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单元的透视图,以分解示了闭锁元件、两个用于与电缆压接的凹式接触件、连接器本体以及两个闭锁键;图2是透视图,图示了图1的凹式接触件压接在电缆上;图3和图4是两个沿通过连接器本体各自对角线的平面剖取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1截面V-V截取的闭锁元件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图1的电连接器单元装配后的透视图,但又以分解图示出了闭锁键;图7是示出图6的电连接器单元的透视图,其中闭锁键已被装配;图8是图7的装配后的连接器单元的俯视图;图9是沿图8的线IX-IX’截取的已装配的连接器单元的剖视图;
图10是透视图,示出了图7的连接器单元装配并安装在连接器结构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单元,以附图标记1表示连接器单元整体。如图1所示,连接器单元1包括绝缘连接器本体2,两个电接触件4,用于容纳在连接器本体2中,闭锁元件5,设置用以将电接触件4锁定在连接器本体2中,以及两个闭锁键7,设置用以将闭锁元件5锁定在连接器本体2中。
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每个电接触件4,大致成圆柱形并且在其一端具有顶部凸缘40,其限定壳体41以容纳电缆8的导线(图2)。在接触件4的凸缘40之下,限定有圆柱形压接部分42,其由合适的压接工具压接,从而将电缆8的导线锁定在接触件的座部(seat)41内。
在压接部分42之下,延伸有具有更大直径的中部凸缘43,在其下延伸具有较小直径的圆柱形部分44,其适当地限定了接触件。按照这种方式,在中部凸缘43与适当的接触件部分44之间,限定有环形邻接表面45。
在附图中,通过实例示出了凹式接触件4。这样,圆柱形部分44内部为中空,并且在其一端开口以能够在其中容纳凸式接触件。为此,在圆柱形部分44中形成有纵向狭槽46,当圆柱形部分44在其中容纳凸式接触件时,容许其弹性的变形。
为了更清晰起见,将在附图中示出没有电缆8而具有接触件4的连接器单元1;然而,显然接触件4在装配在连接器单元1中之前,必须与电缆8压接。另外,即使具有凹式接触件4的连接器单元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延伸到具有凸式接触件的连接器单元也是显而易见的。
连接器本体2包括外壳22,采取截面大致呈正方形的平行六面体的形式。连接器本体的底部尺寸较小并且是连接部分,其是这样一种能够被连接的形状,从而可以以一种众所周知的方式,与另一连接器单元上互补的连接部分相连接。
如图3中更好地所示,两个大致圆柱形壳体20形成于连接器本体2中,用以容纳接触件4。
在附图中,举例来说,壳体20的轴线位于通过连接器本体的外壳22对角线的平面上,并且壳体20由位于通过外壳22的另一对角线的平面的隔板21彼此隔开。然而,壳体20可以在数目上有所不同并且可以不同地设置。
每个座部20可以制成类似贯通通道,由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一孔23、具有比第一孔小的直径的第二孔24以及具有比第二孔小的直径的第三孔25构成。以这种方式,在第一孔23与第二孔24之间限定出第一环形邻接表面26,并且在第二孔24与第三孔25之间限定出第二环形邻接表面27。
在第一孔23的顶部形成有扩展部32,其延伸约180°以产生半圆邻接表面。
接触件4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各壳体20中,从而每个接触件4的中部凸缘43的环形邻接表面45紧靠各座部20的第一邻接表面26,阻止接触件4的向下轴向移动(参见附图)。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接触件(contact proper)的圆柱形部分44的底端紧靠壳体20的第二邻接表面27。
如图4所示,在外壳22内形成有另外两个座部28,其相对于接触件壳体20设置在外壳两侧的两个拐角附近。座部28截面大致呈三角形状,向上开口并且在底部邻接壁29结束。
与各座部28相通的两个矩形狭槽30(在图1和图4中,仅有一个可见)在外壳22的侧壁上形成。在每个狭槽30之下,限定出形成在外壳22的外侧表面上的锥形的导入部31。
连接器本体的外壳的每个狭槽30被设计成通过大致呈L形状的闭锁键7(见图1)接合。闭锁键7包括锥形表面70,用于与连接器本体的外壳22外壁的锥形表面31相配合。另外,键7具有凸出齿71,接合在连接器本体的外壳壁的狭槽30中。向外凸出肋72设置在键7的侧壁上,以能够以一定的过盈量接合于狭槽30中。
为了将接触件4闭锁在连接器本体的壳体20中,使用桥式形状的闭锁元件5,其由两个与顶部接合元件51相连的支撑支架50构成。闭锁元件5通过塑料材料的注塑可以制成单独元件。
每个支架50截面呈大致三角形状,并且具有这样的尺寸,以便可以插入形成在连接器本体2的外壳中的各座部28中。为此,座部28的边角被倒棱并且每个支架50也具有削边52。以这种方式,当闭锁元件的支架50在连接器本体中插入其座部28,支架的削边52以引导的方式在连接器本体的座部28的边角上滑入。
如图5所示,每个支架具有两个纵向座部53(在图1中,仅有一个可见),在底部邻接表面54中结束。
在平面图中,闭锁元件5的顶部连接元件51大致呈X形状,并且具有两个半圆柱形限位器55(在图1中仅有一个可见)。如图5所示,两个半圆柱形限位器55设置成类似两个C形状,其凹入部分面向外侧而其凸出部分通过分隔件56彼此分隔开,以容许分隔两个接触件壳体的中间部分21的通过。
闭锁装置的每个半圆柱形限位器55具有这样的尺寸,以使其可容纳在每个接触件壳体20的扩展部32中。然后,在接触件4插入其在连接器本体中的壳体20中后,如图6所示,闭锁件5也插入连接器本体2中。即,闭锁元件5的支架50插入连接器本体的边角座部28,直到支架50的底部紧靠连接器本体的座部28的邻接表面29(图4)。
在闭锁元件的半圆柱形限位器55容纳在接触件壳体20的扩展部32内的情况下,闭锁元件的半圆柱形限位器55的底端紧靠接触件的凸缘40的顶端,并且接触件的两个壳体20之间的隔板21设置在两个限位器55之间。
在这一点上,如图7所示,为了将闭锁元件5锁定在连接器本体2中,键7插入连接器本体侧壁的各狭槽30中。在此操作中,键7的锥形表面70在狭槽30与键7的肋72之下,紧靠连接器本体的外壳22的壁的锥形表面,确保键的凸出部分71以确定的力在连接器本体的狭槽30的插入。
另外,应当指出键7的特定形状,特别是与连接器本体的外壳22的壁的锥形表面31相配合的锥形表面70,可以借助于在键的端部的下方抬起的螺丝刀的尖端,使得键拆卸方便。
如图9所示,键7的保持齿71进入闭锁元件的相应的支架的纵向座部53,并且靠在各自支架50的基部的邻接表面54上,这样阻止了闭锁元件5的轴向的分离。
结果,每个接触件4锁定在其座部20中,并且其中任何轴向的移动被阻止。事实上,接触件的顶部凸缘40的顶端将紧靠闭锁元件5的半圆柱形限位器55的底端,并且每个接触件4的中部凸缘43的邻接表面45将紧靠接触件壳体20的中孔24的邻接表面26。
回到图1,四个凸起35(每个侧壁中有两个凸起35)形成在连接器本体的外壳2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一面侧壁的两个凸起35彼此间隔开并且对齐。一个凸起35位于键7的各狭槽30的上方。另外,沟槽36形成在连接器本体的外壳22的边缘。在连接器本体的每个侧壁的有凸起35面,设有槽口37其位于凸起35下方的中间的位置。
如图10所示,连接器本体2的侧壁的这样的构造用以在连接器本体2上应用框架9。框架9由环绕连接器本体2中部的四个矩形金属板形成。框架9用作接地端91的座部,并且除连接器本体2之外,还容纳其它的连接器本体(在图示中,是连接器本体92和93)。
通过这种方式,框架9的顶部边缘紧靠连接器本体2的凸起35,并且框架9的底部边缘由两个键90(在图10中仅有一个可见)锁定。每个键90具有三个齿,与连接器本体的外壳的边缘中的两个槽口26以及连接器本体的外壳的侧壁中的中间槽口37,成咬合连接关系。
应当指出,框架9的壁压挤锁定闭锁元件5的键7,这样阻止该键7脱离咬合的任何可能性,甚至在特别剧烈的震动或者撞击的情况下。
此外还需考虑的是,闭锁元件5的限位器55设置为半圆柱形状,以能够保持在具有大面积的接触件4的上部边缘上。相对于具有较小的锁定接触件面积的现有技术的弹簧,此解决方案确保了更大的安全性。由此,连接器单元1保证了接触件4被保持,甚至在电缆受到了强烈的牵拉的情况下。
尽管在附图中图示了具有对角设置的两极的连接器单元,显然本发明也可以扩展到多极的连接器单元,其中提供有多个电极在两排中并列式布置。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更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各种更改、变化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内容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单元(1),包括连接器本体(2),其中形成有接触件壳体(20);电接触件(4),压接于相应的电缆(8),并适于被容纳在所述连接器本体(2)的接触件壳体(20)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闭锁装置(5),适于在所述接触件(4)插入之后被固定到所述连接器本体(2),所述闭锁装置(5)包括限位器(55),所述限位器伸入所述接触件壳体(20),从而防止所述接触件(4)从其座部中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装置(5)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连接器本体(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装置(5)通过闭锁键(7)固定在所述连接器本体(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键(7)包括凸出部分(71),所述凸出部分插入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外壳的侧壁上的槽口(30)中,以啮合在所述闭锁装置(5)的座部(5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闭锁键(7)包括锥形表面(70),其与形成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外壳的外部侧壁上的锥形表面(31)相配合,并位于容纳所述键的凸出部分(71)的所述槽口(30)之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键(7)包括向外凸出的侧肋(72),以容许所述键的所述凸出部分(71)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相应槽口(30)的过盈配合。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元件(5)包括支架(50),其插入形成在所述连接器本体(2)中的座部(28),并且与所述接触件壳体(20)相间隔开,其中,所述支架(50)支撑所述限位器(55),所述限位器被插入所述接触件壳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元件(5)的每个支架(50)包括至少一个座部(53),以设置在所述支架基部的邻接表面(54)为末端,并可紧靠所述闭锁键(7)的凸出部分(71)。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装置(5)的限位器(55)大致呈半圆柱形,从而其底端紧靠在设置在所述接触件壳体(20)中的相应的接触件(4)的顶端边缘上。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装置通过塑料材料的注塑制成单独件。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单元的外壳(22)由框架(9)围绕,其将所述闭锁键(7)稳固地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单元(1),包括连接器本体(2),其中形成有接触件壳体(20);电接触件(4),其压接于相应的电缆(8),并且可以容纳在连接器本体(2)的接触件壳体(20)中;以及闭锁装置(5),设置成在接触件(4)插入之后,被固定在连接器本体(2)中。闭锁装置(5)包括限位器(55),其伸入接触件壳体(20),从而防止接触件(4)从其座部中脱出。
文档编号H01R4/52GK1832259SQ20061005721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
发明者埃米利奥·杰尔马尼 申请人:伦巴达电工业原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