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用连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537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用连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行形状不同的多个卡的装配的卡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以往技术,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可进行智能卡、存储棒等多个卡的装配的卡用连接器装置。在这种以往技术中,在卡的吐出时,必须要进行用手握持住卡而将其抽出的操作。另外,还形成了在上下两面上分别配置有供多个卡的外部接触部接触的接触端子的结构。
专利文献1登录实用新案第3079263号公报上述的以往技术,由于要用手来进行从装置中取出卡的操作,因此卡的取出容易变得麻烦。另外,在以往的技术中,虽然可以考虑设置使卡吐出的吐出机构的办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分别相对于形状不同的多个卡配置多个卡吐出机构。因此,就存在有零件数量增加、机构变得复杂、制作费用变高,同时装置整体变大的问题。另外,由于在上下两面上配置有接触端子,所以装置的高度尺寸变高,存在有不能实现小型化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有与接触端子相连接的信号线的路线回绕变得复杂,制作费用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上述的以往技术的现状出发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具备可进行形状不同的第一、第二、第三卡的吐出的卡吐出机构、并能够使该卡吐出机构成为简单的结构的卡用连接器装置,或能够降低装置的高度尺寸、同时连接端子的信号线的回绕简单的卡用连接器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装配形状不同的第一卡、第二卡、第三卡的卡插入部,并具备可与上述第一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一接触端子、可与上述第二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二接触端子、以及可与上述第三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三接触端子;在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一侧具有可沿卡的插拔方向滑动且向卡吐出方向推出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卡的滑动部件;还具有对该滑动部件向上述卡吐出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以及克服该施力部件的施力而将上述滑动部件锁定在规定的装配位置的锁定机构;上述滑动部件,具有供上述第一卡触接的第一触接部、供上述第二卡触接的第二触接部、以及供上述第三卡触接的第三触接部;上述第一触接部形成在上述滑动部件的内侧位置且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内侧位置,上述第二触接部形成在比上述第一触接部更靠近面前一侧的位置且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位置,上述第三触接部形成在比上述第二触接部更靠近面前一侧的位置且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位置;在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保持上述第二卡的规定的第2装配位置对应地具有检测相对于上述第二卡的写入禁止的写保护用的检测开关;具有由第一导引壁构成的第一导引部、由第二导引壁与第四导引壁构成的第二导引部和由第三导引壁与第四导引壁构成的第三导引部,上述第一导引部导引上述第一卡不与上述检测开关触接而只与上述第一触接部触接,上述第二导引部引导上述第二卡与上述检测开关和上述第二触接部触接,上述第三引导部引导上述第三卡只与上述第三触接部触接。
另外,一种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装配形状不同的第一卡、第二卡、第三卡的卡插入部,并具备分别将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卡向上述卡插入部内导引的第一、第二、第三导引部,同时具备可沿卡的插拔方向滑动且将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卡向卡吐出方向推出的滑动部件、将该滑动部件向上述卡吐出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以及克服该施力部件的施力而将上述滑动部件锁定在规定的装配位置的锁定机构;上述滑动部件,具有供上述第一卡触接的第一触接部、供上述第二卡触接的第二触接部、以及供上述第三卡触接的第三触接部。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在第一、第二、第三卡的插入时,能够将这些第一、第二、第三卡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第二、第三导引部导引到卡插入部的规定的装配位置上。当到达规定的装配位置时,可通过锁定机构将滑动部件锁定,由此将第一、第二、第三卡分别稳定的保持在规定的装配位置上。从而,能够在规定的装配位置上,进行相对于第一、第二、第三卡的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能够通过滑动部件的各第一、第二、第三触接部和施力部件,分别将第一、第二、第三卡吐出。即,能够经由一个滑动部件使第一、第二、第三卡吐出,并能够将卡吐出机构形成为简单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是如上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由宽度窄、厚且较长的卡构成,上述第二卡由比上述第一卡宽度更宽、更薄且更短的卡构成,上述第三卡由壁上述第二卡宽度更宽、更薄且更短的卡构成。
另外,本发明,是如上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一触接部形成在上述滑动部件的内侧位置上,将上述第二触接部形成在比上述第一触接部更靠近面前一侧的位置上,将上述第三触接部形成在比上述第二触接部更靠近面前一侧的位置上。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因为只要将第一、第二、第三触接部在滑动部件上沿卡的插入方向分别错开地形成即可,所以能够形成简单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是如上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机构包括心形凸轮槽、在该心形凸轮槽上滑动的锁定部件。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可以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将心形凸轮槽及锁定部件设成为简单的结构。从而,包括这些心形凸轮槽、锁定部件的锁定机构也就能够成为简单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是如上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相对于上述第二卡的写入禁止的写保护用的检测开关,并将该检测开关以在上述第一卡及上述第三卡插入时不会进行动作的方式配置。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能够确保相对于第二卡的写入禁止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装配形状不同的第一卡、第二卡、第三卡的卡插入部,并具备可与上述第一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一接触端子、可与上述第二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二接触端子、以及可与上述第三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三接触端子,将这些第一接触端子、第二接触端子、第三接触端子,在上述卡插入部的底面上沿卡插入方向配置成3列,将上述第一接触端子配置在壳体的内侧位置上,将上述第二接触端子配置在上述壳体的中央位置上,将上述第三接触端子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前侧位置上,同时,使上述第一接触端子及上述第二接触端子各自的从上述壳体突出的突出端部,从上述壳体的上述内侧位置向后方突出,使上述第三接触端子的从上述壳体突出的突出端部从上述壳体的上述前侧位置向前方突出,将这些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的各自的上述突出端部形成为能够进行向规定的基板的锡焊焊接。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将所有的与第一、第二、第三卡的外部接触部分别相接触的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在卡插入部的底面上配置成3列,且在与底面相对向的上表面上没有设置接触端子,因此,能够降低装置的高度尺寸。另外,因为在卡插入部的同一底面上配置着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所以与这些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相连接的信号线的回绕比较简单。
另外,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因为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的各自的突出端部位于壳体的底面的外侧,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向规定的基板的锡焊焊接。即,能够较容易地进行向规定的基板的安装。
另外本发明,是如上述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分别呈悬臂梁状地支撑在上述卡插入部的上述底面上,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的自由端侧分别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突部,将这些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的上述突部的各自的宽度尺寸设定为第三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最小、第二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第二小、第一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比上述第二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更大。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因为第三、第二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比较小,所以能够减轻在将第一卡插入时的、因该第一卡与第三、第二接触端子的摩擦所引起的擦伤,并且能够减轻在将第二卡插入时的、因该第二卡与第三接触端子的摩擦所引起的擦伤。
另外本发明,是如上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上述第一卡的插入时将上述第二接触端子及上述第三接触端子按下、在上述第二卡的插入时将上述第三接触端子按下的按下部件。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由于在第一卡的插入时,通过按下部件将第三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按下,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因第一卡与第三、第二接触端子的摩擦引起的擦伤,另外,由于在第二卡的插入时,通过按下部件将第三接触端子按下,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因第二卡与第三接触端子的摩擦所引起的擦伤。
另外本发明,是如上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由宽度窄、厚的卡构成,上述第二卡由比上述第一卡宽度宽、薄的卡构成,上述第三卡由壁上述第二卡宽度宽、薄的卡构成。
本发明,能够具有可进行形状不同的第一、第二、第三卡的吐出的卡吐出机构,并且能够将该卡吐出机构设成为包括一个滑动部件的简单的结构。因此,可较容易地从装置中将卡取出,减少零件数量,从而降低制作费用,同时,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另外,本发明,由于将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全部配置在卡插入部的底面上,所以能够降低装置的高度尺寸,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将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在卡插入部的同一底面上配置成3列,所以与这些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相连接的信号线的回绕简单。由此能够降低制作费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卡用连接器装置的一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一卡的图,(a)图是仰视图,(b)图是右侧视图,(c)图是右侧剖面图,(d)图是后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二卡的图,(a)图是仰视图,(b)图是右侧视图,(c)图是右侧剖面图,(d)图是后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三卡的图,(a)图是仰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后视图。
图4是表示滑动部件被保持在初始位置时的本实施形态的结构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图5是表示滑动部件被保持在规定的卡装配位置时的本实施形态的结构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所具备的滑动部件的图,(a)是俯视图,(b)是右侧视图,(c)图是左侧视图,(d)图是正视图,(e)图是后视图。
图7是放大表示图4所示的本实施形态的正视图。
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所具备的滑动部件上形成的心形凸轮槽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形态所具备的锁定机构的图,(a)图是表示滑动部件被保持在初始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俯视图,(b)图是表示滑动部件被保持在卡装配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卡被装配在本实施形态的规定的卡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图,(a)图是表示第一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侧剖面图,(b)图是表示第二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二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侧剖面图,(c)图是表示第三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侧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插设第一卡时的初始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插入的第一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插入第二卡时的初始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插入的第二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二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插入第三卡时的初始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图16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插入的第三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图中1-第一卡,1a-上表面,1b-背面,1c-前端部,1d-第一外部接触部,2-第二卡,2a-上表面,2b-背面,2c-前端部,2d-第二外部接触部,2e-锥面部,2f-滑动部,3-第三卡,3a-上表面,3b-背面,3c-前端部,3d-第三外部接触部,4-壳体,4a-插入口,4b-第一导引壁(第一导引部),4c-第二导引壁(第二导引部),4d-第三导引壁(第三导引部),4e-第四导引壁(第二导引部)(第三导引部),4f-第五导引壁(第一导引部),4g-底面,4h-卡插入部,5-第一接触端子,5a-突部,5b-突出端部,6-第二接触端子,6a-突部,6b-突出端部,7-第三接触端子,7a-突部,7b-突出端部,8-第一按下部件,8a-孔部,8b-旋转支点,9-第二按下部,9a-孔部,9b-旋转支点,10-滑动部件,10a-第一触接部,10b-第二触接部,10c-第三触接部,10d-支承部,11-施力部件,12-心形凸轮槽(锁定机构),12a-前进通路,12b-返回通路,12c-锁定部,13-锁定部件(锁定机构),13a-一端部,13b-滑动销,14-检测开关,14a-作动片,14b-触点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卡用连接器装置的优选的形态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一卡的图,(a)图是仰视图,(b)图是右侧视图,(c)图是右侧剖面图,(d)图是后视图。
如该图1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例如3种卡之中的第一卡1,在插入时为上侧的上表面1a形成平滑面,在背面1b的前端部1c附近具备可灵活用于信号的发送接收的第一外部接触部1d。该第一卡1的长度尺寸L11被形成得比较长、宽度尺寸L12被形成得比较短,厚度尺寸L13被形成得比较厚。
图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二卡的图,(a)图是仰视图,(b)图是右侧视图,(c)图是右侧剖面图,(d)图是后视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二卡2,也是上表面2a形成平滑面,在背面2b的前端部2c附近具备可灵活用于信号的发送接收的第二外部接触部2d。另外,在前端部2c的一方的侧部具有锥面部2e,同时在位于与设置有该锥面部2e的侧部相反的一侧的侧部上具有禁止向该第二卡2的写入的写保护用的滑动部2f。图2的(a)图所示的状态,是收容在规定位置上的滑动部2f被拉出、成为禁止写入状态的状态。
该第二卡2的长度尺寸L21被设定得比上述的第一卡1的长度L11更短,宽度尺寸L22比第一卡1的宽度尺寸L12更大,被设定得较宽,厚度尺寸L23较小,被设定得比较薄。
图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三卡3的图,(a)图是仰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后视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中所使用的第三卡3也是上表面a被形成为平滑面,在背面3b上在前端部3c附近具有可活用于信号的发送接收的第三外部接触部3d。该第三卡3的长度尺寸L31被设定为比上述的第二卡2的长度尺寸L21还要短,宽度尺寸L32比第二卡2的宽度尺寸L22更大,被设定得更宽,厚度尺寸L33比第二卡2的厚度尺寸L23更小,被设定得更薄。
图4是表示滑动部件被保持在初始位置时的本实施形态的结构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图5是表示滑动部件被保持在规定的卡装配位置时的本实施形态的结构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如所述的图4、5所示,本实施形态,具备壳体4,该壳体4具有可装配上述的第一卡1、第二卡2、第三卡3的卡插入部4h。在该壳体4的底面4g上,沿着卡插入方向呈3列地配置有第一接触端子5、第二接触端子6、第三接触端子7。
第一接触端子5,配置在壳体4的内侧位置上,可与第一卡1的第一外部接触部1d接触。第二接触端子6被配置在壳体4的中央位置上,可与第二卡2的外部接触部2d接触。第三接触端子7被配置在壳体4的前侧位置上,可与第三卡3的第三外部接触部3d接触。
如图4的(c)图、图5的(c)图所示,第一接触端子5的从壳体4突出的突出端部5b、以及第二接触端子6的从壳体4突出的突出端部6b,从壳体4的内侧位置向后方突出。另外,第三接触端子7的从壳体4突出的突出端部7b,从壳体4的前侧位置向前方突出。这些突出端部5b、6b、7b,分别具有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平板部,经由这些平板部等,可进行向图未示的规定的基板的锡焊焊接。
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5、6、7,分别呈悬臂梁状地支撑在壳体4的卡插入部4h的底面4g上。在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5、6、7各自的自由端侧,分别形成有向上方突出并与第一、第二、第三卡1、2、3的相对应的第一外部接触部1d、第二外部接触部2d、第三外部接触部3d相接触的突部5a、6a、7a。这些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5、6、7的突部5a、6a、7a的各自的宽度尺寸,如图4的(a)图、图5的(a)图所示,将第三接触端子7的突部7a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最小。另外,将第二接触端子6的突部6a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其次小,将第一接触端子5的突部a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最大,即设定为比第二接触端子6的突部6a的宽度尺寸还要大。
配置着第一接触端子5的位置,构成了以能够进行相对于第一卡1的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方式保持该第一卡1的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同样,配置着第二接触端子6的位置,构成了以能够进行相对于第二卡2的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方式保持该第二卡2的规定的第二装配位置,配置着第三接触端子7的位置,构成了以能够进行相对于第三卡3的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方式保持该第三卡3的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
另外,本实施形态,还具备在第一卡1插入时将第二接触端子6及第三接触端子7按下、在第二卡2插入时将第三接触端子7按下的按下部件。该按下部件,例如图4的(a)、(c)图、图5的(a)、(c)图所示,由位于装置的中央附近的第一按下部件8和位于装置的靠近面前一侧的第二按下部件9构成。
第一按下部件8,具有可供第二接触端子6的突部6a分别插入的孔部8a,并能够以旋转支点8b为中心旋转。第二按下部件9,具有可供第三接触端子7的突部7a分别插入的孔部9a,能够以旋转支点9b为中心旋转。在第一卡1插入时,使第二按下部件9以旋转支点9b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同时使第一按下部件8以旋转支点8b为中心向下方转动,通过这些第二、第一按下部件9、8克服第三接触端子7和第二接触端子6其自身所固有的弹性力而将其分别按压下去。在这种状态下再进行第一卡1的插入。在第二卡2的插入时,由第二卡2使第二按下部件9以旋转支点9b为中心向下方转动,通过该第二按下部件9克服该第三接触端子7其自身所固有的弹性力而将其按压下去。在这种状态下再进行第二卡2的插入。另外,在第三卡3的插入时,设定为第二按下部件9、第一按下部件8均不进行转动。从而,第三、第二接触端子7、6均不用被按下。
图6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所具备的滑动部件的图,(a)是俯视图,(b)是右侧视图,(c)图是左侧视图,(d)图是正视图,(e)图是后视图。图7是放大表示上述的图4所示的本实施形态的正视图。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所具备的滑动部件上形成的心形凸轮槽的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形态所具备的锁定机构的图,(a)图是表示滑动部件被保持在初始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俯视图,(b)图是表示滑动部件被保持在卡装配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俯视图。
接着,根据所述的图6~9以及上述的图4、图5,对本发明所具备的卡导引部、以及卡突出机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如放大表示图4的(d)图的图7所示的那样,在壳体4的插入口4a部分,具备导引第一卡1的第一导引壁4b,同时如图4的(a)图、图5的(a)图所示,在卡插入部4h的侧方部分上具备导引第一卡1的第五导引壁4f。这些第一导引壁4b以及第五导引壁4f,构成了将第一卡1导引至卡插入部4h中的第一导引部。
另外,如图7所示,在壳体4的插入口4a部分,具备导引第二卡2的第二导引壁4c和第四导引壁4e。这些第二导引壁4c和第四导引壁4e构成了将第二卡2导引至卡插入部4h中的第二导引部。
进而,如图7所示,在壳体4的插入口4a部分,具备导引第三卡3的第三导引壁4d、和上述的第四导引壁4d。这些第三导引壁4d和第四导引壁4e构成了将第三卡3导引至卡插入部4h中的第三导引部。
本实施形态,具备使第一、第二、第三卡1、2、3向卡吐出方向、即插入口3a的方向吐出的吐出机构。这些卡吐出机构,如图4的(a)图、图5的(a)图所示,具备可沿卡的插拔方向滑动且可将第一、第二、第三卡1、2、3向卡吐出方向推出的滑动部件10,将该滑动部件10向卡吐出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11,以及克服该施力部件11的施力而将滑动部件10锁定在规定的卡装配位置上的后述的锁定机构。
滑动部件10,如图6的(a)图所示,具有供第一卡1的前端部1c触接的第一触接部10a、供第二卡2的锥面部2e触接的第二触接部10b、供第三卡3的前端部3c触接的第三触接部10c。另外,如图6的(b)图所示,还具有支撑上述的施力部件11的支承部10d。
第一触接部10a形成在滑动部件10的内侧位置,第二触接部10b形成在比第一触接部10a更靠近面前一侧的滑动部件10上的位置上,第三触接部10c形成在比第二触接部10b更靠近面前一侧的滑动部件10上的位置上。
另外,上述的锁定机构,如图9所示,包括心形凸轮槽12、在该心形凸轮槽12上滑动的锁定部件13。心形凸轮槽12,如图8所示,形成在滑动部件10上,具有前进通路12a、返回通路12b、和位于所述的前进通路12a与返回通路12b的临界部的锁定部12c。锁定部件13,如图9所示,一端部13a被摆动自如的支撑在壳体4上,在自由端具备在心形凸轮槽12上滑动的滑动销13b。
本实施形态,如图4的(a)图、图5的(a)图所示,具有检测相对于第二卡2的写入禁止处理的写保护用的检测开关14。该检测开关14,包括可被上述第二卡2的上述的滑动部2f推压的作动片14a,和可与该作动片14a相接触或分离的触点部件14b。另外,该检测开关14,以例如在第一卡1及第三卡3插入时不会动作的方式设定其位置。
图10是表示卡被装配在本实施形态的规定的卡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图,(a)图是表示第一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侧剖面图,(b)图是表示第二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二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侧剖面图,(c)图是表示第三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侧剖面图。
如图10的(a)图所示,在第一卡1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上的状态下,第一卡1的第一外部接触端子1d与被埋设在壳体4中的第一接触端子5的突部5a接触,能够进行相对于该第一卡1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如图10的(b)图所示,在第二卡2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二装配位置上的状态下,第二卡2的第二外部接触端子2d与被埋设在壳体4中的第二接触端子6的突部6a接触,能够进行相对于该第二卡2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如图10的(c)图所示,在第三卡3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上的状态下,第三卡3的第三外部接触端子3d与被埋设在壳体4中的第三接触端子7的突部7a接触,能够进行相对于该第三卡3的信号的发送接收。
图1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插设第一卡时的初始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图12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插入的第一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当将作为3种卡之中长度最长、宽度窄、厚的第一卡1,从图11的(a)、(d)图所示的壳体4的插入口4a插入时,该第一卡1一边被插入口4a的第一导引壁4b、以及图11的(a)图的第五导引壁4f所导引,一边被插入到卡插入部4h中。
在此期间,第一卡1的背面1b与第二按下部件9相配合而使该第二按下部件9向下方转动,第三接触端子7被该第二按下部件9按下。接着,第一卡1的背面1b与第一按下部件8相配合而使该第一按下部件8向下方转动,第二接触端子6被该第一按下部件8按下。这样,由于第三、第二接触端子7、6被第二、第一按下部件9、8所按下,所以可实施第一卡1的顺利的插入操作。
进而,当将第一卡1推入时,如图11的(a)所示,该第一卡1的前端部1c与滑动部件10的第一触接部10a配合,经由该第一触接部10a,滑动部件10克服施力部件11的施力而向装置内侧滑动。
与该滑动部件10的滑动一体地、形成在该滑动部件10上的心形凸轮槽12也向装置内侧移动。由此,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相对地在心形凸轮槽12的上述的图8所示的前进通路12a上移动。
如图12的(a)、(c)所示,当第一卡1,被推入到其第一外部接触部1d与第一接触端子5的突部5a相接触的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上时,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被卡合在心形凸轮槽12的图8所示的锁定部12c上。由此,滑动部件10被锁定在将第一卡1保持在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上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进行相对于第一卡1的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在该第一卡的插入操作时,该第一卡1不会使检测开关14动作。
另外,在从如上述的那样第一卡1被保持在规定的第一装配位置上的状态,将该第一卡1吐出时,进行将第一卡1再次向装置内侧推入一点的操作。由此,滑动部件10就会超行程动作,与此相伴,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就会从心形凸轮槽12的锁定部12c脱离。从而,借助施力部件11的施力,滑动部件10向插入口4a方向滑动,通过该滑动部件10第一卡1被推出,恢复到图11的(a)、(b)图所示的状态。在此期间,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相对地在心形凸轮槽12的图8所示的返回通路12b上滑动。通过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把持住第一卡1的端部,即可很容易地将第一卡1从壳体4中抽出。
另外,通过该第一卡1的抽出操作,第一、第二按下部件8、9借助第二、第三接触端子6、7所固有的弹性力而向上方转动,恢复到初始状态。
图1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插入第二卡时的初始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图14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插入的第二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二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当将三种卡之中中等长度、宽度比第一卡1宽、厚度较薄的第二卡2如图13的(a)、(d)所示的那样从壳体4的插入口4a插入时,该第二卡2,一边被插入口4a的第二导引壁4c、以及第四导引壁4e导引,一边被插入到卡插入部4h中。
在此期间,第二卡2的背面1b与第二按下部件9相配合而使该第二按下部件9向下方转动,第三接触端子7被该第二按下部件9按下。从而,可实现第二卡2的顺利的插入操作。
另外,如图13的(a)图所示,因被第二卡2的侧缘部所推压,检测开关14的作动片14a变位,该作动片14a与触点部件14b接触。由此检测开关14动作。
当进一步将第二卡2推入时,如图13的(a)图所示,该第二卡2的锥面部2e与滑动部件10的第二触接部10b配合,经由该第二触接部10b,滑动部件10克服施力部件11的施力而向装置的内侧滑动。
与该滑动部件10的滑动一体地、形成在该滑动部件10上的心形凸轮槽12也向装置内侧移动。由此,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相对地在心形凸轮槽12的图8所示的前进通路12a上移动。
如图14的(a)、(c)图所示,当被推入到第二卡2的第一外部接触部2d与第二接触端子6的突部6a相接触的规定的第二装配位置上时,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卡合在心形凸轮槽12的图8所示的锁定部12c上。由此,滑动部件10被锁定在将第二卡2保持在第二装配位置上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进行相对于第二卡2的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在这样第二卡2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二卡装配位置上的状态下,在成为如图14的(a)图所示的那样第二卡2的滑动部2f被拉出的状态时,该第二卡2的滑动部2f会继续推压检测开关14的作动片14a,该作动片14a与触点部件14b接触,从而检测开关14被保持在作动状态。由此,可检测相对于第二卡2的写入禁止处理被执行的情况。
另外,在从上述的那样第二卡2被保持在规定的第二装配位置上的状态,将该第二卡2吐出的时候,要进行将第二卡2再次向装置内侧推入一点点的操作。由此滑动部件10就会进行超行程动作,与此相伴,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就会从心形凸轮槽12的锁定部12c脱离。从而,借助施力部件11的施力,滑动部件10会向插入口4a的方向滑动,第二卡2就会被该滑动部件10推出,恢复到图13的(a)、(b)所示的状态。在此期间,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相对地在心形凸轮槽12的图8所示的返回通路12b上滑动。在该图13所示的状态下,通过把持住第二卡2的端部,即可很容易地将第二卡2从壳体4中抽出。
另外,通过该第二卡2的抽出操作,检测开关14的作动片14a从触点部件14b离开,该检测开关14停止动作。另外,借助第三接触端子7所固有的弹性力,第二按下部件9向上方转动,恢复到初始状态。
图15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插入第三卡时的初始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图16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插入的第三卡被装配在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上的状态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右侧剖面图,(c)图是左侧剖面图,(d)图是正视图。
当将三种卡之中长度最短、比第二卡2宽度更宽、薄的第三卡3从图15的(a)、(d)所示的壳体4的插入口4a插入时,该第三卡3一边被插入卡4a的第三导引壁4d、以及第四导引壁4e导引,一边被插入到卡插入部4h中。
当将第三卡3进一步插入时,如图15的(a)所示,该第三卡3的前端部3c与滑动部件10的第三触接部10c配合,经由该第三触接部10c,滑动部件10克服施力部件11的施力而向装置内侧移动。
与该滑动部件10的滑动一体地、形成在该滑动部件10上的心形凸轮槽12也向装置内侧移动。由此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相对地在心形凸轮槽12的图8所示的前进通路12a上移动。
如图16的(a)、(c)图所示的那样,当第三卡3被推入到其第三外部接触部3d与第三接触端子7的突部7a相接触的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上的时候,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被卡合在心形凸轮槽12的图8所示的锁定部12c上。由此,滑动部件10,被锁定在将第三卡3保持在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上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进行相对于第三卡3的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在该第三卡3的插入操作时,该第三卡3不会使检测开关1动作。
另外,在从上述那样的第三卡3被保持在规定的第三装配位置上状态,将该第三卡3吐出的时候,要进行将第三卡3再次向装置内侧推入一点点的操作。由此,锁定部件13就会进行超行程动作,与此相伴,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就会从心形凸轮槽12的锁定部12c脱离。从而,滑动部件10就会借助施力部件11的施力而向插入口4a的方向滑动,并通过该滑动部件10将第三卡3推出,恢复到图16的(a)、(b)所示的状态。
在此期间,锁定部件13的滑动销13b,相对地在心形凸轮槽12的图8所示的返回通路12b上滑动。在该图16所示的状态下,通过把持住第三卡3的端部,即可很容易地将第三卡3从壳体4中抽出。
如以上所述的那样,将所有的与第一、第二、第三卡1、2、3的外部接触部1d、2d、3d分别相接触的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5、6、7,在壳体4的卡插入部4h的底面4g上配置成3列,形成了在与底面4g相对向的上表面上没有设置接触端子的结构。由此,能够降低装置的高度尺寸,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将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5、6、7呈3列地配置在卡插入部4h的同一底面4g上,因此与这些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5、6、7相连接的信号线的回绕比较简单。由此能够降低制作费用。
另外,本实施形态,因为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5、6、7的各自的从壳体4突出的吐出端部5b、6b、7b,位于壳体4的底面4g的外方,所以能够较容易地进行向图未示的规定的基板的锡焊焊接。即,能够较容易地进行向规定的基板的安装。由此也能够降低制作费用。
另外,本实施形态,由于第三、第二接触端子7、6的突部7a、6a的宽度尺寸比较小,所以能够减轻在插入第一卡1时的、因该第一卡1与第三、第二接触端子7、6的摩擦而引起的划伤,并能够减轻在插入第二卡2时的、因该第二卡与第三接触端子7的摩擦而引起的划伤。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第二卡1、2的损耗,可获得可靠性高的装置。
另外,本实施形态,由于在第一卡1的插入时,通过第二、第一按下部件9、8而将第三、第二接触端子7、6按下,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因第一卡1与第三、第二接触端子7、6的摩擦而引起的擦伤。另外,由于在第二卡2的插入时,通过第二按下部件9将第三接触端子7按下,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因第二卡2与第三接触端子7的摩擦而引起的擦伤。由此,可有助于第一、第二卡1、2的磨损的抑制,能够得到可靠性更高的装置。
另外,本实施形态,可通过滑动部件10的各第一、第二、第三触接部10a、10b、10c,和施力部件11,而使第一、第二、第三卡1、2、3分别吐出。即,能够经由一个滑动部件10使第一、第二、第三卡1、2、3吐出,并能够将卡吐出机构设为简单的结构。因此,能够较容易地从装置中将第一、第二、第三卡1、2、3取出,零件数量减少,从而能够降低制作费用,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本实施形态,由于只要将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触接部10a、10b、10c,在滑动部件10上沿第一、第二、第三卡1、2、3的插入方向错开地形成即可,所以能够形成简单的结构,有助于制作费用的降低。
另外,本实施形态,利用众所周知那样的结构简单的心形凸轮槽12和锁定部件13构成了将滑动部件10保持在规定的装配位置的锁定机构,由此也可有助于降低制作费用。
另外,本实施形态,具备检测相对于第二卡2的写入禁止处理的写保护用的检测开关14,并将该检测开关14配置为在第一、第三卡1、3的插入时不会进行动作。由此,能够确保相对于第二卡2的写入禁止功能,能够提高装置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装配形状不同的第一卡、第二卡、第三卡的卡插入部,并具备可与上述第一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一接触端子、可与上述第二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二接触端子、以及可与上述第三卡的外部接触部相接触的第三接触端子;在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一侧具有可沿卡的插拔方向滑动且向卡吐出方向推出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卡的滑动部件;还具有对该滑动部件向上述卡吐出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以及克服该施力部件的施力而将上述滑动部件锁定在规定的装配位置的锁定机构;上述滑动部件,具有供上述第一卡触接的第一触接部、供上述第二卡触接的第二触接部、以及供上述第三卡触接的第三触接部;上述第一触接部形成在上述滑动部件的内侧位置且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内侧位置,上述第二触接部形成在比上述第一触接部更靠近面前一侧的位置且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位置,上述第三触接部形成在比上述第二触接部更靠近面前一侧的位置且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位置;在上述卡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保持上述第二卡的规定的第2装配位置对应地具有检测相对于上述第二卡的写入禁止的写保护用的检测开关;具有由第一导引壁构成的第一导引部、由第二导引壁与第四导引壁构成的第二导引部和由第三导引壁与第四导引壁构成的第三导引部,上述第一导引部导引上述第一卡不与上述检测开关触接而只与上述第一触接部触接,上述第二导引部引导上述第二卡与上述检测开关和上述第二触接部触接,上述第三引导部引导上述第三卡只与上述第三触接部触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由宽度窄、厚且较长的卡构成,上述第二卡由比上述第一卡宽度宽、更薄且更短的卡构成,上述第三卡由比上述第二卡宽度宽、更薄且更短的卡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机构包括心形凸轮槽、在该心形凸轮槽上滑动的锁定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接触端子、上述第二接触端子、上述第三接触端子在上述卡插入部的底面上沿卡插入方向配置成3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分别呈悬臂梁状地支撑在上述卡插入部的上述底面上,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的自由端侧分别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突部,将这些第一、第二、第三接触端子的上述突部的各自的宽度尺寸设定为第三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最小、第二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第二小、第一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比上述第二接触端子的突部的宽度尺寸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上述第一卡插入时按下上述第二接触端子及上述第三接触端子、在上述第二卡插入时按下上述第三接触端子的按下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开关配置成,在上述第3触接部的内侧位置与上述第二卡触接。
全文摘要
一种卡用连接器装置,具有可装配形状不同的第一、第二、第三卡(1、2、3)的卡插入部(4h),并具备向卡吐出方向导引第一、第二、第三卡(1、2、3)的第一、第二、第三导引部,同时具备向卡吐出方向推出第一、第二、第三卡的滑动部件(10)、向卡吐出方向对滑动部件(10)施力的施力部件(11)、和克服该施力部件(11)的施力而将滑动部件(10)锁定在规定的第一、第二、第三装配位置的锁定机构,滑动部件(10),具有与第一、第二、第三卡(1、2、3)分别触接的第一、第二、第三触接部(10a、10b、10c)。因此,其能够具备可吐出形状不同的第一、第二、第三卡的卡吐出机构,且将该卡吐出机构设成简单的结构。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945903SQ20061009320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9日
发明者黑田嘉成, 松下敏久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