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气及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723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气及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气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的一种,是一种不经过燃烧,直接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氢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阳极与阴极之间有一层质子交换膜,H+即从阳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并在阴极处与O2结合,生成水分子(H2O)。当电池大功率输出时,电池内部的电流密度增加,电化学反应加强,阴极侧生成的水也会相应增多,一方面,如不及时排水,阴极将会被水淹渍,正常的电化学反应受阻,致使电池效率降低;另一方面,能量的转化产生大量的热,导致电堆温度急剧上升,大量的水蒸发,质子交换膜脱水,引起膜性能变差,电池性能下降。
对于常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而言,一般通过空气压缩泵提供高压空气流,增强气体扩散能力,带出过量的水汽。同时,利用水冷系统散发电池产生的过量的热,维持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的水冷系统包括水泵、储水箱、加热及控温装置,以及专用的水路流场板等等。
因而,常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外部高压供气系统,提高反应气体的压力,增强气体扩散能力,保持电堆的水平衡;(2)通过外部水冷系统,保持电堆的热平衡;这些技术的缺陷在于附加的外围设备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功耗,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功率密度与重量密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成本,不利于技术的推广使用。
对于常压开放式(空气导流槽与大气相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而言,国内的研究机构也作过一些工作。文献ZL 02279853.6 2002.11.25采用的技术即是以空气导流槽与氢气导流槽分别置于两侧的双极板组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导流槽由极板的一侧直接穿到另一侧,空气入口与出口处的数个风扇提供反应所需的氧化剂(空气),同时冷却电池,其空气导流槽既是反应通道,又是冷却通道;另外,通过电控设备控制风扇的吹、吸风方向变化,从而延长水在电池内部的停留时间,维持电池的水、热平衡。此技术最大的缺陷是风扇的吹、吸风方向互换需要额外的电控设备来实现,同样的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以及额外的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属于常压开放式(空气导流槽与大气相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其目的在于简化传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杂的供气及冷却系统,增大电池的散热面积,同时,提高气体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包括外置的轴流风机及配套的风罩和内置的开放式空气导流槽。电池组中,一组单电池由两块极板组成,一块为阴极板,A、B两面均刻有10-100条空气导流槽,该导流槽呈直线形,由极板的一侧直接穿到另一侧;另一块为阳极板,A面刻有与阴极板A面相同的10-100条直线形空气导流槽,B面刻有密闭的氢气导流槽;工作时,阴极板的B面与阳极板的B面组成反应单元;阴、阳极板的A面组成冷却单元;2-80组阴、阳极板叠加后,整个电池组的一侧形成反应单元的空气入口和冷却单元的空气入口,另一侧形成各自的空气出口,同时,在空气出口一侧,使用外置轴流风机,结合能均匀导气的风罩,在电池组一侧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利用风机吸风产生的负压,使空气持续的从空气入口一侧分别进入电池的反应单元和冷却单元,满足各自的需要。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导流槽为直线形,且相互平行,呈等间距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导流槽呈纵向等间隔设置,在整个电池组的上侧形成空气出口,下侧形成空气入口。
本发明所述的导流槽的单元导流槽的槽宽为1-3mm;槽深为0.4-1.5mm;棱宽为0.5-3mm。
本发明克服了常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中的缺陷,它利用常压的空气,作为氧化剂参与电化学反应,同时又作为冷却介质,用于电池本身的散热,因此,大大简化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供气及冷却系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功率密度与重量密度,降低了系统运行的成本。
本发明同时也克服了现有的常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缺陷,采用反应单元与冷却单元分体式设计,在保证反应所需空气流量充足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冷却单元导流槽的槽宽、槽深、棱宽,以及导流槽的数量,来定量的分配轴流风机提供的空气流量,减少通过反应气道的空气流量,防止由于空气过量,而带走过多的水汽,保持质子交换膜的湿润,进而保持传质通畅,从而保持电池的水平衡;同时,增加单独的冷却单元,增大了散热面积,促进了电池的热平衡。
在电池组的运行过程中,反应单元与冷却单元的空气导流槽均呈纵向等间隔设置,且在整个电池组的上侧形成空气出口,下侧形成空气入口。在上侧空气出口处,使用外置轴流风机,结合特殊的风罩,在电池组上侧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利用风机吸风产生的负压,使空气持续的从下侧反应单元的空气入口进入反应区,维持电池的正常反应,而电池反应产生的热随着剩余的空气,从上侧风机处逸出,同时,大量持续的冷空气从下侧冷却单元的空气入口进入电池内部,受热后,在风机的作用下,也从上侧风机处逸处。在整个过程中,冷空气通过反应单元和冷却单元较大的接触面,带走了大量的热,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促进了电池的热平衡。


图1为本发明中高效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气及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层1、中层2、下层3。
图2为本发明中质子交换膜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阴极板冷却单元空气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C为冷却单元的直线形空气导流槽;图4为本发明中阴极板反应单元空气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BC为反应单元的直线形空气导流槽,且导流槽均由极板的一侧直接穿到另一侧;图5为本发明中阳极板冷却单元空气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C’为冷却单元的直线形空气导流槽,且由极板的一侧直接穿到另一侧;图6为本发明中阳极板反应单元氢气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BC’为反应单元的蛇形氢气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上述技术设计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该系统分为三层,上层1为轴流风机,中间层2为风罩,下层3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
上层1为两个轴流风机,各自的尺寸为80×80(mm×mm)。
中间层2为透明的塑料风罩,用于固定轴流风机,并在电池上侧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
下层3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其内部结构如图2~6所示。其中图2为质子交换膜电极;图3、4为阴极板的A、B两面,A面Ac为冷却单元的直线形空气导流槽,B面Bc为反应单元的直线形空气导流槽,且导流槽均由极板的一侧直接穿到另一侧;图5、6为阳极板的A、B两面,A面Ac’为冷却单元的直线形空气导流槽,与Ac相同,B面Bc’为反应单元的蛇形氢气导流槽,导流槽Ac’也由极板的一侧直接穿到另一侧;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共由40个电极和阴、阳极板各40块组成,每块极板的长与宽分别为100mm,与60mm,电池组长度为220mm。
该电池组的额定工作电流约为9A,输出电压为24V,输出功率为216W,采用上层两个轴流风机,向上吸风,为电池组提供反应和冷却所需空气,电池温度稳定在40℃~50℃。
权利要求
1.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气及冷却系统,包括外置的轴流风机及配套的风罩和内置的开放式空气导流槽;其特征在于电池组中,一组单电池由两块极板组成,一块为阴极板,A、B两面均刻有10-100条空气导流槽,该导流槽呈直线形,由极板的一侧直接穿到另一侧;另一块为阳极板,A面刻有与阴极板A面相同的10-100条直线形空气导流槽,B面刻有密闭的氢气导流槽;工作时,阴极板的B面与阳极板的B面组成反应单元;阴、阳极板的A面组成冷却单元;2-80组阴、阳极板叠加后,整个电池组的一侧形成反应单元的空气入口和冷却单元的空气入口,另一侧形成各自的空气出口,同时,在空气出口一侧,使用外置轴流风机,结合能均匀导气的风罩,在电池组一侧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利用风机吸风产生的负压,使空气持续的从空气入口一侧分别进入电池的反应单元和冷却单元,满足各自的需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导流槽为直线形,并相互平行,呈等间距设置。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导流槽呈纵向等间隔设置,在整个电池组的上侧形成空气出口,下侧形成空气入口。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的单元导流槽的槽宽为1-3mm;槽深为0.4-1.5mm;棱宽为0.5-3mm。
全文摘要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气及冷却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由外置的轴流风机及配套的风罩和内置的开放式空气导流槽构成。电池组中,一组单电池由两块极板组成。一块为阴极板,A、B两面均刻有多条空气导流槽,该导流槽呈直线形,由极板的一侧直接穿到另一侧;另一块为阳极板,A面刻有与阴极板A面相同的多条直线形空气导流槽,B面刻有密闭的氢气导流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气体的利用率,增大散热面积,同时,简化电池结构。
文档编号H01M8/10GK1971992SQ200610114308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3日
发明者王利生, 谢添, 张立芳, 史桂燕, 张黛 申请人: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