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48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是关于一种改进盖体与绝缘本体间枢接结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子卡连接器,如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连接器大都包括一绝缘本体、一连接该绝缘本体的盖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与盖体枢接在一起,两者间界定一供电子卡插置的容置空间,以便电子卡插入并与相应的导电端子接触而形成电连接。如图1所示,为将绝缘本体60与盖体61枢接在一起,一现有电子卡连接器的绝缘本体60的枢接端600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凹槽601,盖体61的两相对侧壁610的对应端分别设有可卡入各凹槽601的相应凸点611。由于凸点611是与盖体61—体冲制而成,其凸出的高度有限,且极易在冲制过程中形成锥形,导致凸点611常常自凹槽601中脱出。因而盖体61与绝缘本体60之间的组合很不稳定,一旦受到轻微不当的外力作用,盖体61会自绝缘本体60脱落。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200320103933.0揭示的电子卡连接器对绝缘本体与盖体间的枢接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该电子卡连接器的绝缘本体70的枢接端700两侧设有凸柱701,盖体71的两侧壁710上设有对应的长孔711。该绝缘本体70的凸柱701可伸入对应的长孔711内,而作为掀开或盖合该盖体71的旋转轴心。由于盖体71弹性的限制,出于装配的需要,该凸柱701的长度不能太长;另一方面在多次装配或使用后,该盖体71的两侧壁710亦会向外扩张变形,加之凸柱701与长孔711之间再无其它特别的定位设置,因而绝缘本体70与盖体71间同样无法实现稳定牢固的枢接。此外,由于长孔711的底边是直的,凸柱在其中滑动时有可能发生位置误滑移导致盖体误打开,从而产生与绝缘本体相干涉等问题。因而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仍需进一步改进,以保证绝缘本体与盖体间准确稳定的枢接,以提高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卡连接器的盖体与绝缘本体间枢接不牢固,易脱落,以及枢轴在枢接槽中的位置不固定而产生的误滑移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枢接状态清晰可靠的电子卡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盖体、若干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在该盖体及绝缘本体对应一端的二侧设有枢接该盖体与绝缘本体的枢接机构。该枢接机构包括设于绝缘本体侧边并沿侧边长度方向延伸的枢接槽及设于盖体的连接孔。该枢接结构进一步包括一枢轴,该枢轴枢接于枢接槽及连接孔,具有一轴杆。该枢接槽向槽内凸伸一凸出部而将该枢接槽分为锁定枢接槽与自由枢接槽,该枢轴可越过该凸出部选择性的位于锁定枢接槽与自由枢接槽。在一实施例中,凸出部自枢接槽槽道底面向枢接槽内凸伸而成,为一凸台。枢接槽具有一与底面相对的顶面,凸出部与枢接槽顶面间的最小距离小于轴杆的杆径。枢轴还包括一自轴杆一端延伸的第一挡部,绝缘本体设有与该枢接槽连通的容置槽,该第一挡部穿过所述盖体的连接孔并防脱出地限位于该容置槽内。在一实施例中,该枢接槽进一步包括一连通该锁定枢接槽并贯通绝缘本体下表面的装配口,各枢轴是由该装配口装设于枢接槽,使该轴杆容纳于枢接槽内。该自由枢接槽与锁定枢接槽槽道垂直于所述枢接槽长度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枢轴的轴杆的杆径,且小于第一挡部的最大径向距离。该枢轴进一步包含一自轴杆另一端延伸的第二挡部,该第二挡部的尺寸大于连接孔的孔径。绝缘本体基部两侧设有卡接槽,盖体对应卡接槽的位置设有与卡接槽配合的卡接部。该枢接槽下部呈一悬臂。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使用一包含枢轴的枢接机构,与现有技术的平滑枢接槽相比较,其枢接槽内设有凸台清晰区分锁定与自由<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枢接两种位置,具有组装方便灵活、枢接准确稳定、不易脱开的优点。另外枢接槽下部悬臂状的结构,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图1是一现有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另一现有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装设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盖体处于掀盖的状态;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组装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电子卡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电子卡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枢轴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中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的枢接结构的枢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电子卡连接器的盖体与绝缘本体锁定枢接时的平面图;图8(b)是沿图8(a)中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装设于电路板上,并处于自由枢接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图9中电子卡连接器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立体图。图中符号说明:1电子卡连接器10前端ll枢接端2绝缘本体20基部200上表面201下表面21两臂22导电端子收容槽23第一卡接槽230第一凸台231第一自由槽232第一卡槽24第二卡接槽240第二凸台241第二自由槽242第二卡槽25止挡部3盖体30基盖300弹片31侧壁310第一卡接部311第一卡固部312第二卡固部4导电端子5枢接机构50枢接槽500顶面501底面502装配口51连接孔52枢轴520轴杆521第一挡部522第二挡部53凸出部54自由枢接槽55锁定枢接槽56容置槽P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1装设于一电路板P上,其包括一绝缘本体2、一盖体3、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2上的导电端子4,及在该盖体3及绝缘本体2对应一端的二侧设有枢接该绝缘本体2与盖体3的枢接机构5。该电子卡连接器1具有前端10,以及与该前端IO相对的枢接端ll。如图4、5所示,绝缘本体2具有一基部20,及自基部20两侧延伸的两臂21。基部20自其上表面200向下表面201贯穿有若干导电端子收容槽22,用于收容相应的导电端子4。两臂21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接槽23及第二卡接槽24。该第一卡接槽23相对靠近前端10,其右侧(以图中前端10为右,相对的另一端为左,下同)向其内凸伸一第一凸台230,从而于第一卡接槽23内界定一第一自由槽231;且该第一凸台230外侧向内凹陷一弧形第一卡槽232。该第二卡接槽24右侧向其内凸伸一第二凸台240,从而于第二卡接槽24内界定一第二自由槽241;且该第二凸台240外侧向内凹陷一弧形第二卡槽242。为辅助电子卡插入至正确位置,基部20在枢接端11靠两侧臂21处向上凸伸有止挡部25。当电子卡置入电子卡连接器l内适当位置后,其末端会抵靠止挡部25而定位。如图4所示,盖体3包含一基盖30,及自基盖30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31。基盖30约中部处向枢接端11延伸有一弹片300。当电子卡插入时,该弹片300的推压可压制电子卡保持定位,保持电子卡与导电端子4电性接触的稳定性及接触压力。两侧壁31相对靠近前端10上凸伸有与基盖30大致平行的第一卡接部310,及设于该第一卡接部310上方的向盖体3内凸伸的第一卡固部311。一与第一卡固部311结构相同的第二卡固部312自两侧壁31相对靠近枢接端11向盖体2内凸伸。结合图4、5、6(a)、6(b)、7,枢接机构5包括设于绝缘本体2上的长形枢接槽50、设于盖体3的两侧壁31上的连接孔51,及一独立的枢轴52。枢接槽50设于绝缘本体2枢接端11的两侧臂21上,其槽道具有一顶面500及相对的底面501。自枢接槽50槽道底面501向槽内凸伸一凸台状的凸出部53,该凸出部53将槽道沿侧臂21长度方向区分为连通的锁定枢接槽54及自由枢接槽55。该枢接槽50更包括一连通该锁定枢接槽55并贯通绝缘本体2的下表面201的一装配口502。另,自绝缘本体2的下表面201向内延伸形成有一与装配口502及枢接槽50相连通的容置槽56,从而使该枢接槽50下部呈一悬臂。该枢轴52包含一轴杆520,及自该轴杆520两端扩大延伸的第一挡部521与第二挡部522。第一挡部521的尺寸小于连接孔51的孔径尺寸,而第二挡部522的尺寸大于连接孔51孔径的尺寸,使该枢轴52以第一挡部521由外向内的方向穿过盖体3的连接孔51及装配口502而使第一挡部521进入容置槽56内(第二挡部522的另一种变化构造是在枢轴52装设于盖体3的连接孔51后铆合该第二挡部522于盖体3)。同时,该锁定枢接槽55与自由枢接槽54的垂直于长度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轴杆520的杆径且小于第一挡部521的大小,而凸出部53与枢接槽50的槽道顶面500之间的最小距离H小于轴杆520的轴径,可供其在外力推动下滑过。结合图3、4、8(a)、8(b),使用枢轴52将盖体3枢接至绝缘本体2上后,将轴杆520滑移至自由枢接槽54,如图3所示,以轴杆520为中心轴旋转盖体3并盖合于绝缘本体2上。此时盖体3的第一卡接部310与第一卡固部311收容于绝缘本体2的第一自由槽231,第二卡固部312收容于绝缘本体2的第二自由槽241,盖体3与绝缘本体2自由枢接。推移盖体3使枢轴52由自由枢接槽54越过凸出部53进入锁定枢接槽55,盖体3的第一卡接部310沿第一自由槽231移至第一凸台230下方,第一卡固部311卡入第一卡槽232,第二卡固部312由第二自由槽241卡入第二卡槽242中。此时第一卡接部310受第一凸台230底面的止挡,无法再将盖体3向上掀起旋转,盖体3与绝缘本体2锁定,锁定状态如图8(a)、8(b)所示。再参照图9,图10将电子卡连接器1至于电路板P上,且枢轴52分别位于自由枢接槽54及锁定枢接槽55内的示图,在轴杆520滑移越过凸出部53过程中,由于枢接槽50下部呈一悬臂(其与电路板P间有一间隙h,见图7),在轴杆520的推压下会藉由悬臂的弹性向下伸展使得凸出部53与枢接槽50的顶面500之间的距离相应增大,利于轴杆520通过以减少磨损。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较现有电子卡连接器使用一带有枢轴的枢接结构,且在枢接槽内设置凸台使枢轴在枢接状态互换时需借助外力越过凸台滑移。因而具有盖体与绝缘本体枢接稳定、不易脱开、组装方便灵活的优点。同时由于枢接槽下部呈一悬臂,减少轴杆通过凸出部时的磨损,从而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盖体、若干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在该盖体及绝缘本体对应一端的二侧设有枢接该盖体与绝缘本体的枢接机构;该枢接机构包括设于绝缘本体侧边并沿侧边长度方向延伸的枢接槽及设于该盖体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该枢接结构进一步包括一枢轴,该枢轴枢接于所述枢接槽及连接孔,具有一轴杆;该枢接槽向槽内凸伸一凸出部而将该枢接槽分为锁定枢接槽与自由枢接槽,该枢轴可越过该凸出部选择性的位于锁定枢接槽与自由枢接槽。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槽具有一底面,所述凸出部自所述枢接槽底面向枢接槽内凸伸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槽具有一与底面相对的顶面,所述凸出部与该顶面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轴杆的杆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一凸台。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接槽进一步包括一连通该锁定枢接槽并贯通该绝缘本体下表面的装配口,各枢轴是由该装配口装设于枢接槽,使该轴杆容纳于枢接槽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还包括一自所述轴杆一端延伸的第一挡部,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与枢接槽相连通的容置槽,该第一挡部穿过所述盖体的连接孔并防脱出地限位于该容置槽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自由枢接槽及锁定枢接槽的槽道垂直于所述枢接槽长度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枢轴的轴杆的杆径,且小于第一挡部的最大径向距离。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进一步包含一自轴杆另一端延伸的第二挡部,该第二挡部的尺寸大于连接孔的孔径。9.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两侧设有卡接槽,所述盖体对应卡接槽的位置设有与卡接槽配合的卡接部。1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接槽下部呈一悬臂。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一盖体、若干装配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枢接该绝缘本体与盖体的枢接机构。该各枢接机构包含一设于绝缘本体侧臂的枢接槽、一贯通盖体侧壁的连接孔,及一独立的枢轴。该枢接槽包括一锁定枢接槽与自由枢接槽,自枢接槽底面向槽内凸伸一凸台,从而清晰界定锁定与自由枢接位置。该枢轴具有一轴杆及自该轴杆二端延伸的第一挡部与第二挡部。该第一挡部与轴杆穿过连接孔,并进一步装设于枢接槽;且第一挡部被枢接槽限位而该枢轴可于枢接槽内越过凸台选择性定位于在锁定枢接槽或自由枢接槽。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与盖体间枢接稳定、位置准确的优点。文档编号H01R12/00GK201051557SQ200720005129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发明者勇王申请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