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774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频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
技术背景目前影音设备上通常具有音频插座连接器,以与一对接插头插接而实现信号的传送。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63928号就揭露了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 其包括绝缘座体及收容于绝缘座体内的端子组。其中绝缘座体一端设有对接 部,且沿轴线方向具有一插接孔,端子组包括信号端子和固定端子,所述端 子组插设在绝缘座体内。当对接插头插入音频插座连接器的插孔时,其对接插头的锥头推压信号 端子,因此信号端子可与插头间达成信号导通。但在实际操作中,信号端子 固设在座体内,很容易出现端子弹性变形量超过最大变形量,进而降低语音 插座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弱了信号端子与插头间的接触力量,不利 于信号的传输。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音频插座 连接器以防止端子出现弹性变形量超过最大变形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固定在绝 缘座体内的端子组。绝缘座体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插孔,端子组具有一固定 在绝缘座体内并位于绝缘座体后端的信号端子。该信号端子具有一伸入插孔 内的接触部。该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末端沿绝缘座体轴向延伸有抵接部。该端 子组还包括一力量端子,该力量端子具有一固定在绝缘座体上的固持部及从 固持部延伸出来的与绝缘座体轴向平行的可阻抵所述信号端子抵接部的第 一连接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在使用时,信号端子在对接插头
的推压下变形,信号端子的抵接部与力量端子的连接部弹性接触,由于力量 端子的连接部能提供弹性力,可防止信号端子变形量超过最大变形量,使信 号端子能稳固的抵顶住音频插头,从而加强信号端子与插头间的插拔力。


在说明书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座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座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7为对接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后的局部剖示图'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音频插座连接器第二收容槽 第四收容槽 第六收容槽笛一她爐 果一耿很第四缺槽凸脊第二穿孔 第四穿孔 垫块导柱第一固持部 第一焊接部 第一卡块10011 iii113115115111711912 122 124 130 15 17 210 212 214绝缘座体第一收容4第三收容4第五收容4第一容置4第一缺槽第三缺槽第五缺槽第一穿孔第三穿孔插孔第一信号端子 第一弹性臂 第一接触部 第二信号端子101101150116118120121 1231314 1621 211 21322第二固持部220第二焊接部222第二卡块224第三固持部230第三焊接部232第三卡块234第四固持部240第四焊接部242抵接部244固定端子25延伸部251第五接触部253第六固持部260第二连接部262第六焊接部264插头30第二弹性臂221第二接触部223第三信号端子23第三弹性臂231第三接触部233第四信号端子24第四弹性臂241第四接触部243第四卡块245第五固持部250第五弹性臂252力量端子26第一连接部261凸刺263插接部2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效果,下 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座体10 以及收容在绝缘座体10内的端子组,其中绝缘座体10具有一基部11及由 基部11中间处向上延伸形的呈凸弧状的凸脊12。基部11与凸脊12之间开 设有轴向延伸的一插孔16,该插孔16可供对接插头30(如图7所示)插入。请参阅图3及图4,基部11大致呈一矩形板状,具有底壁13、后壁14、 前壁15。底壁13的前端开设有第一收容槽110和第二收容槽111。底壁13 的后端开设有第三收容槽112、第四收容槽113和第五收容槽114。底壁13 的后端缘处则开设有第六收容槽115。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110、第三收容 槽112、第五收容槽114位于底壁13的一侧,第二收容槽111、第四收容槽 113位于底壁13的相对另一侧。此外,底壁13上还垂直凸设有多个导柱17 和多个垫块130。导柱17可插设于电路板(图未示)的相应孔处。垫块130
可与电路板接触。请参阅图2及图3,绝缘座体10的底壁13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收容槽110、 第二收容槽111、第三收容槽112、第四收容槽113、第六收容槽115相连通 的第一缺槽116、第二缺槽117、第三缺槽118、第四缺槽119、第五缺槽120。 第一收容槽110、第二收容槽111、第三收容槽112、第四收容槽113分别贯 通插孔16并在其底端开设有贯穿基部11与凸脊12结合处的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穿孔121、 122、 123、 124。请再次参阅图4,绝缘座体10的第六收容槽115呈L形,其后部形成 有第一容置槽1150,该第一容置槽1150与第四收容槽113连通。第六收容 槽115的前部形成第二容置槽1151,该第二容置槽1151贯穿基部11与凸脊 12的结合处。请参阅图5,端子组由第一信号端子21、第二信号端子22、第三信号 端子23、第四信号端子24、 一固定端子25及一力量端子26所组成。第一信号端子21包括第一固持部210、由第一固持部210前端向后方 内侧弯折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11以及由第一固持部210底端向外侧延伸的第 一焊接部212,第一弹性臂211在其末端形成第一接触部213,所述第一固 持部210在相应处设有一对第一卡块214。第二信号端子22包括第二固持部220、由第二固持部220前端向前方 内侧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21以及由第二固持部220底端向外侧延伸出的第二 焊接部222。所述第二弹性臂222末端形成第二接触部223,所述第二固持 部220于相应处设有第二卡块224。第三信号端子23包括第三固持部230、由第三固持部230后端向前方 内侧延伸的第三弹性臂231以及由第三固持部230底端向外侧延伸出的第三 焊接部232。第三弹性臂231在其末端形成第三接触部233,所述第三固持 部230在相应处设有第三卡块234。第四信号端子24包括第四固持部240,由第四固持部240前端向后方 内侧伸出的第四弹性臂241以及由第四固持部240底端向外侧伸出的第四焊 接部242。第四弹性臂241在其末端延成第四接触部243,第四接触部243 向后延伸出一抵接部244。所述第四固持部240在相应处开设有第四卡块 245。固定端子25包括大致呈长方板状的第五固持部250,第五固持部250
后端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251,延伸部251在其前端向前方内侧伸出第五弹 性臂252,第五弹性臂252末端形成第五接触部253。力量端子26包括大致呈长条状的第六固持部260、由第六固持部260 一端垂直向上伸出的第一连接部261以及由第六固持部260另一端向前垂直 延伸的第二连接部262。所述第一连接部261前后两侧设有多个凸刺263, 凸刺263卡在在绝缘座体10上。所述第二连接部262的外侧沿向外侧延伸 形成第六焊接部264,所述第二连接部262的内侧沿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插接 部265。请参阅图4及图6,第一信号端子21、第二信号端子22、第三信号端 子23、第四信号端子24、固定端子25、力量端子26分别收容在第一收容 槽110、第二收容槽111、第三收容槽112、第四收容槽113、第五收容槽114 及第六收容槽115内,其中第一信号端子21、第二信号端子22、第三信号 端子23、第四信号端子24、力量端子26的焊接部212、 222、 232、 242、 264分别穿过相应缺槽116、 117、 118、 119、 120。此时力量端子26的第一 连接部261收容在第六收容槽115的第一容置槽1150,力量端子26的插接 部265则收容在第六收容槽的第二容置槽1151内,第一连接部261前端壁 伸出第六收容槽115并进入第四收容槽113内。当对接插头30与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100插接时,对接插头30 插入到插孔16内,第一信号端子21、第二信号端子22、第三信号端子23、 第四信号端子24、固定端子25的接触部213、 223、 233、 243、 253分别抵 接插头30的相应部位(如图7所示)。此时,第四信号端子24在对接插头 30的推压下变形,第四信号端子24的抵接部244与力量端子26的第一连 接部261相互弹性接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100凭借端子组的各信号端子 21、 22、 23、 24的接触部213、 223、 233、 243与插头30相抵接,从而达 成电路之间的电性连接。而在上述插接过程中,第四信号端子24在插头30 的推压下变形,第四信号端子24的抵接部244与力量端子26的第一连接部 261相互弹性接触。借助力量端子26的第一连接部261提供弹性力加强第 四信号端子24的第四接触部243与插头30的接触力,可防止信号端子24 变形量超过最大变形量,使信号端子24能稳固的抵顶对接插头30,从而加 强信号端子24与插头30间的插拔力。
权利要求1. 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固定在绝缘座体内的端子组, 绝缘座体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插孔,端子组具有一固定在绝缘座体内并位于 绝缘座体后端的信号端子,该信号端子具有一伸入插孔内的接触部,其特征 是该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末端沿绝缘座体轴向延伸有抵接部,该端子组还包 括一力量端子,该力量端子具有一固定在绝缘座体上的固持部及从固持部延 伸出来的与绝缘座体轴向平行的可阻抵所述信号端子抵接部的第一连接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信号端子具 有固持部,固持部固定在绝缘座体上,所述弹性臂由固持部的前端向后方内 侧延伸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力量端子的 固持部呈长条状,所述力量端子的第一连接部从固持部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 而成,固持部的另一端向前伸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外侧沿向外侧延 伸有伸出绝缘座体的焊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内侧沿垂直向上延伸有卡入绝缘 座体插接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部 的前后两侧设有多个凸刺,凸刺嵌入绝缘座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固定在绝缘座体内的端子组。绝缘座体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插孔,端子组具有一固定在绝缘座体内并位于绝缘座体后端的信号端子,该信号端子具有一伸入插孔内的接触部。该信号端子的接触部末端沿绝缘座体轴向延伸有抵接部。该端子组还包括一力量端子,该力量端子具有一固定在绝缘座体上的固持部及从固持部延伸出来的与绝缘座体轴向平行的可阻抵所述信号端子抵接部的第一连接部。当对接音频插头插入时,力量端子的连接部与信号端子的抵接部会相互弹性接触,以提供弹性力防止信号端子变形量超过最大变形量,使信号端子能稳固的抵顶住音频插头,从而加强信号端子与插头间的插拔力。
文档编号H01R24/58GK201038522SQ20072004970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3日
发明者波 刘, 林国钦, 峰 竺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