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302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致发光原理进行发光的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薄型并且轻量化的发光源,现提供有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即有机EL ( electro luminescent, 电 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具有将有机材料形成的至少一层有机薄膜 用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进行夹持的结构。在电流流经两个电极之间的同 时,电流也流经上述有机薄膜,由此,该有机薄膜或有机EL元件进行 发光。
如果排列多个这样的有机EL元件,并且适当地控制其中每个的发 光及不发光,能够显示具有希望的意义内容的图像等。
作为该有机EL元件或具备该有机EL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已知 例如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装置。
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1 - 185354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2 - 75640号,〉才艮 日本特开2003 - 208979号7>才艮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 - 151755号7>才艮
但是,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全体有机EL元件 的每个所拥有的有机薄膜的量是均匀的,或者对更现实而言包含在一定 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则对发光做出贡献的有机EL物质 的量产生差别,结果会增大发生亮度不均匀的可能性。在该有机薄膜使 用液滴涂敷法(喷墨法)制造的情况下,该要求变为用如下个别的要求 表达,即作为其原材料的液滴或墨水的排出量对各有机EL元件应该相同等。
但是,上述问题的解决一般是困难的。这是因为,在液滴涂敷法(喷 墨法)中每一次排出的量会产生不均匀,此外,液滴或墨水涂敷后的干
燥步骤中各有机EL元件会产生干燥不均匀等,存在难以进行完善控制 的各种因素。
虽说如此,但如果非常严格地进行制造步骤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消除这些因素。但是,这里当然存在成本上的限制,这一点自不待 言。其结果,理想的是,为了预先防止亮度不均匀的发生而要求全体有 机EL元件的有机薄膜拥有量相同,同时尽可能地实现制造步骤的简单 化、容易化。
在上述专利文献l中,公开了将"利用喷墨方式形成的,,"EL层,, "跨越多个像素电极"保持"连续"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1 ), 更具体而言,公开了将该EL层形成为"带状"、"长圆形或长方形"的 技术(专利文献l的摘要或图l等)。由此,在专利文献l中,"通过使 喷墨头连续地扫描,可以形成EL层,能缩短处理时间"(专利文献1 的
段或

图1等,以 及权利要求2等所述的"带状"。)。从刚才的说明也可以看出,在这些 专利文献2及3中基本上也无法避免关于专利文献1说明的上述问题。
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为了达到"在一行内均匀 地分布墨水"(专利文献4的
段以及
长度为中的电极 分离带347、 [2]长度为大的电极分离带347、 [3长度为中的电极分离带 347、 [4]分隔层340A(另外,其长度为"小,,)、以及[5分隔层340A(另 外,其长度为"大")。
另一方面,后者(P4列)左起依次排列
分隔层340、 [l]长度 为中的电极分离带347、 [2分隔层340A(另外,其长度为"大")3] 长度为中的电极分离带347、 [4长度为小的电极分离带347、以及[5]长 度为大的电极分离带347。
在这些情况下,长度为"大"指与图9或图10中的长度W2相对 应,因此,具有该长度的电极分离带347分离发光功能层18全体。在 图11中标有符号D1的记号表示该意义,该记号在图7中也被图示。此 外,长度为"中"指与图9或图10中的长度W1相对应,因此,具有 该长度的电极分离带347在发光功能层18中仅分离空穴注入层18b。在 图11中标有符号D2的记号表示该意义,该记号在图7中也被图示。
另外,长度为"小,,的电极分离带347目的在于分离像素电极13 间隔,不分离发光功能层18 (在图11及图7中标有符号DO (并且仅有 该符号))。因此,它不具有与本发明所说的"第一分割部"及"第二分 割部"的对应性,或者首先不具有与"分割部"的对应性。此外,对于分隔层340,无论其长度如何,均分离发光功能层18 的全体。
根据以上所述,结果是,发光功能层18或构成它的有机发光层 18a、空穴注入层18b的分离情况成为如图11所示。
根据上述情况,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具有随机地排列 具有随机尺寸的"开口部"的结构,可以看出,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也 遵守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遵守的一定的规则。
即,第一,从较宏观的观点来看,沿着某列的分隔层340及电极 分离带347的排列图案与其他列不同。从图7至图ll可看出这一点。
此外,第二,更具体而言,在构成某个列组的各列中,位于相邻 的各列(例如图7及图11的P3列及P4列那样的第4列与第7列,等 等)上的分隔层340及电极分离带347的沿着该各列的排列图案相互不 同。
另外,在本发明所说的"分割部"如该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包含 分隔层340与电极分离带347这样的不同种类而构成的情况下,某一列 的排列图案与其他列不同,其中的"不同"在考察上述种类差别的基础 上进行判断。例如,在上述的图11中,其上段存在长度大的电极分离 带347,其下段与之对应地存在长度大的分隔层340。在此情况下,两 者虽然在分离发光功能层18全体这一点上在功能上大致相同,但认为 其排列图案不同。这是因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两者的分离发光功能 层18的功能会产生差异(例如,认为由分隔层340进行的分离在相当 程度上是确实的,但由电极分离带347进行的分离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因此如果是这样的话,上述的干燥方式也会产生差异)。
本发明所说的"分割部的排列图案""不同"要考虑以上情况进行 解释。在某列组中的邻接各列的排列图案"不同"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如 此。
根据上述可知,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取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 式取得的效果本质上并无差异的效果(即,提高制造容易性以及抑制发 生亮度不均匀)。在此基础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取得以下所述的特殊效果。
(l)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装置中,"开口 部"分别具有随机的尺寸并且具有随机排列的结构,因此干燥开始点以 及干燥结束点对于元件基板7全部表面的不均匀程度与第 一 实施方式相 比变得更大。即,即使产生了有机EL物质等有效成分的附着等,对于 元件基板7全部表面也是随机地进行分散。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能够更有效地享受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发生的效果。(2 )在第二实施方式 中,如上所述,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分隔层340之外,电极分离带347 也具有与"分割部"的对应性,此外,根据该电极分离带347的长度不 同,发光功能层18的分离方式产生差异。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特别地,例如观察图11可知,有机发光层18a的分割方式与空穴注入 层18b的分割方式不同。即,在此情况下,关于有机发光层18a的干燥 步骤中的干燥方式与关于空穴注入层18b的干燥步骤中的干燥方式不 同。由此可以说,能够沿着与元件基板7的表面垂直的方向重叠地享受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效果。
(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极分离带347可以起到"分割部"的 作用,因此开口部自身的尺寸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可以采用较大的尺寸 (例如,如前所述,可以存在至少含有6个以上像素电极13的"开口 部")。由此,可更有效地享受通过对多个像素电极13 —次性形成发光 功能层18而提高制造容易性这一效果。另外,在此情况下,如果有效 地设定图7或图11中通过标有符号DO所表示的长度小的电极分离带 347 (即,不具有分离发光功能层18的功能的电极分离带347)的设置 方式,则有可能对更有效地享受该效果做出贡献。
以上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涉及的发光 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可采用以下所述的各种变形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发光功能层18至少包含有机发光层 (第一实施方式),或包含有机发光层18a与空穴注入层18b(第二实施 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更为一般地, 发光功能层18可以包括作为除此之外的其他层的电子模块层、空穴输 送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层及空穴阻挡层的一部分或全部。(2)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某列中分隔层340及电极分离 带347的排列图案与其他列不同,但例如图8等比较清楚地表示的那样, 沿着长度为"大,,的电极分离带347的图中左右方向并列的分隔层340 或电极分离带347具有同样的"大,,的长度,或者,与长度为"中"的 电极分离带347并列的分隔层340或电极分离带347具有同样的"中" 的长度,以此方式在图中左右方向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本发明并不限 定于这样的方式。即,根据情况不同,可以打破刚才所述的规律性(即, 也可以使之具有随机性)。(3 )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装置为底发 射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本发明也能适用于顶发射型、双发 射型的任一种。
另外,在采用顶发射型的情况下,需要用于使从发光功能层18发 出的光向元件基板7的相反侧传播的反射层。例如只要以图5为前提, 则该反射层可以在第一层间绝缘膜301上侧且第二层间绝缘膜302下 侧,并且与像素电极13的形成区域对应地形成。另外,在此情况下, 元件基板7可以使用陶瓷、金属等不透明材料制成(与之相反,在底发 射型的情况下,元件基板7必须由透光性材料制成),此外,对置电极5 可由透光性材料制成。
<应用>
接着,对适用本发明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图 12是表示将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装置利用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 移动型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立体图。个人计算机2000包括作为显示装 置的有机EL装置和主体部2010。主体部2010中^1置电源开关2001及 键盘2002。
图13中表示适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便携式电 话。便携式电话3000包括多个操作按钮3001及滚动按钮3002,以及作 为显示装置的有机EL装置1。通过操作滚动按钮3002滚动在有机EL 装置上显示的画面。
图14中表示适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便携式信息 终端(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信息 终端4000包括多个操作按钮4001及电源开关4002,以及作为显示装置的有机EL装置。操作电源开关4002后,通信簿、日程表这样的各种信 息在有机EL装置上显示。
作为适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图 12至图14所示的设备之外,还可以举出静物数码相机、电视机、摄像 机、汽车导航装置、传呼机、电子记事本、电子报纸、电子计算器、字 处理器、工作站、电视电话、POS终端、视频播放器、具有触摸屏的设 备等。
权利要求
1.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分别以矩阵状排列进行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和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对置设置的对置电极;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具有第一像素电极组,该第一像素电极组由沿着第一方向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组成;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组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电极及第二像素电极、和相邻设置的第三像素电极及第四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具有第一分割部;在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与所述第四像素电极之间具有第二分割部;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组中,在位于所述第一分割部与所述第二分割部之间的多个像素电极和所述对置电极之间,由包含发光层的多个层组成的发光功能层的至少一层跨越位于所述第一分割部与所述第二分割部之间的所述多个像素电极而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具有多个开口部的分隔层;以及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之间设置的层间绝缘膜;所述多个开口部的一个,以至少将位于所述第一分割部与所述第二 分割部之间的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容纳于内部的方式形成,所述第 一分割部由所述分隔层的 一部分或所述层间绝缘膜的 一部 分构成,所述第二分割部由所述分隔层的 一部分或所述层间绝缘膜的 一部 分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割部及所述第二分割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对于所述发光层的形成材料的疏液性。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三像素电极的、位于所述第一分割部与所述第二分割部之间的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五4象 素电极与第六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五像素电极与所述第六像素电极之间,具有由所述层间绝缘膜的一部分构成的第三分割部;所述发光功能层中最靠近所述基板侧的层由所述第三分割部分割。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割部由所述层间绝缘膜的 一部分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分割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三分割部的宽 度大。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具有在与所述第 一像素电极组不同的列上排列的第二像素电极组,该第二像素电极组为沿着第一方向连续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组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设置在同一行上的第七像 素电极,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设置在同一行上的第 八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七电极与所述第八电极之间设置相当于所述第一分割部 的分割部。
7.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开口部具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相邻的位置,并至少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容纳 于内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功能层使用液滴涂敷法形成。
9.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 的发光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预先防止发生亮度不均匀并且比较容易制造。发光装置包括在基板(7)上分别以矩阵状排列进行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13),与该像素电极的每个相对应、且分别包含该像素电极及对置电极以及由它们所夹的发光功能层的多个有机EL元件(8),以及沿着上述矩阵状排列的列方向将上述发光功能层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分隔层(340)。并且,上述矩阵状排列中某一列的分隔层(340)的排列图案与其他列的分隔层(340)的排列图案不同。
文档编号H01L27/32GK101465369SQ20081018665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柳原弘和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