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613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限制滑动块体 仅能沿着轴杆位移,而不易松脱,以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速度,并能在 移动电话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供应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简称 ITU)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高达33亿人, 由此可知,移动电话几乎已成为人们沟通的基本途径,移动电话市场的 需求量大增,因此,各生产厂家在将移动电话出厂前,都会进行一连串 的测试行为,以期降低移动电话的不良率,并藉此提高公司的商誉及使 用者的信任感。
移动电话的检测程序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为硬件电路的检测, 一种为 软件程序的检测,尤其在现今移动电话附加的功能(如游戏、照相、 录音…等)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软件方面的检测更是显得重要,因此, 检测人员通常会长时间的开启移动电话,以使移动电话所附的软件能正 常运行,而进行检测, 一般而言,由于电池供应移动电话的电量的时间 有限,所以检测人员通常会外加电源给移动电话,以避免在检测的过程 中,因电池的电量耗尽而造成检测中断,请参阅图l,传统的供电装置l 通常制作成移动电话2所需的电池的形状,以能嵌卡在移动电话2的电 池槽21内,供电装置1的一端设有多个导电片11,当供电装置1装设 在移动电话2内时,这些导电片11会与移动电话2上的电池槽21内的 多个电池弹片23电气连接,供电装置1的另一端则与电线13相连接, 以接收电线13所传递的电源,如此,当检测人员需对移动电话2进行检 测时,即能将供电装置1的一端抵靠在移动电话2的电池槽21上设有电池弹片23的一端内侧,以使供电装置1的导电片11能与电池槽21内的 电池弹片23相连接,且使供电装置1的另一端抵靠在电池槽21的另一 端内侧,检测人员将供电装置1上的电线13与电源供应器(图1中未示) 相连接后,移动电话2便能藉由供电装置1而稳定地接收电源,并进行 检测流程。
请参阅图1,由于供电装置1为能紧密卡合在移动电话2的电池槽21 内,以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生供电装置1松脱的情况,因此,通常会 将供电装置1的体积制作得较符合移动电话2的电池槽21的大小,但因 供电装置1及电池槽21的周围皆无弹性变化,使得检测人员在检测完毕 后,不容易取下供电装置l,而必须以手指抠挤供电装置l,才能令供电 装置1脱离移动电话2的电池槽21,如此,不仅造成检测人员需花费较 多的时间自移动电话2上取下供电装置1,且容易在取下的过程中,无 意刮伤移动电话2的电池槽21的内侧面,造成使用者会因电池槽21上 有刮伤而主观认为移动电话2为瑕疵品,影响厂家的商誉。
为能解决上述问题,有生产厂家设计出另一种供电装置,请参阅图 2,供电装置3包括第一块体31及第二块体32,其中第一块体31的一 端设有多个导电片311,且这些导电片311通过内部电线312而与外部 电线33相连接,以接收电源,又,第一块体31的另一端则藉由至少一 个弹性组件34而与第二块体32的一端相连接,在第一及第二块体31、 32均未受力的状态下,两块体31、 32彼此间会存在间距A,但在第一及 第二块体31、 32受到挤压并朝彼此的方向位移时,弹性组件34会被压 迫而形成压縮状态,并同时对第一及第二块体31、 32产生推力,请参阅 图3,当检测人员欲将供电装置3组装上移动电话4时,即能先挤压第 一及第二块体31、 32,以使供电装置3的整体长度小于移动电话4上的 电池槽41的长度,而能顺利放置入电池槽41中,此时,弹性组件34 会对第一及第二块体31、 32产生推力,令第一及第二块体31、 32分别 抵靠电池槽41的内侧面,且使电池槽41内所设的多个电池弹片43能与 第一块体31上的导电片311相接触,以接收电源,当检测人员检测完毕,并准备自移动电话4上取下供电装置3时,即能再度挤压第一及第二块 体31、 32,令第一及第二块体31、 32的整体长度小于电池槽41的长度, 如此,检测人员便能轻易取下供电装置3,而不必担心刮伤电池槽41的 内侦!J表面。
但前述的供电装置3,请参阅图2,由于第一块体31及第二块体32 之间仅靠弹性组件34连接,因此,若检测人员想从移动电话4的电池槽 41取下供电装置3时,经常会弯折供电装置3上的弹性组件34 (如图3 所示),以使第二块体32能先行离开电池槽41,方便取下整个供电装置 3,且在取下后,若检测人员未同时握持两块体31、 32,而是任凭第一 块体31垂吊,将造成弹性组件34受到拉持而延长,长期之下,弹性组 件34会因不当的弯折或拉持而发生变形或弹性疲乏,导致在检测过程 中,供电装置3容易因震动或检测人员不慎碰触,而令弹性组件34变形, 并带动第二块体32脱离电池槽41,进而使得第一块体31的导电片311 无法确实与电池槽41内的电池弹片43电气连接,令测试过程被迫中断, 增加检测人员的困扰。
再者,传统的供电装置被组装上移动电话后,由于其体积几乎与移动 电话的电池相同,使得移动电话的表面会直接与检测平台相接触,因此, 检测人员在对移动电话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若不慎晃动到移动电话本身 或是放置移动电话的检测平台时,将导致移动电话滑动而与检测平台发 生磨擦或碰撞到其它物品,造成移动电话外观上的损伤,影响移动电话 的出厂合格率,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供电装置,不仅能方便检测人员组 装上移动电话,且在取下的过程中不会刮伤电池槽的内侧面,并能避免 弹性组件发生变形的情况,以有效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速度及质量,即 成为现今众多检测及移动电话生产者亟思解决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种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以在对移动电话进行 检测的过程中,供应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供电装置包括本体,其上设
有开 L,且开孔的一端中容纳有滑动块体,至少一个轴杆贯穿滑动块体, 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至开孔的两对应侧面,以使滑动块体被限制仅能 沿着轴杆稳定地位移,又,轴杆上套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的一端抵 靠在滑动块体上,其另一端则抵靠在开孔的一个对应侧面上,当滑动块 体沿着轴杆朝开孔的另一端位移,并推挤到弹性组件时,弹性组件会对 滑动块体产生推力,另外,卡合块体组装在滑动块体的顶面,以随着滑 动块体同步位移,导电块体固定在本体顶面且邻近开孔的另一端,其上 设有至少一个导电片,导电片与导电块体内的电线相连接,以接收电源。
这样,检测人员即能藉由改变卡合块体与导电块体间的间距,而将移动 电话快速地组装在供电装置上,且使电池槽内侧的电池弹片能稳固地与 导电片相触接,有效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速度。
由于滑动块体及弹性组件在位移的过程中,都会受制于轴杆,因此, 滑动块体不会在位移时,偏离开孔而导致卡合块体无法确实抵靠在移动 电话的电池槽内侧,又,弹性组件也不会在检测人员组装或卸下供电装 置的过程下,受到弯折而造成变形,故能提高移动电话的检测质量及供 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由于供电装置与移动电话相组装时,移动电话抵靠在本体的顶面,因 此,在检测的过程中,若检测人员不慎碰撞到移动电话或检测平台时, 移动电话并不会与检测平台有任何磨擦的情况发生,故能有效降低移动 电话的外观受到损伤的情况发生,以提高产品的出厂良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是
1、 检测人员仅需使用单手,即能将移动电话组装或卸下供电装置, 有效简单化组装或卸下的步骤,进而縮短检测的时间。
2、 由于滑动块体上穿设有至少一个轴杆,因此,滑动块体在位移的 过程中,并不会偏离本体的开孔,提高移动电话在组装上的稳定性。
3、 检测人员仅需改变卡合块体及导电块体间的间距,即能组装或卸下移动电话,有效避免移动电话的电池槽受到刮伤。
4、 移动电话在检测的过程中,仅会与本体相接触,而不会与检测平 台相接触,因此,若检测人员无意晃动到移动电话或检测平台时,并不 会造成移动电话的外观磨损。
5、 检测人员可依移动电话的电池槽的设计,而更换卡合块体及导电 块体的形状或位置,令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具有极高的产业应用性。


图1是现有技术供电装置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另一供电装置示意图3是现有技术另一供电装置被取出弯折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剖面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推移卡合块体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与移动电话组装示意图;及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供电装置 本体 开孔 插孔
本体电线 轴杆
弹性组件 滑动块体 卡合块体 导电块体
5、 7
51、 71 510、 710 512、 745 513
52、 72 521、 721
531、 731
532、 732 54、 74
9导电片 ...... 541、 741
电线 ...... 543、 743
移动电话 …… 6
电池槽 ...... 61
电池弹片 …… 63
检测平台 …… 65、 75
轴承 ...... 720
配线模块 …… 77
插接端子 …… 771
止滑模块 …… 78
间距 …… 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
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主要应用在移动电话进行检 测的过程中,供应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在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4、图5,供电装置5包括本体51、至少一个轴杆52 (在实施例 中,以设有两支轴杆52为例,进行说明)、滑动块体531、卡合块体532 及导电块体54,其中本体51上设有开孔510及插孔512,插孔512与本 体51内的本体电线513相连接,且能供插接部(如电源供应器的插头) 插入,以接收来自插接部的电源,滑动块体531被容纳在开孔510的一端 中,且能自开孔510的一端位移至另一端,两轴杆52分别平行地贯穿滑 动块体531,以使二轴杆52的两端能分别连接固定至开孔510的两对应侧 面上,令滑动块体531无法自开孔510中脱离,而被限制仅能沿着轴杆52 稳定地在开孔510中位移,又,两轴杆52上分别套设有弹性组件521,两弹性组件521的一端分别抵靠在滑动块体531上,其另一端则分别抵靠在 开孔510的对应侧面上,当滑动块体531沿着轴杆52朝开孔510的另一 端位移时,会推挤到弹性组件521,使得弹性组件521受到压迫而形成压 縮状态,此时,弹性组件521会对滑动块体531产生朝开孔510的一端位 移的推力,另,卡合块体532设在滑动块体531的顶面,以随着滑动块体 531同步位移,卡合块体532的形状及大小能依照欲检测的移动电话6的 电池槽61 —端的形状进行设计,以能确实嵌入并抵靠在移动电话6的电 池槽61内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滑动块体及卡合块体可以 设计为一体成形。
请参阅图4、 5,导电块体54固设在本体51顶面且邻近开孔510的另 一端,导电块体54的形状及大小能依照要检测的移动电话6的电池槽61 另一端的形状进行设计,以能确实嵌入并抵靠在移动电话6的电池槽61 内侧,但在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中,导电块体能与本体设计为一体成形。 导电块体54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片541,等导电片541与导电块体54内 的电线543相连接,以能接收来自电线543的电源,且导电块体的电线543 尚与本体51内的本体电线513相连接,以能接收来自本体电线513的电 源。当检测人员将移动电话6组装在供电装置5上时,即能藉由改变卡合 块体532与导电块体54间的间距B,以使移动电话6的电池槽61的一端 内侧抵靠在卡合块体532的一端,且使电池槽61的另一端内侧的电池弹 片63能稳固地与等导电片541相触接,以稳定地接收来自等导电片541 的电源,由于滑动块体531在位移的过程中,会受制于轴杆52,因此,不 会发生偏离开孔510的情况,确保卡合块体532能确实抵靠在移动电话6 的电池槽61内侧,有效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速度及质量。
为能明确说明检测人员将移动电话组装上供电装置的过程,请参阅图 6、 7,首先检测人员会先行将移动电话6的电池槽61 —端内侧抵靠在卡合块体532的一端,并带动移动电话6产生位移,以使卡合块体532朝向 导电块体54的方向位移,直到导电块体54能容纳并抵靠至电池槽61的 另一端内侧为止,此时,电池槽61的另一端内侧的电池弹片63会与导电 块体54的导电片541相触接,并接收来自导电片541的电源,以供应移 动电话6所需的电源,若检测人员已检测完毕,并欲将移动电话6自供电 装置5上取下时,仅需握持移动电话6,并带动移动电话6产生位移,以 使卡合块体532朝向导电块体54的方向位移,此时,导电块体54不抵靠 移动电话6的电池槽61的另一端内侧,如此,检测人员便能快速地自供 电装置5上取下移动电话6,且在取下的过程中,由于导电块体54并未抵 靠住电池槽61内侧,因此并不会对电池槽61内侧产生任何刮伤,有效保 持电池槽61内侧的外观。请参阅图7,当移动电话6组装在供电装置5上 时,由于弹性组件521会推挤滑动块体531,使得卡合块体532及导电块 体54会紧靠着移动电话6的电池槽61内侧,令移动电话6会受限于卡合 块体532及导电块体54的卡合作用,而稳定地固定在本体51上,因此, 若检测人员不慎碰撞到移动电话6或检测平台65时,仅会导致供电装置5 产生位移而与检测平台65发生磨擦,并不会对移动电话6的外观造成损 伤,故能有效保护移动电话6的外观,以提高产品的出厂合格率。
因现今移动电话的样式多变,且各生产厂家为能令本身的产品有别于 其它厂家的产品,故会对原有的结构进行改变,如改变电池弹片的位置, 为能因应此种情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供电装 置7包括本体71,其上设有开孔710,且开孔710的一端中容纳有滑动块 体731,轴杆72贯穿滑动块体731,且其两端连接固定至开孔710的两对 应侧面,轴杆72上套设有轴承720及弹性组件721,轴承720乃内嵌在滑 动块体731内,以能保持轴杆72的中心位置,并能稳定地在滑动块体731 上位移,又,弹性组件721的一端抵靠在滑动块体731上,其另一端则抵 靠在开孔710的对应侧面上,另, 一导电块体74组装在滑动块体731的顶面,以随着滑动块体731同步位移,且导电块体74上设有至少一个导 电片741,导电片741与导电块体74内的电线743相连接,以接收电源, 又,导电块体74尚设有插孔745,且电线743与插孔745相连接,以接收 电源,再者,卡合块体732固设在本体71顶面且邻近开孔710的另一端, 如此,检测人员即能藉由改变卡合块体732与导电块体74间的间距,而 快速地组装或卸下移动电话,有效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速度。另,由于每 一支移动电话因制作规格不同,故会使用不同的输入电源,在另一实施例 中,供电装置7尚包括配线模块77,配线模块77设在本体71底面,其一 端设有插接端子771,插接端子771能插入导电块体74的插孔745内,以 将电源传送至导电块体74,且配线模块77尚与电源供应器(图中未示) 相连接,以能将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电源,转换为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 令移动电话能正常检测,又,止滑模块78设在配线模块77的底面,以保 持供电装置7与检测平台75有较大的摩擦力而不易滑动,增加供电装置7 的稳固性,在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生产厂家能依本身需求,而不在供 电装置上设有配线模块或止滑模块,或者仅在供电装置上设有配线模块或 止滑模块中的一个,前述的轴承是为了能稳定轴杆的位移,但厂家仍旧能
依设计需求,而不使用轴承。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检测人员仅需使用单手,即能将移动电话组装或卸下供电装置, 有效简单化组装或卸下的步骤,进而縮短检测的时间。
2、 由于滑动块体上穿设有至少一个轴杆,因此,滑动块体在位移的 过程中,并不会偏离本体的开孔,提高移动电话在组装上的稳定性。
3、 检测人员仅需改变卡合块体及导电块体间的间距,即能组装或卸 下移动电话,有效避免移动电话的电池槽受到刮伤。
4、 移动电话在检测的过程中,仅会与本体相接触,而不会与检测平 台相接触,因此,若检测人员无意晃动到移动电话或检测平台时,并不 会造成移动电话的外观磨损。
5、 检测人员可依移动电话的电池槽的设计,而更换卡合块体及导电
13块体的形状或位置,令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具有极高的产业应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在对移动电话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供应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装置包括本体,其上设有开孔;滑动块体,容纳在该开孔的一端中,并能自该开孔的一端位移至另一端;至少一个轴杆,贯穿该滑动块体,该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至该开孔的两对应侧面,且其上设有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一端抵靠在该滑动块体上,其另一端则抵靠在该开孔的对应侧面上;卡合块体,组装在该滑动块体的顶面,以随着该滑动块体同步位移;及导电块体,固定在该本体顶面且邻近该开孔的另一端,其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片,该导电片与该导电块体内的电线相连接,以接收电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 还设有插孔,该插孔与该本体内的本体电线相连接,且该插孔能与一个 插接部相连接,以接收电源,该本体电线还与该导电块体的电线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 块体还设有插孔,该插孔与该导电块体内的电线相连接,且该插孔能与 一个插接部相连接,以接收电源。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 于该轴杆上设有轴承,该轴承内嵌在该滑动块体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 的底面还设有配线模块,该配线模块能将来自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转换为 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且其一端设有插接端子,该插接端子能插入插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线 模块的底面还设有止滑模块。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底面还设有止滑模块。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 块体及该卡合块体一体成形。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 块体及该本体一体成形。
10、 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在对移动电话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供应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装置包括 本体,其上设有开孔;滑动块体,容纳在该开孔的一端中,并能自该开孔的一端位移至另一A山顺;至少一个轴杆,贯穿該滑动块体,该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至该开 孔的两对应侧面,且其上设有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一端抵靠在该滑 动块体上,其另一端则抵靠在该开孔的对应侧面上;导电块体,组装在该滑动块体的顶面,以随着该滑动块体同步位移, 且其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片,该导电片与该导电块体内的电线相连接, 以接收电源;及卡合块体,固设在该本体顶面且邻近该开孔的另一端。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 块体还设有插孔,该插孔与该导电块体内的电线相连接,且该插孔能与 一个插接部相连接,以接收电源。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杆 还设有轴承,该轴承内嵌在该滑动块体内。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 体的底面还设有配线模块,该配线模块能将来自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转换 为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且其一端设有插接端子,插接端子能插入插孔。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 线模块的底面尚设有该止滑模块。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 体的底面尚设有该止滑模块。
16、 根据权利要求IO、 11、 12、 13、 14或15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 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块体及该导电块体一体成形。
17、 根据权利要求IO、 11、 12、 13、 14或15所述的具有弹性结构的供 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块体及该本体一体成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供电装置,在对移动电话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供应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供电装置包括本体,其上设有开孔;滑动块体,容纳在开孔的一端中,并能自开孔的一端位移至另一端;至少一个轴杆,贯穿滑动块体;卡合块体,组装在滑动块体的顶面,以随着滑动块体同步位移;及导电块体。通过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检测人员即能藉由改变卡合块体与导电块体间的间距,而使移动电话快速且稳固地组装在供电装置上,以稳定地接收电源,有效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速度及质量。
文档编号H01R33/92GK201345474SQ20082015824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简祥幼 申请人: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