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注液后进行充电时用于盛酸的连体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669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电池注液后进行充电时用于盛酸的连体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注液后进行充 电时用于盛酸的连体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蓄电池生产工艺都是在装配之后再进行注液的,由于蓄电池注 液后在充电过程中会有酸液从注液孔溢出到电池盖表面,从而造成短路烧 伤电池和电池接线端子腐蚀等问题。因此在注液后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 需要在蓄电池的注液孔上插接一个盛纳酸液的单体壶,以防止酸液溢漏。 该单体壶包括连体的壶体和漏嘴,漏嘴与注液孔密封配合,壶体部分体积 專交大,可盛纳酸液。
一般的蓄电池是由多个单元电池组成的,因此每个单元电池顶部的电 池盖上均设有注液孔,这样的话,在蓄电池注液后进行充电时,需安置多 个单体壶,操作繁瑣,而且由于每个单体壶是独立的,可能出现某个单体 壶溢漏的现象,导致酸液滞留蓄电池表面,造成短路烧伤电池和电池接线 端子腐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l是供了一种蓄电池生产中用于盛酸的连体壶,该装置可解 决蓄电池注液后安装单体壶繁瑣的问题,而且可有效防止蓄电池注液后充 电时酸液溢出而污染蓄电池顶盖。
一种蓄电池注液后进^f亍充电时用于盛酸的连体壶,由若干个单体壶组 成,所述的单体壶由壶体和壶体底部的漏嘴组成,所述的若干个单体壶相 互平行排列且上下齐平,漏嘴的分布与蓄电池盖上注液孔的分布相匹配, 壶体顶部边缘延伸连成一体,并与四周的围栏连接形成一盛液槽。
所述的盛液槽正投影的面积不小于蓄电池盖的面积,这样即使酸液賊 出来,也可防止酸液溅到蓄电池盖上。所述的漏嘴外壁套接一橡胶管,橡胶管另 一端可与蓄电池盖上开有注 液孔的柱形凸起相套接,该橡胶管主要起密封作用,可有效防止酸液泄 漏。。
所述的橡胶管与漏嘴套接的一端的开口呈喇叭形,方便橡胶管套接在 漏嘴上。
本实用新型连体壶由若干单体壶组成,在注液后蓄电池进行充电时, 只需将该连体壶安置在电池盖上, 一步完成。漏嘴内的通道与电池盖上的 注液孔密封连通,酸液溢出时,酸液也只是会停留在壶体内,而不会流在 电池盖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体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连体壶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连体壶的俯视图4为与图1所示连体壶相配合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一种蓄电池注液后进行充电时用于盛酸的连体壶,包括6 个相互平行排列且上下齐平的单体壶1,每个单体壶1大小形状相同,均 由连成一体的壶体4和壶体4底部的漏嘴5组成。壶体4包括柱体部分和 锥形部分,它们的横截面均呈椭圆形,锥形部分底端连接圆柱形漏嘴5。 壶4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有利于节省空间。
6个单体壶1分为平行的两排,每排3个单体壶1,如此排列,单体 壶1底部漏嘴5的分布正好与图3所示蓄电池盖8上注液孔7的分布相匹 配。当然可以4艮据注液孔7的数量和分布,调整单体壶1的数量和排列, 以保证漏嘴5分布与注液孔7的分布相匹配。
每个单体壶1的壶体4顶部边缘延伸并连成一体,并与四周的围栏9 连接形成一长方形的盛液槽3,该盛液槽3底面水平,与壶体4相连通, 盛液槽3的正^L影面积尽量大,可以有效防止酸液溅到蓄电池盖8上,最 好是能大于蓄电池盖8的面积。漏嘴5外壁套接有一橡胶管2,橡胶管2 与漏嘴5套接的一端呈喇叭形,另 一端可与蓄电池盖8上开有注液孔7的
4柱形凸起6相套接。
使用上述连体壶时,只要将各个橡皮管2与蓄电池盖8上开有注液孔 7的柱形凸起6相套接, 一步就完成安装,然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溢出 的酸液会停留在连体壶内。
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注液后进行充电时用于盛酸的连体壶,由若干个单体壶(1)组成,所述的单体壶(1)由壶体(4)和壶体(4)底部的漏嘴(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单体壶(1)相互平行排列且上下齐平,漏嘴(5)的分布与蓄电池盖(8)上注液孔(7)的分布相匹配,壶体(4)顶部边缘延伸连成一体,并与四周的围栏(9)连接形成一盛液槽(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液槽(3) 正投影的面积不小于蓄电池盖(8)的面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嘴(5)外 壁套接一橡胶管(2),橡胶管(2)另一端可与蓄电池盖(8)上开有注液 孔(7 )的柱形凸起(6 )相套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管(2) 与漏嘴(5)套接的一端的开口呈喇叭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注液后进行充电时用于盛酸的连体壶,由若干个单体壶组成,所述的单体壶由壶体和壶体底部的漏嘴组成,所述的若干个单体壶相互平行排列且上下齐平,漏嘴的分布与蓄电池盖上注液孔的分布相匹配,壶体顶部边缘延伸连成一体,并与四周的围栏连接形成一盛液槽。本实用新型连体壶由若干单体壶组成,在注液后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只需将该连体壶安置在电池盖上,一步完成。漏嘴内的通道与电池盖上的注液孔密封连通,酸液溢出时,酸液也只是会停留在壶体内,而不会流在电池盖上。
文档编号H01M10/42GK201332120SQ20082016727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
发明者徐克成 申请人:长兴昌盛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