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724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设于汽车转向柱等上而被用作方向指示器的转向信 号开关装置,尤其涉及把可转动地支持操作杆的外壳安装在车辆侧固定部 件即框体上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中,操作杆的基部被支架枢轴支承而可沿着 第1操作面转动,并且该支架被外壳枢轴支承而可沿着与第1操作面相交
叉的第2操作面转动。因此,当沿着第1操作面推倒操作杆时支架并不旋 转,而沿着第2操作面推倒操作杆时支架则一起旋转。外壳为具有开口部 的盒状体,收纳支架、动作部件及弹簧部件等,并使操作杆从该开口部突 出。 一般情况下,按扣结合一对外壳部件来组装外壳,而且设在支架上的 支轴部(或者轴承部)可转动地被支持在设于该两个外壳部件上的轴承部 (或者支轴部)上。而且,设定成当操作杆相对于支架旋转时的转动中心 线和当操作杆以及支架相对于外壳旋转时的转动中心线相互大致正交。
当在车辆上安装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时,在与转向柱等成为一体的框 体的收纳部上安装并固定外壳。在以这种方式被装备于车辆上的转向信号 开关装置中,如果从中立位置沿着第2操作面向左右任意一个方向指示位 置推倒操作杆,那么就可进行左转或右转用信号灯的闪烁动作。如果沿着 第1操作面推倒操作杆,那么就可进行光束切换动作和超车指示动作。
为了提高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对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体的安装强度,现 在所公知的技术为,在外壳的适当部位插通固定螺栓使该固定螺拴与框体 的内螺纹孔螺装,从而在框体上紧固外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23916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采用了把构成外壳的一方外 壳部件螺纹固定在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体上的结构,因此就存在当施加于操作杆的操作力以过大的负载作用到外壳时,外壳的开口部就扩大而使操 作杆从外壳脱落的危险。具体为,当以强操作力沿着第1操作面推倒了操 作杆时,在外壳上就有过负载施加到枢轴支承支架的部位,因为该过负载 为要扩展外壳开口部的力、即要分解被按扣结合的外壳部件彼此之间的力, 所以当超过按扣结合力的过负载作用到没有被螺纹固定在框体上的另一方 外壳部件上时,外壳开口部扩大而容易使操作杆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实情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 使过大的操作力被施加到操作杆上也不用担心操作杆脱落的转向信号开关 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为,具备操作杆、 支架以及外壳,该支架支持该操作杆为可沿着第1操作面转动,该外壳支 持该支架为可沿着与上述第1操作面相交叉的第2操作面转动,上述外壳 具有通过按扣结合而成为一体的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并且利用 固定螺栓在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体上安装该外壳,上述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外壳部件和上述第2外壳部件各自的外壁部上设
有螺栓插通部,该螺栓插通部具有由上述固定螺栓插通的孔或者切口并相
互重合,并且通过将在该第1以及第2外壳部件的各螺栓插通部插通的上 述固定螺栓螺装于上述框体的内螺纹孔,使上述外壳紧固在上述框体上。
如果依照上述方法构成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外壳的第1外壳部件和第 2外壳部件都具有螺栓插通部,并且使相互重合的两个螺栓插通部被螺纹固 定在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体上,那么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均成为 被紧固在框体上的状态,因此可飞跃性地提高外壳的抗分解强度。因此, 即使因对操作杆的过大操作力,在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上作用了 超过两者的按扣结合力的过负载,也不用担心外壳开口部意外地扩大,从 而不用担心操作杆脱落。
在上述结构中,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的各螺栓插通部都形成 圆孔也可以,但最好是两个螺栓插通部的至少一方具有使固定螺栓插通的 切口或者长孔,由此,当按扣结合了第1以及第2外壳部件时,即使相互重合的螺栓插通部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存在一些误差,也能够容易地在两 个螺栓插通部上插通固定螺栓,从而可提高在框体上安装转向信号开关装 置时的操作性。
而且,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在第1外壳部件的相互大致平行的两个外 侧壁上分别以板片状突设螺栓插通部,并且在第2外壳部件的相互大致平 行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以板片状突设螺栓插通部,那么就可以使各螺栓插 通部形成容易与框体紧固的简单形状,并且能够以少量螺栓插通部把外壳 坚固地固定在框体上。
在本发明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中,在被按扣结合而构成外壳的第1 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各自的外壁部上设有螺栓插通部,而该螺栓插通 部具有使固定螺栓插通的孔或切口并相互重合,并且使该固定螺栓螺装于 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体的内螺纹孔,由此使外壳紧固在框体上,因此外壳 的抗分解强度非常高,而且即使由于对操作杆的过大操作力而作用了超过
第l以及第2外壳部件的按扣结合力的过负载,也不用担心外壳的开口部
扩大而操作杆脱落。


图1为表示将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安装 到框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与图1相对应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1的重要部分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操作杆,2支架,3外壳,5第1外壳部件,6 第2 外壳部件,7框体,8固定螺栓,51 (第1外壳部件的)螺栓插通 部,52圆孔,53卡止孔,61 (第2外壳部件的)螺栓插通部,62 切口, 63 卡止爪,72 内螺纹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将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安装到框体上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与图l相对应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表示图1的重要部分的剖面图。
这些附图所示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大概由操作杆l;支架2,支持该 操作杆为可沿着第一操作面转动;外壳3,为具有开口部4的盒装体,并支 持支架2为可沿着与第一操作面相交叉的第二操作面转动;以及配设在该 外壳3的内部和基部而在图中没有表示的动作部件、滑动子支承体、弹簧 部件、印刷电路板等来构成,并且通过按扣结合第1外壳部件5和第2外 壳部件6而一体化来组装外壳3。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被安装于车辆侧固定 部件即框体7上并用作方向指示器,而且框体7与图中没有表示的转向柱 成为一体。
在支架2的内部枢轴支承操作杆1的基部,支架2被支承为,截面成 圆弧状的凸起21和图中没有表示的、截面成圆形状的凹部能够以第1外壳 部件5的轴承部50和第2外壳部件6的支轴60为转动支点转动。该支架2 收纳于外壳3的内部,操作杆1从外壳3的开口部4向外侧突出。当沿着 第1操作面推倒操作杆1时,支架2不旋转,而沿着第2操作面推倒操作 杆1时,支架2 —起旋转。而且,操作杆1相对于支架2旋转时的转动中 心线和操作杆1以及支架2相对于外壳3旋转时的转动中心线相互大致正 交。
在构成外壳3的第1外壳部件5和第2外壳部件6上分别设有一对螺 栓插通部51和螺栓插通部61。 一对螺栓插通部51以板片状从第1外壳部 件5的相互大致平行的两个外侧壁突设, 一对螺栓插通部61以板片状从第 2外壳部件6的相互大致平行的两个外侧壁突设。第1外壳部件5的各螺栓 插通部51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分别在规定位置上形成圆孔52。第2 外壳部件6的各螺栓插通部61也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分别在规定部 位上形成U槽状切口62。而且,在第1外壳部件5上多处设有卡止孔53, 在第2外壳部件6的与各卡止孔53相对应的多处部位设有卡止钩63。通过 将各卡止爪63嵌入相对应的卡止孔5 3,而使第1外壳部件5和第2外壳 部件6按扣结合,而形成一体的外壳3。如果按扣结合第1以及第2外壳部 件5、 6,则如图1所示,在外壳3的两侧部由螺栓插通部51、 61重合而使 圆孔52和切口 62成连通状态。由固定螺栓8插通以这种方式连通的圆孔52和切口 62,该固定螺栓8螺装于框体7的内螺纹孔72。而且,在第1 外壳部件5的外侧壁的、各螺栓插通部51的附近分别突设突条部54。因为 该突条部54可滑动地插入在框体7的导向槽73,所以能够一边在导向槽7 3内引导突条部54, 一边使外壳3无错位且顺利地嵌入到框体7的存放部 70内。
当沿着第1操作面推倒操作杆1时,设在操作杆1基部上的驱动凸起 在外壳3内使图中没有表示的滑动子支承体滑移,因此在设置于第2外壳 部件6的底部上的、图中没有表示的印刷电路板上进行接点切换动作,而 能输出所需电信号。当沿着第2操作面推倒操作杆1时,支架2 —体地旋 转,而且设在与该支架2联动的、图中没有表示的动作部件上的驱动凸起 在外壳3内使图中没有表示的其它滑动子支承体滑移,因此可在上述印刷 电路板上进行接点切换动作,并能输出所需电信号。
具有上述结构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被使用时,在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 体7的存放部70上安装外壳3而进行使用。当在框体7上安装转向信号开 关装置时,利用固定螺栓8在框体7的前壁部71上紧固突设于外壳3的两 侧部并相互重合的螺栓插通部51、 61。 g卩,因为在框体7的前壁部71上设 有内螺纹孔72,所以当向与框体7的对应导向槽73插入突设在外壳3的两 侧部上的突条部54时,螺栓插通部51、 61的圆孔52和切口 62与内螺纹 孔72连通。因此,通过使固定螺栓8与内螺纹孔72螺合并紧固,可用固 定螺栓8的头部和前壁部71强力夹压螺栓插通部51、 61,从而成为第1 以及第2外壳部件5、 6通过螺栓插通部51、 61被紧固在框体7上的状态。
在以这种方式被安装于车辆上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中,如果从中立位 置沿着第2操作面向左右任意一个方向指示位置推倒操作杆1 ,则左转或右 转用信号灯进行闪烁动作。如果沿着第1操作面推倒操作杆1,则可进行光 束切换动作和超车指示动作。
如上述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例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使构成外壳3的 第1外壳部件5和第2外壳部件6都具有螺栓插通部51、 61,使相互重合 的两个螺栓插通部51、 61螺纹固定在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体7上。因此, 如果把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安装到框体7上,则成为第1外壳部件5和第2 外壳部6都被紧固在框体7上的状态,从而使外壳3的抗分解强度飞跃性地提高。因此,即使过大的操作力施加到操作杆1上,而在第1外壳部件5
和第2外壳部件6上作用了超过两者5、 6的按扣结合力的过负载,也不用 担心外壳3的开口部4意外地扩大而操作杆1脱落,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而且,在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因为在第1外壳部件5的相互大致平 行的两个外侧壁上以板片状分别突设螺栓插通部51,而且在第2外壳部件 6的相互大致平行的两个外侧壁上也以板片状分别突设螺栓插通部61,所 以尽管各螺栓插通部51、 61为与框体7容易紧固的简单形状,但也可用少 量螺栓插通部51、 61将外壳3牢固地固定在框体7上。但是,可适当选择 螺栓插通部51、 61的形状和数量、形成位置等。
而且,在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中,如果通过按扣结合使第1以及第2 外壳部件5、 6成为一体,那么彼此的螺栓插通部5 1、 61重合而使圆孔52 和切口62连通,因此即使螺栓插通部51、 61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存在一 些误差,也能够使固定螺栓8容易地插通两螺栓插通部51、 61。在这种情 况下,使设在螺栓插通部51上的切口和设在螺栓插通部61上的圆孔连通 也可以,切口为长孔也可以。重要的是,如果在第l以及第2外壳部件5、 6的相互重合的螺栓插通部51, 61当中至少一方具有由固定螺栓8插通的切 口或长孔,就可以使固定螺栓8容易地插通两个螺栓插通部51、 61,从而 可提高在框体7上安装转向信号开关装置时的操作性。另外,使螺栓插通 部51、 61的各圆孔连通,然后使固定螺栓8插通于此处,采用这种结构也 可以。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具备操作杆;支架,支持该操作杆为可沿着第1操作面转动;以及外壳,支持该支架为可沿着与上述第1操作面相交叉的第2操作面转动,上述外壳具有通过按扣结合而成为一体的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并且利用固定螺栓在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体上安装该外壳,上述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外壳部件和上述第2外壳部件各自的外壁部上设有螺栓插通部,该螺栓插通部具有由上述固定螺栓插通的孔或者切口并相互重合,并且通过将在该第1以及第2外壳部件的各螺栓插通部插通的上述固定螺栓螺装于上述框体的内螺纹孔,使上述外壳紧固在上述框体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 外壳部件和上述第2外壳部件的各螺栓插通部的至少一方具有由上述固定 螺栓插通的切口或长孔。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栓 插通部以板片状分别突设在上述第1外壳部件的互相大致平行的两个外侧 壁上,并且上述螺栓插通部以板片状分别突设在上述第2外壳部件的互相 大致平行的两个外侧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栓 插通部以板片状分别突设在上述第1外壳部件的互相大致平行的两个外侧 壁上,而且上述螺栓插通部以板片状分别突设在上述第2外壳部件的互相 大致平行的两个外侧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过大的操作力施加到操作杆上也不用担心操作杆脱落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由支架(2)支持操作杆(1)的基部为可沿着第(1)操作面转动,而由外壳(3)支持该支架(2)为可沿着与第1操作面相交叉的第2操作面转动,并且通过按扣结合第1外壳部件(5)和第2外壳部件(6)来组合外壳(3)。在第1外壳部件(5)和第2外壳部件(6)各自的外壁部上设有具有由固定螺栓(8)插通的孔(52)或者切口(62)并相互重合的螺栓插通部(51)、(61)。通过将在各螺栓插通部(51)、(61)插通的固定螺栓(8)螺装于车辆侧固定部件即框体(7)的内螺纹孔(72),使外壳(3)紧固在框体(7)上。
文档编号H01H25/04GK101527216SQ200910007758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7日
发明者三浦巧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