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及具有该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421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及具有该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轴电连接器组合以及具有该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特 别涉及一种供设在枢轴的电连接器组合以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组合以提供枢转作用的电子
直O
背景技术
一般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小型装置中,当装置的本体与盖体或是显示板使 用枢纽机构连结而呈可旋动时,常见的是使用可挠性的排线(Ribbon-wire)穿过枢轴机构 的中空筒状结构中,进行电气连接。不过,排线的两端如果分别连接有连接器,要把排线穿 通过较小的孔中会有妨碍,造成无法组装或是增加组装的困难度。参阅图1,为中国发明专利CN02814477. 5(美国对应申请US06896522 ;中国台湾对 应申请91117334)所披露的一种铰接用连接器1,其可供设置在可相对枢转的壳体21与盖 体22之间,使壳体21与盖体22在相对枢转的过程中,设置在壳体21与盖体22的电路仍 可保持电性连接。该铰接用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座体11、设置在绝缘座体11的接触端子12与滚动 接触件13。绝缘座体11设置在壳体21,接触端子12与滚动接触件13均为导电材质,其中, 接触端子12具有一第一弹性接触段121及一第二弹性接触段122,第一弹性接触段121外 露出绝缘座体11顶部而能与壳体21的电路接触,滚动接触件13与第二弹性接触段122接 触并且局部露出绝缘座体11底部而能与盖体22的电路接触,当壳体21与盖体22相对枢 转活动时,通过滚动接触件13在盖体22的电路范围内滚动接触,便能保持壳体21与盖体 22之间的电路的电性连接。然而,由于滚动接触件13是通过接触端子12的第二弹性接触段122的弹性力压 迫才能与盖体22的电路接触,在盖体22经常相对于壳体21枢转活动的情况下,接触端子 12较容易在一段时间之后便产生弹性疲乏,导致与壳体21及滚动接触件13的接触不良,影 响与壳体21及盖体22之间的电性连接质量。而且,上述的构造都适用在固定设置的转轴构造上,并不适用于连接可分离的电 子装置,例如一个扩充底座及一可连接及可分离于该扩充底座上的电子装置,当电子装置 插置后,除了电气连接外,如果还需要使该电子装置可以相对于该扩充底座转动,就需要构 思一种不同的连接器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能够提高端子 间接触的可靠度及使用寿命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组合的电子装置,特别适合用于连接 可分离的电子装置或小型化的电子装置。于是,本发明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以及一枢轴电连接器组合。该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枢轴、一第一电连接器及一第二电连 接器。该枢轴枢设于该第一机体并且径向凹陷形成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安装槽及一第二安装 槽。该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该枢轴的第一安装槽内并且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及多个第一导 电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面向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一对接面,这些第一导电端子设置 于该第一绝缘本体,每一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一机体电性连接并且具有一外露于该第一对 接面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二电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并且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及多个第 二导电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可供容置于该枢轴的第二安装槽,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 二对接面,当该第二绝缘本体容置于该第二安装槽,该第二对接面面向该第一绝缘本体的 第一对接面,这些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第二绝缘本体,每一第二导电端子与该第二机体 电性连接并且具有一外露于该第二对接面的第二接触部,当该第二绝缘本体容置于该第二 安装槽,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这些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相接触。本发明枢轴电连接器组合供一第一机体及一第二机体藉此进行电性连接。该枢轴 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枢轴、一第一电连接器及一第二电连接器。该枢轴枢设于该第一机体 并且径向凹陷形成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安装槽及一第二安装槽。该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该枢 轴的第一安装槽内并且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及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 面向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一对接面,这些第一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每一第一导 电端子与该第一机体电性连接并且具有一外露于该第一对接面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二电连 接器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并且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可 供容置于该枢轴的第二安装槽,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对接面,当该第二绝缘本体容 置于该第二安装槽,该第二对接面面向该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对接面,这些第二导电端子 设置于该第二绝缘本体,每一第二导电端子与该第二机体电性连接并且具有一外露于该第 二对接面的第二接触部,当该第二绝缘本体容置于该第二安装槽,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的第 一接触部与这些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相接触。本发明通过将与第一机体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器以及与第二机体电性连接并 用以供与第一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的设置位置集中在枢轴,由此,同样可达到让 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两电连接器配合的方式电性连接,再者,由于两电连接器在第一 机体与第二机体相对活动时并不会相对位移,故可提高两电连接器的端子接触的可靠度。


图1是中国发明专利CN02814477. 5所披露的一种铰接用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的枢轴、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 图;图4是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一导电端 子的分解图;图5是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二绝缘本体与第二导电端 子的分解图8是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9是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设置在枢轴的 立体图;以及图10是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设置在枢轴的 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00电子装置400枢轴电连接器组合
2第一机体401凹槽
201导线4枢轴
3第二机体41外周面
301导线42第一安装槽
311凸块43第二安装槽
5第一电连接器523a凸片
51第一绝缘本体525第一接触部
510第一对接面526弹性部
511第一直立部5261第一臂
5111内侧面5262第二臂
512第一横向部53第一端子槽
5121内侧面530第一开口
513第一组配面531第一容置槽段
514插口532第一组配槽段
52第一导电端子533内侧壁
521第一固定部534嵌槽
521a固持结构535挡块
5211弟 牺536止退部
5212Λ-Λ- ~·上山 弟J而5361槽结构
522导线固定部6第二电连接器
522a导线固定部侧缘61第二绝缘本体
523止退件610第二对接面
611第二直立部63第:二端子槽
612第二横向部630 第:二开口
613第二组配面631 第:二直立槽段
62第二导电端子632 第:二横向槽段
621第二固定部633 第:三横向槽段
621a固持结构I插入方向
622第二接触部II反向方向
624末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200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包括一第一机体2、一第二机体3及一枢轴电连接器组合400 ;实际上,第二机体3可以是例 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书、个人数字助理机、卫星导航系统等电子装置,而第一机体2则 为可供第二机体3安装结合的扩充座。枢轴电连接器组合400包括一枢轴4、一第一电连接器5及一第二电连接器6。枢 轴4枢设在第一机体2上而能相对于第一机体2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枢转,且枢轴4具有一 外周面41,该外周面41的一处径向凹陷形成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安装槽42及一第二安装槽 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42与第二安装槽43沿着枢轴4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一电连 接器5设置于第一安装槽42内,第二电连接器6设置在第二机体3底缘,第二安装槽43可 供当第二机体3组装在第一机体2时,第二电连接器6能置入第二安装槽43内并且与第一 电连接器5电性连接,使第二机体3与第一机体2通过第一电连接器5和第二电连接器6 达成电性连接,且当第二机体3组装结合在第一机体2时,第一电连接器5与第二电连接器 6都能随枢轴4转动。较佳者,枢轴4与第二机体3底缘之间,还可设有结构上能相嵌合的凹槽401与凸 块311或其它能相嵌合的等效结构,辅助第一机体2与第二机体3在结构上的结合。在本 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42与第二安装槽43都为位于枢轴4径向上的扇形空间。参阅图3至图6,第一电连接器5设置在枢轴4的第一安装槽42内并且包括一第 一绝缘本体51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本体51的多根第一导电端子52,第一绝缘本体51具有 一面向第二安装槽43的第一对接面510、一相反于第一对接面510的一第一组配面513,且 第一绝缘本体51设有多个位于第一对接面510与第一组配面513之间的第一端子槽5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本体51的外型结构大致呈能与第一安装槽42相配合的扇形结构, 且第一绝缘本体51的纵向断面呈L型而且还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直立部511及一第一横 向部512,第一直立部511及第一横向部512之间具有连接成L型的内侧面5111及5121,其 中,第一对接面510位于第一直立部511并为第一直立部511的一侧表面,第一横向部512 是由第一直立部511往背向第一对接面510的方向延伸,第一组配面513位于第一横向部 512并为第一横向部512背向第一对接面510的一侧端面。每一第一端子槽53包括相连通的一第一组配槽段532与一第一容置槽段531,第 一组配槽段532位于第一绝缘本体51的第一横向部512并且连通第一组配面513而于第一 组配面513形成一插口 514,且第一组配槽段532形成有一止退部536,第一容置槽段531位 于第一绝缘本体51的第一直立部511并且与第一组配槽段532相连通且于其内侧面5111、 5121具有连通的槽口,且第一容置槽段531于第一对接面510形成一第一开口 530 ;更具体 地,第一组配槽段532具有两个左右相间隔的内侧壁533、相对应地分别凹陷形成于两个内 侧壁533上的两个嵌槽534以及两个挡块535,两个挡块535分别位于两个嵌槽534上方并 且延伸至第一组配面513上的插口 514,止退部536具体的构造可以是包括两个分别凹陷形 成于两内侧壁533的两凹槽状结构5361,定义一由第一组配面513朝向第一对接面510的 方向为一插入方向I,相反于插入方向I的方向为一反向方向II,两凹槽状结构5361在插入方向I上分别位于两挡块535前方,位于每一内侧壁533的凹槽状结构5361较挡块535 远离第一组配面513,当然,止退部536也可以是凹陷形成于内侧壁533的凹陷部。这些第一导电端子52分别设置在这些第一端子槽53内,每一第一导电端子52具 有一外露于第一对接面510的第一接触部5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52还具有一 第一固定部521、一导线固定部522、一止退件523及一弹性部526。第一固定部521容置在 第一端子槽53的第一组配槽段532内并且具有一相反于插入方向I的第一端5211及一朝 向插入方向I的第二端5212,且第一固定部521的两相反侧分别形成有呈倒刺状的固持结 构521a,用以分别嵌入第一组配槽段532的内侧壁533的两嵌槽534内,由此第一固定部 521与第一组配槽段532干涉配合。导线固定部522由第一固定部521的第一端5211往上 反折沿插入方向I延伸而间隔于第一固定部521上方并且外露于第一端子槽53的第一组 配槽段532,供第一机体2内的导线201固定于其上,在本实施例中,导线201焊接固定于导 线固定部522,且导线固定部522具有两相反侧缘522a。止退件523与导线固定部522连 接呈T形,在本实施例中,止退件523具有分别凸出导线固定部522的两侧缘522a的两个 凸片523a,两凸片523a分别组装入第一组配槽段532的两内侧壁533的凹槽结构5361内, 而在反向方向II上分别受到两挡块535的挡止,由此限制第一导电端子52沿反向方向II 由第一组配面513的插口 514脱离第一绝缘本体51。弹性部526包括一由固定部521的第二端5212往上延伸的第一臂5261以及一由 第一臂5261往下延伸的第二臂5262,第二臂5262的末端形成前述的第一接触部525,即, 第一接触部525位于第二臂5262的末端。参阅图3、图7、图8,第二电连接器6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61以及设置在第二绝 缘本体61的多根第二导电端子62,第二绝缘本体61具有一第二对接面610、一相反于第二 对接面610的一第二组配面613,且第二绝缘本体61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63。在本实施例 中,第二绝缘本体61的外型结构大致呈能与第二安装槽43相配合的扇形结构,且第二绝缘 本体61的纵向断面呈L型而且还具有一第二直立部611及一第二横向部612,第二对接面 610位于第二直立部611且为第二直立部611的一侧表面,第二横向部612由第二直立部 611往背向第二对接面610的方向延伸,第二组配面613位于第二横向部612且为第二横向 部612背向第二对接面610的一处端面。每一第二端子槽63包括一第二横向槽段632、一第二直立槽段631以及一第三横 向槽段633,其中,第二横向槽段632位于第二绝缘本体61的第二横向部612,第二直立槽 段631与第三横向槽段633位于第二绝缘本体61的第二直立部611。第二横向槽段632介 于第二对接面610与第二组配面613之间且两端分别延伸出第二对接面610与第二组配面 613。第二直立槽段631底端连通第二横向槽段632并且于第二对接面610界定出一第二 开口 630。第三横向槽段633连通第二直立槽段631并且间隔于第二横向槽段632上方。这些第二导电端子62分别设置在第二绝缘本体61的第二端子槽63内,每一第二 导电端子62具有一外露于第二对接面610的第二接触部6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 子62还具有一沿第二横向槽段632延伸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部621以及一末段624,第 二固定部621位于第二横向槽段632且其两相反侧缘形成有呈倒刺状的固持结构621a而 可供嵌入第二横向槽段632,由此使第二固定部621与第二横向槽段632形成干涉配合,且 第二固定部621的顶面外露于第二横向槽段632而可供第二机体3内的导线301固定于其上,在本实施例中,导线301是焊接固定在第二固定部621的顶面。第二接触部622呈板片 状由第二固定部621往上延伸而位于第二直立槽段631,且第二接触部622的一侧板面通过 第二开口 630外露于第二对接面610,末段624由第二接触部622横向延伸而间隔于第二固 定部621上方并且位于第三横向槽段633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5的第一导电端子52与第二电连接器6的第二导电 端子62分别具有四根端子,可以设定为用于传递符合通用串行总线A型(USB A type)连 接器的电子信号传输的规格;当然,第一导电端子52和第二导电端子62可以依照需求设定 为传输其它电子信号及/或电力信号。参阅图2、图9及图10,当第二机体3组装结合在枢轴4,使第二电连接器6容置 入第二安装槽43时,第二电连接器6的第二对接面610面向第一电连接器5的第一对接面 510,且第一电连接器5的第一接触部525与第二电连接器6的第二接触部622相接触,由 此,便能让第一机体2内的导线201与第二机体3内的导线301通过第一接触部525与第 二接触部622相接触而形成电性连接,进而使第一机体2与第二机体3电性连接。由于第一电连接器5与第二电连接器6都是设置在枢轴4,当第二机体3相对于第 一机体2活动时,第一电连接器5与第二电连接器6均会随着枢轴4 一起相对于第一机体 2枢转,第一电连接器5和第二电连接器6并不会产生相对活动,因此,便能可保持第一、第 二电连接器5、6接触的稳定性,使第一电连接器5的第一导电端子52和第二电连接器6的 第二导电端子62较不容易因经常相互位移而弹性疲乏,影响第一电连接器5和第二电连接 器6的电性连接的稳定性,故可增加电连接的可靠度,进而也可增加第一导电端子52和第 二导电端子62的使用寿命。附带说明的是,较佳者,枢轴4的第一安装槽42与第二安装槽43内也可设置挡止 或卡合结构,以供当第一绝缘本体51与第二绝缘本体61分别置入第一安装槽42与第二安 装槽43时,第一绝缘本体51与第二绝缘本体61能被定位于内。本发明的第一电连接器5和第二电连接器6可集中设置在枢轴4的一处径向凹陷 处,这不仅具有小型化的优点,除了适用于分离式的装置之外,也适用于第一机体2与第二 机体3是不可分离的形式,以减少理线的困扰,并且也具有以上所述的各项优点及功效。以上描述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 即凡是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 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以及一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枢轴,枢设于该第一机体,该枢轴径向凹陷形成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安装槽及一第二安装槽;一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该枢轴的第一安装槽内并且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面向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一对接面;以及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每一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一机体电性连接并且具有一外露于该第一对接面的第一接触部;以及一第二电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并且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可供容置于该枢轴的第二安装槽,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对接面,当该第二绝缘本体容置于该第二安装槽,该第二对接面面向该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对接面;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第二绝缘本体,每一第二导电端子与该第二机体电性连接并且具有一外露于该第二对接面的第二接触部,当该第二绝缘本体容置于该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安装槽与 该第二安装槽凹陷呈扇形并且沿该枢轴的长度方向排列,该第一绝缘本体与该第二绝缘本 体呈扇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接触部 可弹性地凸出该第一对接面,该第二接触部呈板片状外露于该第二对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 还具有一相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第一组配面,且该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多个位于该第一对接 面与该第一组配面之间以供容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端子槽,每一第一端子槽具有一 第一组配槽段以及一第一容置槽段,该第一容置槽段连通该第一组配槽段并且于该第一对 接面形成一第一开口;每一第一导电端子还具有一容置于该第一组配槽段并且与该第一组 配槽段干涉配合的第一固定部、一由该第一固定部邻近该第一组配面的一处反折而间隔于 该第一固定部上方且用于固定该第一机体内的导线的导线固定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 固定部连接并外露于该第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组配槽段 于该第一组配面形成一插口,且该第一组配槽段形成有一止退部,每一第一导电端子还具 有一连接该导线固定部的止退件,当该第一导电端子容置于该第一端子槽时,该止退件组 装入该第一组配槽段的止退部,限制该第一导电端子由该插口退出该绝缘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每一第一组配槽 段具有两相间隔的内侧壁,每一内侧壁形成有一挡块,该止退部分别形成于所述两内侧壁 并且比该挡块远离该第一组配面,该止退件具有分别往左右方向凸出的两个凸片,所述两 凸片分别组装入对应的止退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每一第一导电端子还具有一连接该第一固定部并且位于该第一容置槽段内的弹性部,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 弹性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 还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直立部及一第一横向部,该第一容置槽段形成于该第一直立部,该 第一组配槽段形成于该第一横向部,该第一对接面位于该第一直立部,该第一组配面位于 该第一横向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绝缘本体 还具有一相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第二组配面,且该第二绝缘本体设有多个供容置所述第二 导电端子的第二端子槽,每一第二端子槽具有一延伸于该第二对接面与该第二组配面之间 的第二横向槽段以及一第二直立槽段,该第二直立槽段底端连通该第二横向槽段并且于该 第二对接面形成一第二开口 ;每一第二导电端子还具有一位于该第二横向槽段并且与该第 二横向槽段干涉配合的第二固定部,该第二接触部由该第二固定部往上延伸并且一侧表面 外露于该第二开口,该第二固定部的顶面外露于第二横向槽段且供第二机体内的导线固定 于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每一第二端子槽 还具有一连通该第二直立槽段并且间隔于该第二横向槽段上方的第三横向槽段,每一第二 导电端子还具有一连接该第二接触部并且间隔于该第二固定部上方的末段,该末段容置于 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三横向槽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绝缘本 体还具有一第二直立部及一第二横向部,该第二对接面为该第二直立部的一侧表面,该第 二直立槽段与该第三横向槽段形成于该第二直立部,该第二横向部由该第二直立部背向该 第二对接面的方向延伸。
12.—种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枢轴,该枢轴径向凹陷形成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安装槽及一第二安装槽;一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该枢轴的第一安装槽内并且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面向该第二安装槽的第一对接面;以及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外露于该第一 对接面的第一接触部;以及一第二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可供容置于该枢轴的第二安装槽,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二对接 面,当该第二绝缘本体容置于该第二安装槽,该第二对接面面向该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对 接面;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第二绝缘本体,每一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外露于该第二 对接面的第二接触部,当该第二绝缘本体容置于该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 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一安装槽与该第二安装槽 凹陷呈扇形并且沿该枢轴的长度方向排列,该第一绝缘本体与该第二绝缘本体呈扇形结 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一接触部可弹性地凸出该第一对接面,该第二接触部呈板片状外露于该第二对接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还具有一相反 于该第一对接面的第一组配面,且该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多个位于该第一对接面与该第一组 配面之间以供容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端子槽,每一第一端子槽具有一第一组配槽段 以及一第一容置槽段,该第一容置槽段连通该第一组配槽段并且于该第一对接面形成一第 一开口 ;每一第一导电端子还具有一容置于该第一组配槽段并且与该第一组配槽段干涉配 合的第一固定部、一由该第一固定部邻近该第一组配面的一处反折而间隔于该第一固定部 上方的导线固定部,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固定部连接并外露于该第一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一组配槽段于该第一组配 面形成一插口,且该第一组配槽段形成有一止退部,每一第一导电端子还具有一连接该导 线固定部的止退件,当该第一导电端子容置于该第一端子槽,该止退件组装入该第一组配 槽段的止退部,限制该第一导电端子由该插口退出该绝缘本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第一组配槽段具有两相间 隔的内侧壁,每一内侧壁形成有一挡块,该止退部分别形成于所述两个内侧壁并且较该挡 块远离该第一组配面,该止退件具有分别往左右方向凸出的两个凸片,所述两个凸片分别 组装入对应的止退部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第一导电端子还具有一连 接该第一固定部并且位于该第一容置槽段内的弹性部,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弹性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还具有相连接 的一第一直立部及一第一横向部,该第一容置槽段形成于该第一直立部,该第一组配槽段 形成于该第一横向部,该第一对接面位于该第一直立部,该第一组配面位于该第一横向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二绝缘本体还具有一相反 于该第二对接面的第二组配面,且该第二绝缘本体设有多个供容置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 二端子槽,每一第二端子槽具有一延伸出该第二对接面与该第二组配面的第二横向槽段以 及一第二直立槽段,该第二直立槽段底端连通该第二横向槽段并且于该第二对接面形成一 第二开口 ;每一第二导电端子还具有一位于该第二横向槽段并且与该第二横向槽段干涉 配合的第二固定部,该第二接触部由该第二固定部往上延伸并且一侧表面外露于该第二开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第二端子槽还具有一连通 该第二直立槽段并且间隔于该第二横向槽段上方的第三横向槽段,每一第二导电端子还具 有一连接该第二接触部并且间隔于该第二固定部上方的末段,该末段容置于该第二导电端 子的第三横向槽段。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二绝缘本体还具有一第二 直立部及一第二横向部,该第二对接面为该第二直立部的一侧表面,该第二直立槽段与该 第三横向槽段形成于该第二直立部,该第二横向部由该第二直立部背向该第二对接面的方 向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轴电连接器组合以及具有该枢轴电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及一枢轴电连接器组合,枢轴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枢轴、一第一电连接器及一第二电连接器,枢轴设置在第一机体并且能相对于第一机体枢转活动,第一电连接器设置在枢轴并且与第一机体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器设置在第二机体并且与第二机体电性连接,且枢轴可供第二电连接器设置于内并且与第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并且由此使第二机体组装结合在第一机体,由于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均设置在枢轴而不会在两个机体相对枢转活动时相对位移,故可降低两电连接器的端子因弹性疲乏而导致接触不良,提高端子之间接触的可靠度。
文档编号H01R13/20GK101931158SQ2009101394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