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93847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半导体技术中,CMOS电路主要是制作在具有(100)晶面的硅衬底上, 这是因为在(100)晶面上具有小的氧化物-界面电荷密度以及最高的电子迁移率。但 是,空穴的迁移率在(100)晶片上仅仅约为相应电子迁移率的1/4-1/2,这就使得在(100) 晶片上制备的pMOSFETs的驱动电流约为nMOSFETs的一半,虽然传统上使用更大的 pMOSFETs可以来平衡nMOSFETs,实际上这增大了栅和寄生电容。有报道称在(100)衬 底通过将沟道方向从〈10转移至〈00晶向可以改善pFET的性能,但是更多的工作主 要是集中在改变表面晶向的努力上,比如采用(110)或者(111)衬底可以带来更多的空穴 迁移率的提升。人们发现空穴迁移率在(110)晶片的<110>晶向上具有最大值,该值是 空穴在(100)晶片上的迁移率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相同尺寸的制备在(110)晶片上的 pFET将比制备在(100)晶片上的pFET获得更大的驱动电流。但是,即使在不考虑沟道 方向的情况下,该晶面方向完全不适用于制造nFET。 综上,(110)晶面是最适合用于制备pFET,因其具有最大的空穴迁移率,但是 该晶向完全不适合于制备nFET。相反地,(100)晶向因其具有最大的电子迁移率而特别 适合于制备nFET。从以上观点来看,有必要在具有不同晶向的衬底之上制备一种集成器 件,以针对特定的器件提供最优的性能,此即为混合晶向技术。该技术基于衬底和沟道 晶向的优化来提升载流子的迁移率从而达到提升器件性能的目的,即通过在(110)区域制 备pFET在(100)区域制备nFET以实现器件性能的提升。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混合晶向的衬底由于在同一衬底上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 上的不同晶向,由于晶格的应力失配而产生的位错密度较高,不能够满足器件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能够降低应变 硅层的位错密度,更好地满足器件对衬底位错密度的要求。并进一步提供一种混合晶向 应变硅衬底的制作方法,能够降低应变硅层的位错密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包括支撑衬 底,所述支撑衬底具有第一晶向;直接设置于支撑衬底表面的锗硅层,所述锗硅层包括 第一锗硅区域和第二锗硅区域,所述第一锗硅区域具有第一晶向,第二锗硅区域具有第 二晶向;以及直接设置于锗硅层表面的应变硅层,所述应变硅层包括第一应变硅区域和 第二应变硅区域;所述第一应变硅区域设置于第一锗硅区域表面,亦具有第一晶向;所 述第二应变硅区域设置于第二锗硅区域表面,亦具有第二晶向。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支撑衬底与第一锗硅区域以及第一应变硅区域具有相同的晶向,能够保证第一应变硅区域以及第一锗硅层的晶格直接受到支撑衬底的束 缚,因此能够降低第一锗硅层的位错密度,并且保证第一应变硅区域的应变状态。并且 由于具有锗硅层作为支撑衬底和应变硅层之间的缓冲层,能够将两种不同晶向之间的晶 格失配应力在锗硅层中释放,降低对应变硅层的影响,提高应变硅层的晶格质量和应变 程度。并且应变硅层与锗硅层、锗硅层与支撑衬底之间都是直接接触的,因此利于后续 制备在应变硅层中的器件通过支撑衬底散热。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锗硅层的厚度不小于100n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衬底进一步包括隔离槽,所述隔离槽设置于第一应 变硅区域和第二应变硅区域的界面处,所述隔离槽中具有填充物。所述隔离槽的宽度不 小于20nm。所述隔离槽中的填充物是非晶材料。所述隔离槽中的填充物是绝缘材料。
置隔离槽的目的在于降低两者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避免由于晶格之间的失 配应力作用而产生位错。所述隔离槽中的填充材料采用非晶体,可以避免隔离槽进一步 与其两侧之间的晶体产生晶格失配应力,因此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离层槽的填充材 料优选为绝缘材料,原因在于绝缘材料还能够提高表面用于生长器件的各层相互之间的 电学隔离效果。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晶向为(IOO)晶向,第二晶向为(110)晶向,或 者第一晶向为(110)晶向而第二晶向为(100)晶向。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半导体 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锗硅层与支撑衬底,所述锗硅层具有第一晶向,支撑衬底具 有第二晶向;在锗硅层中形成生长窗口,所述生长窗口贯穿至下方的支撑衬底,保留的 锗硅层构成第一锗硅区域;在生长窗口侧壁的表面形成侧墙;在生长窗口中外延生长第 二锗硅区域,所述第二锗硅区域与支撑衬底具有相同的第二晶向;抛光第一与第二锗区 域,使第一锗硅区域与第二锗硅区域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第一与第二锗硅区域表面 生长应变硅层,所述应变硅层包括具有第一晶向的第一应变硅区域与具有第二晶向的第 二应变硅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中,已经预先制备了具有两种不同晶向的材料作为应变硅生长 的"籽晶层",即采用上述已经生长了第一锗硅区域与第二锗硅区域的衬底进行混合晶 向应变硅的生长,其优点在于应变硅层生长完毕后无需再进行抛光、外延以及键合等工 艺,能够保持应变硅的应变程度,避免其在后续工艺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晶格的弛 豫,导致应变特性丧失。并且在生长第二锗硅层时,第一锗硅层的侧壁已经被侧墙包 裹,因此能够避免第一锗硅层与第二锗硅层之间的晶格相互作用而产生晶格失配应力。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应变硅层与第二应变硅层 的界面处形成沟槽;在沟槽中形成填充物,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锗硅层的厚度大于100n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提供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中,支撑衬底与第一锗硅区 域以及第一应变硅区域具有相同的晶向,能够保证第一应变硅区域以及第一锗硅层的晶 格直接受到支撑衬底的束缚,因此能够降低第一锗硅层的位错密度,并且保证第一应变 硅区域的应变状态。并且由于具有锗硅层作为支撑衬底和应变硅层之间的缓冲层,能够 将两种不同晶向之间的晶格失配应力在锗硅层中释放,降低对应变硅层的影响,提高应变硅层的晶格质量和应变程度。并且应变硅层与锗硅层、锗硅层与支撑衬底之间都是直 接接触的,因此利于后续制备在应变硅层中的器件通过支撑衬底散热。进一步提供的 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制备方法中,预先制备了具有两种不同晶向的材料作为应变硅生长 的"籽晶层",即采用上述已经生长了第一锗硅区域与第二锗硅区域的衬底进行混合晶 向应变硅的生长,其优点在于应变硅层生长完毕后无需再进行抛光、外延以及键合等工 艺,能够保持应变硅的应变程度,避免其在后续工艺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晶格的弛 豫,导致应变特性丧失。并且在生长第二锗硅层时,第一锗硅层的侧壁已经被侧墙包 裹,因此能够避免第一锗硅层与第二锗硅层之间的晶格相互作用而产生晶格失配应力。


附图l所示为本发明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具体实施方式
的衬底结构示意 图; 附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的实施步 骤示意图; 附图3至附图1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 式做详细说明。 首先结合附图给出分发明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支撑衬底110、锗硅层120、应变硅层130以及隔离槽141 144。 所述支撑衬底具有第一晶向。 所述锗硅层120直接设置于支撑衬底表面,包括第一锗硅区域121与第二锗硅区
域122。所述第一锗硅区域121具有第一晶向,第二锗硅区域具有第二晶向122。 所述应变硅层130直接设置于锗硅层120的表面,包括第一应变硅区域和第二应
变硅区域132。所述第一应变硅区域131设置于第一锗硅区域121表面,亦具有第一晶
向;所述第二应变硅区域132设置于第二锗硅区122域表面,亦具有第二晶向。 所述支撑衬底110、锗硅层120以及应变硅层130相互之间并无其他的结构,均
是直接设置于临近层的表面上。并且支撑衬底110具有第一晶向,即支撑衬底与第一锗
硅区域121以及第一应变硅区域131具有相同的晶向,其优点在于能够保证第一应变硅区
域131以及第一锗硅层121的晶格直接受到支撑衬底110的束缚,因此能够降低第一锗硅
层121的位错密度,并且保证第一应变硅区域131的应变状态。并且由于具有锗硅层120
作为支撑衬底110和应变硅层130之间的缓冲层,能够将两种不同晶向之间的晶格失配应
力在锗硅层120中释放,降低对应变硅层130的影响,提高应变硅层130的晶格质量和应
变程度。并且应变硅层130与锗硅层120、锗硅层120与支撑衬底110之间都是直接接触
的,因此利于后续制备在应变硅层130中的器件通过支撑衬底110散热。 以上所述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包括两种晶向的区域,即分别具有第一与第二晶向的第一与第二应变硅区域以及锗硅区域,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还可以进一步 扩展到并列设置的具有两种以上不同晶向的多个区域。 所述衬底还进一步包括多个隔离槽,此处以隔离槽141 144表示,所述隔离槽 141 144设置于第一应变硅区域和第二应变硅区域的界面处,所述隔离槽141 144中 具有填充物。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所具有的不同晶向区域的数量,在相邻的两 个应变硅区域之间都设置隔离槽。 由于隔离槽141 144两侧的晶体具有不同的晶向,因此置隔离槽141 144的 目的在于降低两者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避免由于晶格之间的失配应力作用而产生位 错。所述隔离槽141 144中的填充材料采用非晶体,可以避免隔离槽141 144进一 步与其两侧之间的晶体产生晶格失配应力,因此是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隔离层槽141 143的填充材料优选为绝缘材料,原因在于绝缘材料还能够 提高表面用于生长器件的各层相互之间的电学隔离效果。 基于上述原因,所述隔离槽141 143的宽度优选大于20nm,以确保其实现降 低晶格失配应力和实现电学隔离的技术效果。 所述第一晶向为(100)晶向,第二晶向为(110)晶向,或者第一晶向为(110)晶向 而第二晶向为(IOO)晶向。上述两种晶向分别用于制备N型和P型MOSFET,可以获得 最大的载流子迁移率。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为了满足器件对晶向的特殊需求,也 可以选用其他的晶向,例如(lll)等。 接下来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 式。 附图2所示是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实施步骤示意图,包括步骤S20,提供一半导 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锗硅层与支撑衬底,所述锗硅层具有第一晶向,支撑衬底 具有第二晶向;步骤S21,在锗硅层中形成生长窗口,所述生长窗口贯穿至下方的支撑 衬底,保留的锗硅层构成第一锗硅区域;步骤S22,在生长窗口侧壁的表面形成侧墙; 步骤S23,在生长窗口中外延生长第二锗硅区域,所述第二锗硅区域与支撑衬底具有相 同的第二晶向;步骤S24,抛光第一与第二锗区域,使第一锗硅区域与第二锗硅区域的 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步骤S25,在第一与第二锗硅区域表面生长应变硅层,所述应变硅 层包括具有第一晶向的第一应变硅区域与具有第二晶向的第二应变硅区域;步骤S26, 在第一应变硅区域与第二应变硅区域的界面处形成沟槽;步骤S27,在沟槽中形成填充 物,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 附图3至附图11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工艺示意图。 附图3所示,参考步骤S20,提供一半导体衬底20,所述半导体衬底20包括锗 硅层220与支撑衬底210,所述锗硅层220具有第一晶向,支撑衬底210具有第二晶向。
所述锗硅层220的厚度大于100nm,以保证后续步骤中能够满足抛光以及生长应 变硅等工艺步骤中对锗硅层厚度的要求。 所述半导体衬底20可以通过将另一个表面一具有第一晶向锗硅层的衬底同支撑 衬底210键合,并将多余部分腐蚀或者研磨除去的工艺获得。 所述第一晶向为(100)晶向,第二晶向为(110)晶向,或者第一晶向为(110)晶向 而第二晶向为(IOO)晶向。上述两种晶向分别用于制备N型和P型MOSFET,可以获得最大的载流子迁移率。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为了满足器件对晶向的特殊需求,也 可以选用其他的晶向,例如(lll)等。 附图4所示,参考步骤S21,在锗硅层220中形成生长窗口,此处以生长窗口 231与232表示,所述生长窗口231与232贯穿至下方的支撑衬底210,保留的锗硅层构 成第一锗硅区域221。 可以采用光刻和选择性刻蚀工艺等半导体领域的常见工艺形成生长窗口 231与 232。 附图5与附图6所示,参考步骤S22,在生长窗口 231与232的侧壁的表面形成 侧墙,此处以侧墙241 244表示。 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优选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在第一锗硅区域221的表面形成 介质层240。 此步骤可以采用本领域内常见的形成侧墙的步骤。首先参考附图5,在生长窗 口231与232以及第一锗硅区域221的表面覆盖一层介质层240,再参考附图6,采用干 法刻蚀的方法由上至下刻蚀介质层240,露出支撑衬底210。该步骤中,优选的方案是只 将覆盖支撑衬底210的介质层240除去,而保留覆盖第一锗硅区域221的介质层,以保证 在后续生长第二锗硅区域的步骤中,避免在第一锗硅区域221的表面也发生继续生长的 现象,尽量避免第一锗硅区域221与第二锗硅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 由于侧壁位置的介质层240是从侧壁横向生长出来的,因此在由上至下的刻蚀 步骤中能够得以保留。以上工艺是一种常见的侧墙工艺,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也 可以选择其他的本领域内常见工艺,都应视为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侧墙的材料优选为非晶体,并优选为氧化硅或者氮化硅。非晶体在生长中 不会受到衬底晶向的影响,可以认为其向各个方向的生长是均匀的,以此才能够才侧壁 处不仅有从衬底向上的纵向生长,也有从侧壁位置的横向生长,从而通过刻蚀获得侧墙 241 244。并且,在后续步骤中,所述窗口 231和232之中会进一步生长具有第二晶向 的第二锗硅区域,因此侧墙241 244能够降低第二锗硅区域与第一锗硅层区域221之间 的晶格失配应力。非晶材料可以进一步避免侧墙241 244与锗硅层之间产生额外的晶 格失配应力,因此是优选的技术方案。 附图7所示,参考步骤S23,在生长窗口 241 244中外延生长第二锗硅区域 222,所述第二锗硅区域222与支撑衬底210具有相同的第二晶向。 此步骤中可以采用任何常见的外延工艺生长第二锗硅区域222,由于支撑衬底 210是暴露出来的,因此所述第二锗硅区域222的晶向必然与支撑衬底210的晶向相同。
由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一锗硅区域221的表面形成了介质层240,因此本步骤 中只会在支撑衬底210的表面生长第二锗硅区域222,而不会影响到第一锗硅区域221的 状态。在生长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在窗口中的第二锗硅区域222能够在介质层240的 上方相互连成一体,如附图7所示。 附图8所示,参考步骤S24,抛光第一锗硅区域221与第二锗区域222,使第一 锗硅区域221与第二锗硅区域222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本步骤中抛光的结果是使第一锗硅区域221与第二锗硅区域222的表面暴露出来 并且处于同一平面上。
附图9所示,参考步骤S25,在第一锗硅区域221与第二锗硅区域222表面生长 应变硅层250,所述应变硅层250包括具有第一晶向的第一应变硅区域251与具有第二晶 向的第二应变硅区域252。 本具体实施方式
已经预先制备了具有两种不同晶向的材料作为应变硅生长的 "籽晶层",即采用上述已经生长了第一锗硅区域221与第二锗硅区域222的衬底进行混 合晶向应变硅的生长,其优点在于应变硅层250生长完毕后无需再进行抛光、外延以及 键合等工艺,能够保持应变硅的应变程度,避免其在后续工艺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 晶格的弛豫,导致应变特性丧失。 附图10与11所示,参考步骤S26与步骤S27,在第一应变硅区域251与第二应 变硅区域252的界面处形成沟槽,并在沟槽中形成填充物,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
以上步骤为形成浅沟槽隔离的典型工艺,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步骤S26与步骤S27为可选步骤,由于第一应变硅区域251与第二应变硅区 域252之间并无介质隔离,因此上述步骤形成浅沟槽隔离,能够进一步确保具有不同晶 向的第一应变硅区域251与第二应变硅区域252之间充分绝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衬底,所述支撑衬底具有第一晶向;直接设置于支撑衬底表面的锗硅层,所述锗硅层包括第一锗硅区域和第二锗硅区域,所述第一锗硅区域具有第一晶向,第二锗硅区域具有第二晶向;以及直接设置于锗硅层表面的应变硅层,所述应变硅层包括第一应变硅区域和第二应变硅区域;所述第一应变硅区域设置于第一锗硅区域表面,亦具有第一晶向;所述第二应变硅区域设置于第二锗硅区域表面,亦具有第二晶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锗硅层的厚度不小于IOO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进一步包括隔离槽,所述隔离槽设置于第一应变硅区域和第二应变硅区域的界面处,所述隔离槽中具有填充物。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的宽度不小于20n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中的填充物是非晶材料。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中的填充物是绝缘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向为(IOO)晶向,第二晶向为(110)晶向,或者第一晶向为(110)晶向而第二晶向为(100)晶向。
8. —种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衬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锗硅层与支撑衬底,所述锗硅层具有第一晶向,支撑衬底具有第二晶向;在锗硅层中形成生长窗口,所述生长窗口贯穿至下方的支撑衬底,保留的锗硅层构成第一锗硅区域;在生长窗口侧壁的表面形成侧墙;在生长窗口中外延生长第二锗硅区域,所述第二锗硅区域与支撑衬底具有相同的第二晶向;抛光第一与第二锗区域,使第一锗硅区域与第二锗硅区域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第一与第二锗硅区域表面生长应变硅层,所述应变硅层包括具有第一晶向的第一应变硅区域与具有第二晶向的第二应变硅区域。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应变硅层与第二应变硅层的界面处形成沟槽;在沟槽中形成填充物,以形成浅沟槽隔离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锗硅层的厚度大于100nm。
全文摘要
一种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包括支撑衬底;直接设置于支撑衬底表面的锗硅层;以及直接设置于锗硅层表面的应变硅层。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提供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中,能够降低第一锗硅层的位错密度,并且保证第一应变硅区域的应变状态。并且由于具有锗硅层作为支撑衬底和应变硅层之间的缓冲层,能够提高应变硅层的晶格质量和应变程度。进一步提供的混合晶向应变硅衬底制备方法中,应变硅层生长完毕后无需再进行抛光、外延以及键合等工艺,能够保持应变硅的应变程度。
文档编号H01L21/02GK101692440SQ20091019707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
发明者张苗, 李显元, 林成鲁, 王曦, 王湘, 魏星 申请人: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