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172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电池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故障,有50%以上是因VRLA(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蓄 电池组故障,或因VRLA蓄电池维护不当造成的。正常蓄电池在放电后,正负极板上的活性 物质,大都变为松软硫酸铅的小结晶,均勻地分布在极板中,在充电时容易恢复成原来的二 氧化铅和海绵状铅。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完全充放电、过量放电或者在放电状态下 长时间未用等原因发生硫化时,其极板上形成了粗大的硫酸铅结晶,这种结晶导电性差,体 积大,还会堵塞极板的徽孔,妨碍电解液的渗透作用,增大了电池内阻,在充电时很难恢复, 成为不可逆硫酸铅,使极板中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减少,因此电池容量大大降低。现 有技术中,通常所说的“免维护”即为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期间不需维护的一种蓄电池。所 谓蓄电池的免维护是相对传统铅酸蓄电池维护而言,仅指使用期间无需加水。在实际工作 中,仍需履行维护手续。在电力行业中极为重视蓄电池的维护工作,包括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的运行与维护。一般应做好活化工作,现有技术中,活化程序为充电至全容量(电压判断), 然后放电,即全充全放。但是由于旧电池一般内阻偏大,故全充时很快可以达到保护电压, 而无法实现全容量充电,同样放电时也将如此,故活化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蓄电池修复装置,具 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包括微控制器、AC/DC转换电路、DC/DC转换电路、充/放电 控制电路、负载和放电电路;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包括两路,一路连接DC/DC转换电 路,另一路连接被充电电池;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和充电/放电控制电 路,为他们供电;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充/放 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控制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 一路输出;所述放电电路连接被充电电池,负载与放电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的控制端与充/ 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D/A转换电路、限流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D/A转换电 路的输入端即为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有多个,分别连接 限流电路、开关电路和放电电路的控制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的 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输出;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控制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 一路输出的通断,和放电电路的通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两只MOS管和继电器;第一 MOS管和继电器设在AC/DC转换电 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上;第二 MOS管设在放电电路上;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设在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上;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第二MOS管的源极和漏极 设在放电电路所在回路上。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采样电路;采样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 样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设在被充电电池两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 D转换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 端通过A/D转换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显控单元。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A/D转换器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 采样端设在所述被充电电池的位置。本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电池修复质量,使电池的恢复容量由原来的50%达到 60 % 70 %。为了实现脉冲充放电,用mos管控制充放电,满足在脉冲充放过程中需要频繁 切换的要求。在控制稳流和稳压方面,微控制器用D/A输出硬件控制方式这样使响应速度 较快,使稳流和稳压的效果更理想。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包括微控制器、AC/DC转换电路、DC/DC转换电路、充/放电 控制电路、负载和放电电路;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包括两路,一路连接DC/DC转换电 路,另一路连接被充电电池;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和充电/放电控制电 路,为他们供电;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充/放 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控制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 一路输出;所述放电电路连接被充电电池,负载与放电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的控制端与充/ 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D/A转换电路、限流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D/A转换电 路的输入端即为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有多个,分别连接 限流电路、开关电路和放电电路的控制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的 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输出;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控制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 一路输出的通断,和放电电路的通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两只MOS管和继电器;第一 MOS管和继电器设在AC/DC转换电 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上;第二 MOS管设在放电电路上;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设在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和漏极所在 回路上;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第二MOS管的源极和漏极 设在放电电路所在回路上。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采样电路;采样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 样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设在被充电电池两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 D转换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显控单元。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A/D转换器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 采样端设在所述被充电电池的位置。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路包括四个恒流放电回路,其中三个是恒流放电回路,另一个是脉宽 调制恒流放电回路;用户可以通过显控单元的按键选择某一放电电流档并启动后,微控制 器会通过D/A转换器选通相应的放电电路。所述AC/DC转换电路可以采用桥式整流电路和半桥开关电源电路组成。所述限流 电路设有三个限流档,通过控制半桥开关电源电路的脉宽调制占空比,来到达限流目的。用户可以通过显控单元的按键选择放电或充电,并启动后,微控制器会通过D/A 转换器选通相应的第一或第二 MOS管。本蓄电池修复装置也可以同时有多路完全相同的上述修复电路,这样就可以对多 个蓄电池同时进行修复。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微控制器、AC/DC转换电路、DC/DC转换电路、充 /放电控制电路、负载和放电电路;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包括两路,一路连接DC/DC 转换电路,另一路连接被充电电池;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和充电/放电控 制电路,为他们供电;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充 /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控制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 的一路输出;所述放电电路连接被充电电池,负载与放电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的控制端与 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D/A 转换电路、限流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D/A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即为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 制输入端;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有多个,分别连接限流电路、开关电路和放电电路的控制 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输出;所述开关 电路连接控制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输出的通断,和放电电路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两只MOS管和 继电器;第一MOS管和继电器设在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上;第二MOS管 设在放电电路上;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控 制线圈设在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上;所述第二 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D/A 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第二 MOS管的源极和漏极设在放电电路所在回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 有采样电路;采样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设 在被充电电池两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 电流采样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 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显控单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A/D 转换器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采样端设在所述被充电电池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包括微控制器、AC/DC转换电路、DC/DC转换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负载和放电电路;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包括两路,一路连接DC/DC转换电路,另一路连接被充电电池;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和充电/放电控制电路,为他们供电;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控制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输出;所述放电电路连接被充电电池,负载与放电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的控制端与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电池修复质量,使电池的恢复容量由原来的50%达到60%~70%。
文档编号H01M10/44GK102064352SQ20091022464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李治钢, 田涛 申请人:杭州高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