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608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2008年年底,USB协会发布了 3. 0版本的USB标准,该种USB 3. 0电连接器是在原来的USB 2.0电连接器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了包含有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及一根接地端子的 USB 3. 0端子以提高原有的USB电连接器的传输速率。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9年12月30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 201374399Y号所揭示的一种USB 3. OB型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其中导电端子包括位于上层的用以传输 USB 3.0信号的USB 3.0端子及位于下层的用以传输USB 2.0信号的USB 2.0端子。其中每一个USB 3. 0端子包括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向段及自横向段后端向下倾斜延伸的竖向段。所述横向段包括位于前端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及自接触部后端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侧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自接触部直线延伸而成以方便端子的安装及固持。 由此看来,USB 3. 0端子的横向段延伸长度较长,且相邻端子之间的间距与前端接触部保持一致,使得横向段相邻端子之间的间距均较小,则USB 3. 0连接器在传输高频信号时,相邻两对差分信号端子之间因间距较小而容易发生串扰,影响USB 3. 0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串扰以保证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包含有至少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向前延伸入插接口内的第一接触部及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位于第一接触部后侧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连接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焊接部的转接电路板,所述转接电路板设有分别与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电性连接的的导电线路,所述转接电路板上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分别连接的两对导电线路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位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一根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所有第一接触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排列为一排且相邻两个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接电路板与第一接触部平行设置并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位于第一接触部的后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电路板前侧设有连接第一接触部与导电线路的导电片,后侧设有对应连接于导电线路后端以连接焊接部顶端的通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线路包括自导电片后侧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自第一部分后端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及自第二部分后端倾斜延伸以连接每一焊接部的第三部分。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相对应的两对导电线路的第二部分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分别位于第一接触部的外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设有位于前端并延伸入插接口内以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平板状第一对接部及位于后端并呈弯曲状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以与转接电路板相抵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焊接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排列为一排,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该第一焊接部相对应的两对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每一第一焊接部设有沿绝缘本体上下方向向上固定于通孔内的导接部、自导接部向下竖直延伸的中间部及自中间部下端向下延伸以与一母电路板连接的焊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焊接部的所有中间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分别大于所有第一接触部、导接部和焊脚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并且所述接地端子的中间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差分信号端子的中间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导接部及相邻两个焊脚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相邻两个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3. OB型插座连接器,所述第一端子用以传输USB 3.0信号,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四根位于第一端子下侧以传输USB 2.0信号的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入插接口内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 所述第一舌板上设有若干用以收容第一接触部的第一端子收容槽,所述基部设有自基部后表面向前凹设以收容转接电路板的收容腔及连通第一端子收容槽与收容腔的以固持第一接触部的若干第一端子收容孔,所述第二舌板上设有若干用以收容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收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连接器通过在接触部与焊接部之间设置一转接电路板进行连接,且转接电路板上分别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连接的导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该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有效降低相邻两对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保证本发明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传输性能。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将遮蔽壳体分解后的部分分解图。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进一步分解图。图6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第一端子与转接电路板及绝缘块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图8中转接电路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是焊接于一母电路板(未图示)上以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进行插接的USB 3. OB型插座连接器。该对接连接器可以是标准的USB 3. OB型插头连接器(未图示),也可以是标准的USB2. OB型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的导电端子2、连接于导电端子2上的转接电路板8及遮盖绝缘本体1外围的遮蔽壳体4。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基部11、位于基部11左右两侧并分别向前延伸的两侧墙110、自基部11下端向前延伸的底壁111及自基部11前端上下位置分别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112和第二舌板113。所述两侧墙110及底壁111之间形成一开口向前的插接口 114以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插接口 114包括位于上侧较窄的第一插接口 1141及位于第一插接口 1141下侧且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比第一插接口 1141宽的第二插接口 1142,所述第一插接口 1141与第二插接口 1142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相连通。所述第一舌板112向前延伸入第一插接口 1141内,所述第二舌板113向前延伸入第二插接口 1142内。所述第一舌板112与第二舌板113相互平行,且第二舌板113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比第一舌板112厚。所述第一舌板112下表面上凹设有五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21。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121未贯穿第一舌板112的前端面以限制并定位导电端子2。所述第二舌板113上下表面上分别凹设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至绝缘本体1后端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131。所述基部11设有自后端上侧凹设的收容腔115以收容转接电路板8,及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连通第一端子收容槽1121与收容腔115的五个端子收容孔116。所述基部 11设有自收容腔115顶壁向下延伸入收容腔115内的一对凸肋1151以抵压转接电路板8, 从而防止转接电路板8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基部11后端下侧还设有与第二端子收容槽1131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相对应的固持槽117以收容并固持导电端子2后端。所述两侧墙110上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扣持块1101,及位于扣持块1101后侧并向内凹陷的凹陷部1102。所述基部11还设有自后表面两侧向前凹陷的凹槽118,所述凹槽118位于凹陷部1102的后侧并与凹陷部1102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贯通。请参照图5至图9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端子21及位于下层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为用以与标准的USB 3. OB型插头连接器电性连接以传输USB 3.0信号的USB 3.0端子,从而第一端子21包括有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及位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之间的一根接地端子M。所述第二端子22为用以与标准的USB 2. OB 型插头连接器电性连接以传输USB 2. 0信号的USB2. 0端子,从而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有一根电源端子、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及一根接地端子,且分别位于第二舌板113的上下两侧。每一第一端子21包括有延伸入第一插接口 1141内的第一接触部211及沿绝缘本体ι前后方向(即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位于第一接触部211后方的第一焊接部212。所述第一接触部211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排列为一排,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焊接部21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也排列为一排,并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由此可见,每一第一端子21分成分别沿水平延伸和竖直延伸的两部分,且每一部分均呈片状设计,不需要过多的弯折设计,如此使得用以制造第一端子21的模具(未图示)较为简单,既能节省
5成本又方便制造,并且可使用以冲压成型第一端子21的材料有效利用,不会产生过多的废料。所述第一接触部211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宽度相同且相邻两个第一接触部21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接电路板8连接于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一焊接部212之间。所述转接电路板8与第一接触部211平行设置并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位于第一接触部211的后方。所述转接电路板8设有若干用以与第一接触部211连接的导电片81、连接于导电片81后侧的导电线路82、及分别与每一导电线路82相对应并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贯穿转接电路板8 的通孔83。所述导电片81位于转接电路板8的前端,所述通孔83位于转接电路板8的后端以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焊接部212,所述导电线路82电性连接于导电片81与通孔83之间。每一第一接触部211设有固定于端子收容孔116内的第一固定部2110、自第一固定部2110前端向前延伸入第一端子收容槽1121内的平板状第一对接部2111,及自第一固定部2110后端向下弯折延伸以连接所述导电片81的第一连接部2112。所述第一连接部 2112成弯曲状延伸以导引转接电路板8自后向前插入收容腔115,并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与导电片81相抵接。每一第一焊接部212设有一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向上焊接于通孔83内的导接部2121、自导接部2121向下竖直延伸的中间部2122及自中间部2122下端向下延伸以与母电路板连接的焊脚2123。所述第一端子21的所有中间部212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一接触部211、导接部2121及焊脚2123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宽度。 相邻两个导接部2121及相邻两个焊脚2123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间距分别大于相邻两个第一接触部211及相邻两个中间部212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之间的间距,从而可拉大相邻两个第一端子21之间的距离,防止安装或成型过程中相互碰撞,且可方便焊接于所述转接电路板8和母电路板上,而不易被用以焊接的焊锡连接而导致短路。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导接部2121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焊脚2123沿绝缘本体1 横向方向之间的间距对应相同,接地端子M的导接部2121和与接地端子M相邻的差分信号端子23的导接部2121之间的间距大于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23的导接部2121之间的间距,并且所述接地端子M的中间部212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3的中间部212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宽度,从而使得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 的两对第一焊接部21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与该两对第一焊接部212相对应的两对第一接触部211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之间的串扰; 且接地端子M的中间部2122相对差分信号端子23的中间部212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宽度较宽,可以调节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的第一焊接部212之间的距离拉宽后引起的阻抗变化,还可进一步减小相邻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之间的串扰。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一个注塑成型在第一焊接部212周围的绝缘块5,以防止相邻两根第一焊接部212组装时相互接触而导致短路,且可使第一焊接部212作为整体进行安装,使得组装方便。所述绝缘块5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一对凸块52,所述凸块52分别与凹槽118的上下内壁相抵持以防止绝缘块5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导电线路82包括位于两侧的分别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相对应连接的两对第一导电线路821,及位于中间以与接地端子M相连接的第二导电线路822。所述导电片81与第一接触部211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线路821设有自导电片81后侧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8211、自第一部分8211后端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8212,及自第二部分8212后端倾斜延伸以电性连接第一焊接部212的第三部分8213。所述第二部分8212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度分别大于第一部分8211 及第三部分8213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二导电线路822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直线延伸以电性连接接地端子M的第一接触部211及第一焊接部212。所述转接电路板8上与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23相对应的每一对第一导电线路821 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第二导电线路822相邻的一根第一导电线路821与第二导电线路822之间的距离。并且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分别对应的两对第二部分821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分别位于所有第一接触部211的两侧,使得该两对第二部分821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的第一接触部211之间的距离,从而大大拉宽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两对第一导电线路821之间的距离,减小两对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串扰现象;此外,通过设置转接电路板8拉宽该两对差分信号传输路径之间的距离,方便调节及控制该两对差分信号之间距离拉宽后引起的阻抗变化,使得信号传输稳定。在本发明中所述导电片81及导电线路82均设置于转接电路板8的同一侧,诚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电片81与导电线路82也可分别设置于转接电路板8的两侧。组装时,先将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自后向前安装到第一舌板112上,此时,所述固定部 2110固定在端子收容孔116内,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收容于收容腔115内;然后,将固定有第一焊接部212的转接电路板8自后向前安装到收容腔115内,此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112 沿向下抵压在导电片81上,所述凸肋1151也向下抵压转接电路板8以将转接电路板8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所述第二端子22设有固持于基部11上第二端子收容槽1131内的第二固持部 222、自所述第二固持部222前端向前延伸入第二插接口 1142内的第二接触部221、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222后端向下竖直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23。所述第二接触部221成两排分别呈悬臂状收容在第二舌板113上下表面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131内以与USB 2. OB型插头连接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焊接部223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成两排排列,并收容于基部11后侧的固持槽117内以防止左右晃动。所述绝缘块5前端下侧设有向前突出的一对突出部51,所述突出部51抵压于第二焊接部223的后端,并向前收容于所述固持槽117内, 从而防止第二焊接部223向后移动。当USB 2. OB型插头连接器插入插接口 114内时,所述 USB 2. OB型插头连接器仅收容于第二插接口 1142内,并且仅与第二接触部221电性连接以传输USB 2.0信号;而当USB 3. OB型插头连接器插入插接口 114内时,所述USB 3. OB型插头连接器填满第一、第二插接口 1141、1142,并且同时与第一、第二接触部211、221电性连接以传输USB 3.0信号。所述遮蔽壳体4包括沿前后方向相互扣持的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所述第一壳体41包括遮盖于绝缘本体1顶部的顶壁411、自顶壁411两侧分别向下弯折以遮盖绝缘本体1两侧的的两侧壁412及自顶壁411前端向下弯折而成的对接壁413。所述对接壁 413设有一与所述插接口 114相对应的开口 4131以使对接连接器穿过。所述对接壁413 两侧分别向后弯折以与两侧壁412相扣持以防止对接壁413向前翘起。所述两侧壁412上分别设有一对用以与绝缘本体1上的扣持块1101相扣持的扣持孔4121及位于所述扣持孔4121后侧以与第二壳体42锁扣的细长锁孔4122。所述两侧壁412分别设有一个自前端先向内、再向后弯折延伸的抵压弹片4123,自下端向下延伸以与母电路板固持的固持脚41M 及自下端向内弯折延伸以与绝缘本体1底壁111扣持的扣持片4125。所述抵压弹片4123 向后延伸入插接口 114内,并位于第二舌板113的左右两侧以与对接连接器两侧进行抵压, 从而使对接连接器插接使用时不易脱落。所述第二壳体42设有遮盖绝缘本体1后侧的后壁421、自后壁42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的两侧缘422及自后壁421顶部向前延伸的顶缘423。 所述两侧缘422分别设有一先向内、再向前延伸的锁扣部4221。所述锁扣部4221包括收容于凹陷部1101内的平板部4222及自平板部4222上下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锁扣片4223。 所述锁扣片4223相关锁扣于锁孔4122中以将第一、第二壳体41、42扣持在一起。由以上可得,本发明电连接器100通过在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一焊接部212之间设置一转接电路板8进行连接,且转接电路板8上分别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 23连接的两对第一导电线路821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该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的第一接触部211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水平面上有效降低相邻两对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此外,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的第一焊接部212之间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距离大于该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的第一接触部211之间的距离,从而拉宽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3的距离,并进一步在竖直面上降低两对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现象,进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包含有至少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向前延伸入插接口内的第一接触部及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位于第一接触部后侧的第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连接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焊接部的转接电路板,所述转接电路板设有分别与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电性连接的的导电线路,所述转接电路板上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分别连接的两对导电线路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位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一根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所有第一接触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排列为一排且相邻两个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接电路板与第一接触部平行设置并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位于第一接触部的后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电路板前侧设有连接第一接触部与导电线路的导电片,后侧设有对应连接于导电线路后端以连接焊接部顶端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包括自导电片后侧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部分、自第一部分后端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及自第二部分后端倾斜延伸以连接每一焊接部的第三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相对应的两对导电线路的第二部分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分别位于第一接触部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设有位于前端并延伸入插接口内以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平板状第一对接部及位于后端并呈弯曲状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以与转接电路板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排列为一排,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该第一焊接部相对应的两对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每一第一焊接部设有沿绝缘本体上下方向向上固定于通孔内的导接部、自导接部向下竖直延伸的中间部及自中间部下端向下延伸以与一母电路板连接的焊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所有中间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分别大于所有第一接触部、导接部和焊脚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并且所述接地端子的中间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差分信号端子的中间部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导接部及相邻两个焊脚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相邻两个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USB3. OB型插座连接器,所述第一端子用以传输USB 3. 0信号,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四根位于第一端子下侧以传输USB 2.0信号的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入插接口内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所述第一舌板上设有若干用以收容第一接触部的第一端子收容槽, 所述基部设有自基部后表面向前凹设以收容转接电路板的收容腔及连通第一端子收容槽与收容腔的以固持第一接触部的若干第一端子收容孔,所述第二舌板上设有若干用以收容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收容槽。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包含有至少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向前延伸入插接口内的第一接触部及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位于第一接触部后侧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连接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焊接部的转接电路板,所述转接电路板设有分别与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电性连接的的导电线路,所述转接电路板上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分别连接的两对导电线路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有效降低两对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串扰现象。
文档编号H01R13/66GK102270796SQ20101019031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日
发明者何家勇, 郑启升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