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381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的极群包片,尤其是蓄电池包片用的装置盒。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蓄电池产品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对蓄电池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生产企业都对本企业的工装设备、产品性能等进行改进和创新, 已适应市场需求。在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尤其在极群包片工序中,包极群的收缩膜、工号纸都 是分开放置,常因摆布无序而影响工作效率,其中包极群的收缩膜,一直以来都是放置于工 作台上,由于此工序中铅灰较多,常使塑料膜受到铅灰污染,以至铅灰包到隔板上,导致电 池内部微短路和自放电,使电池一致性降低,增加了电池报废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收缩膜、工号纸 有序的放置于盒内,不仅包片工作效率高,而且收缩膜不会受到铅灰污染,产品质量好。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由收缩膜盒体、工号纸盒体构成,所述工号纸盒体贴于 收缩膜盒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收缩膜盒体的防尘盖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于盒体的 一端边,盒体一端的端头板上设置有收缩膜取出孔。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收缩膜取出孔下部呈矩形、上部为呈半圆 形的扣手孔,取出孔从端头板的上部延伸至端头板底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收缩膜、工号纸放置于盒体内,并将两个盒体连为一体,在极群包片 操作时抽取方便,提高了包片的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收缩膜放置于盒体内,避免了操作 现场铅灰污染而导致电池内部微短路和自放电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电池的一致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图2为图Ia方向示意图;图3为图1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由收缩膜盒体1、工号纸盒体2构成, 所述工号纸盒体2贴于收缩膜盒体1的一侧。仍如图1、2、3所示,收缩膜盒体1的防尘盖3通过铰链4活动连接于盒体1的一 端边,盒体1 一端的端头板上设置有收缩膜取出孔5。所述收缩膜取出孔5下部呈矩形、上
3部为呈半圆形的扣手孔,取出孔5从端头板的上部延伸至端头板底部。仍如图1、2、3所示,工号纸盒体2的开口向上,工号纸下部插入盒体2内。使用时,将工号纸7插入盒体2内。打开防尘盖3,将一沓片式收缩膜6放入盒体 1内。用食指进入扣手孔捏住最上面一张收缩膜6抽出,包好极群放入周转箱内,待一箱极 群包好后,再从工号纸盒体2内抽出一张工号纸7放入周转箱即可。
权利要求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其特征在于由收缩膜盒体(1)、工号纸盒体(2)构成,所述工号纸盒体(2)贴于收缩膜盒体(1)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收缩膜盒体(1)的防 尘盖(3)通过铰链(4)活动连接于盒体(1)的一端边,盒体(1) 一端的端头板上设置有收 缩膜取出孔(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膜取出孔(5) 下部呈矩形、上部为呈半圆形的扣手孔,取出孔(5)从端头板的上部延伸至端头板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其特征在于工号纸盒体(2)的开 口向上,工号纸下部插入盒体(2)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包片用装置盒,由收缩膜盒体、工号纸盒体构成,所述工号纸盒体贴于收缩膜盒体的一侧。收缩膜盒体的防尘盖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于盒体的一端边,盒体一端的端头板上设置有收缩膜取出孔。本实用新型将收缩膜、工号纸放置于盒体内,并将两个盒体连为一体,在极群包片操作时抽取方便,提高了包片的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收缩膜放置于盒体内,避免了操作现场铅灰污染而导致电池内部微短路和自放电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电池的一致性。
文档编号H01M10/12GK201638901SQ20102012378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方明学, 李军 申请人:张天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