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电容器自动上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785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电解电容器自动上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自 动上料输送装置。
技术背景在铝电解电容器生产中,老化工艺与检测工艺是二个重要的步骤。目前,一般是先 将铝电解电容器由上料机的振动盘、料道,通过机械手送入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排队,送入铝 电解电容器一个,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步进一步,再送入检测装置检测或由取料夹具送入老 化装置进行老化。由于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每步只能传送一个电容器产品,这样,在检测时, 只能对一个电容器产品进行测试,给每个电容器产品测试用时约为0.4秒 0.5秒,而现有 检测仪对每个电容器产品的检测用时约为0. 157秒。因此,现有的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效率 不高,大大的浪费了检测仪的本身资源。在老化时,由于上料速度不快,环形步进输送装置 效率也不高。而如果上料速度过快,会增加机械磨损,大大降低设备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效率的铝电解电容器自动 上料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自动上料 输送装置,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环形步进输送装置,环形步进输送装 置包括由传动装置带动的环形步进传送带,环形步进传送带上设有可夹持铝电解电容器的 输送支架,机架上是至少设有二条以上的上料道与输送支架连接,控制装置通过传动装置 控制环形步进传送带步进,每次步进输送铝电解电容器的个数与上料道的条数相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料道与输送支架之间设有将铝电解电容器由上料道放入输 送支架的机械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上料输送装置结 构简单,由于环形步进输送装置上连接有二条以上的上料道,每步可传送二个以上的铝电 解电容器产品,大大提高了上料速度,提高了环形步进输送装置的工作效率;将其应用于检 测或老化生产线,可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人员、设备的投入及占地面积,也降低 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可知,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自动上料输送装置,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环形步进输送装置3,环形步进输送装置3包括由传动装置带动的环形步进 传送带1,环形步进传送带1上设有可夹持铝电解电容器6的输送支架2,机架上是至少设 有二条以上的上料道5 (本实施例为二条)与输送支架2连接,控制装置通过传动装置控制 环形步进传送带1步进,每次步进输送铝电解电容器6的个数(本实施例为二个)与上料 道5的条数(本实施例为二条)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料道5与输送支架2之间设有将铝电解电容器6由上料道5 放入输送支架2的机械手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铝电解电容器自动添加到上料机的振动盘中,铝电解电容器6 在振动盘作用下,振动送料至上料道5,通过正、负极性判别和调整后,由机械手4送入输送 支架2。同时,控制装置通过传动装置控制环形步进传送带1步进,每次步进输送铝电解电 容器6的个数(本实施例为二个)与上料道5的条数(本实施例为二条)相同。这样,由于环形步进输送装置3每步可传送二个以上的铝电解电容器产品,大大 提高了上料速度,提高了环形步进输送装置3的工作效率。将其应用于检测或老化生产线, 可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人员、设备的投入及占地面积,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 本。
权利要求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自动上料输送装置,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环形步进输送装置(3),环形步进输送装置(3)包括由传动装置带动的环形步进传送带(1),环形步进传送带(1)上设有可夹持铝电解电容器(6)的输送支架(2),其特征机架上是至少设有二条以上的上料道(5)与输送支架(2)连接,控制装置通过传动装置控制环形步进传送带(1)步进,每次步进输送铝电解电容器(6)的个数与上料道(5)的条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自动上料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料道 (5)与输送支架(2)之间设有将铝电解电容器(6)由上料道(5)放入输送支架(2)的机械 手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效率的铝电解电容器自动上料输送装置,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环形步进输送装置(3),环形步进输送装置(3)包括由传动装置带动的环形步进传送带(1),环形步进传送带(1)上设有可夹持铝电解电容器(6)的输送支架(2),其特征机架上是至少设有二条以上的上料道(5)与输送支架(2)连接,控制装置通过传动装置控制环形步进传送带(1)步进,每次步进输送铝电解电容器(6)的个数与上料道(5)的条数相同,本实用新型上料输送装置结构简单,将其应用于检测或老化生产线,可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人员、设备的投入及占地面积,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G13/00GK201708042SQ20102019544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艾立华, 陈太平 申请人: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