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960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制造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单相发电机变压器的铁心结构形式有两种,分别是单柱旁轭式和双柱旁轭 式。当容量不大时(小于380MVA),可以采用单柱旁轭式结构,即通常所说的单柱高低高 结构(高低高结构是指绕组从内到外排列顺序为铁心、高压绕组II、低压绕组、高压绕组 I )。当容量很大时(大于等于380MVA),由于单柱旁轭式结构具有一定风险,如绕组温 升高、短路作用力大、漏磁场大以及局部温升高等。因此目前铁心结构多采用双柱旁轭式结 构,低压接线原理图如图1所示。低压引线采用两柱并联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小单柱引线中的电流,但当进入低压 套管时,由于此时引线中的电流为单柱电流的2倍,在变压器容量较大时,此线电流是非常 大的,可达到17000A以上,而由于传统低压套管油中接线板通常是两块接线板并排排列的 结构,在接线板的软铜接线片上会产生很大的电动力,由于要求有操作连接引线的空间,要 求这对接线板的软铜接线片有500mm以上的部分处于悬空状态,机械强度是一个很大的考 验。同时,由于接线板附近空间小,散热条件差,在集肤效应的作用下,两块接线板上并排排 列的多个软铜接线片中,各接线片电流分布不均,会产生个别接线片温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变压器低压端采用的双柱旁轭式结构的接线片温升高等不 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散热能力、改善并联引线间电流分 布不均的变压器低压弓I线和出线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设于变压器低压套管与铜排之间, 具有接线板和低压引线,其中接线板为多个,分布于以低压套管轴线的延长线为圆心的圆 周上。在具有多个接线板的圆周上空出一个接线板的位置,在该位置设置冷却联管,该 冷却联管与冷却器油管相通;所述低压引线采用两柱旁轭式结构;所述低压套管侧采用纸 包电缆,其一端通过接线板与套管端子相连,另一端通过接线冷压端子与铜排相连;所述接 线冷压端子的压线部分与包线部分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根据现场接线需要调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板圆周分布,改善了并联引线间电流分布不均;采用冷压接 线端子接线,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角度,既解决了大电流低压套管处温升高的问题,又保 证了油中接线板的机械强度,有效地防止了结构件的局部过热,而且方便超作,提高效率。2.本实用新型在低压套管油中接线板中留一开口,装设冷却器联管,提高此处的 散热条件。3[0011]3.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软接线片改为纸包电缆,提高了引线的抗短路能力。
图1为双柱旁轭式低压接线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接线板的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G方向放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低压弓丨线和出线结构,设于变压器低压套管4与铜 排之间,具有接线板1和低压引线,其中接线板1为多个,分布于以低压套管4轴线的延长 线为圆心的圆周上。在具有多个接线板1的圆周上空出一个接线板的位置,在该位置设置冷却联管2, 该冷却联管2与冷却器油管相通;低压引线采用两柱旁轭式结构(如图1所示);低压套管 侧采用纸包电缆5,其一端通过接线板1与低压套管端子相连,另一端通过接线冷压端子6 与铜排相连;接线冷压端子6的压线部分与包线部分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根据现场接线需要调整。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低压引线与常规结构的区别在于,常规低压套管下部为两排平 行的接线板,而本实用新型中低压套管4下部接线板1为多个(本实施例为11个),分布于 以低压套管轴线其延长线为圆心的圆周上。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路并联方式将低压线圈出线引到铜排上,铜排也 采用两根并联方式,降低铜油温差和涡流损耗,再将引线从铜排引到低压套管4的接线板1 处。其中,为方便接线,将从低压线圈出线处和铜排向低压套管引出处的接线冷压端子6设 计成有一定角度的方式,可大大降低操作者将引线折弯的困难和烦琐程度,方便生产。低压 套管4与铜排连接采用纸包电缆5连接,连接序号1' 14'按图3所示,在引线两端标出 序号便于现场安装,每根纸包电缆5单独包绝缘1mm,低压套管侧用接线板1与套管端子相 连,铜排侧采用接线冷压端子6与铜排相连,接线冷压端子6要在套管预装后配好角度后再 冷压焊。在低压套管处设计冷却联管2与冷却器连接,增大散热效果;软接线片改为纸包 电缆5,提高了引线的抗短路能力;各根纸包电缆5的排布位置如图4所示,改善了原有并 联引线间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设于变压器低压套管与铜排之间,其特征在于 具有接线板(1)和低压引线,其中接线板(1)为多个,分布于以低压套管(4)轴线的延长线 为圆心的圆周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多个接线板 (1)的圆周上空出一个接线板的位置,在该位置设置冷却联管O),该冷却联管O)与冷却 器油管相通。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引线采用 两柱旁轭式结构。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套管侧采 用纸包电缆(5),其一端通过接线板(1)与套管端子相连,另一端通过接线冷压端子(6)与 铜排相连。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冷压端子 (6)的压线部分与包线部分具有一定角度,该角度根据现场接线需要调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低压引线和出线结构,该结构设于变压器低压套管与铜排之间,具有接线板和低压引线,其中接线板为多个,分布于以低压套管轴线的延长线为圆心的圆周上;在具有多个接线板的圆周上空出一个接线板的位置,在该位置设置冷却联管,该冷却联管与冷却器油管相通;所述低压引线采用两柱旁轭式结构;所述低压套管侧采用纸包电缆,其一端通过接线板与套管端子相连,另一端通过接线冷压端子与铜排相连。本实用新型改善了并联引线间电流分布不均,既解决了大电流低压套管处温升高的问题,又保证了油中接线板的机械强度,有效地防止了结构件的局部过热,而且方便超作,提高效率。
文档编号H01F27/28GK201829316SQ20102022416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
发明者孙树波, 李智, 林涧溪 申请人: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