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095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端子,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如美国专 利公告第7025602号所揭示。该电连接器端子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导电体与下导电体以及组 设在上导电体与下导电体之间的弹性件。上导电体与下导电体均包括主体部、由主体部底 端两侧向下延伸设置的弹性臂、由弹性臂末端向内延伸设置的卡勾以及由主体部两侧凹陷 形成的凹口。卡勾具有倾斜导引面。电连接器端子通过上导电体的卡勾与下导电体的凹口 配合以及上导电体的凹口与下导电体的卡勾的配合,将上导电体与下导电体组设在一起, 实现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功能,并且可以引导上导电体与下导电体沿竖直方向上 下运动。但是,该电连接器端子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较困难,并且上、下导电体配合的镂 空区域会有测试接触的风险,进而会影响电连接器端子正常的电性连接功能。另外;电连接 器端子的上、下导电体相对运动时的接触面为卡勾的倾斜导引面与凹口的表面,因该两接 触面的表面较粗糙,会造成电连接器端子的上导电体与下导电体接触不稳定,影响电连接 器的正常电性连接功能。为克服上述缺陷,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简单并且接触稳定的电连接器端子。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 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以及组设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的弹性件,第一导 电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两侧各凸伸设有一对凸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包括接 触部、由接触部两侧弯折延伸设置的一对可夹持在第一导电体主体部两侧的弹性臂以及 设于弹性臂至少一侧且可与第一导电体的凸出部配合的卡持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导电体还包括由接触部两侧弯 折向下延伸设置的一对连接部,所述两弹性臂是分别由两连接部向下延伸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导电体还包括导接部,所述主 体部是由导接部竖直向上延伸,所述导接部两侧向外凸伸设有垂直于导接部的第一限位 部,所述第二导电体的每一连接部两侧均向外凸伸设有一对第二限位部,可与第一限位部 配合,用与将弹性件组设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主体部的厚度小于所 述导接部的厚度,其与导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可供第二导电体的弹性臂抵接,用于防 止第二导电体在向下运动时过度滑移,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主体部同侧的两凸出部之间形成有导引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导电体的接触部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每一连接部上各设有一个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界定所述第二导电体的卡持部是由所述每一弹性 臂的末端至少一侧延伸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导电体大致呈倒“U”型。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 子,其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以及组设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的弹性件,第 一导电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两侧各凸伸设有一对凸出部,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体包括由 直接对折端子料带制成的一对弹性臂以及设于弹性臂两侧并可与第一导电体的凸出部配 合的卡持部,所述弹性臂具有主表面以及冲压形成的冲切面,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主体部与 主表面接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导电体还包括接触部以及位于 接触部两侧的一对连接部,所述弹性臂是由连接部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电体还包括 导接部,所述导接部两侧向外垂直延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导电体的每一连接部两 侧均向外垂直延伸设有一对第二限位部,可与第一导电体的第一限位部配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主体部同侧的两凸 出部之间形成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宽度与第二导电体的弹性臂的宽度大致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二导电体的弹性臂由对折端子 料带制成,可使弹性臂与第一导电体的主体部接触的主表面较光滑,进而使第一导电体与 第二导电体实现稳定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器端子的稳定电性连接功能;并且,通过设于第 二导电体的卡持部与第一导电体的凸出部的配合,可以防止第二导电体在上下运动中脱离 第一导电体,进而实现电连接器端子的正常电性连接功能;另外,第二导电体的结构简单, 容易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处于初始状态的立 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二导电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连接器端子1,组设在电连接器中用于 电性连接芯片模块(未图示)与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以正交方式组设在一起的第一导 电体2与第二导电体3以及组设在第一导电体2与第二导电体3之间的弹性件4。请重点参阅图2及图3所示,第一导电体2包括大致呈”V”型的导接部20、由导接 部20竖直向上延伸设置的主体部22以及由导接部20两侧垂直延伸的一对第一限位部21。 导接部20可与电路板(未图示)的导电触点接触,用于实现电连接器端子1与电路板(未图示)间的电性导通。主体部22的厚度小于导接部20的厚度,其与导接部20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23。主体部22的末端两侧缘各凸伸设有一对垂直于主体部22的凸出部24。位 于主体部22同一侧的两凸出部24之间形成有导引槽25。凸出部24具有弧状导引面241。 所述凸出部24与第一限位部21相互垂直。请重点参阅图2至图4所示,第二导电体3是通过对折端子料带方式制成,大致呈 倒「U」型构造,其包括位于顶端的接触部30、由接触部30两侧弯折后竖直向下延伸设置的 一对连接部31。每一连接部31的两侧各向外凸伸设有垂直于连接部31的一对第二限位 部32,可与第一导电体2的第一限位部21配合,用于将弹性件4限位在第一导电体2与第 二导电体3之间。每一个连接部31各向下延伸设有一个弹性臂33。弹性臂33的宽度小于 连接部31的宽度,并且与第一导电体2的导引槽25的宽度大致相同。两弹性臂32可夹持 在第一导电体2的主体部22两侧,并可在导引槽25的导引下沿主体部22上下运动。每一 弹性臂32的两侧各向外凸伸设有一对卡持部33,可卡扣在第一导电体2的凸出部24的底 端,用于防止第一导电体2在向上运动时脱离第二导电体3。接触部30中部设有第一开口 300,可与芯片模块(未图示)的锡球接触。每一连接部31上均设有与第一开口 300连通 的第二开口 310,用于使第一开口 300与芯片模块(未图示)的锡球之间实现多点接触,进 而保证电连接器端子1与芯片模块(未图标)间的良好电性连接。所述弹性臂33具有与 第一导电体2的主体部20接触的主表面(未标号)及与第一导电体2的凸出部24接触的 冲切面(未标号)。所述主表面(未标号)为端子下料面,可使弹性臂33与主体部20间的 接触面较为光滑,进而实现第一导电体2与第二导电体3间的稳定接触。弹性件4为弹簧,置于第一导电体2的主体部22与第二导电体3的弹性臂33的 外围。弹性件4通过其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导电体2的第一限位部21与第二导电体3的 第二限位部32上而被限定在第一导电体2与第二导电体3之间,用于提供第一导电体2与 第二导电体3上下运动的弹力。组装时,先将弹性件4套设在第一导电体2的主体部22外围,然后将第二导电体3 伸入弹性件4并使第二导电体3的弹性臂33收容在第一导电体2的导引槽25中。此时, 第二导电体3的弹性臂33夹持在第一导电体2的主体部22上,并可沿第一导电体2的导 引槽25向上滑动,直至第二导电体3的卡持部34抵触在第一导电体2的凸出部24下端。 此时电连接器端子1处于初始状态,第一导电体2与第二导电体3呈十字交叉状配合,从而 实现两导电体2、3间的稳定接触。组装好后,第一导电体2的导接部20可与电路板(未图 示)导接,第二导电体3的接触部30的第一开口 300可与芯片模块(未图示)的锡球接 触,用于实现电连接器端子1电性连接芯片模块(未图示)与电路板(未图示)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1的第二导电体3是通过对折端子料带方式制成,可使 第一导电体2的主体部22与第二导电体3的弹性臂33的接触面为端子下料面,接触面较 为光滑,使得第一导电体2与第二导电体3接触较为稳定,进而实现电连接器端子1稳定连 接芯片模块(未图示)与电路板(未图示)的功能。并且,电连接器端子1通过第二导电 体3设置的卡持部34与第一导电体2的凸出部24配合,用于防止第二导电体3在上下运动 过程中脱离第一导电体2,避免了电连接器端子1上下滑动接触不稳定的问题,增加了电连 接器端子1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另外,第二导电体3的弹性臂33可在第二导电体3向下运 动过程中抵接在第一导电体2的台阶23顶端,用于防止第二导电体3过度滑移而被卡住。此外,电连接器端子1还通过第一导电体2的凸出部24提供第一导电体2与第二导电体3 横向限位功能,通过第一导电体2的导引槽25提供第一导电体2与第二导电体3作动方向 的限位功能。前述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2位于下方与电路板(未图示)导接,第二导电体3位于上方与芯片模块(未图示)的锡球接触;相反也可使第一导电体2位于上方与芯片 模块(未图示)的锡球导接,第二导电体3位于下方与电路板(未图示)接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 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以及组设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的弹性件,第一导电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两侧各凸伸设有一对凸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包括接触部、由接触部两侧弯折延伸设置的一对可夹持在第一导电体主体部两侧的弹性臂以及设于弹性臂至少一侧且可与第一导电体的凸出部配合的卡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还包括由接触部 两侧弯折向下延伸设置的一对连接部,所述两弹性臂是分别由两连接部向下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还包括导接部,所 述主体部是由导接部竖直向上延伸,所述导接部两侧向外凸伸设有垂直于导接部的第一限 位部,所述第二导电体的每一连接部两侧均向外凸伸设有一对第二限位部,可与第一限位 部配合,用与将弹性件组设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主体部的厚度 小于所述导接部的厚度,其与导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可供第二导电体的弹性臂抵接, 用于防止第二导电体在向下运动时过度滑移,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主体部同侧的两凸出部 之间形成有导引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接触部上设有 第一开口,所述每一连接部上各设有一个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卡持部是由所 述每一弹性臂的末端至少一侧延伸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大致呈倒“U”型。
8.—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以及组设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 导电体之间的弹性件,第一导电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两侧各凸伸设有一对凸出部,其特征 在于第二导电体包括由直接对折端子料带制成的一对弹性臂以及设于弹性臂两侧并可与 第一导电体的凸出部配合的卡持部,所述弹性臂具有主表面以及冲压形成的冲切面,所述 第一导电体的主体部与主表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还包括接触部以 及位于接触部两侧的一对连接部,所述弹性臂是由连接部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电体 还包括导接部,所述导接部两侧向外垂直延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导电体的每一连 接部两侧均向外垂直延伸设有一对第二限位部,可与第一导电体的第一限位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主体部同 侧的两凸出部之间形成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宽度与第二导电体的弹性臂的宽度大致相 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以及组设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的弹性件。第一导电体包括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两侧凸伸设置的一对凸出部。第二导电体包括一对弹性臂以及设于弹性臂两侧且可与第一导电体的凸出部配合的卡持部,弹性臂具有与第一导电体的主体部接触的主表面以及与第一导电体的凸出部接触的冲切面。主表面较为光滑,可使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间的接触稳定。并且,第二导电体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774018SQ20102024643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日
发明者杨智凯, 许修源, 陈克豪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