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218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的应用于各式各样的电路系统中用于两个相互独立元件之间的电 性连接。现有的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绝缘主体、若干电连接器端子,绝缘主体设有若干端 子收容孔,电连接器端子对应的收容于端子收容孔中。电连接器端子包括固定于端子收容 孔内的基部、自基部延伸的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末端设置的接触部。接触部用于与其它 元件接触而电导通,接触部一种主要的接触方式是弹性按压接触;连接部一般设置有弯曲 段,当接触部弹性按压接触其它元件时,设置有弯曲段的连接部弹性变形,并产生使接触部 抵压其它元件的复位弹力,从而使电连接器端子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与其它元件的接触而电 导通,并不会因为缺少在垂直于其它元件接触表面方向的弹性力而损坏。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器元件趋向小型化高密度化发展的趋势愈来愈明 显,导致电连接器端子在电连接器的绝缘主体中的排列也越来越紧凑。因此,电连接器端子 必须缩减尺寸,同时,由于电连接器端子还需承受较强且复杂的外力,所以,电连接器端子 还需具有较强的弹性变形能力。但是,现有电连接器中的电连接器端子,其安装方式一般为横片式安装;具体地 说,以电连接器端子自基部向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以连接部的弹性形变方向,即 垂直于电连接器端子与其它元件的接触面的方向为厚度方向,以既垂直于长度方向且垂直 于厚度方向的方向为宽度方向,现有的电连接器端子结构尺寸,其宽度方向的尺寸远大于 厚度方向的尺寸。这种结构的电连接器端子由于厚度值低,弹性形变量小,使用过程中易由 于疲劳等因素产生塑性形变,导致接触不良;且由于宽度值大,电连接器绝缘主体内并排设 置多个电连接器端子时,每个电连接器端子占用宽度大,不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弹性形变性能好,连接效 果好,且节约占用空间,有利于电连接器小型化、紧凑化的电连接器端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种电连接器端子,它包括固定于电连接器内的基部、自基部延伸的连接部以及 设置于连接部末端的接触部,所述连接部为设置有弯曲段的连接部;所述基部、连接部和接 触部在同一平面内延伸而呈直片状设置;以电连接器端子自所述基部向所述连接部延伸的 方向为长度方向,以垂直于所述接触部接触其它元件的接触面的方向为厚度方向,以既垂 直于长度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向的方向为宽度方向,电连接器端子的最大宽度小于其最小 厚度。进一步地,电连接器端子的最大宽度不大于其最小厚度的1/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0010]其中,所述接触部凸设有触凸。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前连接部和后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 设置,所述后连接部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设置;所述接触部包括前接触部和后接触部,所述 前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前连接部末端,所述后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后连接部末端。其中,所述前连接部长度大于所述后连接部长度。其中,所述前接触部的触凸呈圆弧形突起。其中,所述前连接部厚度小于所述基部厚度。其中,所述前连接部向所述基部过渡延伸设置有厚度逐渐增大的过渡连接段。其中,所述后接触部的触凸端面为平面。根据以上所述的,所述基部设置有限位凸块。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电连接器端子包括固定于电连接器内的基部、自基部 延伸的连接部以及设置于连接部末端的接触部,所述连接部为设置有弯曲段的连接部;所 述基部、连接部和接触部在同一平面内延伸而呈直片状设置;以电连接器端子自所述基部 向所述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以垂直于所述接触部接触其它元件的接触面的方向 为厚度方向,以既垂直于长度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向的方向为宽度方向,电连接器端子的 最大宽度小于其最小厚度;本实用新型由于厚度值大,弹性形变方向沿厚度方向分布,弹性 形变性能好,不易由于疲劳等因素产生塑性形变,接触紧密,电性连接效果好;且由于宽度 值小,电连接器绝缘主体内并排设置多个电连接器端子时,每个电连接器端子占用宽度小, 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和紧凑化。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安装于电连接器绝缘主体内的安装示意 图。图4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的电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图2、图3和图4中包括11——基部111——限位凸块12——连接部121——前连接部122——后连接部131——前接触部132——后接触部133——触凸14——过渡连接段2——绝缘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 施例。 见图1 图4所示,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它包括固定于电连接器内的绝缘主体2的基部11、自基部11延伸的连接部12以及设置于连接部12末端的接触部,所述连接部12为 设置有弯曲段的连接部12 ;所述基部11、连接部12和接触部在同一平面内延伸而呈直片状 设置;以电连接器端子自所述基部11向所述连接部12延伸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以垂直于所 述接触部接触其它元件的接触面的方向为厚度方向,以既垂直于长度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 向的方向为宽度方向,电连接器端子的最大宽度小于其最小厚度。见图3和图4所示,本电连接器端子通过所述基部11固定安装于电连接器的绝缘 主体2内,所述接触部正对待连接的其它元件的连接端。使用过程中,其它元件的连接端 与所述接触部触接抵压,在抵压压力作用下,所述连接部12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产生反向 的复位弹力,所述接触部在该复位弹力作用下紧压其它元件的连接端,从而保持接触而电 导通。由于本电连接器端子厚度值大,且由于所述基部11、连接部12和接触部在同一平面 内延伸而呈直片状设置,故而所述连接部12发生弹性形变时,弹性形变方向沿厚度方向分 布,弹性形变性能好,不易由于疲劳等因素产生塑性形变,接触紧密,电性连接效果好;又由 于宽度值小,电连接器绝缘主体2内并排设置多个电连接器端子时,每个电连接器端子占 用宽度小,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和紧凑化。具体地,电连接器端子的最大宽度不大于其最小厚度的1/5,亦即是说,所述电连 接器端子的最大宽度远小于其最小厚度,本电连接器端子整体呈竖片式布置。一般而言,片 状物体发生塑性变形时,易沿其结构尺寸较薄的方向发生形变,而不易沿其结构尺寸较厚 的方向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设置成宽度远小于厚度的结构,则使用过程中沿厚度方向不 易发生塑性形变,结构稳定性好,使用过程中弹性按压接触效果好,连接稳定。较优选地,所述接触部凸设有触凸133。使用过程中,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触凸 133与其它元件的连接端弹性按压触接,接触定位准确。见图1或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12包括前连接部121和后连接部122,所述前连接 部121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设置,所述后连接部122自所述基部11向后延伸设置;所述 接触部包括前接触部131和后接触部132,所述前接触部131设置于所述前连接部121末 端,所述后接触部132设置于所述后连接部122末端。一般而言,电连接器端子的前端为与 其它元件的连接端弹性按压接触的一端,而其后端则作为该电连接器所在元件的电传输引 脚。本实用新型所述基部11向前后分别延伸设置前连接部121和后连接部122,并分别设 置前接触部131和后接触部132,前接触部131用于与其它元件的连接端弹性按压接触而电 性连接,后接触部132则既可以通过弹性按压接触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电连接器端子所 在元件的导线电导通,亦可通过将所述后接触部132与导线通过焊接等不可拆卸的连接方 式电导通,这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前连接部121长度大于所述后连接部122长度。具体 地说,所述前连接部121长度较长,后连接部122长度较短。这是因为,在工作过程中,前接 触部131需要通过弹性按压接触的方式与其它元件的连接端接触电导通,不工作时则需要 使前接触部131脱离与其它元件的接触而断开连接,因此,所述前连接部121在使用过程中 需要频繁发生弹性形变,故而设置所述前连接部121长度较长,则所述前接触部131相对所 述基部11的力臂长,前接触部131往复移动行程大,使前连接部121发生弹性形变需要的 抵压压力小,便于电连接器灵活插拔。而如上所述,所述后接触部132作为电传输引脚与电 连接器所在元件电性连接,使用过程中不需与电连接器所在元件的导线脱离,故而设置所述后连接部122较短,一方面节约材料,另一方面使所述后接触部132相对于基部11的力 臂短,后连接部122不易发生挠曲变形,从而使后接触部132与所在元件的导线连接稳固, 有利于提高工作稳定性。其中,所述前接触部131的触凸133呈圆弧形突起。如上所述,电连接器在使用过 程中,往往需要频繁插拔,以实现导通或断开连接的目的;所述圆弧形突起的触凸133与其 它元件的连接端接触时,其圆弧表面与其它元件连接端连接,接触面积小,接触摩擦小,易 于电连接器插拔;且圆弧形的触凸133表面顺滑无突变点,不易划伤其它元件的连接端,有 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其中,所述前连接部121厚度小于所述基部11厚度。这样发生弹性形变的时候,形 变集中于结构尺寸较小的连接部12,而结构尺寸较大的基部11则基本不产生变形,这在保 证本实用新型提供足够的弹性型变量的同时,也使所述基部11保持固定于所述绝缘主体2 的位置,避免基部11松动,有利于提高安装可靠性。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前连接部121向所述基部11过渡延伸设置有 厚度逐渐增大的过渡连接段14。在所述连接部12发生弹性形变的时候,其应力将传递至基 部11,为避免应厚度值突变而形成应力集中点导致本电连接器端子发生断裂,本实用新型 设置所述过渡连接段14。其中,所述后接触部132的触凸133端面为平面。这样接触面积大,接触稳固。见图4所示,所述基部11设置有限位凸块111。所述限位凸块111用于使所述基 部11稳固地安装于绝缘主体2内,避免基部11滑动错位,提高了安装可靠性。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 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它包括固定于电连接器内的基部、自基部延伸的连接部以及设 置于连接部末端的接触部,所述连接部为设置有弯曲段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 连接部和接触部在同一平面内延伸而呈直片状设置;以电连接器端子自所述基部向所述连 接部延伸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以垂直于所述接触部接触其它元件的接触面的方向为厚度方 向,以既垂直于长度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向的方向为宽度方向,电连接器端子的最大宽度 小于其最小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端子的最大宽度 不大于其最小厚度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凸设有触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前连接部 和后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设置,所述后连接部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 设置;所述接触部包括前接触部和后接触部,所述前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前连接部末端,所述 后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后连接部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部长度大于所 述后连接部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触部的触凸呈圆 弧形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部厚度小于所述基部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部向所述基部 过渡延伸设置有厚度逐渐增大的过渡连接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接触部的触凸端面 为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设 置有限位凸块。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包括基部、自基部延伸的连接部以及设置于连接部末端的接触部;基部、连接部和接触部在同一平面内延伸而呈直片状设置;以电连接器端子自基部向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以垂直于接触部接触其它元件的接触面的方向为厚度方向,以既垂直于长度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向的方向为宽度方向,电连接器端子的最大宽度小于其最小厚度;本实用新型由于厚度值大,弹性形变方向沿厚度方向分布,弹性形变性能好,不易由于疲劳等因素产生塑性形变,接触紧密,电性连接效果好;且由于宽度值小,电连接器绝缘主体内并排设置多个电连接器端子时,每个电连接器端子占用宽度小,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和紧凑化。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927755SQ20102063397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周法勇 申请人:周法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