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99970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为其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自放电小等突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特别是手机、电子行业。随着锂电池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也逐渐将锂电池用于提供动力。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结构主要为叠片式和卷绕式,对于大容量的圆柱电池来说,一般采用卷绕式的生产方式来制作电芯,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包括有卷绕针、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正极耳和负极耳,通常采用正负极片之间用隔离膜隔开,整体卷绕在卷绕针上制成。通常采用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锂离子圆柱电池容量一般不超过20安时,主要原因
1.一旦发生短路电流集中,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爆炸;
2.针刺试验很难通过;
3.充放电过程中,热量不容易散出来,最大热量不能做到500安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克服现有圆柱电池容量小,和大容量圆柱电池热量过度集中,安全性差的问题的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带状的负极极片-隔离膜-正极极片-隔离膜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然后卷绕在卷绕针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负极极片和隔离膜采用带状连续起卷,正极极片为多段等长的极片,各个多段正极极片之间设置有等距离的间隙,在进行起卷第一圈时,将负极极片的尾端留出多余的一段并反折,覆盖住正极片半圈,然后在正负极片外包裹一层金属箔,再完成连续的卷绕,卷绕成圆柱电池的电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正极极片的卷绕方式为,在负极极片和隔离膜起卷后,在相应位置逐个加入单段正极极片一起间断卷绕,负极极片和隔离膜每卷绕一圈,则插入一圈正极极片,直到卷绕工作的完成。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正极极片的卷绕方式为,是将相邻两段正极极片用胶带粘接在一起,然后与负极极片和隔离膜一起同时连续起卷。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相邻两个正极极片之间的间隙为3_5mm。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正极极片的侧边焊接有极耳,正极极片由多个极耳导出。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包裹的金属箔为铜箔。
本发明的原理,是将电池电芯的正极片采用多片断开式结构,可以避免电流过于集中,方便针刺试验进行检测,同时,在起卷的第一圈包裹有金属箔,方便散热,从而能够增加电池容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了电流集中,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了散热性能,增加了电池容量,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卷绕第I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正极极片,2.极耳,3-间隙,4-隔离膜,5-负极极片,6-卷绕针,7-金属 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I所示的一种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该卷绕方法为,将带状的负极极片5-隔离膜4-正极极片I-隔离膜4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然后卷绕在卷绕针6上,其中,所述的负极极片5和隔离膜4采用带状连续起卷,正极极片I为多段等长的极片,各个多段正极极片I之间设置有等距离的间隙3,在进行起卷第一圈时,将负极极片5的尾端留出多余的一段并反折,覆盖住正极极片I半圈,然后在正负极片外包裹一层金属箔7,再完成连续的卷绕,卷绕成圆柱电池的电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极片I的卷绕方式为,在负极极片5和隔离膜4起卷后,在相应位置逐个加入单段正极极片I 一起间断卷绕,负极极片5和隔离膜4每卷绕一圈,则插入一圈正极极片1,直到卷绕工作的完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极极片I的卷绕方式为,是将相邻两段正极极片I用胶带粘接在一起,然后与负极极片5和隔离膜4 一起同时连续起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相邻两个正极极片I之间的间隙3为3_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极极片I的侧边焊接有极耳2,正极极片I由多个极耳2导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裹的金属箔7为铜箔。本发明是将电池电芯的正极极片I采用多片断开式结构,可以避免电流过于集中,方便针刺试验进行检测,同时,在起卷的第一圈包裹有金属箔7,方便散热,从而提高了散热性能,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增加了电池容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带状的负极极片-隔离膜-正极极片-隔离膜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然后卷绕在卷绕针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负极极片和隔离膜采用带状连续起卷,正极极片为多段等长的极片,各个多段正极极片之间设置有等距离的间隙,在进行起卷第一圈时,将负极极片的尾端留出多余的一段并反折,覆盖住正极片半圈,然后在正负极片外包裹一层金属箔,再完成连续的卷绕,卷绕成圆柱电池的电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卷绕方式为,在负极极片和隔离膜起卷后,在相应位置逐个加入单段正极极片一起间断卷绕,负极极片和隔离膜每卷绕一圈,则插入一圈正极极片,直到卷绕工作的完成。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极片的卷绕方式为,是将相邻两段正极极片用胶带粘接,然后与负极极片和隔离膜一起同时连续起卷。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个正极极片之间的间隙为3-5mm。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极片的侧边焊接有极耳,正极极片由多个极耳导出。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裹的金属箔为铜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圆柱电池容量小,和大容量圆柱电池热量过度集中,安全性差的问题的新型大容量圆柱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带状的负极极片-隔离膜-正极极片-隔离膜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然后卷绕在卷绕针上,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负极极片和隔离膜采用带状连续起卷,正极极片为多段等长的极片,各个多段正极极片之间设置有等距离的间隙,在进行起卷第一圈时,将负极极片的尾端留出多余的一段并反折,覆盖住正极片半圈,然后在正负极片外包裹一层金属箔,再完成连续的卷绕,卷绕成圆柱电池的电芯。本发明降低了电流集中,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了散热性能,增加了电池容量,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文档编号H01M4/13GK102760911SQ20111010597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黄祥盛 申请人:黄祥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