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419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缆线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缆线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缆线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具有异径端子的缆线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串行ATA (Serial ATA)是一种用于存储装置(如硬盘、⑶-ROM及DVD)与主机板间的高速传输接口。习知中华民国证书号第M371317「SATA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已揭露一种符合SATA(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标准的连接器,以高速信号传送及电源传送的结构。 请参阅图I所示,习知SATA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10a、讯号端子组20a、电源端子组30a、线缆40a及金属壳体50a。绝缘体IOa的基座面IlOa延伸有一横向凸肋12a,且凸肋12a的侧面延伸有纵向导引部13a。上述讯号端子21a的平直部22a插设于绝缘体IOa的讯号端子孔14a。上述电源端子31a的平直部32a插设于绝缘体IOa的电源端子孔15a。线缆40a具有第一组导线41a与第二组导线42a,上述导线(41a、42a)各别电性连接于每一讯号端子21a与每一电源端子31a。金属壳体50a扣固于绝缘体IOa的基座11a。上述讯号端子21a的平直部22a突出于凸肋12a的讯号槽孔122a,且电源端子31a的平直部22a突出于凸肋12a的电源槽孔123a。藉此,以缩减电连接器Ia整体结构的高度及宽度。然而以现今电子设备而言,习知的电连接器Ia整体高度也已不符需求,对于诉求更轻薄短小且空间有限的装配环境下,实有必要改良结构,以符合潮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高度更低(例如2_或2_以下的高度)更轻薄的缆线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精简制程简便的缆线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讯号端子组、一电源端子组、多个第一电缆及多个第二电缆。绝缘本体具有一舌板、一插槽、多个讯号端子槽及多个电源端子槽,该舌板凸出并垂直该绝缘本体一侧表面设置,该插槽形成于该舌板周围。讯号端子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些讯号端子槽内的多个讯号端子,每一该讯号端子具有一第一径向宽度。电源端子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些电源端子槽内的多个电源端子,每一该电源端子具有一第二径向宽度,每一该讯号端子的第一径向宽度与每一该电源端子的第二径向宽度相异。多个第一电缆电性连接于每一该讯号端子的一第一焊接部上。多个第二电缆电性连接于每一电源端子的一第二焊接部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缆线连接器另包含一盖体,该盖体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表面,其中该盖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及至少两个第一弹性部,该第一弹性部具有一第一卡固孔,该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孔及至少两个第一卡接块,每一该第一卡接部分别穿过每一该第一卡接孔至该插槽一侧,每一该第一卡接块分别卡固于每一该第一弹性部的一第一卡固孔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盖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及至少一第二弹性部,该第二弹性部具有多个第二卡固孔,该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接孔及多个第二卡接块,每一该第二卡接部分别穿过每一该第二卡接孔,该些第二卡接块分别卡固于该第二弹性部的多个第二卡固孔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缆线连接器另包含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并与部分该讯号端子接触,该接地端子具有一主体部、从该主体部延伸的多个抵触部及分别设于该主体部两端的至少两个插入部,其中该抵触部供与该第一焊接部电性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一该讯号端子或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从该第一焊接部或该第二焊接部延伸而出的一延伸部、从该延伸部弯折延伸的一接触部及从该接触部弯折且勾住该舌板的一^^勾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形成有多个讯号端子槽及多个电源端子槽的一绝缘本体;接着,组装多个讯号端子及多个电源端子于对应的每一该讯号端子槽及每一该电源端子槽内,每一该讯号端子及每一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径向宽度及一第二径向宽度,该第一径向宽度与该第二径向宽度相异,每一该讯号端子及每一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焊接部及一第二焊接部;然后,分别电性连接多个第一电缆及多个第二电缆于该些第一焊接部及该些第二焊接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制作方法另包含组装一盖体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表面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装该些讯号端子与该些电源端子于该些讯号端子槽及该些电源端子槽的方式包含插入成型或传统组装法。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分别电性连接该些第一电缆及该些第二电缆于该些第一焊接部及该些第二焊接部的步骤前,以及组装多个讯号端子及多个电源端子于对应的每一该讯号端子槽及每一该电源端子槽内,每一该讯号端子及每一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径向宽度及一第二径向宽度,该第一径向宽度与该第二径向宽度相异,每一该讯号端子及每一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焊接部及一第二焊接部的步骤后,另包含将一接地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且该接地端子的一部分抵触该讯号端子组的该些第二焊接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分别电性连接该些第一电缆及该些第二电缆于该些第一焊接部及该些第二焊接部的步骤后,组装一盖体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表面上的步骤前,另包含将一披覆胶体覆盖于该些第一焊接部及该些第二焊接部上。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缆线连接器,使本发明的缆线连接器整体高度更低更轻薄,且在结构上及制程便捷。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图I为习知SATA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其中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不含缆线)。
图2B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讯号端子组、电源端子组及接地端子完成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2C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第一电缆及第二电缆分别完成电性连接于讯号端子组及电源端子组后的立体示意图。图2D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其中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含缆线)。图2E为本发明图2D的2E-2E剖面示意图。图2F为本发明图2D的2F-2F剖面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另外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不含缆线)。
图3B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另外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含缆线)。图4A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再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不含缆线)。图4B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再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含缆线)。图5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A至图2F、图3A至图3B及图4A至图4B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缆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I、一讯号端子组2、一电源端子组3、接地端子4、多个第一电缆5及多个第二电缆6。配合图2A、图3A及图4A所示,绝缘本体I具有一舌板10、一插槽11、多个讯号端子槽12及多个电源端子槽13。举例来说,如图2E(图2D的2E-2E剖面图)或图2F(图2D的2F-2F剖面图)所示,舌板10可凸出并垂直绝缘本体I的一侧表面设置,且插槽11可形成于舌板10周围。由于舌板10与插槽11皆形成于绝缘本体I的同一侧表面,因此绝缘本体I可以经由此侧表面的方向来与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相互配合。配合图2A、图3A及图4A所示,本发明缆线连接器另包含一盖体7。盖体7较佳为金属或金属合金材质所制成。透过盖体7的使用,不但可增加对接连接器(图未绘示)的插拔力外,更可形成防止讯号被电磁波干扰(EMI)的作用。此外,盖体7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70、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71、至少两个第一弹性部72及至少一第二弹性部73。再者,盖体7可透过卡扣的方式组装于绝缘本体I的另一侧表面。配合图2A、图3A及图4A所示,绝缘本体I具有至少两个第一^Nt孔14、至少两个第二卡接孔15、至少两个第一卡接块16及多个第二卡接块17(如图3A所示)。举例来说,两个第一卡接孔14可彼此相互对应或对称,两个第二卡接孔15亦可彼此相互对应或对称,且两个第一卡接孔14与两个第二卡接孔15较佳皆贯穿绝缘本体I。在如图2A及图4A的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卡接孔14及第二卡接孔15分别对应盖体7的每一第一卡接部70及每一第二卡接部71。因此盖体7的第一卡接部70及第二卡接部71得以穿过对应的第一卡接孔14及第二卡接孔15,并位于插槽11的两侧。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盖体7的第一卡接部70及第二卡接部71,用以与对应的连接器(图未绘示)卡接。再者,两个第一卡接块16可彼此相互对应或对称,且从绝缘本体I的一第一表面100向外凸出。在如图2A所不的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卡接块16位于形成平台的第一表面100的两侧。如图3A所示,多个第二卡接块17可排列成一直线且从绝缘本体I的一第二表面101向外凸出,其中绝缘本体I的第一表面100与第二表面101为两相反方向的表面。
当盖体7设置于绝缘本体I的另一侧表面上时,每一第一卡接部70可分别对应穿
过每一第--^接孔14至插槽11 一侧。每一第--^接块16可分别顺势卡固于每一第一弹
性部72的第一卡固孔720内。每一第二卡接部71可分别对应穿过每一第二卡接孔15,且多个第二卡接块17可分别对应卡固于第二弹性部73的多个第二卡固孔730内,如此以组装在绝缘本体I上。配合图2A、图2B、图2E及图2F所示,讯号端子组2包括分别设置于多个讯号端子槽12内的多个讯号端子20。电源端子组3包括分别设置于多个电源端子槽13内的多个电源端子30。每一讯号端子20具有一第一径向宽度Dl,每一电源端子具有一第二径向宽度D2,且每一讯号端子20的第一径向宽度Dl与每一电源端子30的第二径向宽度D2相异。举例来说,依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每一讯号端子20的第一径向宽度Dl可设计成大于或小于每一电源端子30的第二径向宽度D2。再者,每一讯号端子20具有一第一焊接部200、从第一焊接部200延伸而出的一延伸部201、从延伸部201弯折延伸的一接触部202,及从接触部202弯折且勾住舌板10 (配合图2F所示)的一^^勾部203。另外,每一电源端子30相似于每一讯号端子20。换言之,电源端子30分别具有一第二焊接部300、从第二焊接部300延伸而出的一延伸部301、从延伸部301弯折延伸的一接触部302,及从接触部302弯折且勾住舌板10 (配合图2E所示)的一卡勾部303。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端子30与讯号端子20较佳断面结构相近仅径向宽度相异。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将每一电源端子30的径向宽度D2制作成与每一讯号端子20的径向宽度Dl相同,依不同客户需求或设计需要而改变。配合图2A及图2B所示,接地端子4设置于绝缘本体I上并与部分讯号端子20接触。举例来说,接地端子4具有一主体部40、从主体部40延伸的多个抵触部41 (本实施例提供3个抵触部41),及分别设于主体部40两端的至少两个插入部42 (本实施例提供4个插入部42),其中抵触部41供与第一焊接部200电性连接。在此所述的电性连接较佳是指焊接等相关作业。配合图2B及图2C所示,多个第一电缆5可电性连接于每一讯号端子20的第一焊接部200上,且多个第二电缆6可电性连接于每一电源端子30的第二焊接部300上。举例来说,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第一电缆5与第二电缆6可为异径或同径电缆。另外,其中三个第一电缆5可分别透过三个抵触部41以间接电性连接于其中三个第一焊接部200,而多个第二电缆6可直接电性接触每一第二焊接部300。如图2E及图2F所示,为增加接地端子4、每一第一电缆5及第二电缆6焊接在每一电源端子30与每一讯号端子20上的强度,更可在焊接后施以披覆胶体8,例如UV胶、热溶胶或其它适合材料,亦即俗称的点胶(Dispensing)作业。请配合图5所示,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如图所示的缆线连 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几个步骤首先,配合图2A所示,提供形成有多个讯号端子槽12及多个电源端子槽13的一绝缘本体1(步骤S100);接着,配合图2A与图2B所示,组装多个讯号端子20及多个电源端子30于对应的每一讯号端子槽12及每一电源端子槽13内,每一讯号端子20及每一电源端子30分别具有一第一径向宽度Dl及一第二径向宽度D2,第一径向宽度Dl与第二径向宽度D2相异,每一讯号端子20及每一电源端子30分别具有一第一焊接部200及一第二焊接部300 (步骤S102);然后,分别电性连接(例如使用焊接方式)多个第一电缆5及多个第二电缆6于多个第一焊接部200及多个第二焊接部300 (步骤S104);最后,配合图2C与图2D所示,组装一盖体7于绝缘本体I的一侧表面上(步骤S106)。 再者,上述分别电性连接多个第一电缆5及多个第二电缆6于多个第一焊接部200及多个第二焊接部300的步骤(步骤S104)前,另包含将一接地端子4设置于绝缘本体I上,且接地端子4的一部分抵触讯号端子组2的多个第一焊接部00 (步骤S103)。另外,上述分别电性连接多个第一电缆5及多个第二电缆6于多个第一焊接部200及多个第二焊接部300的步骤(步骤S104)后,另包含将一披覆胶体8覆盖于多个第一焊接部200及多个第二焊接部300上(步骤S105)。举例来说,上述步骤SlOO中,依据不同的使用需求,组装多个讯号端子20与多个 电源端子30于多个讯号端子槽12及多个电源端子槽13的方式可包含插入成型(insertmolding)或传统组装法。另外,由于披覆胶体8被覆盖于多个第一焊接部200及多个第二焊接部300上(如图2E或图2F所示),所以每一第一电缆5及每一第二电缆6可以更稳固地分别固定在第一焊接部200及第二焊接部300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绝缘本体 I 第一表面 100第二表面101舌板10插槽11讯号端子槽 12电源端子槽 13第一^^接孔 14第二卡接孔 15第一^^接块 16第二卡接块 17讯号端子组2 讯号端子 20第一径向宽度Dl第一焊接部 200延伸部201接触部202卡勾部203电源端子组3 电源端子 30第二径向宽度D2第二焊接部 300延伸部301接触部302卡勾部303
接地端子4 主体部40抵触部41插入部42第一电缆5第二电缆6盖体7 第一^^接部70第二卡接部71
第一弹性部72第一^^固孔720第二弹性部73第二卡固孔730披覆胶体8
权利要求
1.一种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缆线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舌板、一插槽、多个讯号端子槽及多个电源端子槽,该舌板凸出并垂直该绝缘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该插槽形成于该舌板周围; 一讯号端子组,该讯号端子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些讯号端子槽内的多个讯号端子,每一该讯号端子具有一第一径向宽度并具有一第一焊接部; 一电源端子组,该电源端子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些电源端子槽内的多个电源端子,每一该电源端子具有一第二径向宽度并具有一第二焊接部并具有一第一焊接部,每一该讯号端子的第一径向宽度与每一该电源端子的第二径向宽度相异; 多个第一电缆,该些第一电缆电性连接于每一该讯号端子的一第一焊接部上;以及 多个第二电缆,该些第二电缆电性连接于每一电源端子的一第二焊接部上。
2.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缆线连接器另包含一盖体,该盖体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表面,其中该盖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及至少两个第一弹性部,该第一弹性部具有一第一卡固孔,该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接孔及至少两个第一卡接块,每一该第一卡接部分别穿过每一该第一卡接孔至该插槽一侧,每一该第一卡接块分别卡固于每一该第一弹性部的一第一卡固孔内。
3.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及至少一第二弹性部,该第二弹性部具有多个第二卡固孔,该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接孔及多个第二卡接块,每一该第二卡接部分别穿过每一该第二卡接孔,该些第二卡接块分别卡固于该第二弹性部的多个第二卡固孔内。
4.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缆线连接器另包含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并与部分该讯号端子接触,该接地端子具有一主体部、从该主体部延伸的多个抵触部及分别设于该主体部两端的至少两个插入部,其中该抵触部供与该第一焊接部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该讯号端子或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从该第一焊接部或该第二焊接部延伸而出的一延伸部、从该延伸部弯折延伸的一接触部及从该接触部弯折且勾住该舌板的一^^勾部。
6.一种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形成有多个讯号端子槽及多个电源端子槽的一绝缘本体; 组装多个讯号端子及多个电源端子于对应的每一该讯号端子槽及每一该电源端子槽内,每一该讯号端子及每一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径向宽度及一第二径向宽度,该第一径向宽度与该第二径向宽度相异,每一该讯号端子及每一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焊接部及一第二焊接部;以及 分别电性连接多个第一电缆及多个第二电缆于该些第一焊接部及该些第二焊接部。
7.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另包含组装一盖体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组装该些讯号端子与该些电源端子于该些讯号端子槽及该些电源端子槽的方式包含插入成型或传统组装法。
9.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分别电性连接该些第一电缆及该些第二电缆于该些第一焊接部及该些第二焊接部的步骤前,以及组装多个讯号端子及多个电源端子于对应的每一该讯号端子槽及每一该电源端子槽内,每一该讯号端子及每一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径向宽度及一第二径向宽度,该第一径向宽度与该第二径向宽度相异,每一该讯号端子及每一该电源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焊接部及一第二焊接部的步骤 后,另包含将一接地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且该接地端子的一部分抵触该讯号端子组的该些第二焊接部。
10.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分别电性连接该些第一电缆及该些第二电缆于该些第一焊接部及该些第二焊接部的步骤后,组装一盖体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表面上的步骤前,另包含将一披覆胶体覆盖于该些第一焊接部及该些第二焊接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线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讯号端子组、一电源端子组、多个第一电缆及多个第二电缆。绝缘本体具有一舌板、一插槽、多个讯号端子槽及多个电源端子槽。舌板凸出并垂直绝缘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插槽形成于舌板周围。讯号端子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些讯号端子槽内的多个讯号端子。电源端子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些电源端子槽内的多个电源端子。每一讯号端子的第一径向宽度与每一电源端子的第二径向宽度相异。多个第一电缆电性连接于每一该讯号端子的一第一焊接部上。多个第二电缆电性连接于每一电源端子的一第二焊接部上。本发明提供的缆线连接器整体高度更低更轻薄,且在结构上及制程便捷。
文档编号H01R13/02GK102856683SQ20111017489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洪培樵 申请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