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16631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碳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也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问题与全球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敏化类太阳能电池是九十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化学太阳能电池,具有低廉的成本和简单的制备工艺,且性能稳定、衰减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敏化类太阳能电池中,光生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对电极,氧化态的染料分子通过电解质中的电子给体恢复为还原态,同时被氧化的电子给体扩散到对电极,通过电极界面上的1_/13_的氧化还原反应回到溶液,实现电池的循环工作。因此,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极的催化性能对整个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采用最多的是Pt对电极,虽然Pt对电极电阻低、催化活性好。但是Pt是贵金属,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生产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大规模应用,人们开始致力于碳材料的研究。潘春旭等人在NEW CARBONMATERIALS (2005, 20 =261-269)上报道了染料和基板对火焰法制备碳纳米材料的影响,他们以乙醇、甲醇等作为碳源,用低碳钢及含镍的合金钢经过研磨抛光, 然后插入火焰中得到含有纤维状的碳纳米材料,但没有应用到电池中。feswaramoorthi Ramasamy 等人在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7,90,173103)上报道了一种纳米碳对电极,他们将30nm的碳粉末调制成浆料然后涂覆到FTO上,经过高温煅烧得到纳米碳对电极, 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该制备工艺复杂,需要高温设备。 而本发明方法,原料低廉,工艺简单,采用此碳对电极的DSSC的光电性能略高于Pt对电极的DSSC的光电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及其简单的制备方法,其可以取代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Pt对电极,同时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设备,从而降低了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成本。所述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的结构是在掺氟的导电玻璃FTO上生长了一层由三维无序网络碳纳米颗粒组成的催化层,碳纳米颗粒粒径在10 50nm之间,碳层厚度在20 200 μ m之间。所述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的制备方法,通过下列步骤实现(1)配制燃料,在无水乙醇中添加少量噻吩,然后注入酒精灯中;添加噻吩的浓度为0. 10%,该浓度为噻吩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2)将过渡金属盐和少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到去离子水中,配成催化剂先体溶液;过渡金属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分别为0. 01 lOmol/L ;(3)将步骤O)中的溶液涂覆到FTO上,自然晾干;
(4)将步骤(3)中的FTO固定到升降台上,调节FTO与酒精灯灯芯顶端之间的距离,使FTO在制备过程中始终处于火焰中;(5)点燃步骤中的酒精灯,将FTO放入火焰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熄灭火焰, 待样品冷却后取下,在FTO上有黑色沉淀物生成,即得到碳对电极。所述的过渡金属盐为过渡金属铁、钴、镍的可溶性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FTO与酒精灯灯芯顶端之间的距离为3 6. 5cm。所述的FTO在火焰中停留时间为1 lOmin。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碳对电极对氧化还原电对有高的催化活性,能够提高光的吸收率,与Pt对电极相比,降低该电池生产成本的同时,保持了该电池高的光电转化效率。 基于该碳对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与基于传统Pt对电极的电池相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乙醇催化燃烧法,原料成本低廉,设备工艺简单,避免了高温和高真空条件的相应设备,这有效的降低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作的前期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该电池的商业化生产。本发明将通过下面实例来进行举例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内容所进行的替代、改动或变更,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图1为三维网络碳纳米颗粒对电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a)为俯视图,(b)为剖面图。图2为三维网络碳纳米颗粒对电极的透射电于显微镜照片。图3为三维网络碳纳米颗粒对电极的Raman光谱。图4为本发明碳对电极和热分解法的Pt对电极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对比图;A曲线对应于本发明的三维网络碳纳米颗粒对电极;B曲线对应于Pt 对电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的碳对电极和制备方法实施例1表1中3种实施例的碳对电极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1)量取0. 5mL的噻吩添加到IOOmL无水乙醇中,然后注入酒精灯中;(2)称取0. 06g的分析纯硝酸镍、0. 06g的分析纯硝酸钴、0. 08g的分析纯硝酸铁分别加入到20mL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分别加入0. 06g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使其溶解,分别制成催化剂先体溶液;(3)将步骤⑵中的催化剂先体溶液分别涂覆到FTO上,自然晾干;(4)将步骤(3)中的FTO固定到升降台上,调节FTO与酒精灯灯芯之间的距离为 6 cm ;(5)点燃步骤(4)中的酒精灯,将FTO放入火焰中,停留3min,然后熄灭火焰,待样品冷却后取下,在FTO上有黑色沉淀物生成,即得到碳对电极1-3。
将制备的碳对电极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选用100目的丝网印刷版在FTO 上印刷一层20nm的1102浆料,静置lOmin,在125°C下热处理6min ;然后再印刷一层200nm 的TW2浆料,使薄膜厚度约为6 μ m,静置lOmin,再在450°C下退火30min。再将TiO2薄膜放到0. 2M的TiCl4溶液中,在70°C下持温30min,然后在450°C下退火30min,当温度降到 80°C时,将TW2薄膜取出,泡入0. 3mM的N719染料中12h,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对电极为本发明的碳对电极。为了衡量该碳对电极的光电性能,采用传统的热分解法制备Pt对电极作对比。光阳极与对电极之间为碘电解质。组装好的电池在氙灯下测量电流与电压的电流-电压曲线。电池的各个参数列于表1。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的结构为在掺氟的导电玻璃FTO上生长了一层由三维无序网络海绵状结构的碳纳米颗粒组成的催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颗粒粒径在10 50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层厚度为 20 200 μ m。
4.一种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碳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无水乙醇中添加少量噻吩,然后注入酒精灯中;(2)在步骤(1)中的溶液中,添加噻吩的浓度为0. 10%,该浓度为噻吩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3)将过渡金属盐和少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到去离子水中,配成催化剂先体溶液;(4)在步骤(3)中的溶液中,过渡金属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分别为0.01 IOmol/L ;(5)将步骤(3)中的溶液涂覆到FTO上,自然晾干;(6)将步骤(5)中的FTO固定到升降台上,调节FTO与酒精灯灯芯顶端之间的距离,使 FTO在制备过程中始终处于火焰中;(7)点燃步骤(6)中的酒精灯,将FTO放入火焰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熄灭火焰,待样品冷却后取下,在FTO上有黑色沉淀物生成,即得到碳对电极。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金属盐为过渡金属铁、钴、镍的可溶性盐,或他们的混合物。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T0与酒精灯灯芯顶端之间的距离为3 6. 5cm0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TO在火焰中停留时间为1 lO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敏化类太阳能电池的碳对电极及制备方法,该碳对电极的结构为在掺氟的导电玻璃FTO上生长了一层由三维无序网络海绵状结构的碳纳米颗粒组成的催化层。其制备方法是,将少量噻吩添加到无水乙醇中,然后将混合液体注入酒精灯中;配制过渡金属盐水溶液并添加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涂敷到FTO上,自然干燥后将FTO固定在升降台上;点燃火焰,FTO在火焰中停留数分钟,之后熄灭火焰,可在FTO上获得三维无序网络海绵状结构的碳纳米颗粒层。该碳对电极催化活性高,其特有的三维网络海绵状结构使碳颗粒与敏化类太阳能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有较大的有效接触面积,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该方法简单有效。
文档编号H01M14/00GK102568839SQ20111038917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于肇贤, 孙哲, 邹小平, 魏翠柳 申请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