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963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可分为卷绕式及层叠式两类,其包括外壳体、封装于外壳体内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及电解液。该隔膜设置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该电解液充分浸润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一正极集流体及形成于该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材料层。所述负极片包括一负极集流体及形成于该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材料层。电池中的集流体是用于汇集电流的结构。集流体的功用主要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因此集流体应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并且内阻应尽可能小为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中,集流体通常采用金属薄片,如铜箔、铝箔。然而,这些金属薄片一般具有较大的重量,从而使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在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具有较小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大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电极。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其包括一集流体及一电极材料层,该电极材料层与该集流体层叠设置,其中,该集流体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集流体由碳纳米管组成,碳纳米管密度较小,因此,集流体在整个锂离子电池电极中所占的重量较小,使锂离子电池电极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进而使得使用该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图1为本发明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集流体所采用的碳纳米管拉膜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为图1中集流体所采用的碳纳米管絮化膜的扫描电镜照片。图4为图1中集流体所采用的碳纳米管碾压膜的扫描电镜照片。图5为图1中的电极材料层的扫描电镜照片。图6为图1中的电极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的集流体采用的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延伸的碳纳米管时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为图1中的集流体采用的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各向同性碳纳米管时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_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其包括一集流体及一电极材料层,该电极材料层与该集流体层叠设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流体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至少一层碳纳米管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无序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沿多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极耳与所述碳纳米管层电连接,该极耳为长条状结构且与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相互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多层相互叠加的碳纳米管膜,每层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延伸,相邻的两层碳纳米管膜之间的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极耳与碳纳米管层电连接,所述极耳与碳纳米管层的边缘点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层由电极活性物质和多个碳纳米管组成,该多个碳纳米管相互缠绕形成一网络状结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分布在该网络状结构中且被该网络状结构所包覆缠绕。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为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或锂离子电池负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其包括一集流体及一电极材料层,该电极材料层与该集流体层叠,其中,该集流体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
文档编号H01M4/66GK103187573SQ20111044712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佳平, 王珂, 姜开利, 范守善 申请人:清华大学,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