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278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检测端子的电子卡连接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用于电连接电子卡的电连接器,例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第 M384424号所公开的一种卡连接器,其开关端子具有一片状的固持部,固持部右侧边缘向右弯折延伸形成一焊接部,后侧边缘向后并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一弹性部,弹性部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接触部,固持部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弹性部收容于收容槽内,第一接触部弹性地伸入到插卡空间内,焊接部收容于缺槽内,用以焊接到电路板。由于如前述专利公开的此类型开关端子(或称检测端子)的接触部是弹性地伸入插卡空间内,当电子卡插入插卡空间时,电子卡会刮擦开关端子的接触部,容易产生以下问题一、电子卡上的塑料被开关端子的接触部刮下,而沾附在接触部上,导致接触部的表面有部分被塑料覆盖,使得导电性变差;二、有些开关端子的接触部表面有镀导电性较佳的金属,例如镀金,以增加导电性,但是被电子卡刮擦后,镀金层容易剥落毁损,也使得导电性变差。如何维持开关(检测)端子接触部的导电性,是需要改进的课题。
发明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维持检测端子接触部的良好导电性的电子卡连接器。于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包含一设有一挡墙的绝缘基座、一金属壳体,及设于绝缘基座的本体的多个信号端子及一检测端子。金属壳体套设于绝缘基座,并与绝缘基座共同界定一位于挡墙前方的插卡空间,及一位于挡墙后方且与插卡空间连通的后延空间。检测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一弹性臂部、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焊接部,第一固定部位于挡墙前方,第一弹性臂部由第一固定部朝后延空间往后并往上延伸,且该第一弹性臂部的末端与第一接触部连接,第一接触部位于挡墙后方的后延空间内,并与金属壳体接触,第一焊接部由第一固定部延伸出绝缘基座。其中,该第一弹性臂部具有相连接的一缓升段及一陡升段,且该缓升段与该第一固定部连接,该陡升段位于该挡墙后方并与该第一接触部连接。其中,所述信号端子分别具有一位于该插卡空间中的第二接触部。其中,所述信号端子分别还具有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二弹性臂部及一第二焊接部, 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挡墙前方,该第二弹性臂部由该第二固定部延伸,且该第二弹性臂部的末端连接该第二接触部,该第二焊接部由该第二固定部延伸出该绝缘基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检测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位于挡墙后方的后
3延空间中,能够避免与电子卡接触产生刮擦,以确保第一接触部良好的导电性。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与一电子卡、一电子卡承载座及一电路板的组合关系;图2是一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一图2的另一角度视图;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绝缘基座、一检测端子及多个信号端子;图5是一该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及图6是一沿图5中的VI-V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子卡连接器2绝缘基座21 本体211本体前端22 挡墙23延伸墙24 侧墙25 侧墙26 卡槽3金属壳体31 顶壁32 侧壁33插卡空间;34后延空间4检测端子41第一固定部42第一弹性臂部421缓升段422陡升段43第一接触部44第一焊接部5信号端子51第二接触部52第二固定部53第二弹性臂部54第二焊接部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焊接于一电路板91,以供一电子卡92结合一承载座93插接,使电子卡92与电路板91形成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卡92为SIM(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卡。电子卡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基座2、一金属壳体3、一检测端子4及多个信号端子5。电子卡连接器1可安装电路板91上表面或下表面。绝缘基座2具有一本体21、一挡墙22、一延伸墙23及两个侧墙对、25。本体21的后侧缘与挡墙22及延伸墙23 —体连接,延伸墙23连接于挡墙22的一端并呈L形往后凸伸。两个侧墙M、25沿插卡方向分别连接于本体21两相对侧,且其中一侧墙M的后端与挡墙22连接,其中另一侧墙25的后端与延伸墙23连接。金属壳体3套设于绝缘基座2,具有一顶壁31及两个分别连接于顶壁31两相对侧且分别与绝缘基座1的两个侧墙24、25相配合套接的侧壁32,并与绝缘基座2共同界定一位于挡墙22前方的插卡空间33,及一位于挡墙22后方且与插卡空间33连通的后延空间34。本实施例中后延空间34即延伸墙23、本体21与金属壳体3共同形成一相对于挡墙 22往后凸伸的空间。当然,后延空间34利用延伸墙23、本体21、金属壳体3、侧墙25中的至少一个来形成即可,而延伸墙22的形状亦可视实际设计需求而调整或被省略。参阅图2、4、5、6,检测端子4设于绝缘基座2的本体21,具有一第一固定部41、一第一弹性臂部42、一第一接触部43及一第一焊接部44。第一固定部41位于挡墙22前方, 即位于插卡空间33。第一弹性臂部42由第一固定部41朝后延空间34往后并往上延伸,且末端与第一接触部43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弹性臂部42具有相连接的一缓升段421及一陡升段422,且缓升段421与第一固定部41连接,陡升段422位于挡墙22后方并与第一接触部43连接。第一接触部43位于挡墙22后方的后延空间34内,并与金属壳体3的顶壁31 接触。第一焊接部44由第一固定部41延伸出绝缘基座2,以与电路板91焊接。多个信号端子5设于绝缘基座2的本体21,分别具有一位于插卡空间33中的第二接触部51、一第二固定部52、一第二弹性臂部53及一第二焊接部M。第二固定部52位于挡墙22前方,即位于插卡空间33。第二弹性臂部53由第二固定部52延伸,且末端连接第二接触部51。第二焊接部M由第二固定部52延伸出绝缘基座2,以与电路板91焊接。检测端子4与信号端子5利用模内射出成形(insert-molding)方式与绝缘基座 2形成一体。再参阅图1、2、3,绝缘基座2还具有两个设于本体21靠近前端211处的卡槽沈, 用以与承载座93上的卡块931相配合可分离地卡接。当电子卡92结合承载座93插入插卡空间33到达定位时,承载座93的前端932会抵于挡墙22,不会接触检测端子4位于后延空间;34中的第一接触部43,而检测端子4的第一弹性臂部42受到承载座93及电子卡92 挤压而往本体21内移动,使第一接触部43远离金属壳体3的顶壁31,形成断路,以此检测出已插卡状态(或用来启动电源供应)。而且,本体21上的卡槽沈与承载座93上的卡块 931相配合卡接,可使电子卡92与电子卡连接器1的电连接较为稳定。当电子卡92及承载座93退出插卡空间33,第一弹性臂部42即回复原位,使第一接触部43与金属壳体3电连
5接,以此测知电子卡连接器1处于未插卡状态(或用来切断电源供应)。同样地,在不使用承载座93的实施形式中,仅将电子卡92直接插入电子卡连接器 1时,电子卡92的前端会抵于挡墙22,不会接触检测端子4位于后延空间34中的第一接触部43。由于第一接触部43并未与电子卡92或承载座93接触,可以避免刮擦,以确保第一接触部43良好的导电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通过检测端子4的第一接触部43位于挡墙 22后方的后延空间34中,能够避免与电子卡92或承载座93接触产生刮擦,以确保第一接触部43良好的导电性,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基座,设有一挡墙;一金属壳体,套设于该绝缘基座,并与该绝缘基座共同界定一位于该挡墙前方的插卡空间,及一位于该挡墙后方且与该插卡空间连通的后延空间;多个信号端子,设于该绝缘基座;及一检测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一弹性臂部、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焊接部,该第一固定部固设于该绝缘基座,且位于该挡墙前方,该第一弹性臂部由该第一固定部朝该后延空间往后并往上延伸,且该第一弹性臂部的末端与该第一接触部连接,该第一接触部位于该挡墙后方的该后延空间内,并与该金属壳体接触,该第一焊接部由该第一固定部延伸出该绝缘基座。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臂部具有相连接的一缓升段及一陡升段,且该缓升段与该第一固定部连接,该陡升段位于该挡墙后方并与该第一接触部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分别具有一位于该插卡空间中的第二接触部。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分别还具有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二弹性臂部及一第二焊接部,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挡墙前方,该第二弹性臂部由该第二固定部延伸,且该第二弹性臂部的末端连接该第二接触部,该第二焊接部由该第二固定部延伸出该绝缘基座。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含一设有一挡墙的绝缘基座、一金属壳体,及设于绝缘基座的本体的多个信号端子及一检测端子。金属壳体套设于绝缘基座,并与绝缘基座共同界定一位于挡墙前方的插卡空间,及一位于挡墙后方且与插卡空间连通的后延空间。检测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一弹性臂部、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焊接部,第一固定部位于挡墙前方,第一弹性臂部由第一固定部朝后延空间往后并往上延伸,且末端与第一接触部连接,第一接触部位于挡墙后方的后延空间内,并与金属壳体接触,第一焊接部由第一固定部延伸出绝缘基座。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2025884SQ20112003578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9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