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587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钳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夹持导电带及导电端子的夹钳结 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能源的渐渐短缺,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是国际间所共同瞩目的议题,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也正因此越来越受到大家所重视。太阳能电池有环保、节能和可应用范围广等多项优点,是目前可替代的新能源中发展技术较为成熟的,如何改进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更是多家厂商共同努力的目标,其中,接线盒是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一个重要的组件,接线盒功用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力集中后然后再输出,若没有接线盒时太阳能模块就无法正常电力输出,进一步无法运行其发电功能。而接线盒中的导电端子必须连接来自于太阳能板的导电带,由于太阳能电池需长期处于室外环境,因此这些导电带容易受外力影响而松脱掉落,而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正常电力输出,现有技术中利用一种夹钳结构将导电带和接线盒中的导电端子固定,再以接合工具(如焊枪)和黏着剂(如黏胶或焊剂)将导电带和接线盒中的导电端子结合,以强化导电带和导电端子连结的稳定性并确保电源传输功能正常运作。然而现有技术的夹钳结构设计上夹钳结构所连接的导电带裸露空间不足,使工作人员施工时无法直接清楚看到夹钳结构内部的导电端子与导电带连结处并加以施工,同时接合工具的作动部(如焊枪的焊头)也无法伸入夹钳结构内部进行接合(如焊接或点胶) 工作,让导电带和接线盒中的导电端子接合的不完整,甚至造成导电带容易于松脱掉落而影响到正常输电功能,所以如何有效率的完成导电带和导电端子固定的工作,让工作人员施工时能更便利且完整完成接合工程,如何研发且更便于接合工具操作的夹钳结构是十分重要的议题。有鉴于此,如何针对上述现有夹钳结构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让使用者能够更方便使用且制作成本降到最低,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先前技术不尽理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钳结构。此夹钳结构,包含底板及自底板的横向两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夹片,此对夹片反向于底板的另一端形成钳口,其特征在于底板的中央沿纵向开设有两端封闭的开槽,且此开槽的横向宽度大于钳口。所述的夹钳结构,其中底板的中央沿纵向进一步形成一凹陷部,开槽开设于凹陷部。所述的夹钳结构,其中各夹片更包含有一扁平状的夹持部邻近于端部。所述的夹钳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夹片的夹持部开设有一个嵌合孔。所述的夹钳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夹片的夹持部开设有一对嵌合孔。[0011]所述的夹钳结构,其中各夹片于钳口处具有一端部,此对端部向外张开形成一夹角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夹钳结构,由于此夹钳结构,包含底板及自底板的横向两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夹片,此对夹片反向于底板的另一端形成钳口,其中,在底板的中央沿纵向开设有两端封闭的开槽,且此开槽的横向宽度大于钳口,藉由此开槽,能让工作人员能自开槽将位于夹钳结构内部的导电端子上的导电带(Ribbon) —端伸出,并突出于夹钳结构表面,并直接对导电带及导电端子两者进行接合施工,达到让工作人员施工时便利操作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夹钳结构,由于此夹钳结构,包含底板及自底板的横向两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夹片,此对夹片反向于底板的另一端形成钳口,其中,在底板的中央沿纵向开设有两端封闭的开槽,且此开槽的横向宽度大于钳口,藉由此开槽,可使导电带可自夹钳结构内部伸出,因此扩大了导电带裸露的空间,让工作人员操作的接合工具可轻易的进行接合工作,使导电带和导电端子的黏结范围更为完整,进一步提高两者连结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夹钳结构,由于此夹钳结构,包含底板及自底板的横向两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夹片,此对夹片反向于底板的另一端形成钳口,其中,在底板的中央沿纵向开设有两端封闭的开槽,且此开槽的横向宽度大于钳口,藉由此开槽,可使导电带可自夹钳结构内部伸出,因此扩大了导电带裸露的空间,让工作人员进行接合工作时可清楚看到夹钳结构上的导电端子与导电带,增加接合工作时的便利性,强化了导电带和接线盒导电端子连结的稳定性,更确保太阳能电池的电力输出能正常运作。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夹钳结构,由于此夹钳结构,包含底板及自底板的横向两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夹片,此对夹片反向于底板的另一端形成钳口,其中,至少一个夹片的夹持部开设有一个嵌合孔,藉此嵌合孔夹钳结构可以固定于与其相对应的导电端子的突起部上,使其具有定位效果,并让夹钳结构与导电端子结合固定于特定位置,进一步确保夹钳结构及导电端子上的导电带两者间不至松脱位移,提高两者间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夹钳结构,其中,在底板的中央沿纵向开设有两端封闭的开槽,且此开槽的横向宽度大于钳口,藉由此开槽扩大了导电带裸露的空间,让工作人员操作接合工具时可清楚且仔细的进行接合工作,强化了导电带和导电端子连结的稳定性,减少了维修的可能性,并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达到降整体成本且提升产能的效
^ ο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夹钳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夹钳结构与导电端子结合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夹钳结构与导电端子结合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夹钳结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夹钳结构与导电端子结合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夹钳结构展开俯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底板1夹片2开槽11凹陷部12钳口21端部22夹持部23嵌合孔24导电端子25导电带26夹钳结构100夹持端251夹角θ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钳结构,其中所利用的夹钳结构固定的方式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是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在先声明。请参考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夹钳结构100。 此夹钳结构100包含底板1及自底板1的横向两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夹片2,这对夹片2反向于底板1另一端形成钳口 21,所需夹持固定的导电端子25及导电带26(请参考图2)就由此钳口 21进入夹钳结构100,其中底板1的中央沿纵向开设有两端封闭的开槽11,而且开槽11的横向宽度大于钳口 21。请参考图2及图3,导电带26是套设包覆于导电端子25的夹持端251,同时,开槽 11穿透底板1,因此当要将导电端子25和导电带26在夹钳结构100上接合时,工作人员可将导电端子25与其上的导电带26从夹钳结构100内部伸出并穿越开槽11,使导电带26呈现突出于开槽11的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即可轻易将突出于夹钳结构100的导电带26与其内的导电端子25完成接合工作。同时因工作人员在操作时能更完整清楚的看到导电端子 25与导电带26结合处,所以两者间的接合工作会更便利,进一步使施工工程提高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工具是焊枪,黏着剂为焊剂,但同样可以采用黏胶或者其它替代性的黏着齐U,故并不以此为限,可以是其它达成同样固定目的的工具。请参考图4,此夹钳结构100于底板1的中央沿纵向进一步形成凹陷部12,开槽11 则开设于凹陷部12中。此凹陷部12的设计构型,使得夹钳结构100的弹性更佳,挟持施力更为稳固,确保施工时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同时,各夹片2在钳口 21处具有端部22,此对夹片2的端部22向外张开形成夹角θ,而藉由此夹角Θ所产生的V字型开口构型,使所需夹持固定的导电端子25与导电带26 由钳口 21进入夹钳结构100时入口空间扩大,让导电端子25与导电带26导引进入夹钳结构100更为方便,同时各夹片2上更包含有夹持部23邻近于端部22,此夹持部23呈扁平状,使夹持部23易于夹持施力,让进入夹钳结构100的导电端子25和导电带26可以确实稳固的夹持在夹持部23内,加强导电端子25和导电带26在夹钳结构100内固定不易松脱或掉落的效果。请继续参考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此夹钳结构100, 其中至少一个夹片2的夹持部23上开设有一个或一对的嵌合孔24,此嵌合孔24与被挟持的导电端子25上的 凸起部相对应(请参考图5),用以固定夹钳结构100与导电端子25的相对位置,避免两者间装设时移至错误的位置,同时进一步确保装设完毕后夹钳结构100 与导电端子25不易于松脱或掉落,强化两者连结的稳定性。请参照图6,此为夹钳结构100展开俯视图,嵌合孔24的构型及数量不受限,可以为任何达成同样固定目的的方式,依照产品的施工及装设需求而改变其构型。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夹钳结构,结构简单且组件单纯并可达到固定夹持导电带和接线盒中的导电端子且不易松脱的功效,相较于传统的夹钳结构,由于接合工程时导电带在夹钳结构内裸露的空间不足,使工作人员施工时无法直接清楚看到夹钳结构内部,同时接合工具的作动部(如焊枪的焊头)也无法伸入夹钳结构内部进行接合(如焊接) 工作,甚至造成导电带和接线盒中的导电端子黏接的不完整,造成导电带容易于松脱掉落, 不但在施工安装上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且造成施工人员的许多不便,进一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节省维修保养成本及施工费用,同时在施工组装上亦较为便利,让施工的工作人员可以很迅速、方便的进行装设工程,大大减少施工所需要的时间,达到降整体成本且提升产能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权利; 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明了与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夹钳结构,包含一底板(1)及自所述底板(1)的横向两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夹片 0),所述的一对夹片(2)反向于所述底板(1)的另一端形成一钳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央沿纵向开设有一两端封闭的开槽(11),且所述开槽(11)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钳口 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央沿纵向进一步形成一凹陷部(12),所述开槽(11)开设于所述凹陷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夹片(2)更包含有一扁平状的夹持部邻近于所述端部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夹片O)的夹持部03)开设有一个嵌合孔0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夹片O)的夹持部03)开设有一对嵌合孔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夹片(2)于所述钳口处具有一端部(22),所述的一对端部0 向外张开形成一夹角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钳结构。夹钳结构包含底板及自底板的横向两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夹片,此对夹片反向于底板的另一端形成钳口,其中,底板的中央沿纵向开设有两端封闭的开槽,且开槽的横向宽度大于钳口,藉由此开槽,能让工作人员能自开槽将位于夹钳结构内部的导电带(Ribbon)及导电端子的一端伸出,且突出于夹钳结构表面,并对导电带及导电端子进行施工,达到让工作人员施工时便利操作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4/48GK202067903SQ20112008850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林志信 申请人: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