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压交联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487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中压交联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传输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中压交联电缆。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供了一种结构合理、降低电缆尺寸的新型中压交联电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芯、半导电缓冲带、铜带或铝复合带、绝缘带和塑料护套,所述的内芯由三个截面为120度的扇形导体组成,所述的每个扇形导体外三层共挤内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外半导电层成为带内外半导电层的绝缘线芯,三棵绝缘线芯绞合成电缆芯,所述电缆芯外依次设有半导电缓冲带、铜带或铝复合带、绝缘带和塑料护套。所述的扇形导体为实芯导体或绞线,所述扇形导体的三个角为圆弧状。所述的扇形导体为绞线,表面缠绕半导电缆尼龙带或特多龙半导带。所述的内半导电层厚度为0. 2-3mm ;所述的绝缘层厚度为2_30mm ;外半导电层厚度为 0. 2-3mm。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内芯由三个截面为120度的扇形导体组成,大大降低电缆的成缆尺寸,导体外采用三层共挤技术挤出内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外半导电层,有效提高了电缆的绝缘性能,缆芯外依次设置半导电缓冲带、绝缘带和外护套,护套可采用阻燃、防虫性能的塑料材料。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中低压电缆领域,电压为6. 3KV 35KV,也可用在更高的电缆领域,使用广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扇形导体,2是内半导电层,3是绝缘层,4是外半导电层,5是半导电缓冲带,6铜带或铝复合带,7是绝缘带,8是塑料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中压交联电缆,包括内芯、半导电缓冲带5、铜带或铝复合带6、绝缘带7和塑料护套8,所述的内芯由三个截面为120度的扇形导体1组成,扇形导体1可为预扭或不预扭,所述的每个扇形导体1外三层共挤内半导电层2、绝缘层3和外半导电层4成为带内外半导电层的绝缘线芯,三棵绝缘线芯绞合成电缆芯,所述电缆芯外依次设有半导电缓冲带 5、铜带或铝复合带6、绝缘带7和塑料护套8,所述的扇形导体1为实芯导体或绞线,所述扇形导体1的三个角为圆弧状,所述的扇形导体1为绞线时,表面缠绕半导电缆尼龙带或特多龙半导带,所述的内半导电层2厚度为0. 2-3mm ;所述的绝缘层3厚度为2_30mm ;外半导电层4厚度为0. 2-3mm,所述的内半导电层2、绝缘层3和外半导电层4为交联聚乙烯材料,外半导电层4为可剥离或不可剥离,塑料护套8为厚度是2-6mm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护套。
权利要求1.新型中压交联电缆,包括内芯、半导电缓冲带、铜带或铝复合带、绝缘带和塑料护套, 所述的内芯由三个截面为120度的扇形导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扇形导体外三层共挤内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外半导电层成为带内外半导电层的绝缘线芯,三棵绝缘线芯绞合成电缆芯,所述电缆芯外依次设有半导电缓冲带、铜带或铝复合带、绝缘带和塑料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导体为实芯导体或绞线,所述扇形导体的三个角为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导体实芯导体或绞线,采用绞线结构时,表面缠绕半导电缆尼龙带或特多龙半导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半导电层厚度为 0. 2-3mm ;所述的绝缘层厚度为2_30mm ;外半导电层厚度为0. 2_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中压交联电缆。包括内芯、半导电缓冲带、铜带或铝复合带、绝缘带和塑料护套,所述的内芯由三个截面为120度的扇形导体组成,所述的每个扇形导体外三层共挤内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外半导电层成为带内外半导电层的绝缘线芯,三棵绝缘线芯绞合成电缆芯,所述电缆芯外依次设有半导电缓冲带、铜带或铝复合带、绝缘带和塑料护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内芯由三个截面为120度的扇形导体组成,大大降低电缆的成缆尺寸,导体外采用三层共挤技术挤出内半导电层、绝缘层和外半导电层,有效提高了电缆的绝缘性能,护套可采用阻燃、防虫性能的塑料材料。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中低压电缆领域,电压为6.3kV~35kV,也可用在更高的电缆领域,使用广泛。
文档编号H01B9/02GK202120665SQ20112016154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曾祥历, 梁国华 申请人:高邮市曙光电线电缆技术创新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