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039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光LED,尤其涉及白光LED的封装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白光LED(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式主要有一是蓝光LED芯片加黄色突光粉的方式,通过蓝光激发黄色突光粉产生黄光,该黄光与蓝光混合形成白光。这种方式混合的白光由于缺少红光成分,显色指数较低,物体在此种白光照射下,颜色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二是多色LED芯片混合产生白光,虽然得到的白光显色指数较高,但对色温的调 整困难,每块芯片的参数不同,控制电路较复杂。三是紫外芯片激发R、G、B三基色荧光粉,从而发射出红、绿、蓝光混合得到白光。这种方式得到的白光光谱连续性较好,可以得到和白炽灯相似的白光,但是这种封装方式为了防止紫外线的外泄对封装材料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白光LED显色指数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显色指数的白光发光二极管,该白光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简单,并且对封装材料的要求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固定有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所述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上设有荧光粉层,所述荧光粉层为红黄色荧光粉层。进一步,所述红光LED芯片的发光波长为610 650nm,所述蓝光LED芯片的发光波长为450 460nm。进一步,所述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分别串联或并联;或所述红光LED芯片与蓝光LED芯片串联或并联在一起。进一步,包括一个红光LED芯片,所述红光LED芯片与蓝光LED芯片串联在一起。进一步,包括复数个红光LED芯片,所述红光LED芯片串联在一起,再与蓝光LED芯片并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荧光粉层中添加红色荧光粉,弥补白光中红光的缺失,同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中封装红光LED芯片,进一步进行红光补偿,从而获得高显色指数的白光,而且不会造成亮度的大幅度降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白光发光二极管实施例I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白光发光二极管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I,所述支架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有红光LED芯片3和蓝光LED芯片4,所述红光LED芯片3和蓝光LED芯片4上设有荧光粉层2,所述荧光粉层2为红黄色荧光粉层,该红黄色荧光粉层是由红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和胶体混合制成的混合物。具体地,在凹槽中固定有5个蓝光LED芯片4和I个红光LED芯片3,所述蓝光LED芯片4的发光波长为45(T460nm,红光LED芯片3的发光波长为61(T650nm。如图2所示,蓝光LED芯片4和红光LED芯片3排列成3组串联再并联在一起,其中的两组,每两个蓝光LED芯片4串联在一起,另外一组蓝光LED芯片4和红光LED芯片3串联,所述蓝光LED芯片4排布在红光LED芯片3周围。所述凹槽中填充有荧光粉层2,将上述LED芯片封装在凹槽中,该荧光粉层由黄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和胶体混合制成。其中,红色荧光粉的发射峰波长为61(T650nm,所述黄色荧光粉的发射峰波长为54(T580nm。凹槽中的LED芯片发光激发荧光粉层产生黄光和红光,与蓝光LED芯片4产生的蓝光混合成白光,同时通过在白光LED中封装红光LED芯片3,发出的红光进一步进行红光补偿,从而获得高显色指数的白光,而且不会造成亮度的大幅度降低。凹槽中的每组LED芯片与导电端子相连接,由外部电源控制LED芯片每组的电流,通过调节电流来改变LED芯片的发光强度,从而控制蓝光、黄光和红光的发光强度,达到调节色温和显色指数的目的。实施例2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I,所述支架I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有3个红光LED芯片3和9个蓝光LED芯片4,所述蓝光LED芯片4的发光波长为45(T460nm,红光LED芯片3的发光波长为61(T650nm。凹槽中LED的排布方式如图3所示,LED芯片排布成4组串联再并联在一起,其中的三组,每组由3个蓝光LED芯片4串联在一起,另外一组由3个红光LED芯片3并联在一起,红光LED芯片3位于凹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凹槽中填充有荧光粉层2,将上述LED芯片封装在凹槽中,荧光粉层2为红黄色荧光粉层,该红黄色荧光粉层由黄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和胶体混合制成。其中,红色荧光粉的发射峰波长为61(T650nm,所述黄色荧光粉的发射峰波长为54(T580nm。凹槽中的每组LED芯片与导电端子相连接,由外部电源控制LED芯片每组的电流,通过调节电流来改变LED芯片的发光强度,从而控制蓝光、黄光和红光的发光强度,达到调节色温和显色指数的目的。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增减红光LED芯片3或蓝光LED芯片4的数量,改变LED芯片的排布连接方式,即可调整得到具有高显色指数的混合白光。本实用新型在白光LED的荧光粉层中掺杂了红色荧光粉,从而使得白光LED发光光谱更加完整,提高了白光的显色指数,而且通过添加红光LED芯片,对白光的红光成分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白光的显色指数,优选的,可通过调节LED芯片的电流,进一步达到调节显色指数和色温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凹槽,其特征在干,所述凹槽中固定有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所述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上设有荧光粉层,所述荧光粉层为红黄色荧光粉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LED芯片的发光波长为61(T650nm,所述蓝光LED芯片的发光波长为45(T460nm。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分别串联或并联;或所述红光LED芯片与蓝光LED芯片串联或并联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红光LED芯片,所述红光LED芯片与蓝光LED芯片串联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红光LED芯片,所述红光LED芯片串联在一起,再与蓝光LED芯片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固定有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所述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上设有荧光粉层,所述荧光粉层为红黄色荧光粉层。该白光发光二极管通过在荧光粉层中添加红色荧光粉,弥补白光中红光的缺失,同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中封装红光LED芯片,进一步进行红光补偿,从而获得高显色指数的白光,而且不会造成亮度的大幅度降低。
文档编号H01L33/50GK202423282SQ2011203913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易敏, 蒋华玉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