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和用于组装多级连接器的方法

文档序号:724205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和用于组装多级连接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多级连接器用的连接器端子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组装多级连接器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而获得的端子被组装到连接器壳体。
背景技术
在如图11所示的具有上下多级端子排列的多级连接器例如被认为是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参见例如专利文献I)。在这样的多级连接器中,端子部件521和522被插入且固定到在连接器壳体501的后壁502上形成的压配合孔503中。从连接器壳体501的后部延伸的后足部的长度在位于上级处的端子部件521和位于下级处的端子部件522之间彼此不同,如图13(a)所示,使得总长度彼此不同。
作为具有良好的生产效率的通过冲压工艺共同模制具有不同长度的所述端子部件521和522的制造方法,提出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将两种端子部件521和522如图13 (b)所示以相反的定向交替布置,以便被模制,并且在模制之后,将连接相应托架511和522的切断点d切断,从而获得分开的端子部件521和522。然而,在端子部件的长度种类的数目增加时,材料的成品率下降,使得成本增加。因此,经常采用如图12所示的通过使用不同的模具(die)来压力加工具有不同长度的六种端子部件621至626 (用于各个级的端子部件)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日本专利文献I:JP-A-11-1626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上面的场合中,不必要地增加了模具成本或者加工成本,使得制造成本增力口。此外,类似地,在只有一种具有预定宽度的带板材料的情况下,材料的成本收益变差。鉴于上述情况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其中由单个模具共同形成具有彼此不同的级长度的所有端子,同时使材料损失尽可能最小化,并提供一种通过使用由上述方法获得的连接器端子组装多级连接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利用冲压从单块带形金属板形成多个端子部件来生产连接器端子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其中,所述端子部件将被装接到单个连接器壳体,并且所述端子部件为2N (其中N=l,2,3, ...)个杆形端子部件,该杆形端子部件具有由于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后部延伸的后足部的长度彼此不同而顺次变化的总长度。在该制造方法中,将桥接在沿着所述金属板的两侧缘设置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的多个杆体布置在该金属板上,使得所述杆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该金属板的纵向。将一对组合的端子部件以如下方式串联布置在一个杆体上将所述2N个端子部件分类成使得长度递减的第一 N个端子部件处于第一组而剩余的N个端子部件处于第二组。从该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端子部件之中选出从最短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其中η=1,2,3,...;并且η彡N)和从最长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并且将选出的端子部件逐个地组合。在上述条件下,通过冲压从所述金属板形成每一个所述端子部件。根据本发明第二方案的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在从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端子部件之中选出了从最短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其中η=1,2,3,;并且η彡N)和从最长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并且选出的端子部件被逐个地组合,且随后已组合的两个端子部件被串联布置在单个所述杆体上的情况下,所述已组合的两个端子部件在排列在该金属 板上的第η排处布置在该杆体上;并且,使得在第一排至第η排中由所述杆体形成的端子部件的集合为一个单位,并且由该一块金属板形成两个或多个单位的端子。根据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所述制造方法包括获得包括所述托架和所述杆体的板状模制件的工序;切断工序,在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杆体的情况下,在每个杆体上的两个端子部件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切断该模制件,以便切断具有所述第一组中的所述端子部件的第一端子排和具有所述第二组中的所述端子部件的第二端子排;和弯曲工序,其中在垂直于板平面的方向上对在切断工序中被切断的板状模制件施加弯曲力,以便在构成所述第一端子排和所述第二端子排的每一个所述端子部件上形成适于构成后足部的L-形弯曲部,从而在每个端子部件上形成具有待与位于其前端侧的配对端子电接触的电接触部的水平直线部和通过从该水平直线部的后端垂直向下弯曲而形成的垂直直线部。在所述弯曲工序中,通过在竖直方向上调整每个端子部件的弯曲部的位置的同时进行弯曲,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端子排中的所有端子部件的电接触部的前端位置对齐的状态下,具有不同长度的所述端子部件的所述后足部的从所述竖向直部的下端部到所述弯曲部的高度按照所述端子部件的长度的次序是不同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用于组装在垂直方向上具有2Ν(其中N=l,2,3,...)级的端子排列的多级连接器的方法基于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用于组装多级连接器的方法包括获得具有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端子排和所述第二端子排的工序;第二端子排组装工序,其中将该第二端子排的各端子部件的水平直线部插入到在所述多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后壁处从下端布置到第N级的相应的压配合孔中,从而该第二端子排的每个端子部件的电接触部容纳在该连接器壳体的罩壳内;第二托架切断工序,其中,在进行了所述第二端子排组装工序之后,切断与各端子部件的所述后足部相连的第二托架;第一端子排组装工序,其中,在进行了所述第二托架切断工序之后,将该第一端子排的各端子部件的水平直线部插入到在所述多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后壁处从下端布置到第N级的相应的压配合孔中,从而该第一端子排的每个端子部件的电接触部容纳在该连接器壳体的罩壳内;以及第一托架切断工序,在进行了上面工序之后,切断与各端子部件的所述后足部相连的第一托架。本发明的有利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由于两种端子部件,即,长和短的端子部件,被组合并布置在每个单个杆体上,布置在金属板上的各杆体的长度能被均等化,从而可以通过冲压共同且有效地制造这些连接器端子,同时将材料损耗最小化。因此,可以将冲头或加工成本尽可能地最小化,并因此降低端子的制造成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由于在按照端子部件的长度次序对齐端子部件的排列次序的同时,共同形成多种端子部件,所以在端子排连接于托架的情况下,这些端子部件能被容易地组装于连接器壳体。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由于长端子部件集中的第一端子排和短端子部件集中的第二端子排分别受到弯曲加工,因此可以降低弯曲加工的次数和用于加工的模具种类的数目,从而降低加工成本。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端子部件被连接到托架的同时,将在多级中位于下侧的端子部件和在多级中位于上侧的端子部件能相对于下侧级和上侧级共同插入和组装到连接器壳体的压配合孔中。因此,减少了压配合的次数,从而减少了组装中存在的麻烦。


图I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冲压加工工艺获得的模制件的部分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图I示出的模制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3是示出模制件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了模制件被切断并分成第一端子排和第二端子排的状态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第一端子排的端子部件的 后足部和第二端子排的端子部件的后足部受到弯曲加工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 (a)是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第二端子排的端子部件受到弯曲加工的状态的透视图,和图5(b)是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第一端子排的端子部件受到弯曲工作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了第一端子排的端子部件和第二端子排的端子部件的侧视图,和图6(a)和图6(b)是分别示出了图5(a)和图5(b)示出的端子排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了图5(a)示出的第二端子排的端子部件将要被压配合到连接器壳体的状态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了在第二端子排的端子部件压配合到连接器壳体中之后,将第二托架切断,随后图5(b)所示的第一端子排的端子部件将要被压配合到连接器壳体的状态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了完成了第一端子排的端子部件到连接器壳体的预压配合完成状态的透视图。图10是在压配合后切断第一托架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了相关技术的多级连接器的例子的横断面视图。图12是示出了要用在六级型多级连接器中的端子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了要在图11所示的相关技术的多级连接器中使用的端子部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3(a)是示出了要在图11所示的相关技术的多级连接器中使用的端子部件的结构的平面图,和图13(b)是示出了具有通过冲压成型共同形成的端子部件的模制件的平面图。附图标记一览表
10模制件11第一托架12第二托架21-26端子部件
31电接触部33后足部35水平直线部36竖向直线部100连接器壳体120 后壁121-126 压配合孔Fl第一端子排F2第二端子排el第一弯曲部W金属板A 单位AI-A3 杆体X金属板的纵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I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冲压加工工艺获得的模制件的部分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图I示出的模制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模制件的平面图。本实施的制造方法被配置成使得通过冲压由单片带形金属板W形成六个杆状端子部件21至26,该六个杆状端子部件21至26要装接到单个连接器壳体100并且分别具有从该连接器壳体100的后侧延伸且长度不同的后足部33,并因此该六个杆状端子部件21至26具有顺次变化的总长度。在制造方法的这个实施例中,第一托架11和第二托架12最初沿金属板W的两个侧边缘布置在金属板W上。此外,将桥接在第一托架11和第二托架12之间的多个杆体Al至A3布置在金属板W上,使得所述杆体Al至A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该金属板W的纵向X。要用于具有六级的多级连接器的具有不同总长度的所述六个端子部件21至26被如此分类,使得从长度最长的一个端子部件起长度递减的三个端子部件处于第一组而剩余的三个端子部件处于第二组。在相应组中从所述端子部件21至26之中选出从最短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24、25或26和从最长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21、22或23 (其中η=1,2,3,...;并且η彡N),并且将选出的端子部件逐个地组合。组合的两个端子部件21和26,22和25,以及23和24分别被串联布置在杆体Al至A3上。每个端子部件21至26具有作为共通结构的布置在前端处并要与配对端子相接触的电接触部31、布置在其后侧处并要与连接器壳体100的压配合孔接合的压配合接合部32以及当其安置在连接器壳体100中时从该连接器壳体100的后侧伸到外部的后足部33。每个端子部件21至26具有布置在该后足部22的末端(也称为后端)的基板连接部34。第一组中的端子部件21、22或23于第二组中的端子部件24、25或26的集合布置在杆体Al到A3中的每一个上,使其彼此相反地定向。电接触部31的前端在要被切断的每一个连接位置a至c处彼此连接,且基板连接部34的后端被分别连接到第一托架11和第二托架12,该后端与该第一托架11和第二托架12之间具有要被切断的连接位置d。在上面的情况下,端子部件21至26中的每两个布置于在金属板W上布置的杆体Al至A3中的第η排处的杆体上。虽然使得由从第一排到第三排的杆体Al至A3形成的端子部件21至26的集合作为一个单位,但也可以 由单个金属板W形成两个或更多个单位的端子部件21至26。具体地说,第一最长的端子部件21和第一最短的端子部件26相组合并且串联布置在位于第一排的一个杆体Al上。此外,第二最长的端子部件22和第二最短的端子部件25相组合并且串联布置在位于第二排的一个杆体Α2上。另外,第三最长的端子部件23和第三最短的端子部件24被组合并串联布置在位于第二排的杆体A3处。通过使得由从第一排到第三排的杆体Al至A3形成的端子部件21至26的集合作为一个单位Α,由单块金属板制成两个或更多个单位的端子部件21至26。根据该制造方法,由于两种端子部件,即,长和短的端子部件21和26,22和25或23和24被组合并布置在每一个杆体上,可以使布置在金属板W上的杆体Al至A3的长度相等。因此,可以共同且有效地制造连接器端子21至26,同时将材料损耗尽可能地最小化。因此,可以将模具或加工成本抑制到最小,从而降低端子部件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在按照端子部件21至26的长度顺序对齐端子部件21至26的布置次序的同时,各种端子部件21至26共同成型,所以在端子排Fl和F2连接到托架11和12的情况下,该端子部件21至26能被容易地组装到多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100。接下来,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通过将端子部件21至26组装到连接器壳体100从如图3所示模制的模制件10形成多级连接器的顺序。首先,如图3所示,形成包括托架11和12以及杆体Al至A3的板状模制件10。接下来,在托架11和12连接于模制件10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布置于各杆体Al至A3上的多个端子部件21至26中的每两个端子部件的连接位置a至c (参见图3)处被切断该模制件10,从而模制件10被切断并分成由在第一组中的端子部件21至23的集合所构成的第一端子排Fl和由在第二组中的端子部件24至26的集合所构成的第二端子排F2。接下来,对已切断的板状模制件(第一端子排Fl和第二端子排F2)施加沿垂直于板面的方向的弯曲力,因而构成后足部33的L形第一弯曲部el形成在构成第一端子排Fl和第二端子排F2的相应端子部件21至26上,如图5 (a)和图5(b)以及图6(a)和图6(b)所示。由此,具有布置在前端侧的要与配对端子电接触的电接触部31的水平直线部35和从该水平直线部的35的后端向下垂直弯曲的竖向直线部36可以形成在每一个端子部件21至26中上。通过在弯曲加工的同时追加第二弯曲部e2,形成与水平直线部35平行的基板连接部34。同时,在弯曲加工中,通过在进行弯曲加工的同时调整每一个端子部件21至26的第一弯曲部el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端子排Fl和F2中的所有端子部件21至26的电接触部31的前端位置对齐的情况下,具有不同长度的端子部件21至26的后足部33的从竖向直线部36的下端部(第二部分e2)到第一弯曲部el的高度按照端子部件21至26的长度的次序是不同的。因此,由于具有长端子部件21至23的集合的第一端子排Fl和具有短端子部件24至26的集合的第二端子排F2分别经受弯曲加工,以便使端子部件21至26相对于该第一和第二端子排Fl和F2共同弯曲,可以降低弯曲加工的次数和用于加工的模具种类,因此降低了加工成本。接下来,如图7所示,将如上文所述制造的具有托架12的第二端子排F2的端子部件24至26的水平直线部35压配合到在具有六级的多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100的后壁120处从下端布置到第三级的配合孔124至126中,从而第二端子排F2的端子部件24至26的电接触部31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100的罩中(第二端子排组装步骤)。此后,连接到端子部件24至26的后足部33的第二托架12在要与其分开的位置d处被切断(第二托架切断步骤)。
接下来,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端子排Fl的端子部件21至23的水平直线部35被压配合到从顶部到连接器壳体100的后壁120布置的压配合孔121至123,因此,端子部件21至23的电接触部31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100的罩内(第一端子组装步骤)。此后,连接到端子部件21至23的后足部33的第一托架11在要与其分开的连接位置d处被切断(第一托架切断步骤),从而如图10所示完成了具有六级的多级连接器。因此,在位于下侧的三个级中的端子部件24至26和在位于上侧的三个级中的端子部件21至23能被共同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00的压配合孔121至126中,以便在托架11和12连接于该端子部件21至26的同时组装到连接器壳体100。因此,能减少压配合的次数并且抑制组装中的麻烦。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描述了将在具有六级的多级连接器中使用的具有不同长度的六种端子部件21至26制造和组装到连接器壳体100的情况,但连接器的级数目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形成沿竖向方向具有任意2N(其中,N=I, 2, 3,...)个端子排列的多级连接器的情况下,其中所使用的2N个端子部件可被分类成使得从最长的端子部件起的N个端子部件在第一组,而其余的N个端子部件在第二组。在相应组中从端子部件选取从最短的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其中,η=1, 2,3,...,且η〈=Ν)和从最长的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并逐个地组合。组合的两个端子部件被串联布置在每个端子主体上。此时,所述两个端子部件布置在位于金属板上的第η排处的杆体上,并且通过使得由第一排到第三排的杆体形成的端子部件作为一个单位,从单块金属板模制两个或更多个单位的端子部件。此外,如上所述形成的端子部件被共同受到弯曲加工,从而组装到具有2Ν (其中,N=l,2,3,...)级的多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当时,首先,将第二端子排的端子部件(较短的端子部件)的水平直线部插入到连接器的从下端到第N级所布置的压配合孔中,随后切断第二托架。接下来,将第一端子排的端子部件(较长的端子部件)的水平直线部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从顶部到第N级所布置的压配合孔中,随后切断第一托架。通过上述步骤,能获得具有任意2Ν级的多级连接器。
虽然通过参考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变化。本申请是基于2010年2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0-022438),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入结合入本文。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利用冲压从单块带形金属板形成多个端子部件来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其中,所述端子部件将被装接到单个连接器壳体,并且所述端子部件为2N (其中N=I, 2,3,...)个杆形端子部件,该杆形端子部件具有由于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后部延伸的后足部的长度彼此不同而顺次变化的总长度,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桥接在沿着所述金属板的两侧缘设置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的多个杆体布置在该金属板上,使得所述杆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该金属板的纵向; 将一对组合的端子部件以如下方式串联布置在一个杆体上将所述2N个端子部件分类成使得长度递减的第一 N个端子部件处于第一组而剩余的N个端子部件处于第二组,从该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端子部件之中选出从最短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其中η=1, 2,3,...;并且η彡N)和从最长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并且将选出的端子部件逐个地组合;和 在已布置好的状态下,通过冲压从所述金属板形成每一个所述端子部件。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其中,在从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端子部件之中选出了从最短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其中η=1,2,3,;并且η≤N)和从最长的那个端子部件起的第η个端子部件,并且选出的端子部件被逐个地组合,且随后已组合的两个端子部件被串联布置在单个所述杆体上的情况下,所述已组合的两个端子部件在排列在该金属板上的第η排处布置在该杆体上;并且 其中,使得在第一排至第η排中由所述杆体形成的端子部件的集合为一个单位,并且由该一块金属板形成两个或多个单位的端子。
3.一种用于制造连接器端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包括由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制成的所述托架和所述杆体的板状模制件, 在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杆体的情况下,在每个杆体上的两个端子部件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切断该模制件,以便切断具有所述第一组中的所述端子部件的第一端子排和具有所述第二组中的所述端子部件的第二端子排;和 在弯曲工序中在垂直于板平面的方向上对在切断工序中被切断的板状模制件施加弯曲力,以便在构成所述第一端子排和所述第二端子排的每一个所述端子部件上形成适于构成后足部的L-形弯曲部,从而在每个端子部件上形成具有待与位于其前端侧的配对端子电接触的电接触部的水平直线部和通过从该水平直线部的后端垂直向下弯曲而形成的垂直直线部, 其中,在所述弯曲工序中,通过在竖直方向上调整每个端子部件的弯曲部的位置的同时进行弯曲,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端子排中的所有端子部件的电接触部的前端位置对齐的状态下,具有不同长度的所述端子部件的所述后足部的从所述竖向直部的下端部到所述弯曲部的高度按照所述端子部件的长度的次序是不同的。
4.一种用于组装在垂直方向上具有2Ν (其中N=I, 2,3,...)级的端子排列的多级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获得具有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端子排和所述第二端子排; 在第二端子排组装工序中,将该第二端子排的各端子部件的水平直线部插入到在所述多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后壁处从下端布置到第N级的相应的压配合孔中,从而该第二端子排的每个端子部件的电接触部容纳在该连接器壳体的罩内; 在进行了所述第二端子排组装工序之后,在第二托架切断工序中,切断与各端子部件的所述后足部相连的第二托架; 在进行了所述第二托架切断工序之后,在第一端子排组装工序中,将该第一端子排的各端子部件的水平直线部插入到在所述多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后壁处从下端布置到第N级的相应的压配合孔中,从而该第一端子排的每 个端子部件的电接触部容纳在该连接器壳体的罩壳内;和 在进行了所述第一端子排组装工序之后,在第一托架切断工序中,切断与各端子部件的所述后足部相连的第一托架。
全文摘要
当制造构成多级连接器并具有不同总长度的连接器端子时,每一级具有不同长度的端子使用单个模具同时形成,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材料损耗。当借助于冲压用单块带形金属板(W)制成具有按次序变化的总长度的2N(其中N=1,2,3,...)个杆形端子(21-26)时,第一载体(11)和第二载体(12)沿金属板的两侧边缘布置在金属板上,并且桥接在两载体之间的多个杆主体(A1-A3)以这样的方式排列使得杆主体(A1-A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金属板的纵向(X)。该2N个端子划分成使得按长度降序排列的第一N个端子在第一组,其余的N个端子在第二组。从相应组中的端子之中选取第n个(其中n=1,2,3,...;和n≤N)最短的端子(24-26)和第n个最长的端子(21-23),将两组中的端子诸葛地组合,并且组合的每对端子串联布置在一个杆主体上。
文档编号H01R43/16GK102742096SQ2011800077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坂元信幸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