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260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套管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套管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套管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压器、马达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漆包线的绕制往往需要在线端套上纤维套管,以增加绝缘性。而绕线的自动化对套管的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采用直径在0. ro. 6mm的导线与规格在30#以内的套管进行生产的时候。但是,在现有生产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人工将套管穿在漆包线上的方式,与现有绕线机的自动化速度(29(T320个/小时/工位)相比,套管穿线的时间过长,每个工位每小时只能完成8(Tl20个,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机装置,可节省套管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套管机装置,用于辅助自动绕线机完成漆包线线头和线尾的套管工序,所述套管机装置包括底座、动平台、送线机构、送管机构、切/送管机构和裁线机构;所述动平台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可沿所述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送线机构和送管机构并排设置在所述动平台上,所述切/送管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动平台上,用于切断从所述送管机构出管口端送出的套管,以及用于移动到所述送线机构的出线口端,便于所述送线机构穿线,所述裁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切/送管机构与所述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之间。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中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线槽、送线轮和压线轮;所述线槽垂直所述绕线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送线轮和压线轮水平分设在所述线槽的两侧。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中所述压线轮设置在一压线杆的一端,所述压线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动平台上;在所述压线杆的侧面设置有一压线弹簧,用于将所述线槽内的漆包线压紧在所述送线轮上。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中所述送管机构包括垂直所述绕线轴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管槽、以及水平分设在所述管槽两侧的送管轮和压管轮。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中所述送管机构还包括一 L型的压管杆和一压管弹簧;所述压管轮设置在所述压管杆的一端,所述压管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动平台上,所述压管弹簧铰接在所述压管杆的另一端,用于将所述管槽内的套管压紧在所述送管轮上。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中所述切/送管机构至少包括一把切管刀,且所述切管刀的位置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方向可调整设置。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中所述裁线机构包括错位贴靠设置的V型刀口板和切线刀;所述V型刀口板的V型刀口向上设置,所述切线刀用于在绕线完成时向下移动切断所述漆包线。[0013]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中在所述裁线机构与所述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之间还设置有挡管机构,所述挡管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适配所述漆包线通过但小于所述套管的缝隙。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套管机装置,由于采用了既可输送漆包线的机构又可输送和裁切套管的机构,配合控制系统实现了由设备自动完成裁切套管和穿线于套管中的工序,缩短了套管的时间,并使之与自动绕线机相匹配,由此大大提高了单工位的劳动生产效率,非常适合在变压器、马达等行业的生产中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套管机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管机装置的局部俯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图I是本实用新型套管机装置的立体图,该套管机装置用于设置在自动绕线机的旁边,用于辅助自动绕线机完成漆包线线头和/或线尾的套管工序;所述套管机装置包括底座110、动平台120、用于输送漆包线的送线机构130、用于输送套管的送管机构140、切/送管机构150和裁线机构160。通常现有的自动绕线机侧面都伸出有绕线轴,用于绕制漆包线的骨架可直接套装在该绕线轴上进行绕线;具体的,所述动平台120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10上,并在水平面内可沿所述绕线轴(附图未示出,下同)的轴向方向(即附图中箭头的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送线机构130、送管机构140、切/送管机构150和裁线机构160均设置在所述动平台120上;其中,所述送线机构130与所述送管机构140并排设置,所述切/送管机构150设置在所述送线机构130的出线口端,以及设置在所述送管机构140的出管口端,且所述切/送管机构150滑动连接在所述动平台120上,并在水平面内可沿所述绕线轴的轴向方向(即附图中箭头的方向)来回移动,用于切断从所述送管机构140出管口端送出的套管,以及用于移动到所述送线机构130的出线口端,便于所述送线机构130将漆包线穿入套管中;所述裁线机构160设置在所述切/送管机构150与所述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之间,用于在自动绕线机每次绕线完毕后切断漆包线。具体的,所述切/送管机构150用于在所述送管机构的前端裁切套管和用于移动裁切后的套管到送线机构的前端,所述切/送管机构至少包括一把切管刀151,且所述切管刀151的位置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方向可调整设置,以满足裁切不同长度不同数量的套管需要,例如可实现一次裁切两段不同长度的套管,以满足生产变压器的需要。具体的,所述裁线机构160包括一 V型刀口板161和一切线刀162 ;所述V型刀口板161的V型刀口向上设置,所述切线刀162位于所述V型刀口的上方,并与所述V型刀口板161错位贴靠设置,以形成剪切之势,用于在绕线完成之时,在气缸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切线刀162向下移动将漆包线剪断。具体的,所述套管机装置还包括一挡管机构170 (或一夹管机构),所述挡管装置170设置在所述裁线机构160与所述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之间,所述挡管装置17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挡板171和第二挡板172,在所述第一挡板171和第二挡板172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大于所述漆包线而小于所述套管的缝隙,用于适配所述漆包线通过而阻挡所述套管通过,由此在绕线完成时在线尾处可留有套管。在本实用新型套管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管机装置的局部俯视放大图,所述送线机构130包括垂直所述绕线轴轴向方向设置的针管状的线槽131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线槽131两侧的送线轮132和压线轮133 ;所述压线轮133用于将所述线槽131内的漆包线压贴在所述送线轮132上,以使所述漆包线在所述送线轮132的转动下向前送线。较好的是,所述送线机构130还包括一压线杆134和一压线弹簧135 ;所述压线轮133设置在所述压线杆134的一端,所述压线杆134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动平台120上,所述压线弹簧135支撑在所述压线杆134的侧面,用于将所述线槽131内的漆包线压紧在所 述送线轮132上,以使所述漆包线在所述送线轮132的带动下向前送线,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具体的,所述送管机构140包括针管状的管槽141、送管轮142和压管轮143 ;所述管槽141垂直所述绕线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送管轮142和压管轮143水平分设在所述管槽141的两侧;所述压管轮143用于将所述管槽141内的套管压在贴在所述送管轮142上,以使所述套管在所述送管轮142的转动下向前送管。较好的是,所述压管轮142设置在一 L型压管杆144的一端,所述压管杆144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动平台120上,所述压管杆144的另一端连接一压管弹簧145,用于将所述管槽141内的套管压紧在所述送管轮142上,以使所述套管在所述送管轮142的转动下向前送管,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用套管穿线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套管机装置,由于采用了既可输送漆包线的机构又可输送和裁切套管的机构,配合控制系统实现了由设备自动完成裁切套管和穿线于套管中的工序,缩短了套管的时间,并使之与自动绕线机相匹配,由此大大提高了单工位的劳动生产效率。实践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机装置之后,每个工位每小时可以完成29(T320个,完全与现有绕线机的自动化速度相匹配。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套管机装置,用于辅助自动绕线机完成漆包线线头和线尾的套管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机装置包括底座、动平台、送线机构、送管机构、切/送管机构和裁线机构;所述动平台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可沿所述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送线机构和送管机构并排设置在所述动平台上,所述切/送管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动平台上,用于切断从所述送管机构出管口端送出的套管,以及用于移动到所述送线机构的出线口端,便于所 述送线机构穿线,所述裁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切/送管机构与所述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线槽、送线轮和压线轮;所述线槽垂直所述绕线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送线轮和压线轮水平分设在所述线槽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轮设置在一压线杆的一端,所述压线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动平台上;在所述压线杆的侧面设置有一压线弹簧,用于将所述线槽内的漆包线压紧在所述送线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管机构包括垂直所述绕线轴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管槽、以及水平分设在所述管槽两侧的送管轮和压管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管机构还包括一L型的压管杆和一压管弹簧;所述压管轮设置在所述压管杆的一端,所述压管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动平台上,所述压管弹簧铰接在所述压管杆的另一端,用于将所述管槽内的套管压紧在所述送管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送管机构至少包括一把切管刀,且所述切管刀的位置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方向可调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线机构包括错位贴靠设置的V型刀口板和切线刀;所述V型刀口板的V型刀口向上设置,所述切线刀用于在绕线完成时向下移动切断所述漆包线。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套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裁线机构与所述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之间还设置有挡管机构,所述挡管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适配所述漆包线通过但小于所述套管的缝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机装置,用于辅助自动绕线机完成漆包线线头和线尾的套管工序,该套管机装置包括底座、动平台、送线机构、送管机构、切/送管机构和裁线机构;动平台滑动连接在底座上,可沿自动绕线机绕线轴的轴向来回移动;送线机构和送管机构并排设置在动平台上,切/送管机构滑动设置在动平台上,用于切断套管,并用于移动到送线机构的出线口端,便于送线机构穿线,裁线机构设置在切/送管机构与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轴之间。由于采用了既可输送漆包线的机构又可输送和裁切套管的机构,配合控制系统实现了由设备自动完成裁切套管和穿线于套管中的工序,缩短了套管的时间,并使之与自动绕线机相匹配,由此大大提高了单工位的劳动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F41/12GK202549612SQ2012200502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何文斌 申请人:何文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