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701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绕线机上的一种工装,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骨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人:是一家根据客户的需求、自主研发自动绕线机的企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客户要求,使申请人制造的每台自动绕线机都是不一样的。自动绕线机在实施线圈绕线时,一般先将线圈的骨架安装到骨架固定装置上,再将骨架固定装置安装到自动绕线机的主轴上并由主轴固定后带动骨架一起旋转,从而实现绕线。当绕线结束后,需要将绕好线的骨架从骨架固定装置上取下,换上空骨架后再绕线。常见的骨架如图I所示,骨架在骨架固定装置上的装卸操作十分频繁,骨架固定装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绕线的工作效率和绕线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耗能较少的骨架
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它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杆部,杆部的一端设置凸起,杆部的另一端与本体铰接,杆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挡块,凸起与挡块之间刚好能卡住骨架,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弹簧,本体上还设置有推杆,推杆的端部设置轴承,轴承位于杆部上,轴承能在杆部与本体铰接的一端与杆部的挡块之间来回运动,当轴承向挡块移动时,杆部设置有凸起的一端压紧弹簧。本实用新型装骨架时,由其他动力机构推动推杆,推杆的轴承向杆部的挡块移动,弹簧压缩后将骨架套在杆部上。由于采用轴承在杆部上滚动的方式来压缩弹簧,能减少推杆与杆部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动力损耗。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杆部的数量为2根,2根杆部关于本体对称设置,所述本体的端部设置通孔,所述弹簧固定在通孔上,弹簧的两端均露出通孔,所述推杆具有“凹”字形端部,“凹”字形端部上设置2个轴承,每个轴承分部压住I根杆部。杆部的数量为2根,能加大对骨架的夹持力度;本体的端部设置通孔,弹簧固定在通孔上,弹簧的两端均露出通孔,推杆具有“凹”字形端部,上述特征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紧凑,减少设备的体积。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数量为2个,2个通孔并排设置。通孔的数量为2个,将弹簧固定在不同的通孔,弹簧将产生不同的弹力。一个通孔处于使用状态时,另一个通孔作为备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杆垂直于所述本体。作为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块上设置有可供轴承滚动的斜壁。挡块上设置有可供轴承滚动的斜壁后,可以缩短杆部的长度,使结构更紧凑。作为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凹槽,通孔位于凹槽内,杆部与本体铰接的一端位于凹槽内,当骨架卡在杆部上时,杆部没入凹槽内。[0014]该方案能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紧凑。作为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斜壁的坡度为30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骨架装卸方便、连接可靠,能源损坏较少的优点。

图I是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了本体底座;
·[0021]图5是图4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上骨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去了推杆;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11、通孔;12、凹槽;2、杆部;21、凸起;22、挡块;23、斜壁;3、骨架;
4、弹簧;5、推杆;6、轴承;7、本体底座;8、E型扣环;9、销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 6所示,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本体I的端部并排设置设置2个通孔11,其中I个通孔11内固定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均露出通孔11。本体I上对称设置2根杆部2,杆部2的一端设置凸起21,杆部2的另一端通过E型扣环8、销子9与本体I铰接,杆部2的中间位置设置挡块22,凸起21与挡块22之间刚好能卡住骨架3。本体I上还设置有推杆5,推杆5垂直于本体1,推杆5由其他动力机构(图中未示出)提供动力,推杆5具有“凹”字形端部,“凹”字形端部上设置2个轴承6,2个轴承6分别位于2根杆部2上,轴承6能在杆部2与本体I铰接的一端与杆部2的挡块22之间来回运动,当轴承6向挡块22移动时,杆部2设置有凸起21的一端压紧弹簧4。挡块22上设置有可供轴承6滚动的斜壁23,斜壁,23的坡度为30度。本体I上设置有凹槽12,通孔11位于凹槽12内,杆部2与本体I铰接的一端位于凹槽12内,当骨架3卡在杆部2上时,杆部2没入凹槽12内。本体I的尾部设置有本体底座7,通过本体底座7实现本体I与自动绕线机主轴的固定。实施例2如图7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杆部2的挡块22呈长方体形,不再具有斜壁。此时,杆部2与本体I铰接的一端与挡块22之间的距离较长。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I)和设置在本体(1)上的杆部(2),杆部(2)的一端设置凸起(21),杆部(2)的另一端与本体(I)铰接,杆部(2 )的中间位置设置挡块(22 ),凸起(21)与挡块(22 )之间刚好能卡住骨架(3 ),本体(I)的端部设置有弹簧(4),本体(I)上还设置有推杆(5),推杆(5)的端部设置轴承(6),轴承(6)位于杆部(2 )上,轴承(6 )能在杆部(2 )与本体(I)铰接的一端与杆部(2 )的挡块(22 )之间来回运动,当轴承(6)向挡块(22)移动时,杆部(2)设置有凸起(21)的一端压紧弹簧(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2)的数量为2根,2根杆部(2)关于本体(I)对称设置,所述本体(I)的端部设置通孔(11),所述弹簧(4)固定在通孔(11)上,弹簧(4)的两端均露出通孔(11),所述推杆(5)具有“凹”字形端部,“凹”字形端部上设置2个轴承(6),每个轴承(6)分部压住I根杆部(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数量为2个,2个通孔(11)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 )垂直于所述本体(I)。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22 )上设置有可供轴承(6 )滚动的斜壁(23 )。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上设置有凹槽(12),通孔(11)位于凹槽(12)内,杆部(2)与本体(I)铰接的一端位于凹槽(12)内,当骨架(3)卡在杆部(2)上时,杆部(2)没入凹槽(12)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上设置有凹槽(12),通孔(11)位于凹槽(12)内,杆部(2)与本体(I)铰接的一端位于凹槽(12)内,当骨架(3)卡在杆部(2)上时,杆部(2)没入凹槽(12)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壁(23)的坡度为30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的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壁(23)的坡度为3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绕线机上的一种工装,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骨架固定装置。它包括本体(1)和设置在本体(1)上的杆部(2),杆部(2)的一端设置凸起(21),杆部(2)的另一端与本体(1)铰接,杆部(2)的中间位置设置挡块(22),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弹簧(4),本体(1)上还设置有推杆(5),推杆(5)的端部设置轴承(6),轴承(6)位于杆部(2)上,轴承(6)能在杆部(2)与本体(1)铰接的一端与杆部(2)的挡块(22)之间来回运动,当轴承(6)向挡块(22)移动时,杆部(2)设置有凸起(21)的一端压紧弹簧(4)。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骨架装卸方便、连接可靠,能源损坏较少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F41/06GK202695128SQ20122037924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钱承林 申请人: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