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连接器及其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814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连接器及其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池连接器及其组合[0001]技术领域[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及其组合。[0003]背景技术[0004]参阅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256620号揭示了一种电池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设置有若干端子槽,该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两侧延伸的一对弹性臂,当该电池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时,所述弹性臂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间形成两点接触,使得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间接触不稳定且对接端子容易插入过度。[0005]因此,实有必要对前述电池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前述缺陷。[0006]实用新型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端子稳定对接的电池连接器及其组合。[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连接器,该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若干端子槽及与端子槽相连通的对接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端子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两侧分别延伸入对接槽的一对弹性臂;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还设有凸伸入两个弹性臂之间的抵接 臂。[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臂自固持部弯折延伸。[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侧竖直延伸的两侧臂,所述弹性臂自侧臂延伸,所述抵接臂则自主体部延伸。[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该抵接臂包括光滑的抵接部及连接抵接部与主体部的连接部。[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及连接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的连接面,第二抵接面连接于连接部。[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及贯穿对接面的对接槽, 第二抵接面呈凹状设置,第一抵接面呈斜面设置。[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臂前端逐渐向彼此靠拢且分别凸设一个接触部。[001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连接器组合,该电池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匹配的电池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及贯穿对接面的对接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对接槽的一对弹性臂,该导电端子还设有凸伸入两弹性臂之间的抵接臂;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本体部及固持于本体部的对接端子,该对接端子具有片状对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电池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还包括抵接臂,该抵接臂抵接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部前端。[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包括导引面及自导引面两侧向后延伸的侧表面,弹性臂夹持侧表面,抵接臂抵接导引面。[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臂包括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临近对接面且自对接面向对接槽倾斜,第二抵接面沿远离导引面的方向弯折凹陷。[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弹性臂的间增加抵接臂与对接端子抵接,既确保了端子与对接端子接触的稳定性,同时防止对接连接器过度插入。[0019]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组合的电池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立体组合图。[0021]图2是图1所示电池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分离的立体图。[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的分解图,其中绝缘本体上半部被切除以露出[0024]端子槽结构。[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0026]图6是图5所示导电端子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立体图。[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沿图1所示A-A的剖视图。[0028]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创作的电池连接器组合300包括相互匹配的电池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200。所述电池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I及收容于绝缘本体I的若干导电端子2,对接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座3及固定在于绝缘座3的若干导电端子4。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所述池电池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I呈矩形设置且包括一个对接面11、邻接且垂直于对接面11的前端面或抵接面13。该绝缘本体I设有贯穿抵接面13与相对的后端面14的若干端子槽16,该端子槽16间隔设置且在绝缘本体I的前半部同时贯穿对接面11而形成对接槽161。[0031]导电端子2收容且固定在端子槽16内,结合图5,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一个U型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的弹性臂22及位于弹性臂22之间的抵接臂23。 该固持部21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211、自主体部211两侧相对垂直延伸的一对侧臂212,所述每一侧臂212分别朝外设有一个凸片213,当导电端子2自后端面向抵接面13插入端子槽16时,凸片213卡持于端子槽16的相对两侧壁设有的凹槽163内将导电端子2固定。所述两个弹性臂22分别自侧臂212前端向前延伸且逐渐向彼此靠拢,每一弹性臂22朝内侧凸伸一个凸出的接触部221,所述接触部221位于弹性臂22前末端且该两个接触部221间形成一定间隙,用来供对接连接器200的插入(结合图6)。所述抵接臂23自主体部211前端弯折形成且位于两弹性臂22之间,该抵接臂23包括光滑的抵接部231及连接抵接部231 与主体部211的连接部235,该连接部235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狭槽237,使得该抵接臂23的弹性加强。所述导电端子2还包括一对U型焊接部24,该焊接部24自固持部21的主体部 211向后延伸形成,该焊接部24用来跟固定线缆(图未示)。参图4,所述端子槽16的内底壁呈台阶状,前半部相对较高。固持部21借由主体部211及侧壁212固定在收容槽16内, 且固持部21向前未突出对接槽161,弹性臂22则延伸入对接槽161,抵接臂23自端子槽16 向前延伸入对接槽161,且抵接臂23向对接面11方向倾斜延伸,抵接臂23向前未超过接触部221。所述端子槽16内还设有支撑部164,弹性臂22位于端子槽16的对接槽161两侧,支撑部164与抵接臂23相抵接并对抵接臂23产生压力作用(结合图7)。[0032]参图2,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座3及固持于绝缘座3的若干对接端子4。 所述绝缘座3包括横梁31及自横梁31两侧向前延伸的侧墙32,从而形成一个对接空间 301。所述对接端子4为片状,包括固定在横梁31的固定部43及自固定部43延伸入对接空间201的对接部41,该对接部41具有位于对接部41前端的导引面411及自导引面411 两侧向后延伸的侧表面412,该导引面411与电池连接器100的抵接臂23抵接,侧表面412 则被两接触部221所夹持。[0033]参图2,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I的侧面15分别自中间位置处向外凸伸凸块 151,而绝缘座3的侧墙32对应设有供凸块插入的凹口 321,该等结构决定了电池连接器 100只能沿垂直于对接面11的方向插入对接连接器200。所述凹口 321两侧分别设有缺口 322,用以收容电池连接器100设有的凸台152。凹口 321结构未贯穿绝缘座3另一侧,配合凸块151可以防止电池连接器100的过度插入。在某些结构中,未设置凸块151可以方便电池连接器100从两个方向插入,即垂直对接面11的方向及垂直抵接面13的方向。[0034]参图6、图7所示,该抵接臂23的抵接部231包括第一抵接面232、第二抵接面233 及连接第一抵接面232与第二抵接面233的连接面234,第二抵接面233连接于连接部235, 第一抵接面232较接触部221更接近对接面11。电池连接器100自插入对接连接器200过程中,对接端子4的对接部41首先接触第一抵接面232,然后滑过第一抵接面232而插入导电端子2的两接触部221之 间的间隙内,此时,接触部221与对接端子4的侧表面412相接触。对接端子4的导引面411先与第一抵接面232接触,随着电池连接器100继续插入,导引面41滑过连接面234与第二抵接面233抵接,第一抵接面231临近对接面11且自对接面11向对接槽161倾斜,第二抵接面233的向远离导引面41的方向弯折凹陷,使得对接部 41比较好的抵接在凹陷内,来确保电池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200良好对接,此时,抵接臂23与导引面411形成除接触部221以外的第三点接触,确保导电端子2与对接端子4接触的稳定性,此时且抵接臂23发生弹性变形并产生弹性回复力,防止对接端子4过度插入; 而且,随着接触点的增多,使得导电端子2可供更大的电流通过。[0035]本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连接器,该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若干端子槽及与端子槽相连通的对接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端子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两侧分别延伸入对接槽的一对弹性臂;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还设有凸伸入两个弹性臂之间的抵接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自固持部弯折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侧相对垂直延伸的一对侧臂,所述弹性臂自侧臂延伸,所述抵接臂则自主体部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抵接臂包括光滑的抵接部及连接抵接部与主体部的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及连接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的连接面,第二抵接面连接于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及贯穿对接面的对接槽,第二抵接面呈凹状设置,第一抵接面呈斜面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前端逐渐向彼此靠拢且分别凸设一个接触部。
8.一种电池连接器组合,该电池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匹配的电池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及贯穿对接面的对接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对接槽的一对弹性臂;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本体部及固持于本体部的对接端子,该对接端子具有片状对接部,该对接部插入对接槽而被挟持于弹性臂之间;其特征在于该电池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还包括抵接臂,该抵接臂抵接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部前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包括导引面及自导引面两侧向后延伸的侧表面,弹性臂夹持侧表面,抵接臂抵接导引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包括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临近对接面且自对接面向对接槽倾斜,第二抵接面沿远离导引面的方向弯折凹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电池连接器,该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若干端子槽及与端子槽相连通的对接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端子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两侧分别延伸入对接槽的一对弹性臂,该导电端子还设有凸伸入两个弹性臂之间的抵接臂;通过在弹性臂之间增加抵接臂达到端子与对接端子抵接,既确保了端子与对接端子接触之稳定性,同时防止对接连接器过度插入。
文档编号H01R13/24GK202855958SQ20122040057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杨惠雯, 林为忠, 徐国峻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