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卡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381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壳卡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机壳卡固结构,适用于可拆卸地电池盖,兼顾高可靠度与防水效果,且结构简易而制作成本较低。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可携式电子装置会与可拆换的二次电池搭配使用,因此电子装置即包括机壳及可拆卸地电池盖,两者之间需要有稳固耐用的卡固结构,为了提高可携式电子装置对于环境的耐受度,也需要考虑机壳的防水问题。在中国台湾第1352444号发明专利案中,其电池盖(I)与机壳(2)之间利用卡锁加以固定,其中机壳(2)开设有通孔(221)连通于机壳(2)内部的电子零件容室,由于前述结构并非防水结构,为了加强机壳(2)的防水性(特别是对应通孔处),必须在机壳的通孔内另外设置复杂的防水机构,而且后续还必须进行防水性测试,因此制造成本相对较闻。此外,中国台湾第1358147号发明专利案则公开一种将通孔设置于机壳(300)和盖体(100)之间的锁固结构,其将卡锁(200)枢设于盖体(100),卡锁(200)的卡扣件(201)再与壳体(300)的卡合部(316)卡合。为了将卡锁(200)加以锁定,必须透过弹性件(202)施加扭力于卡扣件(201)来达成,但由于卡扣件与弹性件的尺寸趋于小型化,弹性件与卡扣件之间的安装难度也随之上升,同时也会增加零件的数量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精简的零组件实现良好卡固性能和防水性的机壳卡固结构。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壳卡固结构,其包括壳体、电池盖、卡榫及迫抵部件。该壳体具有机壳背板,该机壳背板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该机壳背板的第一侧构成电子元件容室,该机壳背板的第二侧则构成电池容室和卡扣部。该电池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机壳背板的第二侧,且该电池盖具有对应于该机壳背板的卡扣部的枢接部。该卡榫枢设于该电池盖的枢接部并具有扣抵部、外露的操作部及至少一个抵接部,该卡榫能够在卡固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枢摆,当该卡榫位于卡固位置时,扣抵部与卡扣部成扣接关系,当该卡榫位于开启位置时,扣抵部与卡扣部即脱离扣接关系。此外,该迫抵部件用于选择性地迫抵卡榫的抵接部或扣抵部而将卡榫定位于卡固位置或开启位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电池盖枢设卡榫,因此机壳背板不必开设通透的开孔,确保机壳背板具有较佳的防水性,组装完成后也不需进行防水测试;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迫抵部件可以提供良好的卡固性能,且结构较为精简,因此可以减少材料成本及组装时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机壳背板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图1中沿着3-3线的剖面图,其中卡榫位于卡固位置。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图1中沿着4-4线的剖面图,其中卡榫位于卡固位置。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其中卡榫位于开启位置。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面图,其中卡榫位于开启位置。(符号说明)10…壳体21…枢接部11...机壳背板22…定位框11L...第一侧221…通孔112…第二侧222…枢槽12…电子元件容室 23…定位件
13…电池容室24…侧壁14…卡扣部25…闸板141…第一隔板30…卡榫142…第二隔板31...扣抵部143…连接板32…操作部144…卡扣段33…抵接部145…卡扣区34…枢轴端部15…密封条41…第一凸部151…剖槽42…第二凸部20…电池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 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机壳卡固结构包括壳体10、电池盖20、卡榫30及迫抵部件,该机壳卡固结构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可携式电子装置。壳体10具有机壳背板11,机壳背板11具有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在机壳背板11的第一侧111构成(定义)电子元件容室12,该机壳背板11的第二侧112则构成(定义)电池容室13及卡扣部14。除此之外,壳体10可具有结合于机壳背板11的第一侧111的机壳面板(未图不),所述电子兀件容室12设置于机壳背板11的第一侧111与机壳面板之间,所述电子元件容室12用于容置电路板、屏幕等电子元件,电池容室13用于容置电池。进一步结合参照图2与图3,该卡扣部14包括第一隔板141、第二隔板142、连接于第一、第二隔板141、142的一端的连接板143、以及延伸自第一隔板141的另一端的卡扣段144,且卡扣段144的自由端与第二隔板142之间具有间隔,在第一隔板141、连接板143与卡扣段144之间构成(定义)卡扣区145。[0034]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可能实施例中,卡扣部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当变化,且以不开设连通机壳背板11的第一、二侧的通孔为佳。电池盖20可拆卸地设于机壳背板11的第二侧112,且电池盖20具有对应于壳体10的卡扣部14的枢接部21,其中,枢接部21可具有定位框22、定位件23及侧壁24,定位框22具有通孔221和紧邻通孔221的两个枢槽222,定位件23设置于定位框22,且定位件23可设为π字形或其它适当外形,该侧壁24则位于该通孔221内。卡榫30枢设于电池盖20的枢接部21并穿过定位框22的通孔221,且卡榫30具有扣抵部31、外露的操作部32、至少一个抵接部33、以及两个枢轴端部34。扣抵部31可通过卡扣段144的自由端与第二隔板142之间的间隔而进入卡扣部14,该两个枢轴端部34被定位件23分别定位于该两个枢槽222内,从而使卡榫30能够在卡固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枢摆。在本实施例中,枢轴端部34呈一体连结于操作部32与扣抵部31之间,但在其它可能实施例中,卡榫可以具有可独立分离的枢轴,在操作部与扣抵部之间则可设有枢孔以供枢轴穿设,而电池盖枢接部的结构可一并适当地调整,例如将枢槽改为枢接孔供卡榫的枢轴穿设,此时定位件可以省略。如图3、图4所示,当卡榫30位于卡固位置时,扣抵部31将与卡扣部14成扣接关系而使电池盖20贴抵于机壳背板11 ;另一方面,如图5、图6所示,当卡榫30位于开启位置时,扣抵部31与卡扣部14脱离扣接关系,也就是电池盖20可自由脱离机壳背板11。所述迫抵部件用于选择性地迫抵卡榫30的扣抵部31及/或抵接部33而将卡榫30定位于卡固位置或开锁位置,更明确地说,迫抵部件可包括第一凸部41及/或第二凸部42。其中,第一凸部41设置于枢接部21的侧壁24,当卡榫30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一凸部41将如图5所示迫抵位于操作部32与枢轴端部34(参照图2)之间的抵接部33,而将卡榫30定位于开启位置,此时操作部32会自电池盖20外表面突起而方便使用者握持、操作。另一方面,第二凸部42设置于卡扣部14的连接板143,当卡榫30位于卡固位置时,卡榫30的扣抵部31会如图3所示被第二凸部42迫抵定位于卡扣区145内,此时该扣抵部31的功能就相当于卡榫30的抵接部33,且如图4所示,操作部32与电池盖20的定位框22之间仍具有适当间隔,让使用者后续开启电池盖20时便于扳动操作部32。需说明的是,迫抵部件的第一、第二凸部可择一设置,或者迫抵部件可进一步增加其它凸部,卡榫则对应形成可受迫抵的抵接部,据此达成较佳的定位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壳体10与电池盖20之间的防水效果,机壳背板11的第二侧112更设有位于电池容室13与卡扣部14之间的密封条15,电池盖20则更具有对应于密封条15的闸板25,密封条15具有剖槽151,藉此当电池盖20设于机壳背板11的第二侧112时,闸板25可紧贴于密封条15且其自由端插设于剖槽151中,从而达到较佳的防水、密封效果。基于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在电池盖枢设卡榫,因此机壳背板不必开设通透的开孔,藉此确保机壳背板具有较佳的防水性,组装完成后也不需进行防水测试;除此之夕卜,本实用新型的迫抵部件可以提供良好的卡固性能,且其结构较为精简,因此可以减少材料成本及组装时间。最后,必须再次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前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其它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也应为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机壳背板,所述机壳背板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机壳背板的第一侧构成电子元件容室,所述机壳背板的第二侧构成电池容室和卡扣部; 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壳背板的第二侧,且所述电池盖具有对应于所述壳体的卡扣部的枢接部; 卡榫,所述卡榫枢设于所述电池盖的枢接部并具有扣抵部、外露的操作部及至少一个抵接部,所述卡榫能够在卡固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枢摆,当所述卡榫位于所述卡固位置时,所述扣抵部与所述卡扣部成扣接关系,当所述卡榫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扣抵部与所述卡扣部脱离扣接关系;以及 迫抵部件,用于迫抵所述卡榫的所述扣抵部或抵接部而将所述卡榫定位于所述卡固位置或所述开启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迫抵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盖的所述枢接部的第一凸部,当所述卡榫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迫抵于所述卡榫的抵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迫抵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背板的所述卡扣部的第二凸部,当所述卡榫位于卡固位置时,所述第二凸部迫抵于所述卡榫的扣抵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部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连接于第一、第二隔板的一端的连接板、以及延伸自第一隔板的另一端的卡扣段, 所述卡扣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具有间隔以供所述卡榫的所述扣抵部通过,在所述第一隔板、所述卡扣段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构成卡扣区,当所述卡榫位于卡固位置时,所述卡榫的所述扣抵部位于所述卡扣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迫抵部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板的第二凸部,当所述卡榫位于所述卡固位置时,所述卡榫的所述扣抵部会被所述第二凸部迫抵定位于所述卡扣区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接部具有定位框和定位件, 所述定位框具有通孔和紧邻所述通孔的两个枢槽, 所述卡榫穿过所述通孔并具有两个枢轴端部位于所述两个枢槽, 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框并将所述两个枢轴端部分别定位于所述两个枢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接部更具有位于所述通孔内的侧壁, 所述迫抵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的第一凸部, 所述卡榫具有位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两个枢轴端部之间的抵接部,当所述卡榫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卡榫的抵接部会被所述第一凸部迫抵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背板设有位于所述电池容室与所述卡扣部之间的密封条, 所述电池盖则具有对应于所述密封条的闸板,当所述电池盖设于所述机壳背板的第二侧时,所述闸板紧贴于所述密封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具有剖槽以供所述闸板的自由端插 设。
专利摘要一种机壳卡固结构,其包括壳体、电池盖、卡榫以及迫抵部件;该壳体具有机壳背板,机壳背板的第二侧构成电池容室和卡扣部;电池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机壳背板的第二侧,且电池盖具有对应于壳体的卡扣部的枢接部;卡榫枢设于该电池盖的枢接部并具有扣抵部及至少一个抵接部,该卡榫能够在卡固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枢摆,当该卡榫位于卡固位置时,扣抵部与卡扣部成扣接关系,当该卡榫位于开启位置时,扣抵部与卡扣部即脱离扣接关系;迫抵部件用于选择性地迫抵卡榫的扣抵部或抵接部而将卡榫定位于卡固位置或开启位置。
文档编号H01M2/10GK202998714SQ20122071179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陈水旭, 杨镇宗, 李日升, 李韶华 申请人: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