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箱体及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729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装置箱体及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箱体及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将板构件彼此焊接而形成装置箱体。即,这样的方法包括:使作为装置箱体的一部分的第二板材以与作为装置箱体的一部分的第一板材大致正交的状态而与第一板材的一端接触的步骤;以及通过对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部分照射焊接用的聚焦光束以形成焊接部,由此将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焊接固定的步骤。换而言之,在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准确地对板构件彼此的焊接位置进行控制,采用将聚焦光束向焊接部位照射的焊接方法。

更具体而言,作为采用了这样的焊接方法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已知有日本特开2004-195490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所采用的焊接方法为所谓贯通型的焊接方法。在该方法中,在纵壁的上端载置上壁(顶板)的端部,对它们的接触部从顶板的上方照射激光束等聚焦光束,从而在顶板的厚度方向的宽度整体上产生焊接部,且该焊接部到达至纵壁的上部。

该贯通型的焊接方法与对纵板和顶板的接触部位直接照射聚焦光束来焊接的情况相比,具有不会产生聚焦光束向装置箱体内部的入射以及对于照射位置的设定的要求精度得以缓和这样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箱体,其具备:具有侧壁和开口部的罐体;覆盖所述开口部,且其端部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突出的盖板;以及将所述盖板与所述侧壁接合的焊接部,所述盖板具备配置在所述盖板的端部,并用于接收沿着与所述盖板正交的方向照射来的光束的光束接收部。

另外,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为具备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通过对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部分照射光束,由此形成焊接部的工序,在形成所述焊接部的工序中,所述第二板材的端部比第一板材的外表面更为突出,所述光束向所述第二板材中的与所述第一板材接触的接触面的相反侧的面侧照射,所述焊接部向所述第二板材的端部扩展且未到达所述第一板材的内表面。

另外,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方式为,以在构成所述装置箱体的一部分的第一板材的一端使构成装置箱体的一部分的第二板材接触、并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部分形成焊接部的方式来照射焊接用的聚焦光束,从而对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进行焊接固定,由此形成装置箱体,其中,使所述第二板材的前端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部分的一端处,比所述第一板材中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外表面延伸出设定长度,使所述聚焦光束从所述第二板材中的与所述第一板材接触的接触面的相反侧的面侧朝向所述第二板材照射,进行焊接使得由所述聚焦光束形成的焊接部形成在如下范围:所述范围是包括比所述第一板材中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外表面更为延伸出的所述第二板材的前端的整体在内、且未到达所述第一板材中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内表面的范围。

在该方法中,通过焊接用的聚焦光束形成的焊接部不会到达装置箱体内表面。由此,在装置箱体的制造之际即便采用贯通型的焊接方法,也能够防止熔融物的向装置箱体内的飞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形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置箱体的一部分的罐体的立体图。

图4A及图4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上述现有的焊接方法中,由于焊接用的聚焦光束的照射位置靠近装置箱体内侧、以及纵壁的厚度较薄等原因,存在以下所述的不利方面。即,存在基于聚焦光束形成的焊接部到达纵壁中的装置箱体的内表面的情况、以及熔融物通过纵壁与顶板的细微的间隙等而向装置箱体内飞散的情况。

进而,存在向装置箱体内飞散了的熔融物对配置在装置箱体内的构件的动作带来恶劣影响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虽然采用贯通型的焊接方法,但可尽量抑制熔融物向装置箱体内飞散这一点。

以下,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边参考附图边对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在该例中,将本方法适用于作为蓄电装置的一例的电池的制造工序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池,例示出作为二次电池的一例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是锂离子电池)。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用语“内侧”,是将朝向箱体的内部的面或者方向称之为“内侧”。另一方面,所谓用语“外侧”,是指将朝向箱体之外的面或者方向称之为“外侧”。另外,盖部的“内表面”为与罐体的开口面对置的面,盖部的“外表面”或者“上表面”是指位于罐体的开口面的相反侧的面。

〔二次电池RB的结构〕

如图1的立体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RB具有装置箱体BC(在以下内容中,简称之为“箱体BC”)。该箱体BC具有:具有侧壁与开口部的罐体1;以及覆盖该罐体1的开口部的盖板2。罐体1具有有底筒状、更具体而言是有底矩形筒状(大致长方体形状)。盖板2为长方形状的板构件,且具有成为箱体BC的外侧的外侧面和成为箱体BC的内侧的内侧面。在该盖板2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正极的电极端子(端子螺栓)5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端子螺栓)7。

如图3所示,罐体1具有与盖板2的形状相应的、长方形状的开口部。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形成罐体1及盖板2,箱体BC整体也具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本实施方式的箱体BC表现为具有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结构。即,第一板材是指形成为筒状且成为该罐体1的侧壁的壁板1a,第二板材是指上述盖板2。因而,本发明的内容适用于该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的焊接工序中。

参考图2,说明箱体BC的内部结构。图2作为在将罐体1去除的状态下而从下方侧仰视箱体BC时的立体图,示出了箱体BC的内部结构。如该图所示那样,在箱体BC的内侧,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发电元件3、集电体4及6在局部浸渍于电解液的状态下,被配置在收纳且规定的位置处。

集电体4为将发电元件3与端子螺栓5电连接的板状的导电体构件。另外,集电体6为将发电元件3与端子螺栓7电连接的板状的导电体构件。

如图2所示,集电体4及集电体6大致为相同形状,且对称配置在盖板2的两端。不过,集电体4及集电体6的材质不同。正极侧的集电体4由以铝为主成分的材料制作,另一方面,负极侧的集电体6由以铜为主成分的材料制作。

各个集电体4及6为板状的导电构件,且具有成为颠倒的大致L字形状(以下,也将该构件称之为“L字状板构件”)。即,L字状板构件具有:沿着罐体1的宽度方向侧面部延伸的竖立设置部;以及从该竖立设置部的一端呈直角而沿着上述盖板2延伸的底部。另外,竖立设置部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具有一对连接部,以夹着发电元件3。即,集电体4具有一对连接部4a,集电体6具有一对连接部6a。

发电元件3为所谓的卷绕型的发电元件。即,发电元件由一对电极板构成,一对电极板由箔状正极板和箔状负极板构成。箔状正极板形成为长条带状。另外,箔状负极板也形成为长条带状。在这些电极板上分别涂敷有活性物质层。进而,这些电极板隔着长条带状的隔板而层叠且卷绕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围绕扁平的轴心卷绕电极板等,由此能够将发电元件3与箱体BC的形状相一致地形成为扁平形状。

箔状正极板及箔状负极板分别具有未涂敷活性物质层的未涂敷部3a、3b。即,未涂敷部3a、3b为在各个电极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处,呈窄幅带状且未涂敷活性物质层的区域。

在卷绕上述电极板等之际,箔状正极板的未涂敷部3a和箔状负极板的未涂敷部3b以在电极板等的宽度方向上向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被重合卷绕。此时,如图2简要所示,未涂敷部3a、3b位于卷绕轴心方向的两端部。

如此配置好的未涂敷部3a、3b分别与集电体4、6的连接部4a、6a焊接。

盖板2为金属制(具体而言,以铝为主成分的金属制)。如已叙述所示,在该盖板2安装有正极侧的端子螺栓5和负极侧的端子螺栓7。端子螺栓5与正极侧的集电体4电连接。另一方面,负极侧的端子螺栓7与负极侧的集电体6电连接。

在端子螺栓5的头部侧一体形成有铆钉8。即,将用于电绝缘和气密保持的上部垫片11夹持在端子螺栓5与盖板2之间。接着,将用于电绝缘和气密保持的下部垫片12夹持在盖板2与集电体4之间。之后,将这些构件通过铆钉8来固定(参考图2)。与此同时,通过对铆钉8进行铆接,由此将端子螺栓5与集电体4电连接。

负极侧也为与正极侧同样的结构。即,在端子螺栓7的头部侧一体形成有铆钉15。另外,将用于电绝缘和气密保持的上部垫片17夹持在端子螺栓7与盖板2之间。另一方面,将用于电绝缘和气密保持的下部垫片18夹持在盖板2与集电体6之间。这些构件通过铆钉15来固定。另外,通过对铆钉15进行铆接,由此将端子螺栓7与集电体6电连接。

〔二次电池RB的制造工序〕

接着,关于二次电池RB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边参考附图,边主要对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装置箱体BC的组装(制造)进行说明。

如已经说明那样,箱体BC具有罐体1和盖板2。该盖板2具有金属材料(例如,以铝为主成分的金属)的板材和多个贯通孔。这些贯通孔包括供端子螺栓5、7穿过的贯通孔和配置有安全阀19的贯通孔。另外,在盖板2的端缘部形成有阶梯状的台阶部。盖板2在该台阶部与罐体1卡合。

罐体1由与盖板2相同的材料制作。即,罐体1为通过对金属(具体而言,以铝为主成分的金属)制的板材进行所谓的深拉加工而制作的、扁平的有底矩形筒状的构件。

在盖板2的规定的贯通孔中安装安全阀19。另一方面,从箱体BC的外侧将端子螺栓5、7的铆钉8、15分别相对于盖板2的端子螺栓5、7用的贯通孔插入。此时,如图2所示,在正极侧及负极侧的各自处,如上所述,以将上部垫片11、17配置于盖板2的外侧的方式分别使端子螺栓5、7(铆钉8、15)穿过上部垫片11、17。另一方面,以在盖板2的内侧配置下部垫片12、18与集电体4、6的上端的方式,相对于下部垫片12、18与集电体4、6的上端而插入端子螺栓5、7(铆钉8、15)。然后,对铆钉8、15进行铆接。其结果是,盖板2被上部垫片11、17与下部垫片12、18夹持。

对于如此组装在盖板2上的集电体4、6,焊接如上所述那样卷绕成扁平形状的发电元件3。即,通过集电体4的一对连接部4a来保持发电元件3的未涂敷部3a。另一方面,通过集电体6的一对连接部6a来保持发电元件3的未涂敷部3b。然后,将各自所保持的部分通过超声波焊接等来焊接。

将这样组装而成的盖板2侧的组装件(集电体4、6)向罐体1插入。此时,配置成罐体1的开口面的端缘(图3中由箭头A指示的部位)与盖板2的台阶的下阶侧(端缘侧的台阶)碰触的状态。在将盖板2与罐体1组装好的状态下,盖板2与成为罐体1侧面的壁板1a的上端(开放面侧的端缘)以大致正交姿态进行接触。

在如此将两者组装之后,在将盖板2向罐体1侧按压的状态下,在盖板2的整周上对壁板1a的上端与盖板2的端缘进行焊接固定。

该焊接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激光焊接装置来进行。作为该激光焊接装置,优选的是,采用将激光束的光斑直径缩径得较小的光纤激光焊接装置等。在焊接作业中,将由激光焊接装置发出且由该装置所具备的光学系统聚光的激光束设为焊接用的聚焦光束(以下,称之为“聚焦激光束LB”)。将该聚焦光束朝向焊接对象部位(罐体1的壁板1a与盖板2的接触部分)进行照射。由此,该焊接对象部位熔融而形成焊接部。

在实际的焊接作业中,对盖板2与罐体1的接触部分照射图1中由双点划线简要所示的聚焦激光束LB。此时,从盖板2的与罐体1的壁板1a接触的接触面的相反侧朝向盖板2进行照射。更具体而言,从箱体BC外侧在盖板2的大致法线方向上向盖板2的端缘附近进行照射。

激光焊接装置构成为,能够使聚焦激光束LB沿着盖板2的上表面(箱体BC外方侧的面)进行二维扫描。因而,激光焊接装置能够在盖板2的整周上,使聚焦激光束LB沿着盖板2的端缘进行扫描。

关于基于聚焦激光束LB的焊接部位,边参考图4A及图4B边进行说明。图4A及图4B是盖板2的端缘附近的台阶形成部与罐体1的壁板1a的上端的接触部分的放大剖面侧视图。图4A表示焊接前的状态。另外,图4B表示照射聚焦激光束而熔融的状态。

在焊接作业时,如图4A所示,进行盖板2与罐体1的对位。即,在使盖板2与罐体1的开放面对位时,以盖板2的端缘的前端比罐体1的壁板1a的外表面延伸出设定长度(图4A中由“x”所示的长度)的方式进行对位。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长度“x”的设定基准的上述的“罐体1的壁板1a的外表面”更严格来讲,为“在与盖板2接触的接触端处的罐体1的壁板1a的外表面”。

该延伸出的长度“x”设定为0<x≤0.25mm、即设定为在0.25mm以下的范围内进行延伸。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在盖板2的前端的下方形成有沿着壁板1a的外表面延伸的空隙。

盖板2与罐体1的壁板1a接触的接触部分中的在焊接对象部位处的盖板2的厚度“y”设定为0.4mm≤y≤0.8mm的范围。即,通过一定程度地增厚在焊接对象部位处的盖板2的厚度,能够使盖板2的熔融体积一定程度地变大而使焊接稳定化。另外,通过使盖板2的厚度不过度地变厚,由此能够避免焊接所需要的聚焦激光束LB的强度变得过大。

进而,只要将作为焊接对象部位的盖板2与罐体1的壁板1a的接触部分中的壁板1a的厚度“z”设定为0.4mm≤z≤1.1mm的范围即可。

在如上所述那样对位的状态下,如图4A所示,朝向焊接对象位置(光束接收部)照射聚焦激光束LB。

聚焦激光束LB的光轴方向设定为盖板2的上表面(箱体BC外方侧的面)的法线方向。该聚焦激光束LB的光轴的中心位置(图4A中由虚线C所示的位置)位于从罐体1的壁板1a的外表面(箱体BC外方侧的面)的位置(图4A中由虚线E所示的位置)朝向箱体BC内侧的规定的距离“p”的位置。即,距离“p”设定在0mm≤p≤0.4mm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更加严格地表现与距离“p”相关的上述位置关系时,在沿着盖板2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下,聚焦激光束LB的在盖板2表面中的照射区域的中心位置位于:从罐体1的壁板1a中的与盖板2接触的接触端处的箱体BC的外表面朝向箱体BC内侧有规定的距离p的位置。

另外,盖板2的上表面处的聚焦激光束LB的光斑直径(直径)“d”设为d≤0.6mm。光斑直径d的下限值根据焊接输出或焊接范围而适当设定即可,优选为(x+p)/2≤d。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对盖板2的端缘的前端进行有效地熔融。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来设定聚焦激光束LB的光轴的中心位置及在盖板2的上表面处的光斑直径,由此聚焦激光束LB的在盖板2的表面中的照射区域如图4A所示那样,比由虚线E所示的位置更向盖板2的前端侧扩展。换而言之,上述照射区域设定为比箱体BC的外表面(罐体1的壁板1a)沿着该外表面的法线方向而更向箱体BC的外侧扩展。

不过,上述的各参数(光轴的中心位置等)的设定是以上述照射区域位于沿着罐体1的壁板1a的法线方向的、比盖板2的前端靠眼前侧的位置的方式来进行的。由此,防止聚焦激光束LB超过盖板2的存在位置而向罐体1侧照射的情况。

在如上所述那样来设定在焊接对象部位处的箱体BC的尺寸、聚焦激光束LB的照射位置等的状态下,焊接部MP是通过向焊接对象部位照射聚焦激光束LB而形成的。该焊接部MP由图4B中的交叉阴影线所示。即,焊接部MP形成在如下范围:所述范围是包括相比箱体BC的外表面(罐体1的壁板1a的外表面)进一步延伸出上述“x”的长度的盖板2的前端的整体在内、且未到达箱体BC的内表面(罐体1的壁板1a的内表面)的范围。焊接部MP延伸至盖板2的上表面。焊接部MP仅仅包括罐体1的壁板1a的一部分。该部分相当于箱体BC的外侧的一部分。

另外,焊接部MP的形状为比箱体BC的外表面(罐体1的壁板1a)更向该外表面的法线方向鼓出的形状。该焊接部MP的形状在焊接部MP的固化后也被维持,对罐体1的壁板1a与盖板2的接合部进行加强。

如此,盖板2与罐体1的焊接在盖板2端缘的整周上完成。接着,从注液口(未图示)将电解液向箱体BC内注液,完成后由注液栓对注液口进行封止。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照射焊接用的聚焦光束的焊接装置,例示出激光焊接装置,不过,焊接装置不局限于激光焊接装置。能够将焊接光斑直径设定得较小的各种焊接装置均能够适用本发明。例如,能够适用作为焊接用的聚焦光束而使用电子束的电子束焊接装置。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将本发明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适用于蓄电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情况。不过,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在通过焊接作业来形成装置箱体的各种设备的制造工序中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盖板2的大致法线方向上照射聚焦激光束LB的情况。不过,聚焦激光束LB的照射角度不局限于此。例如,只要是对于盖板2的上表面(箱体BC的外表面)进行照射,聚焦激光束LB的照射角度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焊接部MP比箱体BC的外表面(罐体1的壁板1a)更为突出的情况。不过,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图4B所示的焊接部MP的、从壁板1a的外表面突出的部分也可以通过研磨等而去除。另外,也可以为,在从图4A所示的状态开始盖板2的端部熔融时,通过与壁板1a平行的压板按压盖板2的端部,来抑制焊接部MP从壁板1a的外表面突出的情况。如此,可以将焊接部MP形成在壁板1a的厚度的范围内,并使焊接部MP的下端到达壁板1a。

另外,本发明的装置箱体及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也可以为以下的第一~第二十一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箱体,能够防止熔融物向装置箱体内飞散。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装置箱体的可靠性。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由焊接用的聚焦光束形成的焊接部未到达装置箱体内表面。由此,即便采用贯通型的焊接方法,也能够制造防止熔融物向装置箱体内飞散的装置箱体。

基于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为,以使构成装置箱体的一部分的第二板材与构成所述装置箱体的一部分的第一板材的一端接触,并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部分形成焊接部的方式来照射焊接用的聚焦光束,从而对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进行焊接固定,由此来形成装置箱体,其中,使所述第二板材的前端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部分的一端处,相比所述第一板材中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外表面延伸出设定长度,将所述聚焦光束从所述第二板材中的与所述第一板材接触的接触面的相反侧的面侧朝向所述第二板材照射,进行焊接,使得由所述聚焦光束形成的焊接部形成在如下范围:所述范围是包括相比所述第一板材中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外表面更为延伸出的所述第二板材的前端的整体在内、且未到达所述第一板材中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内表面的范围。

即,在将上述第二板材对位于上述第一板材的一端时,并不是将上述第二板材的前端与上述第一板材中的装置箱体的外表面设为齐面,而是在使上述第二板材的前端比上述第一板材中的装置箱体的外表面更为超出的状态下进行对位。

在这种状态下,使焊接用的聚焦光束朝向上述第二板材照射而进行焊接(所谓的“贯通型的焊接”)。

如上所述,上述第二板材的前端在比上述第一板材中的装置箱体的外表面更为超出的状态下被对位。因而,能够将聚焦光束要照射的位置设定在上述第一板材的厚度方向上的、更加靠近装置箱体的外表面侧的位置上。

该聚焦光束使上述第二板材的前端中的比上述第一板材的装置箱体外表面更为超出的部分的整体熔化,其焊接部向上述第一板材中的与上述第二板材接触的接触部分扩展。

此时,如上述那样,由于使聚焦光束的照射位置靠近上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侧,因此,能够将焊接部设定成未到达至上述第一板材中的装置箱体的内表面。

这是因为,聚焦光束的能量在上述第二板材的前端中的比上述第一板材的装置箱体外表面更为超出的部分的熔融中被消耗。换而言之,由于抑制上述第一板材的端部中的焊接部向装置箱体内表面侧扩展,故而焊接部不会到达至装置箱体内表面。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使所述焊接部比所述第一板材中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外表面更沿着该外表面的法线方向鼓出。其结果是,所产生的焊接部的形状可实现以下所述的效果。即,在焊接部的固化后,上述第一板材与上述第二板材的接合部位被上述的鼓出的部分得以加强。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一或者第二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在沿着所述第二板材的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下,所述第二板材的表面中的所述聚焦光束的照射区域的中心位置位于从所述第一板材相对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端处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外表面向所述装置箱体内方侧有距离p的位置上,且0mm≤p≤0.4mm。

通过如此设定聚焦光束的照射区域,由此能够使上述第二板材的前端有效地熔融。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一~第三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设定长度设为x,且0<x≤0.25mm。

即,在上述第二板材的前端中的比上述第一板材的装置箱体外表面更超出的部分过长时,焊接用的聚焦光束的能量由于该超出的部分的熔融而被过度消耗。其结果是,供给上述第一板材与上述第二板材的接合中的能量相对变小。

为了获得焊接部的向装置箱体内方侧的扩展的抑制和上述第一板材与上述第二板材的接合强度的平衡,将上述超出的部分的长度设为0.25mm以下。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一~第四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接触部分中的所述第二板材的厚度设为y,且0.4mm≤y≤0.8mm。

即,当上述第二板材的厚度变得过薄时,上述第二板材侧的熔融体积变小。其结果是,由该熔融体积的变动所引起的接合强度的变动变大而无法进行稳定的焊接。

相反,当上述第二板材的厚度变得过厚时,需要进一步地增强聚焦光束的强度。其结果是,焊接时的飞溅的发生变大而熔融形状变得不稳定。

为了通过取得这些情况的平衡而实现稳定的焊接,将上述第二板材的厚度(y)设定为0.4mm≤y≤0.8mm。

另外,基于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一~第五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第一板材为所述装置箱体的壁板,所述第二板材为被覆于所述壁板的端部的盖板。

即,在壁体的端部覆盖盖板而构成装置箱体的情况下,通过来自一个方向(例如,盖板的法线方向)的聚焦光束的照射,能够实现沿着盖板的端缘的焊接。由此,可实现焊接装置的结构的简单化或焊接时间的缩短化。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蓄电装置为,蓄电装置具有通过上述第一~第六中的任一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来形成的装置箱体。因而,能够防止熔融物的向装置箱体内的飞散。进行这样的飞散的防止的理由如以下所述。即,在蓄电装置制造工序中的装置箱体的焊接作业时,在装置箱体内收纳有蓄电元件。在该焊接作业时,存在金属制的熔融物向装置箱体内飞散的情况。飞散的熔融物进入蓄电元件之中,能够成为短路故障等的原因。

因而,如上所述,在防止熔融物的向装置箱体内的飞散这一方面尤其有效。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装置箱体,具备:罐体,其具有侧壁和开口部;盖板,其覆盖所述开口部,且其端部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突出;焊接部,其将所述盖板与所述侧壁接合,所述盖板具备光束接收部,该光束接收部配置在所述盖板的端部,并用于接收沿着与所述盖板正交的方向照射来的光束。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装置箱体在上述第八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焊接部形成在所述侧壁的厚度的范围内,且到达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装置箱体,在上述第八或者第九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盖板的端部沿着横向延伸,所述侧壁的外表面沿着与所述盖板正交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盖板的端部下方形成有沿着所述侧壁的外表面而延伸的空隙。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装置箱体,在上述第八~第十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焊接部未到达所述盖板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的装置箱体,在上述第八~第十一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焊接部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突出。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的装置箱体,在上述第八~第十一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焊接部未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突出。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的装置箱体,在上述第八~第十三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焊接部延伸至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上。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为,具备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通过对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部分照射光束,由此形成焊接部的工序,在形成所述焊接部的工序中,所述第二板材的端部比第一板材的外表面更为突出,所述光束向所述第二板材中的与所述第一板材接触的接触面的相反侧的面侧照射,所述焊接部向所述第二板材的端部扩展且未到达所述第一板材的内表面。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十五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焊接部从所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突出。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七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十五或者第十六的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第二板材的外表面中的光束的照射区域的中心位置位于从所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向所述第一板材的内表面侧距离p的位置,且距离p为0mm≤p≤0.4mm。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八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十五~第十七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第二板材的端部的、从第一板材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长度x为0mm<x≤0.25mm。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九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十五~第十八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接触部分中的所述第二板材的厚度y为0.4mm≤y≤0.8mm。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十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十五~第十九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所述装置箱体具有侧壁和开口部,所述第一板材为所述侧壁,所述第二板材为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盖板。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式的装置箱体的制造方法,在上述第十五~第二十中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中,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处的所述光束的光斑直径d为d≤0.6mm。

根据上述第一方式,由焊接用的聚焦光束形成的焊接部不会到达至装置箱体内表面。由此,虽然在装置箱体的制造之际使用贯通型的焊接方法,但也能够尽量抑制熔融物向装置箱体内飞散。

另外,根据上述第二方式,能够适当地设定焊接部的形状。另外,能够对上述第一板材与上述第二板材的接合部位进行加强。因而,能够使装置箱体的强度提高。

另外,根据上述第三方式,能够使上述第二板材的前端有效地熔融。因而,在装置箱体的制造之际,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焊接作业。

另外,根据上述第四方式,获得焊接部的向装置箱体内方侧的扩展的抑制和上述第一板材与上述第二板材的接合强度的平衡。其结果是,能够使装置箱体的制造工序中的焊接品质稳定。

另外,根据上述第五方式,能够适当地设定上述第二板材的厚度。其结果是,在装置箱体的制造之际,能够在抑制聚焦光束的强度变得过大的同时,实现稳定的焊接作业。

另外,根据上述第六方式,可实现焊接装置的结构的简化或焊接时间的缩短化。其结果是,能够降低装置箱体的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上述第七方式,能够防止向蓄电装置的装置箱体内的熔融物的飞散。其结果是,能够使蓄电装置的可靠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