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包括极柱、本体、本体控制器和前置器,极柱通过下部螺栓或螺母与本体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本体控制器装于金属外壳内后嵌装在本体内,本体控制器内设有微处理器电路、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分合闸控制电路和滤波电路,本体控制器通过串行通信通道与前置器间连接,串行通信通道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电气隔离器件;极柱内设有轴向连接的真空开关管、绝缘子;本体内设有轴向连接的电磁驱动机构、耗能器和分合闸耗能器,电磁驱动机构连接有与本体控制器连接的行程检测装置。本发明智能化、集成化程度高,功能齐全,结构简洁,成套方便,运行维护容易,可靠性高,分合闸速度快、无弹跳,可实现“零”投切,相控精度高。
【专利说明】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网中使用的接触器,具体为一种高度智能化、集成化的高压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智能化高压接触器,主要存在机械操作机构和电器控制电路设计不合理,导致高压接触器智能集成化的最重要性能分、合闸过程机械、电气特性不理想,不能实现理想的“零投切”功能,在分、合闸过程中容易产生弹跳,使分、合闸对电网、负载和接触器本身产生较大冲击性损害,同时人机联系、联机功能等不强,在应用时需要较多配套设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合分闸过程中机械、电气特性好、实现“零投切”、无弹跳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包括极柱1、本体2、本体控制器4和前置器3,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极柱I内设有真空开关管5、绝缘子6,所述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引出件13与绝缘子6轴向连接;
[0007]所述本体2内设有电磁驱动机构7,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的上端轴与所述绝缘子6轴向连接;所述极柱I通过设置在下部螺栓或螺母与本体2的上顶面固定连接;
[0008]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中设有驱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7的上端轴或下端轴上设置有行程检测装置,所述行程检测装置、驱动线圈分别与本体控制器4连接;
[0009]所述本体控制器4内设有微处理器电路24、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分合闸控制电路36,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分合闸控制电路36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所述本体控制器4和前置器3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本体控制器4装有金属外壳,位于本体2内。
[0010]本发明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应用时,极柱可接于中压回路中,前置器安装在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本体上或安装在便于人机联系的其它地方,便于人机联系;前置器提供多种接口,联机功能强。且通过耗能器机构,减少或避免了开关管触头接触不稳定、弹跳振动的情况;分、合闸控制电路使分、合闸过程的机械、电气特性更理想,真正实现“零投切”功能。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0012]所述通信连接采用串行通信通道54,串行通信通道54在本体控制器4和前置器3内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和前置器微处理电路25连接;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中分别设有电气隔离器件。本体控制器与前置器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电气隔离器件提高了设备的抗电磁干扰性和稳定性。
[0013]所述驱动线圈包括分闸线圈11和合闸线圈10,所述分闸线圈11和合闸线圈10分别与本体控制器4连接。
[0014]所述金属外壳为至少一面设有活动开口的空心封闭体,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层为至少一层铁板,金属外壳的内层至少设有一层铝板。金属外壳的使用,降低空间和连接线引入的电磁干扰,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0015]所述行程检测装置包括行程传感器和行程检测电路9,所述行程检测电路9分别与行程传感器和本体控制器4连接;所述行程传感器固定在电磁驱动机构7的上端轴上或下端轴上。
[0016]所述极柱I中还包括第一阻抗件14,第二阻抗件15、电流互感器16、连接件17、真空开关管5的静触头引出接线柱20和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引出接线端子19 ;第一阻抗件14的一端与所述静触头引出件12连接,第二阻抗件15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引出件13连接,电流互感器16套装在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真空开关管5动触头连接件27上,所述第一阻抗件14的另一端、第二阻抗件15的另一端、电流互感器16分别经连接件17与本体控制器4连接。所述阻抗件为电阻或电容。
[0017]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引出接线柱20的部分、动触头引出接线端子19的部分、第一阻抗件14、第二阻抗件15、电流互感器16和连接件17采用绝缘材料固封在极柱I内。所述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或尼龙或PT材料。各个所述元器件的固封可以使各元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安全距离得到保证,同时大大缩小了整体体积,有利于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小型化。
[0018]所述本体控制器4内还设有滤波电路26,所述分闸线圈11、合闸线圈10、行程检测电路9、连接件17分别采用金属屏蔽线与滤波电路26连接;滤波电路26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24和分合闸控制电路36连接;滤波电路26与微处理器电路24、分合闸控制电路36和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之间采用金属板28隔开,使滤波电路26单独处于由金属板构成的封闭空间内。滤波电路、金属屏蔽线缆、金属板的采用有效地提高了本体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在投切电力负载或电容器产生极端涌流情况下仍能保证产品正常、稳定工作。
[0019]所述的分合闸控制电路36包括分闸回路、合闸回路和驱动电路39,所述分闸回路由分合闸电源55、分合闸转换开关45第一连接点、分闸线圈11、滤波电路26、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线圈电流取样电路37经并连后、出口器件40相连接构成;所述合闸回路由分合闸电源55、分合闸转换开关45第二连接点、合闸线圈10、滤波电路26、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线圈电流取样电路37经并连后、出口器件40相连接构成;所述驱动电路39分别与出口器件40和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用于控制出口器件40的通断,实现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的分闸和合闸操作;所述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用于采集分闸回路或合闸回路中的电流。
[0020]设置在电磁驱动机构7的上端轴或下端轴上的行程检测装置检测开关管分闸、合闸的运动特性;第一阻抗件14和第二阻抗件15检测负载电流过零点和真空开关管5 二端电压过零点;前置器3发出分、合闸电信号,经前置器3中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串行通信通道54、本体控制器4中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至本体控制器4的微处理器电路24;本体控制器4的微处理器电路24根据开关管的运动特性和电流、电压过零点,在分闸时控制分闸时间点在负载电流交流过零点,合闸时控制合闸时间点在真空开关管5 二端电压交流过零点,实现“零投切”功能,减少开关分、合闸对电网、负载和开关本身的损害性冲击。
[0021]所述分合闸电源55中设有额定电压不小于300V、总额定容量不小于500 U F储能电容器,优选地为电解电容器。能储存足够电能的电解电容器将保证分合闸瞬间所需要的大电流,使分合闸特性稳定可靠。
[0022]所述出口器件40中设有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优选为IGBT。采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IGBT,可以快速、精确控制分合闸,改善分、合闸时间特性。本体控制器4的微处理器电路24执行分闸或合闸操作时,通过驱动接口电路发出控制电信号,同时从线圈电流处理电路获得实际线圈电流的大小,然后与设定线圈电流比较,调节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使线圈电流自动控制在设定范围内,精准控制分、合闸,真正实现“零投切”。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还有其它替代方式,如MOS管或晶体三极管。
[0023]所述前置器3包括前面板和后盖板,所述前面板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30,所述前置器3内部包括与100V的外部配电电压互感器连接的第一处理电路33、与5A/1A的外部配电电流互感器连接的第二处理电路34、与同类产品进行信息交换的平行通信电路32、与本体控制器进行信息交换的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以及上行通信电路35 ;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30、第一处理电路33、第二处理电路34、平行通信电路32、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和上行通信电路35分别与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连接;所述同类产品包括前置器、显示屏、显示装置等。所述平行通信电路32、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和上行通信电路35中分别设有电气隔离器件。电气隔离件实现外部接入线与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在电气上相互隔离,从而提高前置器的微处理器电路及前置器的可靠运行。
[0024]所述前置器3的前面板上还设有人体感应器件31,人体感应器件31经电气隔离件与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连接;人体感应器件31感应到人体接近时,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控制液晶显示屏发光显示,人体感应器件31感应到人体离开时,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控制液晶显示屏延时熄灭。
[0025]所述极柱内I还设有耗能器18、本体2内还设有分合闸耗能器8,所述耗能器18的耗能器连杆46与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引出件13连接、另一端嵌装在绝缘子6内;所述分合闸耗能器8的分合闸耗能器连杆50和电磁驱动机构7轴向连接。
[0026]所述耗能器18设有耗能器缸体41,耗能器连接杆46从耗能器缸体41的顶部插入耗能器缸体41内,耗能器连接杆46的下端设有耗能器活塞42,耗能器活塞42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耗能器溢流孔43,耗能器活塞42和缸体底面之间设有耗能器复位弹簧44 ;所述耗能器缸体41内装有耗能介质;所述耗能介质为液体或气体,优选地为耗能油。在合闸时真空开关管的动触头与静触头相碰时,经第一连杆将耗能器的活塞下压,活塞下部的耗能油从溢流孔流入上部,产生很大的阻力,使动静触头相碰的能量消耗,从而实现平稳合闸,消除弹跳。
[0027]所述分合闸耗能器8设有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和固定件53,分合闸耗能器连接杆50穿过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的顶部和底部,分合闸耗能器连接杆50位于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内的杆部上设有分合闸耗能器活塞48,分合闸耗能器活塞48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分合闸耗能器溢流孔49 ;所述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的内部装有耗能介质。所述耗能介质为液体或气体,优选地为耗能油。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在合闸或分闸的过程中,第二连杆向上或向下运动,分合闸能耗器缸体的下部或上部耗能油通过溢流孔流向缸上部或下部流动,压缩耗能油产生很大的阻力,使合、分闸时消耗动触头及其附件停止前运动的能量,从而实现合、分闸平稳,消除弹跳。
[0028]有益效果
[0029]本发明能够有效确保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真空开关管在合、分闸过程中的机械、电气特性良好;采用金属外壳、金属板及其屏蔽线路,降低空间和连接线引入的电磁干扰;通过滤波电路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电磁兼容性;气隔离器件的使用,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分合闸控制电路的设计和运用,使分合闸快速、控制精确,实现“零”投切;采用耗能器,实现合、分闸平稳,消除弹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本发明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示意图。
[0031]图2分合闸控制电路示意图。
[0032]图3耗能器结构示意图。
[0033]图4分合闸耗能器结构示意图。
[0034]1-极柱,2-本体,3-前置器,4-本体控制器,5-真空开关管,6-绝缘子,7_电磁驱动机构,8-分合闸能耗器,9-行程检测电路,10-合闸线圈,11-分闸线圈,12-静触头引出件,13-动触头引出件,14-第一阻抗件,15-第二阻抗件,16-电流互感器,17-连接件,18-耗能器,19-动触头引出接线端子,20-静触头引出接线柱,23-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24-微处器电路,25-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6-滤波电路,27-动触头连接件,28-金属板,29-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30-彩色液晶显示屏,31-人体感应器件,32-平行通信电路,33-第一处理电路,34-第二处理电路,35-上行通信电路,36-分合闸控制电路,37-线圈电流取样电路,38-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9-驱动电路,40-出口器件,41-耗能器缸体,42-耗能器活塞,43-耗能器溢流孔,44-耗能器复位弹簧,45-分合闸转换开关,46-耗能器连接杆,47-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8-分合闸耗能器活塞,49-分合闸耗能器溢流孔,50-分合闸耗能器连接杆,53-固定件,54-串行通信通道,55-分合闸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0036]一种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如图1所示,包括极柱1、本体2、本体控制器4和前置器3。
[0037]一,极柱 1:
[0038]如图1所示,所述极柱I内设有真空开关管5、绝缘子6和耗能器18,所述耗能器18的耗能器接杆46与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引出件13连接、耗能器18的耗能器缸体41嵌装在绝缘子6内。所述极柱I内还包括第一阻抗件14,第二阻抗件15、电流互感器16、连接件17、真空开关管5的静触头引出接线柱20和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引出接线端子19 ;所述第一阻抗件14的一端与真空开关管5的静触头引出件12连接,第一阻抗件14的另一端经连接件17与本体控制器4中的滤波电路26连接;第二阻抗件15的一端与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引出件13连接,第二阻抗件15的另一端经连接件17与本体控制器4中的滤波电路26连接;电流互感器16套装在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连接件27上,电流互感器16的接线端经连接件17与本体控制器4中的滤波电路26连接。所述的滤波电路26与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所述阻抗件优选地为电阻,所述阻抗件还可以替换为电容或电阻和电容的组合。
[0039]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引出接线柱20的部分、动触头引出接线端子19的部分、第一阻抗件14、第二阻抗件15、电流互感器16和连接件17采用绝缘材料固封在极柱I内。所述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或尼龙或PT材料,优选地为环氧树脂。固封使各个元件之间相对位置确定、安全距离得到保证,同时大大缩小了整体体积,有利于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小型化。
[0040]二,本体 2:
[0041]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2内设有电磁驱动机构7、耗能器8、行程检测装置和本体控制器4。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的下端轴与耗能器8的分合闸耗能器连接杆50上部轴向连接,电磁驱动机构7的上端轴与所述绝缘子6下部轴向连接;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中设有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线圈优选地为分闸线圈11和合闸线圈10 ;电磁驱动机构7上设有行程检测装置,所述行程检测装置包括行程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和行程检测电路9,行程传感器安装于电磁驱动机构7的上端轴或下端轴上,行程检测电路9与行程传感器连接;所述行程检测电路9、分闸线圈11和合闸线圈10分别与本体控制器4连接。所述极柱I通过下部螺栓或螺母与本体2的上顶面固定连接。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线圈还有其它替代方式,如分闸线圈和合闸线圈共用一个线圈,实现分、合闸操作。
[0042]三,本体控制器4
[0043]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控制器4内设有微处器电路24、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滤波电路26和分合闸控制电路36。所述分闸线圈11、合闸线圈10、行程检测电路9、连接件17分别采用金属屏蔽线与本体控制器中的滤波电路26连接;滤波电路26通过金属屏蔽线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24和分合闸控制电路36连接;滤波电路26与微处理器电路24、分合闸控制电路36和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之间采用金属板28隔开,使滤波电路26单独设置在一个金属封闭隔室内,进一步减少各器件及电路间的电磁干扰。滤波电路、金属屏蔽线缆、金属板的采用有效地提高了本体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在投切电力负载或电容器产生极端涌流情况下仍能保证产品正常、稳定工作。
[0044]所述本体控制器4装有金属外壳,并设置在本体2内;所述金属外壳为至少一面设有活动开口的空心封闭体,方便器件的安装。所述金属外壳的外层为至少一层铁板,内设有至少一层铝板,优选地金属外壳的外层为一层铁板、内层为一层铝板。金属外壳的使用降低了空间和连接线引入的电磁干扰,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金属外壳还有其它替代方式,如金属外壳的外层为铁板、内层的招板为2层或3层以上。
[0045]所述本体控制器4通过串行通信通道54与前置器3间串行通信连接,串行通信通道54在本体控制器4和前置器3内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 ;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中分别设有电气隔离器件。本体控制器与前置器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电气隔离器件的采用提高了设备的抗电磁干扰性和稳定性。[0046]四,分合闸控制电路36:
[0047]如图2所示,所述的分合闸控制电路36包括分闸回路、合闸回路和驱动电路39,所述分闸回路由分合闸电源55、分合闸转换开关45第一连接点、分闸线圈11、滤波电路26、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线圈电流取样电路37经并联后、出口器件40相连接构成;所述合闸回路由分合闸电源55、分合闸转换开关45第二连接点、合闸线圈10、滤波电路26、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线圈电流取样电路37经并联后、出口器件40相连接构成;所述驱动电路39分别与出口器件40和本体控制器的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用于控制出口器件40的通断,实现合闸、分闸操作;所述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本体控制器的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用于采集分闸回路或合闸回路中的分、合闸电流。分合闸电源55中设有额定电压不小于300V、总额定容量不小于500 u F储能电容器,优选地为电解电容器;足够容量的电解电容器将保证分合闸瞬间所需要的大电流,使分合闸特性稳定可靠。所述出口器件40采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优选地为IGBT。采用IGBT,可以快速、精确控制分合闸,改善分、合闸时间特性。本体控制器的微处理器电路执行来自前置器的分闸或合闸指令时,通过驱动电路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出口器件的通和断,同时从线圈电流处理电路获得实际线圈电流的大小,然后与设定线圈电流比较,调节控制分合闸电流的大小,从而使线圈电流自动控制在设定范围内,精准控制分、合闸,真正实现“零投切”。所述的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还可以为MOS管或晶体三极管。
[0048]本体控制器通过行程检测装置监测开关管分闸、合闸的运动特性,如分、合闸速度,分、合闸加速度,分、合闸时间;本体控制器4通过第一阻抗件14和第二阻抗件15检测负载电流过零点和真空开关管5 二端电压过零点信息;本体控制器4通过线圈电流处理电路检测分、合闸回路中的分合闸电流。前置器3发出分、合闸操作电信号,经前置器3中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串行通信通道54、本体控制器4中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传送至本体控制器4的微处理器电路24 ;本体控制器4的微处理器电路24根据开关管的运动特性、电流、电压过零点和分合闸电流信息,在分闸时控制分闸时间点在负载电流交流过零点,合闸时控制合闸时间点在开关二端电压交流过零点,实现“零投切”功能,减少开关分、合闸对电网、负载和开关本身的损害性冲击。
[0049]五,前置器3:
[0050]如图1所示,述前置器3包括前面板和后盖板,如图2所示,所述前面板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30和人体感应器件31,所述前置器3内部包括与100V的外部配电电压互感器连接的第一处理电路33、与5A/1A的外部配电电流互感器连接的第二处理电路34、与同类产品进行信息交换的平行通信电路32、与本体控制器进行信息交换的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和上行通信电路35 ;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30、第一处理电路33、第二处理电路34、平行通信电路32、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和上行通信电路35分别经电气隔离件与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连接。采用电气隔离件可确保外部接入线与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在电气上相互隔离,从而提高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及前置器的运行可靠性。人体感应器件31感应到人体接近时,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控制液晶显示屏发光显示,人体感应器件31感应到人体离开时,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控制液晶显示屏延时熄灭。所述同类产品包括前置器、显示屏、显示装置等。
[0051]六,耗能器18[0052]如图3所示,所述耗能器18设有耗能器缸体41,耗能器连接杆46从耗能器缸体41的顶部插入耗能器缸体41内,耗能器连杆46的下端设有耗能器活塞42,耗能器活塞42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耗能器溢流孔43,耗能器活塞42和缸体底面之间设有耗能器复位弹簧44;所述耗能器缸体41内装有耗能油。在合闸时真空开关管的动触头与静触头相碰,碰撞时发生反弹使第一连杆将耗能器的活塞下压,活塞下部的耗能油从溢流孔流入上部,产生很大的阻力,使动静触头相碰的能量消耗,从而实现平稳合闸,消除弹跳。耗能器缸体内的耗能油还可以替换为气体或其它液体。
[0053]七,合闸耗能器8:
[0054]如图4所示,所述分合闸耗能器8设有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和固定件53,分合闸耗能器连接杆50穿过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的顶部和底部,分合闸耗能器连接杆50位于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内的杆部上设有分合闸耗能器活塞48,分合闸耗能器活塞48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分合闸耗能器溢流孔49 ;所述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的内部装有耗能介质。所述耗能介质为液体或气体,优选地为耗能油。在合闸或分闸的过程中,第二连杆带动活塞向上或向下运动,并压缩耗能油,分合闸耗能器缸体的下部或上部耗能油将通过溢流孔流向分合闸耗能器缸体的上部或下部流动,压缩耗能油产生很大的阻力,使合、分闸时消耗动触头及其附件停止前运动的能量,从而实现合、分闸平稳,消除弹跳。
[005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包括极柱(I)、本体(2)、本体控制器(4)和前置器(3),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柱(I)内设有真空开关管(5)、绝缘子(6),所述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引出件(13)与绝缘子(6)轴向连接; 所述本体(2)内设有电磁驱动机构(7),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的上端轴与所述绝缘子(6)轴向连接;所述极柱(I)通过设置在下部螺栓或螺母与本体(2)的上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中设有驱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7)的上端轴或下端轴上设置有行程检测装置,所述行程检测装置、驱动线圈分别与本体控制器(4)连接; 所述本体控制器(4)内设有微处理器电路(24)、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分合闸控制电路(36),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分合闸控制电路(36)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所述本体控制器⑷和前置器(3)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本体控制器⑷装有金属外壳,位于本体(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采用串行通信通道(54),串行通信通道(54)在本体控制器(4)和前置器(3)内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和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连接;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中分别设有电气隔离器件。
3.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包括分闸线圈(11)和合闸线圈(10),所述分闸线圈(11)和合闸线圈(10)分别与本体控制器(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控制器的金属外壳为至少一面设有活动开口的空心封闭体,所述本体控制器的金属外壳的外层为铁板,内层至少设有一层铝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检测装置包括行程传感器和行程检测电路(9),所述行程检测电路(9)分别与行程传感器和本体控制器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I)还包括第一阻抗件(14),第二阻抗件(15)、电流互感器(16)、连接件(17)、真空开关管(5)的静触头引出接线柱(20)和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引出接线端子(19);第一阻抗件(14)的一端与所述静触头引出件(12)连接,第二阻抗件(15)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引出件(13)连接,电流互感器(16)套装在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真空开关管(5)动触头连接件(27)上,所述第一阻抗件(14)的另一端、第二阻抗件(15)的另一端、电流互感器(16)分别经连接件(17)与本体控制器(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件为电阻或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引出接线柱(20)的部分、动触头引出接线端子(19)的部分、第一阻抗件(14)、第二阻抗件(15)、电流互感器(16)和连接件(17)采用绝缘材料固封在极柱(I)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尼龙或PT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控制器(4)内还设有滤波电路(26),所述分闸线圈(11)、合闸线圈(10)、行程检测电路(9)、连接件(17)分别采用金属屏蔽线与滤波电路(26)连接;滤波电路(26)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24)和分合闸控制电路(36)连接;滤波电路(26)与微处理器电路(24)、分合闸控制电路(36)和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3)之间采用金属板(28)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合闸控制电路(36)包括分闸回路、合闸回路和驱动电路(39),所述分闸回路由分合闸电源(55)、分合闸转换开关(45)第一连接点、分闸线圈(11)、滤波电路(26)、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线圈电流取样电路(37)经并联后、出口器件(40)相连接构成;所述合闸回路由分合闸电源(55)、分合闸转换开关(45)第二连接点、合闸线圈(10)、滤波电路(26)、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线圈电流取样电路(37)经并联后、出口器件(40)相连接构成;所述驱动电路(39)分别与出口器件(40)和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用于控制出口器件(40)的通断;所述线圈电流处理电路(38)和微处理器电路(24)连接,用于采集分闸回路或合闸回路中的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闸电源(55)中设有额定电压不小于300V、总额定容量不小于500 μ F储能电容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器件(40)中设有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为IGBT或MOS管或晶体三极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器(3)包括前面板和后盖板,所述前面板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30),所述前置器(3)内部包括与100V的外部配电电压互感器连接的第一处理电路(33)、与5Α/1Α的外部配电电流互感器连接的第二处理电路(34)、平行通信电路(32)、与本体控制器进行信息交换的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以及上行通信电路(35);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30)、第一处理电路(33)、第二处理电路(34)、平行通信电路(32)、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和上行通信电路(35)分别与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连接,所述平行通信电路(32)、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29)和上行通信电路(35)中设有电气隔离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器(3)的前面板上还设有人体感应器件(31),人体感应器件(31)与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连接;人体感应器件(31)感应到人体接近时,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控制液晶显示屏发光显示,人体感应器件(31)感应到人体离开时,前置器微处理器电路(25)控制液晶显示屏延时熄灭。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内I还设有耗能器(18)、本体2内还设有分合闸耗能器(8),所述耗能器(18) —端与真空开关管(5)的动触头连接、另一端嵌装在绝缘子(6)内;所述分合闸耗能器(8)和电磁驱动机构(7)轴向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器(18)设有耗能器缸体(41),耗能器连接杆(46)从耗能器缸体(41)的顶部插入耗能器缸体(41)内,耗能器连接杆(46)的下端设有耗能器活塞(42),耗能器活塞(42)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耗能器溢流孔(43),耗能器活塞(42)和缸体底面之间设有耗能器复位弹簧(44);所述耗能器缸体(41)内装有耗能介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闸耗能器(8)设有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和固定件(53),分合闸耗能器连接杆(50)穿过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的顶部和底部,分合闸耗能器连接杆(50)位于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内的杆部上设有分合闸耗能器活塞(48),分合闸耗能器活塞(48)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分合闸耗能器溢流孔(49);所述分合闸耗能器缸体(47)的内部装有耗能介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介质为液体或气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集成高压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介质为液体或气体。`
【文档编号】H01H50/00GK103745884SQ201410017012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3日
【发明者】施博一, 孟领刚, 顾明锋, 宋玉锋, 单金明, 姚卫东, 顾曹新, 沈卫峰, 王春华, 王新明, 丁菊, 朱永书, 陈夏媛, 夏文, 夏武 申请人:江苏现代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