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06446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所述紫外感应器包括衬底、感应薄膜和方块金属电极,所述方块金属电极设置在衬底两端,所述感应薄膜铺设在衬底上并覆盖连接方块金属电极,所述感应薄膜包括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和AuCl3纳米颗粒层,所述AuCl3纳米颗粒层位于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之间,形成“三明治”结构。本发明所述的紫外线感应器,石墨烯的电阻会随着紫外线照射发生变化,电阻的变化量与入射紫外线强度成正比。本发明的紫外感应器具有高的响应速度和探测灵敏度。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感应器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在大自然中,主要紫外线 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米的紫外线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 人工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电弧,如高压汞弧、高压氙弧等。白炽物体的辐射也包含紫外 线,但要达到400(TC才有1?2%的辐射为紫外线。紫外线在医学和军事领域都有着极其 重要的应用,在医学方面,紫外线常用于消毒和治疗,紫外线有杀菌作用,照射在人皮肤上, 能使麦角留醇变为维生素D,可用以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在军事方面,紫外线也有着极 其重要的应用,包括紫外线制导、紫外线告警、紫外线通讯等。但是,过强的的紫外线会对人 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如伤害眼睛,使皮肤产生红斑,甚至诱发皮肤癌,除此之外在军事 应用时,过强的紫外线也会给军事设备带来一定的干扰,导致制导或者通讯信号的紊乱。所 以,对紫外线强度进行探测是十分重要的。
[0003] 紫外线探测技术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早在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开 始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投入使用的美海军C-130S直升机和P-3S运 输机上就有世界上第一台紫外线告警器AAR-47。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紫外线探测技术 的需求,以至于各国都在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大力研发紫外线探测技术。目前广泛研究的紫 外探测技术,主要是基于紫外线对半导体载流子浓度的影响而开发的。当紫外线照射半导 体时,价带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使得载流子浓度上升,半导体电阻下降,从而测量到电流的 变化,以此实现对紫外线探测的一种技术。但目前的紫外感应器普遍存在光响应速度慢以 及探测响应和回复时间较长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201010508591. 5公开了一 种用于紫外探测的半导体感应器及这种感应器的制备方法,该发明的半导体紫外探测感应 器由基板、负载于基板上的电极和位于电极之间的并联集成的氧化锌纳米线,其中的电极 为两个各呈梳齿状且相向布置的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的梳齿插入另一个电极的两个梳齿之 间,形成齿插状,在相邻的两个梳齿上均并联集成着氧化锌纳米线。该发明的紫外线感应器 光响应电流可达到毫安量级,使得紫外线的探测和其强度表征难度显著下降。
[0004] 但是在军事应用方面,除了需要感应器具备极高的响应速度和探测灵敏度 夕卜,还需要具备很强的抗干扰性能,不受云、雾和太阳光等气象条件的限制,而专利 201010508591. 5公开的用于紫外探测的半导体感应器虽然具有高的响应速度,但是依然存 在探测灵敏度底下,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等问题。
[0005] 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特性, 在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悬浮的石墨烯载流子迁移率可达到l〇 6cm2/ Vs,比常温下单晶硅的载流子迁移率高1到2个数量级。石墨烯能吸收约2. 3%的入射光, 虽然对单程材料来说已经是很高的吸收率了,但基于石墨烯的光吸收能力来制作紫外感应 器,则这样水平的吸收率则远远不够。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具有高的响应速度和探测 灵敏度。
[0007]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所述紫外感应器包括衬底、感应薄膜和方块金属 电极,所述方块金属电极设置在衬底两端,所述感应薄膜铺设在衬底上并覆盖连接方块金 属电极,所述感应薄膜包括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和AuC1 3纳米颗粒层,所述AuC13纳米颗粒 层位于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之间,形成"三明治"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感应薄膜为图形化的条纹状薄膜。
[0010] 优选的,所述衬底包括PET、PEN、SiO 2/Si、蓝宝石、石英和玻璃。
[0011] 优选的,所述方块金属电极的材料为Au、Cu、Ag、Al、Mo、Ti或者Ni中的至少一种。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 1)在衬底上制备出一组分立的方块金属电极;
[0014] 2)在衬底上转移一层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覆盖至少两个方块金属电极;
[0015] 3)在石墨烯薄膜表面涂覆AuC13的硝基甲烷溶液,在石墨烯薄膜上形成AuC1 3纳 米颗粒层;
[0016] 4)在AuC13纳米颗粒层上面再转移一层石墨烯薄膜,形成"三明治"结构;
[0017] 5)用紫外曝光与氧等离子体刻蚀的方法,图形化感应器,每个感应器的两端是方 块金属电极,得到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
[0018] 优选的,所述AuC13的硝基甲烷溶液的浓度为1. 5X 10_3?2. 5X 10_3mol/L。
[0019]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薄膜为采用CVD法制备的单层石墨烯薄膜。
[0020]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感应薄膜采用在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层之间设有AuC13纳米 颗粒层,形成"三明治"结构。石墨烯的电阻随着紫外线照射发生变化,电阻的变化量与入 射紫外线强度成正比,因此可以用于感应紫外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基于石墨稀的紫外感应器的结构不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的感应薄膜图形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制备流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在不同偏压和不同紫外线强度下的光响 应曲线。
[0025] 图5为本发明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响应紫外线开/关的电阻值变化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的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的细节以便于充 分的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 以下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7] -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如图1所示,所述紫外感应器包括衬底1、感应薄 膜2和方块金属电极3,所述方块金属电极3设置在衬底1两端,所述感应薄膜3铺设在衬 底1上并覆盖连接方块金属电极3,所述感应薄膜2包括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21和AuC1 3 纳米颗粒层22,所述AuC13纳米颗粒层22位于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21之间,形成"三明治" 结构。
[0028]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感应薄膜2为图形化的条纹状薄膜;
[0029] 其中,所述衬底1包括PET、PEN、Si02/Si、蓝宝石、石英和玻璃;
[0030] 其中,所述方块金属电极3的材料为Au、Cu、Ag、Al、Mo、Ti或者Ni中的至少一种。
[0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的制备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 下步骤:
[0032] 1)在衬底1上制备出一组分立的方块金属电极3 ;
[0033] 2)在衬底1上转移一层石墨烯薄膜211,石墨烯薄膜211覆盖至少两个方块金属 电极3 ;
[0034] 3)在石墨烯薄膜211表面涂覆AuC13的硝基甲烷溶液,在石墨烯薄膜上形成AuC1 3 纳米颗粒层22 ;
[0035] 4)在AuC13纳米颗粒层22上面再转移一层石墨烯薄膜212,形成"三明治"结构;
[0036] 5)用紫外曝光与氧等离子体刻蚀的方法,图形化感应器,每个感应器的两端是方 块金属电极,得到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
[0037] 其中,所述AuC13的硝基甲烷溶液的浓度为1. 5X1(T3?2. 5Xl(T3m〇l/L ;所述石 墨烯薄膜为采用CVD法制备的单层石墨烯薄膜。
[0038] 本发明所述的紫外感应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9] AuC13常用于导电高聚合物的掺杂,如果将石墨烯看作是拥有共轭31电子的聚合 物,那么其AuC1 3掺杂机理将于上述导电高聚合物类似。利用硝基甲烷溶剂作为配位体,形 成AuC13纳米颗粒掺杂石墨烯将发生以下反应 :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感应器包括衬底、感应薄膜 和方块金属电极,所述方块金属电极设置在衬底两端,所述感应薄膜铺设在衬底上并覆 盖连接方块金属电极,所述感应薄膜包括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和AuC13纳米颗粒层,所述 AuC13纳米颗粒层位于上下两层石墨烯薄膜之间,形成"三明治"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薄膜 为图形化的条纹状薄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 PET、PEN、Si02/Si、蓝宝石、石英和玻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块金属 电极的材料为Au、Cu、Ag、Al、Mo、Ti或者Ni中的至少一种。
5. -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在衬底上制备出一组分立的方块金属电极; 2) 在衬底上转移一层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覆盖至少两个方块金属电极; 3) 在石墨烯薄膜表面涂覆AuC13的硝基甲烷溶液,在石墨烯薄膜上形成AuC13纳米颗 粒层; 4) 在AuC13纳米颗粒层上面再转移一层石墨烯薄膜,形成"三明治"结构; 5) 用紫外曝光与氧等离子体刻蚀的方法,图形化感应器,每个感应器的两端是方块金 属电极,得到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AuC13的硝基甲烷溶液的浓度为1. 5X 10_3?2. 5X 10_3mol/L。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紫外感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石墨烯薄膜为采用CVD法制备的单层石墨烯薄膜。
【文档编号】H01L31/0256GK104409555SQ201410733664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5日
【发明者】王振中 申请人:厦门烯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