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431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叠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片模具,所述叠片模具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盒体结构,叠片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脚,底座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的板耳定位板,底座另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的底部定位板,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底座的侧面定位板A和侧面定位板B,所述板耳定位板和底部定位板中间部位均为开口状,所述板耳定位板开口处两侧分别为板耳定位边A和板耳定位边B,所述底座与底部定位板开口相对应处和板耳定位板开口相对应处分别设有底部观察、手托口和板耳观察、手托口。本实用新型使集群组重叠得更整齐,避免正负极板短路,降低操作工技术难度,技术难度降低90%,提高生产效率100%。
【专利说明】叠片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叠片模具。

【背景技术】
[0002]铅酸蓄电池内部集群组是正板负板和隔板重叠而成,叠片方式是:负板+隔板+正板+隔板+。。。。。。。负板,负板比正板多一片,负板重量为正板的70%。正负板上主要原材料是铅与铅膏,是储存电量的主要物质,极板上都有一个板耳,是电量导入和导出的载体;隔板主要是玻璃纤维,主要是隔离正负极板避免短路,同时可以储存大量的电解液。正板、负板、隔板以及电解液是电池的核心部件。
[0003]目前,蓄电池集群组在叠片时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手叠的方式进行,人工叠片的过程中,无法较好的控制极片位置,只能凭眼睛去检测,同时员工在长时间的工作条件下,注意力逐渐降低,导致电池叠片的效果不是很好,合格率降低,而且在叠片过程中,由于不断调整极片位置,手接触极片以及对极片损伤的几率增大,从而对电池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此种方式叠片增加了工序时间且操作工的技术难度较高,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片效果良好,从而确保电池质量,同时能有效降低操作工的技术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叠片模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片模具,所述叠片模具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盒体结构,叠片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脚,底座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的板耳定位板,底座另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的底部定位板,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底座的侧面定位板A和侧面定位板B,所述板耳定位板和底部定位板中间部位均为开口状,所述板耳定位板开口处两侧分别为板耳定位边A和板耳定位边B,所述底座与底部定位板开口相对应处和板耳定位板开口相对应处分别设有底部观察、手托口和板耳观察、手托口。
[0006]所述支撑脚为“工”形结构。
[0007]所述侧面定位板A和侧面定位板B的中间部位均为开口状,所述底座的两侧与侧面定位板A开口相对应处和侧面定位板B开口相对应处分别设有侧观察、手托口 A和侧观察、手托口 B。
[0008]所述底部观察、手托口,板耳观察、手托口和侧观察、手托口 A,侧观察、手托口 B底部均为圆角。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是:(1)采用此叠片模具使集群组重叠得更整齐,避免正负极板短路;(2)降低操作工技术难度,技术难度降低90% (—个新工人采用此模具I天就可以达到熟练程度,如果不采用此模具要10天才能达到熟练程度);(3)提高生产效率100% (采用此模具操作工8小时可以叠1000个集群组,不采用此模具8小时只能够叠500个集群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叠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叠好的集群组在叠片模具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底座,2、板耳观察、手托口,3、支撑脚,4、底部定位板,5、底部观察、手托口,6、侧观察、手托口 A,7、侧面定位板A,8、板耳定位板,9、侧面定位板B,10、侧观察、手托口 B,11、叠片模具,12、集群组,81、板耳定位边B,82、板耳定位边A。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叠片模具,所述叠片模具11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盒体结构,叠片模具11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底部设有支撑脚3,所述支撑脚3为“工”形结构,此叠片模具放置在工作台面上叠好集群组,当要拿出此叠板组,手一定要伸到底部,此支撑脚主要作用是把此模具支撑起,利于手指伸入,同时也对此模具起加强作用;底座I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I的板耳定位板8,底座I另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I的底部定位板4,目的是使集群组底部靠近此边叠得更整齐;底座I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底座I的侧面定位板A和侧面定位板B (7、9),因为极板分为左右侧面,如果左侧面靠7,那么右侧面就靠9,目的是使左右两侧的极板、隔板整齐,使左右两侧的隔板能够把正负极板充分隔离;所述板耳定位板8和底部定位板4中间部位均为开口状,所述板耳定位板8开口处两侧分别为板耳定位边A和板耳定位边B(82、81),因为集群组包括正板板耳和负板板耳,如果正板耳靠82,那么负板耳就靠81,目的是使板耳整齐;所述底座I与底部定位板4开口相对应处和板耳定位板8开口相对应处分别设有底部观察、手托口 5和板耳观察、手托口 2,主要是利于观察叠板底部的正板、负板、隔板和板耳是否整齐,最终也可以从底部和板耳部位把集群组拿出。
[0015]所述侧面定位板A和侧面定位板B(7、9)的中间部位也均为开口状,所述底座I的两侧与侧面定位板A开口相对应处和侧面定位板B开口相对应处分别设有侧观察、手托口A和侧观察、手托口 B (6、10),作用是叠板过程中左右两侧可以观察极板隔板的整齐情况,同时可以把包好的集群组用两手分别从左右两口底部把集群组拿出,保持整齐不乱,作用与5、2相似。
[0016]所述底部观察、手托口 5,板耳观察、手托口 2和侧观察、手托口 A,侧观察、手托口B (6、10)底部均为圆角,利于此模具保持强度、不变形。
[0017]本实用新型叠片模具在使用时,集群组的四周与模具内腔刚好吻合,集群组的正负板耳刚好与卡口靠切,此集群组比较整齐,用此模具叠板操作工基本无技术难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叠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模具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盒体结构,叠片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脚,底座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的板耳定位板,底座另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的底部定位板,底座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底座的侧面定位板A和侧面定位板B,所述板耳定位板和底部定位板中间部位均为开口状,所述板耳定位板开口处两侧分别为板耳定位边A和板耳定位边B,所述底座与底部定位板开口相对应处和板耳定位板开口相对应处分别设有底部观察、手托口和板耳观察、手托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为“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定位板A和侧面定位板B的中间部位均为开口状,所述底座的两侧与侧面定位板A开口相对应处和侧面定位板B开口相对应处分别设有侧观察、手托口 A和侧观察、手托口 B。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叠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观察、手托口,板耳观察、手托口和侧观察、手托口 A,侧观察、手托口 B底部均为圆角。
【文档编号】H01M10/14GK203859199SQ201420190308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李松林, 柴成雷 申请人: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