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骨架和膨胀阀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042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线圈骨架和膨胀阀线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骨架和膨胀阀线圈。线圈骨架包括本体、第一尖角形密封筋、骨架接口部、密封凸筋和第二尖角形密封筋。本体具有平行设置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上边缘具有第一沟槽,下边缘具有第二和第三沟槽。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环绕设置于上边缘,朝向下边缘一侧凸起。第一沟槽毗邻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密封凸筋设于骨架接口部和下边缘的连接处,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斜面,第三沟槽毗邻密封凸筋的一侧。第二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上边缘一侧凸起,第二沟槽毗邻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线圈骨架去解决漆包线受冲击力的问题,从而提高线圈品质,无需增加额外成本。
【专利说明】线圈骨架和膨胀阀线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线圈骨架和膨胀阀线圈。

【背景技术】
[0002]在空调上用来调节制冷剂流量的电子膨胀阀包括一个阀体部件及一个膨胀阀线圈。线圈通电产生磁力驱动阀体部件内的阀针开合度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效果。
[0003]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膨胀阀线圈的装配流程图。上、下两个线圈骨架a分别具有骨架接口部(图1仅画出一个线圈骨架)。插针b插在骨架接口上后折弯(如图1中c所示)。线圈骨架a上绕有漆包线,漆包线的线头与插针b于500°C左右进行锡焊(如图1中d所示),从而构成上、下两个绕线组。两个绕线组中间夹有两块定子极板e,从而构成定子组件g。定子组件注塑后形成线圈部件h (图1中线圈部件h为剖视图),线圈组件h和两个导磁的定子外壳f 一起构成膨胀阀线圈。
[0004]图2所示为图1中线圈组件h于装配时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考虑到线圈是在冷热交替的状态下进行工作,为避免冷凝水渗透到线圈内部从而导致线圈失效,现有技术对线圈骨架进行的改进如图2中A所示。由于现有技术更多地考虑的是线圈骨架边缘部分与包封材料融合后的密封性,从而其改进都是位于骨架外侧与包封材料接触的端面。具体而言,线圈骨架的凸筋和凹槽设于整个线圈骨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05]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忽略了压注过程中冲击力的问题。具体而言,现有膨胀阀线圈大多采用热塑性PBT材料或性能与之相当的充填剂,用压注工艺填充在线圈骨架a上。由于线圈骨架a上绕有漆包线i,在压注过程中,充填剂会对漆包线i形成冲击。充填剂的冲击点如图2中B所示。压注过程中的冲击可能造成漆包线漆膜受损、局部发热、断线、温升过高、电磁干扰、失步等现象,从而影响线圈的品质及生产成本。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偏见,为解决冲击力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的都是在漆包线上进行改进。有的厂家使用缠绕抗热绝缘胶带的方式隔离漆包线,以减少高温塑料对于漆包线的冲击,但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带来了更高的工艺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漆包线受冲击所产生的损伤,提高线圈品质,并无需增加任何额外成本的线圈骨架和膨胀阀线圈。
[0007]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骨架包括本体、第一尖角形密封筋、骨架接口部、密封凸筋和第二尖角形密封筋。本体具有平行设置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上边缘具有第一沟槽,下边缘具有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环绕设置于上边缘,第一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下边缘一侧凸起,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上边缘面向下边缘的表面高度,第一沟槽毗邻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骨架接口部部连接下边缘。密封凸筋设于骨架接口部和下边缘的连接处,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斜面,第三沟槽毗邻密封凸筋背离骨架接口部的一侧,密封凸筋朝向背离上边缘的一侧凸起。第二尖角形密封筋设于下边缘未连接骨架接口部处,第二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上边缘一侧凸起,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下边缘面向上边缘的表面高度,第二沟槽毗邻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
[000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斜面的斜坡角度为70。。
[000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凸筋背离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垂直面。
[00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凸筋为楔形。
[0011]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膨胀阀线圈包括两个线圈骨架、漆包线、多个插针、两块定子极板和定子外壳。线圈骨架包括本体、第一尖角形密封筋、骨架接口部、密封凸筋和第二尖角形密封筋。本体具有平行设置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上边缘具有第一沟槽,下边缘具有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环绕设置于上边缘,第一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下边缘一侧凸起,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上边缘面向下边缘的表面高度,第一沟槽毗邻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骨架接口部连接下边缘。密封凸筋设于骨架接口部和下边缘的连接处,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斜面,第三沟槽毗邻密封凸筋背离骨架接口部的一侧,密封凸筋朝向背离上边缘的一侧凸起。第二尖角形密封筋设于下边缘未连接骨架接口部处,第二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上边缘一侧凸起,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下边缘面向上边缘的表面高度,第二沟槽毗邻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漆包线缠绕于两个线圈骨架上。多个插针插设于骨架接口部且与漆包线的线头进行焊接。两块定子极板夹设于两个线圈骨架内。定子外壳包覆两个线圈骨架、漆包线和两块定子极板。
[00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斜面的斜坡角度为70。。
[00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凸筋背离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垂直面。
[001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凸筋为楔形。
[001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技术中为解决漆包线承受冲击力只改进漆包线和改进线圈骨架只为防水作用的技术偏见,采用了创新的思路,通过改进线圈骨架去解决漆包线受冲击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骨架中凸起的第一、第二尖角形密封筋和密封凸筋引导填充剂,第一、第二和第三沟槽吸收冲击力。鉴于塑性材料结晶速度快的特点,经过第一、第二和第三沟槽的缓冲后,将有效降低塑性材料填充时带来的高温对漆包线漆膜的损伤,从而提高线圈品质,并无需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另外,密封凸筋和第一、第二尖角形密封筋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提高产品的电气绝缘性能。
[001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膨胀阀线圈的装配流程图。
[0018]图2所示为图1中线圈组件于装配时的剖视图。
[0019]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骨架的剖视图。
[0020]图4所示为图3中圆圈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所示为图3中圆圈D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阀线圈于装配时的剖视图。
[0023]图7所示为图6中圆圈E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8所示为图6中圆圈F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骨架的剖视图。图4所示为图3中圆圈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3中圆圈D处的放大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5。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骨架包括本体1、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骨架接口部3、密封凸筋4和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本体I具有平行设置的上边缘11和下边缘12。上边缘11具有第一沟槽111,下边缘12具有第二沟槽121和第三沟槽122。
[0027]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环绕设置于上边缘11,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朝向下边缘12 —侧凸起,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的尖部高度hi不超过上边缘11面向下边缘的表面高度h2。通过这种设置,在漆包线缠绕线圈骨架的过程中,漆包线可以顺利避开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的尖部,避免损伤漆包线。第一沟槽111毗邻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的内侧。
[0028]骨架接口部3连接下边缘12。于图3中,骨架接口部3连接下边缘12的右侧。
[0029]密封凸筋4设于骨架接口部3和下边缘12的连接处,于图3中是右侧。密封凸筋4靠近骨架接口部3的一侧为斜面41,第三沟槽122毗邻密封凸筋4背离骨架接口部3的一侧,密封凸筋4朝向背离上边缘11的一侧凸起。由于斜面41具有一定斜度,充填剂沿外侧斜面41冲击至内侧第三沟槽122,在内侧第三沟槽122形成高温区域,有效融化密封凸筋4,达到防水效果。
[0030]于本实施例中,密封凸筋4背离骨架接口部3的一侧为垂直面42,通过这种设置便于制造时的开模要求。于本实施例中,密封凸筋4靠近骨架接口部3的斜面41的斜坡角度为70。。该角度是根据计算得出,在该角度下,充填剂沿斜面41流动,冲击点刚好处于第三沟槽122内,达到吸收冲击力的最佳效果。于本实施例中,密封凸筋4为楔形。然而,本实用新型对密封凸筋4的形状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密封凸筋也可为尖形(三角形),即密封凸筋4背离骨架接口部3的一侧也为斜面,只要保证密封凸筋4靠近骨架接口部3的一侧为斜面41。
[0031]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设于下边缘12未连接骨架接口部3处,于图3中是左侧。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不仅设置于下边缘12未连接骨架接口部3处,还可以设置于骨架接口部3和下边缘12的连接处。换言之,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可环绕设置于下边缘。考虑到提高下边缘12和骨架接口部3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优选地,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仅设于下边缘12未连接骨架接口部3处。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朝向上边缘11 一侧凸起,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下边缘面向上边缘11的表面高度。通过这种设置,在漆包线缠绕线圈骨架的过程中,漆包线可以顺利避开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的尖部,避免损伤漆包线。第二沟槽121毗邻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的内侧。
[0032]于图3中,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和密封凸筋4均为朝下凸起,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为朝上凸起。本实用新型所有尖角形密封筋2、5和密封凸筋4的设置位置为充填剂会对漆包线产生冲击力的地方,以确保所有沟槽111、121、122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力。
[0033]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和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的尖角是按一定斜度设计,使充填剂沿料道冲击至第一沟槽111和第二沟槽121内。通过将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和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设置为尖角形,注塑过程中,高温充填剂容易融合此处尖角,从而达到线圈骨架的防水作用。
[003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体1、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密封凸筋4和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采用与塑性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相同的热塑性材料制成。
[003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阀线圈于装配时的剖视图。图7所示为图6中圆圈E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6中圆圈F处的放大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6至图8。
[003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膨胀阀线圈包括两个线圈骨架a’、漆包线i’、多个插针b’、两块定子极板e’和定子外壳(图未示)。线圈骨架a’如上所述,不再赘述。漆包线i’缠绕于两个线圈骨架a’上。多个插针b’插设于骨架接口部且与漆包线i’的线头进行焊接。两块定子极板e’夹设于两个线圈骨架a’内。定子外壳包覆两个线圈骨架a’、漆包线i’和两块定子极板e’。
[00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膨胀阀线圈在压注时,充填剂冲击点会由于第一尖角形密封筋2、第二尖角形密封筋5和密封凸筋4中斜面的引导,而将冲击点转移到第一沟槽111,第二沟槽121和第三沟槽122中(如图7和图8中圆圈所标示),从而有效吸收充填剂产生的冲击力。
[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技术中为解决漆包线承受冲击力只改进漆包线和改进线圈骨架只为防水作用的技术偏见,采用了创新的思路,通过改进线圈骨架去解决漆包线受冲击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骨架中凸起的第一、第二尖角形密封筋和密封凸筋引导填充剂,第一、第二和第三沟槽具有吸收冲击力。鉴于塑性材料结晶速度快的特点,经过第一、第二和第三沟槽的缓冲后,将有效降低塑性材料填充时带来的高温对漆包线漆膜的损伤,从而提高线圈品质,并无需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另外,密封凸筋和第一、第二尖角形密封筋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提高产品的电气绝缘性能。
[0039]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具有平行设置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上边缘具有第一沟槽,所述下边缘具有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 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环绕设置于上边缘,所述第一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下边缘一侧凸起,所述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上边缘面向下边缘的表面高度,所述第一沟槽毗邻所述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 骨架接口部,连接所述下边缘; 密封凸筋,设于所述骨架接口部和下边缘的连接处,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斜面,所述第三沟槽毗邻所述密封凸筋背离骨架接口部的一侧,所述密封凸筋朝向背离上边缘的一侧凸起; 第二尖角形密封筋,设于所述下边缘未连接骨架接口部处,所述第二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上边缘一侧凸起,所述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下边缘面向上边缘的表面高度,所述第二沟槽毗邻所述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斜面的斜坡角度为70°。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筋背离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垂直面。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筋为楔形。
5.一种膨胀阀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线圈骨架,包括: 本体,具有平行设置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上边缘具有第一沟槽,所述下边缘具有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 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环绕设置于上边缘,所述第一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下边缘一侧凸起,所述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上边缘面向下边缘的表面高度,所述第一沟槽毗邻所述第一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 骨架接口部,连接所述下边缘; 密封凸筋,设于所述骨架接口部和下边缘的连接处,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斜面,所述第三沟槽毗邻所述密封凸筋背离骨架接口部的一侧,所述密封凸筋朝向背离上边缘的一侧凸起; 第二尖角形密封筋,设于所述下边缘未连接骨架接口部处,所述第二尖角形密封筋朝向上边缘一侧凸起,所述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尖部高度不超过下边缘面向上边缘的表面高度,所述第二沟槽毗邻所述第二尖角形密封筋的内侧; 漆包线,缠绕于所述两个线圈骨架上; 多个插针,插设于所述骨架接口部且与所述漆包线的线头进行焊接; 两块定子极板,夹设于所述两个线圈骨架内; 定子外壳,包覆所述两个线圈骨架、漆包线和两块定子极板。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阀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筋靠近骨架接口部的斜面的斜坡角度为70°。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阀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筋背离骨架接口部的一侧为垂直面。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阀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筋为楔形。
【文档编号】H01F5/02GK203931701SQ20142032302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伟, 李上军 申请人:福鼎市金闽辉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