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844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外金属壳体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之间的内金属壳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述端子具有延伸至于所述舌板部的接触部;所述外金属壳体于内部形成收容空间用于容置所述舌板部与端子接触部;所述外金属壳体与所述内金属壳体藉由连接件导通,造成电路通路。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且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导通形成电路通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安装于电路板的I/O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外侧的外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述舌板部在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基部的尺寸小且强度较差。所述端子包括分别设于舌板部顶侧、底侧的第一排端子及第二排端子。当传输高频信号时,所述第一排端子与第二排端子之间会产生信号干扰,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且该电源连接器的内外信号的屏蔽效果较差。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且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导通形成电路通路。
[000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外金属壳体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之间的内金属壳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述端子具有延伸至所述舌板部的接触部;所述外金属壳体于内部形成收容空间用于容置所述舌板部与端子接触部;所述外金属壳体与所述内金属壳体通过连接件导通。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金属壳体包括分开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顶部的上壳体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部的下壳体。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内金属壳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二者之一的凸起,所述内金属壳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中另一个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可置于所述凹槽内以导通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金属壳体具有通向所述内金属壳体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以容纳所述连接件以将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导通。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孔为焊接孔,所述焊接孔用以点焊形成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焊接导通。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自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两者之一向另一个延伸并抵接于另一个。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自所述内金属壳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二者之一朝向另一个突伸形成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末端抵接于所述内金属壳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中的另一个。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包括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排端子与所述下排端子之间的接地片。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片与所述内金属壳体接触导通。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金属壳体包括分开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顶部的上壳体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部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两侧分别具有相扣持的卡扣与卡槽,所述接地片的两侧具有固定孔供所述卡扣与卡槽穿过结合。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设有内金属壳体,一方面可以加强绝缘本体的强度,另一方面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通过连接件导通形成电路通路,加强了接地信号的传输,减小了上、下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进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图2是第一图外壳被移除的立体图。
[0018]图3是第二图的分解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金属壳体与内金属壳体的配合图。
[0020]图5是第四图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6是第五图B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0023]图8是第七图的部分分解图图(外壳被移除)。
[0024]图9是第七图的外金属壳体与内金属壳体的配合图。
[0025]图10是第九图沿C-C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11是第十图D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可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未图标)并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配合。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0、若干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0内的端子30、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0内的接地片40、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0外侧的外金属壳体10以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20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之间的内金属壳体50。
[0029]请参阅图2及图7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0包括基部21及自基部21向前延伸且厚度方向的尺寸较所述基部21较小的舌板部22。所述基部21包括后部211及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对于所述后部211较小的前部212,所述前部212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舌板部22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0030]请参阅图2、图3、图7以及图8所示,所述端子30具有延伸至所述舌板部22的接触部31、经过至少一次弯折并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安装部32。该端子30与绝缘本体20的固定方式有:绝缘本体20成型后,所述端子30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0内;所述绝缘本体20射出成型于所述端子30外侧以将两者相固定。
[0031]所述端子30包括接触部31位于舌板部22顶部的上排端子30a及接触部31位于舌板部22底部的下排端子30b。相应地,所述绝缘本体20包括射出成型于上排端子30a的上绝缘本体20a、射出成型于下排端子30b成型的下绝缘本体20b及射出成型于所述上绝缘本体20a与下绝缘本体20b外侧的外绝缘本体20c。
[0032]若干所述上排端子30a独立设置并间隔排列,包括暴露在舌板部22顶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上排接触部31a、自上排接触部31a后端倾斜向下弯折的上排倾斜部33a、自上排倾斜部33a的末端水平向后延伸的上排安装部32a。所述上排接触部31a的前端倾斜向下弯折并插入所述上绝缘本体20a的上排插入部34a。所述上排安装部32a排列成一排,以便于可以表面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
[0033]所述下排端子30b间隔排列,下排端子30b包括暴露在舌板部22底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下排接触部31b、垂直向下弯折并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下排安装部32b、及连接下排接触部31b与下排安装部32b的连接部33b。所述下排接触部31b的前端倾斜向上弯折并插入所述下绝缘本体20b的下排插入部34b。所述下排安装部32a排列成前后间隔的两排,所述下排安装部32b可以以穿孔焊接的方式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当然,所述下排安装部32b也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与下排接触部31a在同一直线或者平行,以便于可以表面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
[0034]所述上排端子30a与下排端子30b均包括若干传输信号或者电源的第一端子35及传输接地信号的第二端子36,所述上排端子30a与下排端子30b中,所述第二端子36位于所述上排端子30a与下排端子30b的两侧,便于与外金属壳体10或内金属壳体50形成电路通路,有效降低信号干扰;所述第一端子35位于所述第二端子36之间;每一排中,所述第一端子35包括有三对差分信号端子和分设于差分信号端子与第二端子36或相邻两对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电源端子等,并且上下两排端子30中的所述第一端子35类型相同且反向排布,以使得对接连接器正反插时均可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电性导通,并可进行信号传输。
[0035]请参阅图1及图7所示,所述外金属壳体10于内部形成收容空间用以容置所述舌板部22与端子30接触部,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收容空间与该电连接器100对接。所述舌板部22顶部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顶壁的距离与所述舌板部22底部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底壁的距离相同,以使得对接连接器正反均可插入所述收容空间与该电连接器100对接,并可进行信号传输。
[0036]所述外金属壳体10的顶壁朝向所述绝缘本体20突伸有弹片11,所述绝缘本体20的顶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弹片11的收容槽23,所述弹片11可置于所述收容槽23中将所述绝缘本体20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固定。于本实用新型中,该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外金属壳体10外侧的第二外金属壳体(未图示),所述外金属壳体10与第二外金属壳体结构互补,可以提高所述外金属壳体的屏蔽效果和强度。同时,所述第二外金属壳体具有朝向电路板方向且固定于电路板的插脚,以传输接地信号,提高屏蔽效果。
[0037]另,所述舌板部22顶部与所述外金属壳体顶壁的距离与所述舌板部22底部与所述外金属壳体底壁的距离相同。同时,所述上排端子30a与下排端子30b上下交叉对称,故对接连接器可上下反向地插入所述收容空间与该电连接器100对接。
[0038]请参阅图2、图3、图7及图8所示,所述内金属壳体50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0的基部21,可提高所述绝缘本体20的强度。所述内金属壳体50包括与后部211配合的第一部分51及与前部212配合的第二部分52,所述第一部分51与第二部分52呈台阶状连接。
[0039]请参阅第一图至第三图所示,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所述绝缘本体20的其中一个设有固定件24,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所述绝缘本体20的另外一个设有与所述固定件24相配合的固定槽53,所述固定件24可置于所述固定槽53内将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所述绝缘本体20相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部212设有朝向所述第二部分52的圆柱形固定件24,所述第二部分52设有与所述圆柱形固定件24相配合的圆柱槽53。
[0040]请参阅第三图至第五图所示,所述内金属壳体50包括分开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0顶部的上壳体50a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0底部的下壳体50b。所述上壳体50a与下壳体50b的两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卡扣与卡槽,在上壳体50a与下壳体50b对扣时,卡扣位于卡槽中,使得两者配合形成环状的封闭周边,可套设于绝缘本体20上。
[0041]所述上壳体50a与下壳体50b分别冲压成型,开模难度降低,且成型后容易脱模,制作工艺简单。另,所述上壳体50a、下壳体50b分别扣设于所述上绝缘本体20a、下绝缘本体20b后再注塑形成外绝缘本体20c时,注塑容易,并可避免产生胶体不足及溢胶现象。
[0042]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所述外金属壳体10与所述内金属壳体50通过连接件60导通,造成电路通路,提高接地信号的传输速度。
[0043]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0为形成于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 二者之一的凸起61,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中另一个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1相配合的凹槽62,所述凸起61可置于所述凹槽62内以导通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外金属壳体10。所述凸起61与所述凹槽62均呈圆柱状,结构简单,可进一步降低内金属壳体50的冲压难度,且不易变形。当然,所述凸起61与所述凹槽6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相配合的结构,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0044]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所述上壳体50a的第一上部分51a具有自顶部向上延伸的上凸起61a,所述外金属壳体10的顶部具有与所述上凸起61a配合的上凹槽62a,所述电连接器100组装完成时,所述上凸起61a置于所述上凹槽62a内将所述上壳体50a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导通形成电路通路。所述下壳体50b与所述上壳体50a的结构相对称。而区别于本实施例,所述外金属壳体10也可以设有至少两个分别朝向所述上壳体50a、下壳体50b延伸的凸起61,所述上壳体50a、下壳体50b分别设有容置所述凸起61的凹槽62。相互配合的凸起61与凹槽62也可以设置于电连接器100的两侧。
[0045]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排端子30a与所述下排端子30b之间的接地片40,所述接地片40由金属材料冲压形成。所述接地片40与绝缘本体20的固定方式有:绝缘本体20成型后,所述接地片40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0内;所述绝缘本体20射出成型于所述接地片40外侧,使得所述接地片40镶埋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0内ο
[0046]所述接地片40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41、自主体部41的后端向下延伸的安装部42、及自主体部41的两侧向接地片40侧边凸起并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接地片40的连接孔43,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于所述连接孔43内连接并同时与接地片40相导通,从而所述接地片40与内金属壳体50建立电性连接,进而使得外金属壳体10、内金属壳体50及接地片40串联成一接地总成,使得电连接器100内部的接地性更稳定,对电连接器100内外部的信号干扰起到更好的屏蔽效果。
[0047]请参阅图7至图11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10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内金属壳体50的结构以及所述外金属壳体10与所述内金属壳体50的连接方式。
[0048]该内金属壳体50的上壳体50a与下壳体50b分开设置并分别设于绝缘本体20的顶部与底部,第一部分51及第二部分52均呈平板状,第二部分52的两侧设有朝向绝缘本体20的固定脚已将所述内金属壳体50固定于绝缘本体20上。
[0049]所述外金属壳体10具有通向所述内金属壳体50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以容纳所述连接件60以将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外金属壳体10导通。所述连接件60可以固定于所述内金属壳体50,也可以与所述内金属壳体50分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为焊接孔,在所述外金属壳体1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20外侧后,在所述焊接孔内点焊形成所述连接件60将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外金属壳体10焊接导通,同时提高两者结合的牢固性。
[0050]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0自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外金属壳体10两者之一向另一个延伸并抵接于另一个,从而将两者导通形成电路通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60的形状与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做相应调整。该电连接器100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外金属壳体10与所述内金属壳体50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接件60为自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 二者之一朝向另一个突翘形成的弹性件(未图标),所述弹性件的末端抵接于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所述外金属壳体10中的另一个,从而使得两者接触形成电路通路。
[005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设有内金属壳体50,一方面可以加强绝缘本体20的强度,另一方面所述内金属壳体50与外金属壳体10通过连接件60导通形成电路通路,加强了接地信号的传输,减小了上、下两排导电端子30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进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0052]所述内金属壳体50包括上壳体50a与下壳体50b,所述上壳体50a与下壳体50b分别冲压成型,开模难度降低,且成型后容易脱模,制作工艺简单。
[005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 若干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所述端子具有延伸至所述舌板部的接触部; 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外金属壳体,所述外金属壳体于内部形成收容空间用于容置所述舌板部与端子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之间的内金属壳体,所述外金属壳体与所述内金属壳体通过连接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壳体包括分开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顶部的上壳体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部的下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内金属壳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二者之一的凸起,所述内金属壳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中另一个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可置于所述凹槽内以导通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金属壳体具有通向所述内金属壳体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以容纳所述连接件以将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焊接孔,所述焊接孔用以点焊形成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焊接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自所述内金属壳体与外金属壳体两者之一向另一个延伸并抵接于另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自所述内金属壳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二者之一朝向另一个突伸形成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末端抵接于所述内金属壳体与所述外金属壳体中的另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排端子与所述下排端子之间的接地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与所述内金属壳体接触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壳体包括分开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顶部的上壳体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部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两侧分别具有相扣持的卡扣与卡槽,所述接地片的两侧具有固定孔供所述卡扣与卡槽穿过结合。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4103126SQ201420504979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游万益, 梁丽丽, 张勇刚, 黄茂荣, 刘坤 申请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