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2318发布日期:2019-04-29 13:3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指一种易于点焊的结构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当前塑胶点焊技术的局限性,部分客户指定的结构其材料无法完成点焊,而造成产品的点焊成功率极低。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其可增加点焊良率,以达到点焊要求。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盖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第一区域的基体,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点焊部,所述盖体通过点焊于所述本体部的点焊部从而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的,所述基体设有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盖体设有第二对位槽,所述第一对位槽与所述第二对位槽对位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域呈框形,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盖体呈框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域后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凹脚,所述本体部后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凹脚相配合的凸脚。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盖体均由易于点焊的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填充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二凹槽及收容空间,所述填充架填充于所述第二凹槽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后盖,所述后盖包覆所述填充架的后端面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二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第一区域的基体;提供设有点焊部的本体部,令所述本体部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上;令盖体通过点焊于所述本体部的点焊部从而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的,在提供绝缘本体的步骤中,所述基体下表面向内挖设形成向内凹陷的所述第一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无法完成点焊的绝缘本体上注塑一个可用于点焊材料的结构,以此来增加点焊良率,以达到点焊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进一步分解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更进一步分解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基体10第一延伸部11第一对位孔12第一区域13第一卡持部14凹脚15第二区域16第一对位槽17第二卡持部18第一凹槽19端子槽20第二凹槽21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23第一定位槽24收容空间25第一本体部30第三凸块31端子32本体部40凸脚41第一凸部42点焊部43盖体50第二对位槽51第二凸部52填充架60第四凸块61夹持件62第三凹槽63第四凹槽64第五凸块65后盖70收容槽71第一加强件8第一主体部80第二主体部81第二延伸部82第二对位孔83第三延伸部84第三对位孔85第一定位夹86第二加强件9第三主体部90第四延伸部91第四对位孔92第二定位夹9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8介绍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所涉及方向皆以图1为参考。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第一加强件8与第二加强件9。请参照图3至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基体10及自基体10向两侧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上设有第一对位孔12。所述基体10下表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区域13。所述第一区域13包括自其后侧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对凹脚15。所述第一区域13上设有第一卡持部14。所述基体10下表面上设有第二区域16,所述第二区域16两边设有一对第一对位槽17及第二卡持部18。所述基体10下表面还设有第一凹槽19及端子槽20。所述基体10后侧设有第二凹槽21、第一凸块22及第二凸块23。所述基体10上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槽24。所述基体10设有一收容空间25。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第一本体部30及自第一本体部30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三凸块31,所述端子32固持于所述第一本体部30及第三凸块31之间。所述第三凸块31安装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凹槽19内,此时端子32配合插入所述基体10的端子槽20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填充架60,所述填充架60设有第四凸块61及自第四凸块61两边向前延伸形成的夹持件62。所述第四凸块61上设有第三凹槽63及第四凹槽64,所述第四凸块61与所述基体10的第二凹槽21相互配合,此时,所述夹持件62暴露在所述基体10的收容空间25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凹槽63为所述基体10的第二凸块23让位,所述第四凹槽64为所述基体10的第一凸块22让位。填充架60前端面设有第五凸块65。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后盖70,所述后盖70覆盖于所述填充架60后表面上并与所述基体10的后表面相互固定。所述后盖70上设有收容槽71,所述收容槽71收容所述填充架60上的第五凸块65。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本体部40。所述本体部40包括自其后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凸脚41。所述本体部40上设有点焊部43及第一凸部42。所述本体部40注塑成型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区域13上,此时所述凸脚41注塑成型于所述基体10的凹脚15中,所述第一凸部42注塑成型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卡持部14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盖体50,所述盖体50上设有第二对位槽51及第二凸部52。所述盖体50覆盖在所述本体部40上并与所述基体10相互扣合,此时,所述第二对位槽51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对位槽17对位配合形成一对位区域,所述第二凸部52固持于所述基体10的第二卡持部18中。所述第一加强件8上设有第一主体部80及第二主体部81,所述第一主体部80与所述第二主体部81相互连接,中间设有第一定位夹86,所述第一定位夹86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定位槽24相互定位配合。所述第一主体部80两侧设有第二延伸部82,所述第二延伸部82上设有第二对位孔83,所述第二对位孔83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对位孔12对位。所述第二主体部81两侧设有第三延伸部84,所述第三延伸部84上设有第三对位孔85。所述第二加强件9上设有第三主体部90,所述第三主体部90两侧设有第四延伸部91,所述第四延伸部91上设有第四对位孔92,所述第四对位孔92与所述第一加强件8的第三对位孔85对位。所述第三主体部90两侧还设有第二定位夹93,所述第二定位夹93与所述盖体50的第二对位槽51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对位槽17对位形成的对位区域对位固定。组装时,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第一本体部30自下而上的装入所述基体10的第一凹槽19内,此时,所述第一本体部30上的端子32固持于所述基体10的端子槽20内。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填充架60由后向前插入所述基体10的收容空间25中,此时所述第四凸块61填充在所述基体10的第二凹槽21内,所述夹持件62暴露在所述基体10的收容空间25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填充架60的第三凹槽63与第四凹槽64分别为所述基体10的第二凸块23与第一凸块22让位。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后盖70包覆在所述填充架60的后表面并与所述基体10的后表面密封固定,此时,所述后盖70上的收容槽71收容所述填充架60上的第五凸块65。所述本体部40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13上,此时,所述本体部40上的凸脚41注塑成型于所述基体10的凹脚15内,所述本体部40上的第一凸部42注塑成型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卡持部14内。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盖体50自下而上的覆盖在所述本体部40的表面,此时,所述盖体50的第二对位槽51与所述基体10的第一对位槽17对位形成对位区域,所述盖体50上的第二凸部52配合插入所述基体10的第二卡持部18中。所述本体部40与所述盖体50为易于点焊的材料结构,所述盖体50通过点焊于所述本体部40的点焊部43从而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外包覆第一加强件8与第二加强件9。所述第一加强件8自上而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从而令第一加强件8的第一定位夹86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定位槽24定位固定,此时所述第一加强件8的第二对位孔83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对位孔12对位。所述第二加强件9自下而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从而令第二加强件9的第二定位夹93与所述对位区域定位固定,此时,所述第二加强件9的第四对位孔92与所述第一加强件8的第三对位孔85对位。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