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9768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电源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电源连接器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源连接器。
[0003] 【【背景技术】】
[0004] 中国大陆第CN204696297U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 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定义有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应之下表面及 前端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凸伸出绝缘本体的头部、与所述绝缘本体固持的尾部及连接头 部和尾部的蛇形弹性部,所述蛇形弹性部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和连接两个弯折部的连接 部,其中,所述弯折部的竖向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竖向长度。但在先前技术所描述的头部 是单点接触,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导致温升过高而烧毁元件。
[0005]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源连接器,保证接触的可靠性和降低单点接触导致 温升过高的风险。
[0006]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电池稳定连接的电源连接器。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具有 容置槽的绝缘本体和固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定义有上表面、与上表 面相对应的下表面及前端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凸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头部、与所述绝缘 本体固持的尾部和连接所述头部和所述尾部的蛇形弹性部,所述头部包括第一接触臂和与 第一接触臂平行并列设置的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与所述第二接触臂之间形成冲 孔。
[0009]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臂呈"U"型结构,所述第二接触臂呈"U"型结构。
[0010]进一步,所述头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连接的第一平坦 部、与所述第一平坦部对应平行设置的第二平坦部和沿所述第二平坦部两侧向上延伸的延 伸部。
[0011]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台阶部,所述头部进一步 包括与所述第二平坦部连接且呈"T"型结构的并抵持于所述台阶部的抵持部。
[0012] 进一步,所述冲孔呈"U"型结构,所述冲孔延伸至所述第一平坦部末端和所述第二 平坦部末端且比所述第一接触臂和所述第二接触臂长。
[0013] 进一步,所述头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凸肋 状或凹肋状。
[0014] 进一步,所述电源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 外壳包括一对卡持部、平行贴合于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的一对固定脚和位于所述绝缘本体 下表面之下且垂直于所述下表面的一对支撑脚。
[0015] 进一步,所述蛇形弹性部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和连接所述弯折部的连接部,所述 弯折部的截面竖向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竖向长度。
[0016]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后端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端子尾部设有与所述通孔抵持的 若干防退部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当该电源连接器与对 应电池电性连接时,由于有平行并列设置的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保证了接触的可靠 性,同时所述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具有分流的作用,使得二者各自承担的电流小于现 有技术中单个接触臂所承担的电流。当长时间接触产生热量后,两个接触臂各自分担的热 量小于现有技术中单个接触臂承担的热量,降低了温度过高导致元件损坏的风险。
[0018]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0] 图2是图1从另一方向看的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1] 图3是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0022] 图4是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3] 图5是图4从另一方向看的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4]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按照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0025]【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rnn?Ai
'[0027]如下具体实施方^将结合上述附图?? 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
[00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设于所述绝 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和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前端的金属外壳2。
[0031]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整体呈阶梯状结构,其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 体1前端两侧的一对凹口 11、前端面12、上表面13、与所述上表面13相对应的下表面14、从所 述绝缘本体1前端贯穿到后端的容置槽15和位于所述容置槽15内设置的台阶部16。所述前 端面12垂直于所述上表面13和所述下表面14。所述上表面13后端设有与所述导电端子3数 量一致的通孔130。
[0032] 所述金属外壳2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前端,所述金属外壳2包括水平设置的顶壁 24、沿所述顶壁24两侧垂直向下弯折的侧壁25、位于所述顶壁24和所述侧壁25交界处设置 的卡持部21、连接所述侧壁25自由端并垂直于所述侧壁25且平行于所述顶壁24的一对固定 脚22和与所述固定脚22并列设置的一对支撑脚23。
[0033] 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3部分收容于述容置槽15内。请参照图3,所述 导电端子3包括与对应元件电性接触并凸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头部31、与所述绝缘本体1 固持的尾部32和连接所述头部31及所述尾部32的蛇形弹性部33。
[0034]所述头部31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端面12。所述头部31呈"U"形结构,其包括 位于所述头部31前端平行并列设置的呈"U"型结构的第一接触臂310和第二接触臂311、连 接所述第一接触臂310和所述第二接触臂311的第一平坦部315、与所述第一平坦部315平行 设置的第二平坦部317、从所述第二平坦部317两侧朝上延伸的一对延伸部312、连接所述第 二平坦部317且呈"T"形结构的抵持部313和位于所述第二平坦部317的加强筋314。在所述 第一接触臂310和所述第二接触臂311中间形成有冲孔316。所述加强筋314呈凸肋状或者凹 肋状。
[0035]所述尾部32位于所述容置槽15后端,其设有防退部320。所述防退部320呈斜坡形 结构。
[0036]所述蛇形弹性部33位于所述容置槽15内,其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331和连接所述 弯折部331的连接部330。所述弯折部331的截面竖向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330的截面竖向长 度。
[0037] 请参阅图1至图6,所述电源连接器100的组装是先将所述导电端子3从后往前通过 所述容置槽15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在此过程中,所述头部31的第一接触臂310和第二接 触臂311平行并列露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前端面12,所述延伸部312与所述容置槽15前端开 口干涉,所述抵持部313抵持于所述台阶部16,从而使所述头部31保持于所述容置槽15前 端;所述防退部320收容于所述通孔130,使得所述导电端子3不得从前往后退出于所述绝缘 本体1。
[0038] 然后将所述金属外壳2从前往后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表面。在此过程中,所述顶 壁24贴合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表面13,所述侧壁25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所述卡持部 21卡持于所述凹口 11,所述固定脚22贴合于所述绝缘本体1下表面14,所述支撑脚23保持于 所述下表面14,使得所述金属外壳2稳定保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
[0039] 在具体使用时,当对接连接器与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电性连接时,所述第一 接触臂310和所述第二接触臂311与对接连接器形成双排平行并列接触,保证了接触的可靠 性。所述导电端子3的头部31受到挤压向后变形,所述蛇形弹性部33在所述容置槽15内压缩 变形。所述加强筋314在所述导电端子3被压缩过程中,加强表面强度,使得导电端子3不易 变形。而双点并列接触,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接触臂310和第二接触臂311分流,使得二者各自 承担的电流小于现有技术中单个接触臂所承担的电流。当长时间接触产生热量后,两个接 触臂各自分担的热量小于现有技术中单个接触臂承担的热量,从而降低由于温升过高导致 器件损坏的风险。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 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 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具有容置槽的绝缘本体和固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 述绝缘本体定义有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应的下表面及前端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凸伸出 所述绝缘本体的头部、与所述绝缘本体固持的尾部和连接所述头部和所述尾部的蛇形弹性 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包括第一接触臂和与第一接触臂平行并列设置的第二接触臂,所 述第一接触臂与所述第二接触臂之间形成冲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臂呈"U"型结构,所述第 二接触臂呈"U"型结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 臂和第二接触臂连接的第一平坦部、与所述第一平坦部对应平行设置的第二平坦部和沿所 述第二平坦部两侧向上延伸的延伸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容 置槽内的台阶部,所述头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平坦部连接且呈"T"型结构的并抵持于 所述台阶部的抵持部。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呈"U "型结构,所述冲孔延伸 至所述第一平坦部末端和所述第二平坦部末端且比所述第一接触臂和所述第二接触臂长。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 坦部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凸肋状或凹肋状。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包覆于所 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一对卡持部、平行贴合于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 的一对固定脚和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之下且垂直于所述下表面的一对支撑脚。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弹性部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 和连接所述弯折部的连接部,所述弯折部的截面竖向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竖向长 度。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设有若干通孔,所 述端子尾部设有与所述通孔抵持的若干防退部。
【专利摘要】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固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定义有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应之下表面及前端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凸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前端面的头部、与所述绝缘本体固持的尾部和连接所述头部和所述尾部的蛇形弹性部,所述头部设有双排平行接触的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之间的冲孔,所述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提高了接触可靠性,降低了单点接触的温升过高的风险。
【IPC分类】H01M2/20, H01R13/24
【公开号】CN205385059
【申请号】CN201521066914
【发明人】王财源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