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导电路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590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屏蔽导电路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屏蔽导电路径,由筒状的屏蔽部包围多根电线而构成。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作为将例如设于车辆后部的高压电池等设备和设于车辆前部的逆变器、保险丝盒等设备进行连接的单元,在将车辆的地板下布设电线。多个电线插通于兼备屏蔽功能和避免与异物干渉的保护功能的金属制的管。另外,在管的端部连接有由编织线等形成的筒状的可挠性屏蔽部件,由可挠性屏蔽部件包围电线中的从管导出的部分。由于具有可挠性的可挠性屏蔽部件容易折弯,所以在将电线弯曲布设而与设备连接时是有效的。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技术:多根电线是例如高电压大电流从中流过的动力电线、弱电系统的电线等种类不同的电线,在彼此或者一方受到电磁噪声的影响的情况等,为了防止该电磁噪声的影响,通过分隔壁将管内部分割成多个插通空间,使多根电线分别插通于上述多个插通空间,由此屏蔽电磁噪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19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4622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车辆的前后布设多种电线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如下结构:组合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2所记载的技术,使多种电线分开插通于内部利用分隔壁划分成多个插通空间的金属制的管中,并且在该管的端部连接可挠性屏蔽部件。并且,在多种电线中的某种电线向其连接对象分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例如从可挠性屏蔽部件的中途位置将上述电线引出到外侧。

但是,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管的内部以相互不受电磁噪声的影响的方式被隔绝的多种电线在可挠性屏蔽部件的内部成为没有被隔绝的状态。因此,在可挠性屏蔽部件的内部,多种电线之间可能受到电磁噪声的影响。

本发明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确保屏蔽功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屏蔽导电路径,具备:屏蔽管,其将第1电线和第2电线一并包围;第1插通路,其形成于所述屏蔽管的内部,在其中插通所述第1电线;第2插通路,其形成于所述屏蔽管的内部,在其中插通所述第2电线,所述第2插通路与所述第1插通路之间被分隔壁分隔;以及屏蔽筒,其包括呈筒状的可挠性屏蔽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包围所述第1电线中的导出到所述第1插通路外的区域,所述屏蔽筒连接于所述第1插通路的端部,以便抑制所述第1电线与所述第2电线之间的电磁噪声的影响。

发明效果

由于成为第1电线的插通路径的第1插通路和屏蔽筒连接,以便抑制第1电线与第2电线之间的电磁噪声的影响,因此能确保屏蔽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屏蔽导电路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x-x线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屏蔽导电路径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3的屏蔽导电路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屏蔽导电路径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具有:环状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屏蔽管的顶端部外周;以及筒状连接部,其以在整个轴向上包围所述屏蔽管的顶端面中的所述第1插通路的开口区域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筒状连接部连接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从而构成所述屏蔽筒。

根据此结构,屏蔽导电路径经由连接部件而将屏蔽管和可挠性屏蔽部件连接,同时能构成屏蔽筒。

本发明的屏蔽导电路径也可以具有与所述第2插通路连接的分支筒部。

根据此结构,第2电线中的从第2插通路导出的区域插通于分支筒部,从而能使第2电线朝向规定的方向。

本发明的屏蔽导电路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安装于所述屏蔽管的顶端部外周,所述第2电线中的导出到所述第2插通路外的区域穿过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的导出口而导出到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的外部,在所述屏蔽管的顶端面和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之间设有遮蔽壁,该遮蔽壁划分所述第1电线中的导出到所述第1插通路外的区域和所述第2电线中的导出到所述第2插通路外的区域,以便抑制电磁噪声的影响,所述屏蔽筒由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和所述遮蔽壁构成。

根据此结构,第2电线穿过设于可挠性屏蔽部件的导出口导出到外部,因此不需要对屏蔽管进行用于导出第2电线的加工。

本发明的屏蔽导电路径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安装于所述屏蔽管的顶端部外周,所述第2电线穿过构成所述第2插通路的周壁部的导出口导出到所述屏蔽管的外周侧,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的一部分以包围所述第1插通路的整个开口区域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屏蔽管的顶端面,所述可挠性屏蔽部件中的与所述第1插通路连通的筒状部分成为所述屏蔽筒。

根据此结构,第2电线穿过形成于屏蔽管的导出口而导出到外部,因此不需要对可挠性屏蔽部件进行用于导出第2电线的加工等。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2详细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1个实施例。本实施例1的屏蔽导电路径wa通过多根(本实施例中为3根)电线20被呈筒状的屏蔽部10包围而被屏蔽。在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为了将搭载于车身(省略图示)的后部的高压电池、低压电池等设备(图示省略)和搭载于车身的前部的逆变器、保险丝盒等设备(图示省略)分别进行连接,屏蔽导电路径wa布设于车身的地板下。

3根电线20中的2根电线20是将设于车辆的后部的高压电池等设备和设于车辆的前部的逆变器等设备进行连接的第1电线20f。剩下的1根电线20是将设于车辆的后部低压电池等设备和设于车辆的前部的保险丝盒等设备进行连接的第2电线20s。,各设备中的至少与第1电线20f连接的设备被收纳于导电性的屏蔽壳体内。

第1电线20f以及第2电线20s均为用绝缘包围22包围导体21的外周而构成的截面呈圆形的非屏蔽电线(参照图2)。第1电线20f是构成高压电路的高压电线,能对应高电压·大电流。在第1电线20f的两端部连接有未图示的端子零件,分别与各设备电连接。第2电线20s是构成低压电路的低压电线,在其两端部连接有端子零件(省略图示),分别与各设备电连接。

屏蔽部10构成为具备:屏蔽管11,其将3根电线20f、20s一并包围;连接部件30,其与屏蔽管11的两端部连接并包围3根电线20f、20s;以及筒状的可挠性屏蔽部件12,其与连接部件30连接并仅包围2根第1电线20f。

屏蔽管11为金属制(铁、铝、铜、不锈钢等),其截面的外形形状呈大致正圆形(参照图2)。屏蔽管11沿电线20的布设路径向三维方向折弯,在本实施例1中,在车辆的地板下大致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设,其前后两端部向上折弯,从而导入车辆的内部。另外,屏蔽管11通过多个未图示的树脂制的安装件固定到车辆车身侧。

屏蔽管11具有构成其外周面的周壁部16。周壁部16由第一周壁构成部16f和第2周壁构成部16s构成。在屏蔽管11设有分隔壁15,分隔壁15将屏蔽管11的内部空间(被周壁部16包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本实施例中为3个)电线插通路14。3个电线插通路14中的2个电线插通路14成为第1插通路14f,第1插通路14f是供第1电线20f插通的。该2个第1插通路14f由第1分隔壁15f划分。剩下的1个电线插通路14成为第2插通路14s,是供第2电线20s插通的。第1插通路14f和第2插通路14s由第2分隔壁15s划分。即,第1插通路14f被第一周壁构成部16f和第1分隔壁15f以及第2分隔壁15s包围。另外,第2插通路14s被第2周壁构成部16s和第2分隔壁15s包围。

连接部件30为金属制(铁、铝、铜、不锈钢等),通过将环状安装部31、支承壁部32、筒状连接部35以及分支筒部36形成为一体而成。环状安装部31形成为与屏蔽管11的顶端部外周紧密贴合的环状。环状安装部31利用包围其外周的紧固环13,以能导通且限制脱离的状态固装于屏蔽管11的外周。

支承壁部32与环状安装部31的一方端缘大致直角地连接,与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中的除了第1分隔壁15f以外的整个区域无间隙地接触。支承壁部32具有与2个第1插通路14f对应的1个第1连通孔33和与第2插通路14s对应的第2连通孔34。第1连通孔33将2个第1插通路14f的开口区域一并包围、且与第2插通路14s的开口区域不对应。

筒状连接部35从第1连通孔33的开口缘朝屏蔽管11相反侧悬臂状地突出。也就是说,筒状连接部35的基端部经由支承壁部32与环状安装部31连接。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基端部通过紧固环39而能导通且无间隙地固装于筒状连接部35的外周。可挠性屏蔽部件12是将导电性金属细线(例如,铜)编织成网孔状而形成为筒状的编织部件。另外,可挠性屏蔽部件12也可以使用将金属箔等卷成筒状的部件来代替编织部件。

筒状连接部35和可挠性屏蔽部件12构成屏蔽筒37。屏蔽筒37的内部成为与两个第1插通路14f连通的一个延长插通路38。在该延长插通路38(屏蔽筒37)中插通有2根第1电线20f中的从第1插通路14f导出到屏蔽管11的外部的区域。在第1插通路14f和延长插通路38的连接部分不存在如使从第1电线20f产生的电磁噪声通过这样的大的间隙、开口。另外,在成为第1电线20f的插通路径的屏蔽筒37的外周面以及第1插通路14f的外周面也不存在如使从第1电线20f产生的电磁噪声通过而到外部这样的大的间隙、开口。

第2连通孔34与第2插通路14s的开口区域对应,与第1插通路14f的开口区域不对应。并且,分支筒部36从该第2连通孔34的开口缘朝屏蔽管11相反侧悬臂状地延伸。在分支筒部36中贯通有第2电线20s中的从第2插通路14s导出到屏蔽管11的外部的区域。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1的屏蔽导电路径wa具备:屏蔽管11,其将第1电线20f和第2电线20s一并包围;以及屏蔽筒37,其包围第1电线20f中的导出到第1插通路14f外的区域。在屏蔽管11的内部形成有:第1插通路14f,其中插通第1电线20f;以及第2插通路14s,其与第1插通路14f被分隔壁15(第2分隔壁15s)分隔,在第2插通路14s中插通第2电线20s。另外,屏蔽筒37包括呈筒状的可挠性屏蔽部件12。

该屏蔽筒37与第1插通路14f的端部连接,以便抑制第1电线20f与第2电线20s之间的电磁噪声的影响。根据此结构,成为第1电线20f的插通路径的第1插通路14f和屏蔽筒37连接,以便抑制第1电线20f与第2电线20s之间的电磁噪声的影响,因此屏蔽功能的信赖性优良。

另外,本实施例1的屏蔽导电路径wa具备金属制的连接部件30。连接部件30具有:环状安装部31,其安装于屏蔽管11的顶端部外周;以及筒状连接部35,其在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中的第2分隔壁15s以及第一周壁部16f的整个区域上无间隙地连接。该筒状连接部35将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中的2个第1插通路14f的开口区域沿整个周向一并包围。并且,在筒状连接部35连接可挠性屏蔽部件12,从而构成屏蔽筒37。根据此结构,屏蔽导电路径wa经由连接部件30将屏蔽管11和可挠性屏蔽部件12连接,同时能构成屏蔽筒37。

此外,连接部件30具有与第2插通路14s连接的分支筒部36。根据此结构,通过使第2电线20s中的从第2插通路14s导出的区域插通于分支筒部36,从而能使导出方向朝向预定的方向。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3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屏蔽导电路径wb将屏蔽筒40形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构成。由于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所以针对相同构成标注同一标记,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屏蔽部10具有:金属制的屏蔽管11,在其中以一并被包围的状态插通有3根电线20f、20s;以及筒状的可挠性屏蔽部件12,其与屏蔽管11的两个端部连接并将3根电线20f、20s中的从屏蔽管11导出的部分一并包围。在屏蔽管11内,与实施例1同样,形成有使第1电线20f插通的第1插通路14f和使第2电线20s插通的第2插通路14s。

与实施例1同样,可挠性屏蔽部件12为编织部件。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一端侧通过紧固环13铆接到屏蔽管11的外周面而能导通地固装。被可挠性屏蔽部件12包围的空间与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相对,成为与第1插通路14f和第2插通路14s连通的管外屏蔽空间41。管外屏蔽空间41内由金属制的遮蔽壁43划分成仅与2个第1插通路14f连通的1个第1遮蔽空间42f和仅与第2插通路14s连通的第2遮蔽空间42s。

遮蔽壁43如可挠性屏蔽部件12那样由通过编织金属线材而成的编织部件、金属箔等构成。遮蔽壁43的1个缘部在第2分隔壁15的整个区域上连接,第2分隔壁15将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中的2个第1插通路14f和第2插通路14s分隔,遮蔽壁43的其他缘部与可挠性屏蔽部件12连接。作为连接遮蔽壁43的方法,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

遮蔽壁43和构成可挠性屏蔽部件12中的第1遮蔽空间42f的区域作为使2根第1电线20f插通的屏蔽筒40发挥作用。在屏蔽筒40(第1遮蔽空间42f)中插通有第1电线20f中的从第1插通路14f导出的区域。另外,第2电线20s中的导出到第2插通路14s的外部的区域穿过第2遮蔽空间42s,并穿过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导出口44,从而导出到可挠性屏蔽部件12(屏蔽部10)的外部。

屏蔽筒40的基端部以将2个第1插通路14f的开口区域一并包围的方式连接于屏蔽管11。在屏蔽管11和屏蔽筒40的连接部分不存在如使电磁噪声通过这样的大的间隙、开口。因此,从插通于第1插通路14f以及屏蔽筒40(第1遮蔽空间42f)内的第1电线20f产生的电磁噪声不会影响到第2电线20s。

本实施例2的屏蔽导电路径wb形成为,可挠性屏蔽部件12安装于屏蔽管11的顶端部外周,第2电线20s中的导出到第2插通路14s的外部区域穿过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导出口44而导出到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外部,在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与可挠性屏蔽部件12之间设有遮蔽壁43,遮蔽壁43划分第1电线20f中的导出到第1插通路14f外的区域和第2电线20s中的导出到第2插通路14s的外部的区域,以便抑制电磁噪声的影响。并且,屏蔽筒40由可挠性屏蔽部件12和遮蔽壁43构成。根据该结构,第2电线20s穿过在可挠性屏蔽部件12设置的导出口44而导出到外部,因此不需要对屏蔽管11进行用于导出第2电线20s的加工。

<实施例3>

接着,根据图4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屏蔽导电路径wc。另外,对与实施例1同样的构成标注同一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例3的屏蔽导电路径wc,与实施例1以及2同样,具有:屏蔽管11,其将2根第1电线20f和1根第2电线20s一并包围;以及呈筒状的可挠性屏蔽部件12,其与屏蔽管11的端部连接。另外,与实施例1以及2同样,屏蔽管11的内部由分隔壁15(第1分隔壁15f、第2分隔壁15s)划分成3个电线插通路14f、14s。在第1插通路14f中插通有第1电线20f,在第2插通路14s中插通有第2电线20s。

在上述实施例2的屏蔽导电路径wb中,第2电线20s穿过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导出口44而导出到屏蔽部件10的外部,相对于此,本实施例3的屏蔽导电路径wc,在屏蔽管11的周壁16中的构成第2插通路14s的第2周壁部16s形成导出口50,将已插通于第2插通路14s的第2电线20s从该导出口50导出到屏蔽部10外。

另外,与实施例2同样,在屏蔽管11的顶端部外周固装有可挠性屏蔽部件12。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一部分弯曲变形,从而以封堵第2插通路14s的整个开口区域的方式与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连接。具体地,可挠性屏蔽部件12在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中的将第1插通路14f和第2插通路14s分隔的第2分隔壁15s的整个区域和构成第2插通路14s的第2周壁部16s的整个区域上连接。该可挠性屏蔽部件12和屏蔽管11的连接部分通过焊料51而以不脱离的方式固装。

如上所述,屏蔽导电路径wc通过将可挠性屏蔽部件12连接于屏蔽管11,在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内部构成与第1插通路14f连通且与第2插通路14s非连通的延长插通路52。并且,可挠性屏蔽部件12中的构成延长插通路52的筒状的区域作为屏蔽筒53发挥功能。屏蔽筒53包围第1电线20f中的从第1插通路14f导出的区域。

另外,可挠性屏蔽部件12中的封堵第2插通路14s的整个开口部的区域作为遮蔽壁54发挥作用。在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上的第2插通路14s的开口缘,在上述开口缘与遮蔽壁54之间不存在使电磁噪声通过的大的间隙、开口。因此,从插通于第1插通路14f以及延长插通路52内的第1电线20f产生的电磁噪声不会影响到第2电线20s。

本实施例3的屏蔽导电路径wc,可挠性屏蔽部件12安装于屏蔽管11的顶端部外周,第2电线20s穿过构成第2插通路14s的第2周壁部16s的导出口50而导出到屏蔽管11的外周侧。另外,可挠性屏蔽部件12的一部分以包围第1插通路14f的整个开口区域的方式连接于屏蔽管11的顶端面17。并且,可挠性屏蔽部件12中的与第1插通路14f连通的筒状部分成为屏蔽筒53。根据此结构,第2电线20s穿过形成于屏蔽管11的导出口50而导出到外部,因此不需对可挠性屏蔽部件12进行用于导出第2电线20s的加工等。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定为根据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以下的实施例也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1-3中,对多根电线由高压电线以及低压电线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多根电线也可以是电源线和信号线的组合。

(2)在上述实施例1-3中,仅由金属材料构成屏蔽管,但不限于此,屏蔽管只要是具有屏蔽功能的话,也可以是任意的材质、构成,也可以是例如在树脂制的管内以同心埋入金属箔的结构。

(3)在上述实施例1-3中,挠性屏蔽部件为将导电性的金属细线(例如铜)编织成网孔状而形成为筒状的编织部件,例如可挠性屏蔽部件也可以是将金属箔沿整个周向且沿全长插件成形(insert)的波纹管。

(4)在上述实施例1-3中,屏蔽管的内部被分隔成3个插通路,但是设于屏蔽管内的电线插通路的个数能根据希望分开布设的电线的种类适当地进行变更。

(5)在上述实施例1-3中,形成为2种电线中的第2电线从屏蔽部导出到外部,但也可以是例如3种以上的电线被屏蔽部包围,其中2种以上的电线分别从对应设置的导出口引出到屏蔽部的外部。

(6)在上述实施例1-3中,屏蔽管的截面外形形状形成为大致正圆形,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椭圆形状。

(7)在上述实施例1-3中,在1个插通路中插通1根电线,但也可以在1个插通路中插通多根电线。

(8)在上述实施例1中,也可以在连接部件不形成分支筒部。

附图标记说明

wa、wb、wc…屏蔽导电路径

11…屏蔽管

14f…第1插通路

14s…第2插通路

15…分隔壁

16…周壁部

17…屏蔽管的顶端面

20f…第1电线

20s…第2电线

30…连接部件

31…环状安装部

35…筒状连接部

36…分支筒部

37、40、53…屏蔽筒

43…遮蔽壁

44、50...导出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