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22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包括例如手机的电子装置及于所述电子装置内插拔的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装于手机内的卡连接器内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的盖体、于所述底座内插拔且设有凹槽的抽屉座、及包括推杆与凸轮结构的退卡机构。所述卡连接器的前端面设有针孔。所述底座或盖体设有与所述抽屉座的凹槽卡扣的卡扣部。所述顶针通过针孔抵推推杆而令凸轮转到从而推动所述抽屉座退出所述底座。所述退卡机构不会作动卡扣部从而在推动抽屉座退卡的时候需要施加较大的力以克服卡扣部的卡扣力。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前端面的电子装置及于所述电子装置内插拔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设有抵推部,所述电子装置设有退出机构,所述电子装置及电连接器中的一者设有锁扣部,另一者设有与所述锁扣部锁扣的卡持部,所述退出机构可环绕固定点转动,其中,退出所述电连接器时,所述退出机构转动以带动所述锁扣部转动离开所述卡持部实现解锁,并向前推动所述抵推部从而将所述电连接器退出所述电子装置的前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的前端面设有插设推动所述退出机构的顶针的针孔,所述退出机构的固定点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锁扣部设于所述电连接器上,所述卡持部为设于所述电子装置上的卡持台阶。进一步地,所述退出机构包括尾部和头部,所述头部的中间段设有向下突出的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带动所述锁扣部转动解锁,所述头部之靠近自由端部分推动所述抵推部。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前端的插接口,所述抵推部设于所述壳体外侧并靠近所述插接口。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上盖壁、下盖壁及一对侧壁,所述抵推部呈凸肋状设于所述上盖壁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锁扣元件及弹性元件,所述锁扣部呈侧向突出状设于所述锁扣元件后端,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固定栓及绕设于所述固定栓上的扭簧,所述锁扣元件、扭簧通过所述固定栓连接于所述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各侧壁设有收容所述锁扣元件的容置槽,所述上盖壁与下盖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置槽贯通的容置孔,所述锁扣元件设有锁扣孔,所述固定栓依次贯穿所述容置孔、锁扣孔及扭簧。进一步地,所述锁扣部设于所述退出机构上,所述卡持部为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卡持槽。进一步地,退出机构包括尾部和头部,所述尾部、头部及锁扣部围设于所述固定点外周,所述尾部被顶针推动,所述头部推动所述抵推部,所述抵推部为所述电连接器之面朝后方的后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退出机构转动时,带动所述锁扣部转动解锁并向前推动所述抵推部从而将所述电连接器退出所述电子装置的前端面。退出电连接器的过程中通过转动退出机构令锁扣部解锁,无需施加较大的力克服锁扣部的锁扣力从而确保退出过程轻易、顺利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电子卡及电子装置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及电子卡与电路板分离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及电子卡与电路板分离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是电连接器与电子卡分离的立体图。图6是电连接器与电子卡分离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配合示意图,此时电连接器处于插入状态。图10是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配合示意图,此时顶针开始推动电连接器的初始状态。图11是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配合示意图,此时锁扣部处于解锁状态。图12是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配合示意图,此时电连接器处于退出状态。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顶针的立体组装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顶针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5是图14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6是图14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配合示意图,此时电连接器处于插入状态。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的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配合示意图,此时顶针推动退出机构至锁扣部解锁。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配合示意图,此时电连接器处于退出状态。【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100插接口101绝缘本体1端子模组10基部11弧形结构111通槽112平板部113舌板12电子卡200导电端子2电子装置300壳体3前端面301针孔302退出机构303尾部3031头部3032固定点3033台阶结构3034卡持台阶304主体部31上盖壁311卡槽312外框313收容腔314下盖壁315侧壁316卡扣槽3161容置槽317容置孔318电路板400压接端子401弹性臂4011压接部4012导电片402后板部403前板部404锁扣机构4锁扣元件41锁扣部411锁扣孔412弹性元件42固定栓421扭簧422紧固机构5抵压部51卡扣部52抵推部6端子模组10’电子装置300’前端面301’针孔302’退出机构303’尾部3031’头部3032’固定点3033’台阶结构3034’锁扣部304’壳体3’侧壁316’卡持槽411’抵推部6’顶针l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2介绍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子装置300及可于所述电子装置300内插拔的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于收容电子卡200,例如sim卡。电连接器100后端连接于电路板400。电连接器100由usbtypec连接器与卡连接器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端子模组10、套设于所述端子模组10上的壳体3、一对锁扣机构4、紧固机构5及一对抵推部6。端子模组10包括具有基部11与舌板12的绝缘本体1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2。各导电端子2具有接触部21及焊接部22。参阅图8,基部11的后端外围设置有弧形结构111。绝缘本体1开设有贯穿所述基部11后端的通槽112。所述通槽112的上、下表面为平板部113。导电端子2排成两排,呈反向对称配置于舌板12的上下表面。两排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配置于所述平板部113。所述壳体3由金属制成,包括主体部31、设于主体部31前端的外框313及由主体部31前部围设而成的收容腔314。外框313的内边缘的两侧与外边缘的两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内边缘的上下侧与外边缘的上下侧之间的距离。所述主体部31包括上盖壁311、下盖壁315及一对侧壁316。上盖壁311的后端设有卡槽312。各侧壁316设有容置槽317。各侧壁316的内表面设有位于所述容置槽317后方的卡扣槽3161。上盖壁311与下盖壁315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置槽317贯通的容置孔318。各锁扣机构4包括锁扣元件41及弹性元件42。所述锁扣元件41后端设有侧向突出的锁扣部411,前端设有上下贯通的锁扣孔412。所述弹性元件42包括固定栓421及绕设于所述固定栓421上的扭簧422。紧固机构5包括具有弧形界面的抵压部51及设于所述抵压部51两侧的一对卡扣部52。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所述抵推部6设于所述壳体3的上盖壁311的上表面且设置成自所述外框313向后延伸的凸肋结构。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推部6也可设置于壳体3的侧壁316或下盖壁315。电子装置300具有前端面301。前端面301上设有台阶部(未标号)与一对针孔302。电子装置300内进一步设有一对卡持台阶304及一对退出机构303。各退出机构303设置为可环绕固定点3033转动的凸轮结构,包括尾部3031和头部3032。于其他实施方式中,针孔302、卡持台阶304、锁扣机构4、退出机构303及抵推部6亦可分别仅设置一个。电路板400具有后板部403及自后板部403向前突伸且宽度小于后板部403宽度的前板部404。前板部404设有导电片402。后板部403设有若干呈倒v字状的压接端子401。各压接端子401具有一对弹性臂4011及设于所述一对弹性臂4011顶端的压接部4012。组装所述电连接器100时,将端子模组10自后向前组装于所述壳体3的收容腔314。将紧固机构5自下而上组装于端子模组10上。所述抵压部51抵压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弧形结构111上。抵压部51的弧形界面与弧形结构111配合。令所述卡扣部52与卡扣槽3161配合。将锁扣机构4安装于所述壳体3。令锁扣部411收容于所述容置槽317。令锁扣孔412与容置孔318对齐并令固定栓421依次贯穿所述容置孔318、锁扣孔412及扭簧422。所述壳体3前端与端子模组10之间形成用于插接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口101。所述插接口101根据端子模组10的结构为本实施方式中的usbtypec端口或其他实施方式中的microusb端口。将电连接器100收容于所述电子装置300内且连接于电路板400。电路板400的前板部404向前突伸入所述通槽112,从而令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与电路板400的导电片402电性连接。结合图9至图12,将电连接器100退出电子装置300用于装卸电子卡200时,如图9所示,将顶针l插入针孔302,令顶针l向后抵推退出机构303的尾部3031。退出机构303围绕固定点3033转动从而使得头部3032向内转动。头部3032中间段设有向下突出的台阶结构3034以推动锁扣部411。结合图10,锁扣部411向内转动离开电子装置300的卡持台阶304实现解锁。参阅图11,头部3032继续转动则令靠近其自由端的部分向前抵推所述抵推部6,结合图12,直至所述电连接器100被向前推出电子装置300的前端面301。将电子卡200自下而上装入电连接器100的卡槽312并被卡槽312的上边缘压接。结合图9至图12,将电连接器100向前推入电子装置300内。抵推部6向后推动退出机构303的头部3032,退出机构303围绕固定点3033转动从而使得锁扣部411离开头部3032的中间段从而令锁扣部411向外转动落入卡持台阶304并与卡持台阶304卡扣。电连接器100插入电子装置后,电子卡200的导电片压接于压接端子401上并与压接部4012电性连接。电连接器100的外框313落入电子装置300的台阶部并与前端面301平齐。此时,插接口101可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100的插接口101为usbtypec接口。电连接器100后端收容电子卡200。从而仅用一个插接口101既能与usbtypec插头连接,又能装卡或卸卡。较之设置与usbtypec插头对接的接口及装卸sim卡的接口之两个接口的设计,一个插接口101的设计可以节约空间。外框313内边缘的两侧与外边缘的两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内边缘的上下侧与外边缘的上下侧之间的距离。外框313的两侧设置成较大的宽度便于与电子装置300的台阶部卡位,也使得外框313平滑过渡至前端面301。结合图13至图19,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100’及电子装置3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似。参阅图14,电子装置300’的前端面301’内设有台阶部。退出机构303’亦包括尾部3031’和头部3032’。不同之处在于锁扣部304’设于所述退出机构303’上。所述尾部3031’、头部3032’及锁扣部304’围设于所述固定点3033’外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点303、303’皆可由设置于电子装置100、100’内的凸柱3034’及绕设于所述凸柱3034’上并安装所述退出机构303的扭簧3035’共同组成。壳体3’的侧壁316’设有卡持槽411’。所述抵推部6’为电连接器100’之面朝后方的后表面,本实施方式中为端子模组10’的后表面。将电连接器100’退出电子装置300’用于装卸电子卡200’时,参阅图17,将顶针l插入针孔302’,令顶针l向后抵推退出机构303’的尾部3031’。结合图18,退出机构303’围绕固定点3033’转动从而使得头部3032’及锁扣部304’转动。锁扣部304’向外转动离开卡持槽411’实现解锁。头部3032’继续转动则令靠近其自由端的部分向前抵推所述抵推部6’,参阅图19,直至所述电连接器100’被向前推出电子装置300’的前端面301’。装卡后,将电连接器100’向前推入电子装置300’内。抵推部6’向后推动退出机构303’的头部3032’,退出机构303’围绕固定点3033’转动从而使得锁扣部304’向外转动落入卡持槽411’并与卡持槽411’卡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