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22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锁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交直流充电桩也逐渐普及进入大中城市,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是将充电器头直接插在供电座体上进行充电,由于充电器头在供电座体内容易松动,就会产生接触不良,更因为有大电流流经供电座体,使充电器头很容易损坏。虽然市场上有带机械锁定装置的供电座体,但还是有很多缺点,如不能防止人为拔下,充电桩锁紧功能不好,即在充电的时候仍然可能拔出充电枪头,导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导致充电不足,汽车无法正常行驶,另外,还缺少防触电措施,在未插接充电时供电触头外露,从而存在较大的触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锁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自锁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供电座体以及用以与所示供电座体配合连接的充电枪头,所述供电座体左侧端面内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导电柱,所述插接槽上方的所述供电座体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滑腔左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腔相连通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顶壁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腔内设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顶部与所述第一沉槽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动块底部设有贯穿所述供电座体内壁体并伸入所述插接槽内的斜面锁定块,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滑块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伸入所述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凸滑块,所述插接槽内底壁内设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推块,所述滑推块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贯穿滑槽,所述贯穿滑槽内设有滑动配合连接的限位导滑柱,所述限位导滑柱左右两端与所述第三滑腔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推块顶部设有伸入所述插接槽内且与所述斜面锁定块相对设置的斜面凸块,所述第三滑腔底部左侧的所述供电座体内设有横向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充电枪头由手持部、固定在所述手持部左侧端面的插接部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右侧端面的充电线组成。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块左侧端设有解锁斜面块,所述解锁滑块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解锁滑块右侧端面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滑腔内且与所述解锁斜面块滑动抵接的解锁斜面部。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贯穿滑槽内顶壁左右对称设有连电孔,所述连电孔相对的所述限位导滑柱顶部端面上设有连电柱所述连电柱之间的所述限位导滑柱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沉槽与所述贯穿滑槽内顶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连电孔与所述第一导电柱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有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左侧端面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孔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滑动块左侧端面内对称设有导电弹性片,所述导电弹性片相对的所述第四滑腔左侧内壁上设有供电弹性片,所述导电弹性片与所述连电柱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插接部顶部端面设有锁定槽,所述插接部左侧端面设有双斜面推压头部,所述双斜面推压头部左侧端面内设有导电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插接槽上方的供电座体内设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内顶壁设第一沉槽,第一滑腔左侧内壁内设与第一滑腔相连通的第二滑腔,第二滑腔内顶壁上设滑槽,第一滑腔内设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顶部与第一沉槽之间设第一弹簧,第一滑动块底部设贯穿供电座体内壁体并伸入插接槽内的斜面锁定块,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解锁滑块,解锁滑块左侧顶部边缘处设伸入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凸滑块,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解锁工作。

2.通过插接槽内底壁内设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滑腔,第三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滑推块,滑推块内部中间位置处设贯穿滑槽,贯穿滑槽内设滑动配合连接的限位导滑柱,限位导滑柱左右两端与第三滑腔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滑推块顶部设伸入插接槽内且与斜面锁定块相对设置的斜面凸块,第三滑腔底部左侧的供电座体内设横向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腔,第四滑腔内设第二滑动块,从而实现锁定同时自动控制通电,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充电枪头由手持部、固定在手持部左侧端面的插接部以及固定设置在手持部右侧端面的充电线组成,插接部顶部端面设锁定槽,插接部左侧端面设双斜面推压头部,双斜面推压头部左侧端面内设导电孔,从而实现配合供电座体完成自动锁定连接,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充电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锁定,锁定稳定性高,防止供电端直接外露,提高了充电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供电座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充电枪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斜面推压头部与斜面锁定块和斜面凸块相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斜面锁定块底部端面和斜面凸块顶部端面与插接部外侧端面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自锁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锁定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解锁滑块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滑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锁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供电座体3以及用以与所示供电座体3配合连接的充电枪头4,所述供电座体3左侧端面内设有插接槽31,所述插接槽31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导电柱311,所述插接槽31上方的所述供电座体3内设有第一滑腔35,所述第一滑腔35内顶壁设有第一沉槽353,所述第一滑腔35左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腔35相连通的第二滑腔36,所述第二滑腔36内顶壁上设有滑槽361,所述第一滑腔35内设有第一滑动块351,所述第一滑动块351顶部与所述第一沉槽35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531,所述第一滑动块351底部设有贯穿所述供电座体3内壁体并伸入所述插接槽31内的斜面锁定块352,所述第二滑腔36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解锁滑块362,所述解锁滑块362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伸入所述滑槽361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凸滑块3622,所述插接槽31内底壁内设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滑腔32,所述第三滑腔3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推块321,所述滑推块321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贯穿滑槽3211,所述贯穿滑槽3211内设有滑动配合连接的限位导滑柱33,所述限位导滑柱33左右两端与所述第三滑腔32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推块321顶部设有伸入所述插接槽31内且与所述斜面锁定块352相对设置的斜面凸块3213,所述第三滑腔32底部左侧的所述供电座体3内设有横向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腔34,所述第四滑腔34内设有第二滑动块341,所述充电枪头4由手持部41、固定在所述手持部41左侧端面的插接部42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持部41右侧端面的充电线43组成。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块351左侧端设有解锁斜面块3511,所述解锁滑块362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螺纹孔3633,所述第一螺纹孔3633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624,所述第一螺纹杆3624左侧端与第一电机3625连接,所述解锁滑块362右侧端面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滑腔35内且与所述解锁斜面块3511滑动抵接的解锁斜面部3621,从而实现自动解锁工作,代替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贯穿滑槽3211内顶壁左右对称设有连电孔3212,所述连电孔3212相对的所述限位导滑柱33顶部端面上设有连电柱331所述连电柱331之间的所述限位导滑柱33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二沉槽332,所述第二沉槽332与所述贯穿滑槽3211内顶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33,所述连电孔3212与所述第一导电柱311电性连接,从而实现自动连接,提高插接安全性。

其中,所述第二滑动块341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二螺纹孔3411,所述第二螺纹孔3411内设有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杆3413,所述第二螺纹杆3413左侧端面与第二电机342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孔3411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滑动块341左侧端面内对称设有导电弹性片3412,所述导电弹性片3412相对的所述第四滑腔34左侧内壁上设有供电弹性片341,所述导电弹性片3412与所述连电柱331电性连接,从而防止未经允许操作充电插接,同时提高插接安全性。

其中,所述插接部42顶部端面设有锁定槽44,所述插接部42左侧端面设有双斜面推压头部45,所述双斜面推压头部45左侧端面内设有导电孔451。

初始状态时,滑推块321受到第二弹簧333的顶压力,使滑推块321顶部的斜面凸块3213最大程度伸入插接槽31内,同时,贯穿滑槽3211内底壁与限位导滑柱33底部端面相抵接,此时,贯穿滑槽3211内顶壁的连电孔3212最大程度远离连电柱331,同时,第二滑动块341位于第四滑腔34的最右侧位置,使第二滑动块341右侧端面与第三滑腔32右侧内壁相抵接,此时,导电弹性片3412最大程度远离供电弹性片341,同时,解锁滑块362左侧端面与第二滑腔36左侧内壁相抵接,此时,凸滑块3622位于滑槽361最左侧位置,同时,解锁滑块362上的解锁斜面部3621右侧端伸入第一滑腔35内,此时,第一滑动块351受到第一弹簧3531的弹性顶压力,使第一滑动块351位于第一滑腔35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第一滑动块351左侧的解锁斜面块3511上的斜面与伸入第一滑腔35内的解锁斜面部3621上的斜面相抵接,同时,斜面锁定块352最大程度伸入插接槽31内,此时,斜面锁定块352底部端面与斜面凸块3213顶部端面相抵接。

需要充电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二电机342控制第二螺纹杆3413转动,由第二螺纹杆3413带动第二滑动块341朝左侧滑动,直至第二滑动块341滑动到第四滑腔34的最左侧位置,此时,第二滑动块341完全缩入第四滑腔34内且第二滑动块341左侧端面与第四滑腔34左侧内壁相抵接,同时,导电弹性片3412与供电弹性片341弹性抵接,此时,将充电枪头4滑动到供电座体3的右侧位置,使充电枪头4上的插接部42左侧端面与插接槽31右侧端面处于相对位置,然后朝供电座体3一侧推动充电枪头4,使插接部42左侧的双斜面推压头部45逐渐伸入插接槽31内直至如图3所示,然后继续推动充电枪头4,使双斜面推压头部45同时推动斜面锁定块352和斜面凸块3213,此时,斜面锁定块352带动第一滑动块351克服第一弹簧3531的弹性顶压力逐渐向上滑动,同时,斜面凸块3213带动滑推块321克服第二弹簧333的弹性顶压力逐渐向下滑动,直至如图4所示第一滑动块351顶部端面与第一滑腔35内顶壁向抵接,此时,第一弹簧3531完成缩入第一沉槽353内,同时,斜面锁定块352底部端面与插接部42顶部端面滑动抵接,滑推块321底部端面与第三滑腔32内底壁相抵接,此时,贯穿滑槽3211内顶壁与限位导滑柱33顶部端面相抵接,同时,连电柱331完全插入连电孔3212内,此时,第二弹簧333完全缩入第二沉槽332内,同时,斜面凸块3213顶部端面与插接部42底部端面滑动抵接,继续推动充电枪头4,使双斜面推压头部45左侧端面与插接槽31左侧内壁相抵接,同时,第一导电柱311完全插入导电孔451内,此时,斜面锁定块352滑动到锁定槽44相对位置处,同时,第一滑动块351受到第一弹簧3531,使第一滑动块351带动斜面锁定块352滑入锁定槽44内,完成供电锁定连接;当充电完成后需要取出时,通过第一电机3625控制第一螺纹杆3624转动,由第一螺纹杆3624带动解锁滑块362上的凸滑块3622沿滑槽361向右侧滑动,此时,解锁斜面部3621与解锁斜面块3511滑动顶压配合,使第一滑动块351克服第一弹簧3531的顶压力向上滑动,直至第一滑动块351顶部端面与第一滑腔35内顶壁相抵接,此时,斜面锁定块352完全脱离锁定槽44,同时,凸滑块3622位于滑槽361的最右侧位置,解锁斜面部3621右侧端面与斜面锁定块352左侧壁相抵接,此时,控制第一电机3625停止转动,然后朝右侧拉动充电枪头4如图6所示,直至充电枪头4上的插接部42完全脱离插接槽31,此时,滑推块321受到第二弹簧333的顶压力,使滑推块321上的斜面凸块3213重新伸入插接槽31内,同时,连电孔3212最大程度远离连电柱331,实现自动断电,然后分别控制第一电机3625带动第一螺纹杆3624反转以及第二电机342带动第二螺纹杆3413反转,直至使解锁滑块362以及第二滑动块341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第一滑动块351受到第一弹簧3531顶压力带动斜面锁定块352重新伸入插接槽31内且与斜面凸块3213相抵,此时,导电弹性片3412最大程度远离供电弹性片341,然后控制第一电机3625和第二电机342停止转动,使其恢复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插接槽上方的供电座体内设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内顶壁设第一沉槽,第一滑腔左侧内壁内设与第一滑腔相连通的第二滑腔,第二滑腔内顶壁上设滑槽,第一滑腔内设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顶部与第一沉槽之间设第一弹簧,第一滑动块底部设贯穿供电座体内壁体并伸入插接槽内的斜面锁定块,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解锁滑块,解锁滑块左侧顶部边缘处设伸入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凸滑块,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解锁工作。

2.通过插接槽内底壁内设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滑腔,第三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滑推块,滑推块内部中间位置处设贯穿滑槽,贯穿滑槽内设滑动配合连接的限位导滑柱,限位导滑柱左右两端与第三滑腔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滑推块顶部设伸入插接槽内且与斜面锁定块相对设置的斜面凸块,第三滑腔底部左侧的供电座体内设横向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腔,第四滑腔内设第二滑动块,从而实现锁定同时自动控制通电,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充电枪头由手持部、固定在手持部左侧端面的插接部以及固定设置在手持部右侧端面的充电线组成,插接部顶部端面设锁定槽,插接部左侧端面设双斜面推压头部,双斜面推压头部左侧端面内设导电孔,从而实现配合供电座体完成自动锁定连接,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充电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锁定,锁定稳定性高,防止供电端直接外露,提高了充电使用时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